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第9节

第38章 文武论(二)

  朱旺气愤的对这些自以为是的文臣们说:“你们这些文人总认为我们这些当兵的是臭丘八。你们这些文人都高人一等。可每当遇到家国动乱的时候,你们这些文人有多少是能提刀保卫自己国家的?一句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就糊弄过去了。可我们这些武将呢?只要我们在战场上失败,你们这些人就会用你们手中的笔,把我们在史书上写的一文不值。”

  “我知道你们都通读史书,我想问问你们,历史上因武将作乱导致帝国分崩离析的有几个朝代?可因为你们这些文人之间党争导致的又有多少,你们算过吗?”

  “可就是我们这些臭丘八,在国家动乱的时候提刀保家卫国。在打下天下后把天下又交给你们这些人治理。你们这些人若是能一心为民的治理国家也行啊!可你们是怎么干的?你们说武将的权利太大会对皇权不利,说我们好战会把国家拖入泥潭。然后就开始打压我们。压制住我们这些武将之后你们开始争夺朝堂上的话语权,利用手中的权利打压政敌,甚至为了获得权利不惜栽赃陷害同僚”。

  “不说远了。宋朝的时候,你们文人的待遇够高吧!那时候文贵武贱。大明顶顶的杨令公 ,因杨七郎曾打死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潘仁美在辽军入侵时,设计让杨继业为先锋,然后按兵不动,虽然杨家军奋战杀敌,辽兵急剧增加,杨家军三路都被冲散,首尾不能相顾。杨业与耶律奚交锋时中了埋伏,耶律奚守着斜谷口,箭矢之下不能出斜谷口。此时,六郎延昭认为辽兵剧增不能挡,便派七郎延嗣冲出重围,找主帅潘仁美搬救兵求援。杨业且战且退到午时,最后退到两狼山,手下只剩百余人。杨令公此时盼兵不到,望子不归。辽兵再次进攻,最后全军覆没。杨令公不想被俘受辱,撞死在李陵墓前。为一己之私就设计几十万大军,况且潘仁美的儿子是和杨七郎比武而死。”

  “南宋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说完这两件事情之后,朱旺看向了那些默不作声的文臣们说道:“我并不认为你们所有的文人都是奸臣。但你们有时候功利心太重了,为了一己之私能弃百姓于不顾,我希望你们别忘记了你们读书人的初心。”

  “我们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你们被委任一方需要你们知五谷通农事,懂商业通经济,知刑事通律法,需要你们清廉执政,需要你们爱民如子。”

  “同样,我们这些武将则需要负责开疆扩土,稳定国家边境。保证百姓会在一个安乐的环境里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

  “一个国家想要安定强盛,想要国富民强。需要文武官员共同的努力。因为我们不想在外打仗的时候被自己后方留守人员给阴死!我想你们也不愿意和我们这些臭丘八每天都上演全武行吧?”

  说完这一大段话之后,看着文臣脸上都是感动之中带着羞愧的神色,朱旺走到胡惟庸的面前突然暴起一脚踹翻他说道:“你特么的以为老子要和你们煽情是吧?以为我们会上演一出文武情深是吧?你错了,我给你们讲这些是告诉你们老子就是一个臭丘八,你们这群不要脸的狗东西欠了我们这些臭丘八多少血债你们特么的都忘记了吗?这些是要还的。老子就从今天找你们收债。凭什么老子们打下来到天下要你们来管理?还想踩在老子们头上作威作福。凭什么?难道凭你们屁股大?”

  大殿里的文臣武将都被朱旺的这一手骚操作给整懵逼了,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文臣之首的李善长用手指着朱旺大声说道:“我就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就知道!你一直都看不起我们这些文臣,怎么今天就会和我们和解!哈哈哈 我就知道。你骗了所有人,但是你骗不了我!”

第39章 爷 您雄风依旧

  朱旺心里知道,所谓的将相和不过是个故事而已。如果朝堂上真的一团和气,按照老朱的性子就该对他们动刀子了。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会愿意看到文武一心的结果。更何况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了。

  早朝结束后朱旺按老朱的吩咐来到了马皇后所在的坤宁宫和他们一起吃饭。饭桌上老朱故意带着有些生气的语气问朱旺:“你个小兔崽子到底想干啥?本以为你今天转性了,准备与文官修好不在针对他们。可谁知道你个兔崽子是在给他们算账?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儿心?”

  听老朱说的这些话,朱旺在心里鄙视着老朱 哦哟哟 你还真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明明心里开心的不得了,嘴上却还是在骂人。你才是兔崽子,老兔崽子。

  可朱旺还得装出一脸愤恨的神情对说:“我去他奶奶个孙子,皇叔,您看看他们那一个个的,天天恨不得把自己是正人君子给写在脸上。可他们背地里干的可都不是人事儿啊!你说我们这些臭丘八最多也就是贪点儿钱。可他们呢?一个个的不仅贪钱还想要好名声。你说说那特么的有这么好的事儿?”

  马皇后见朱旺说话有些激动便开口打断后说:“旺儿!好好说话,你现在怎么和你叔父越来越像了?张嘴就骂人?那李夫子和刘伯温他们这些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你又是小辈,得尊敬他们”。

  朱旺喝着粥对马皇后说:“叔母,侄儿并没有质疑他们才学的意思。我只是不喜欢他们又当又立的行事风格而已”。

  “啥又当又立?”老朱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旺看了看老朱,又看了看马皇后。心里正在纠结到底该怎么给老朱解释。老朱看着朱旺说:“嗨!你个小兔崽子老子让你说你还要卖关子是吧?”

  朱旺见推脱不过去了,就转头对着老朱的耳朵小声的说:“既当婊子又立牌坊。”老朱听完朱旺的解释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便开怀大笑道:“ 哈哈!别说,你这小兔崽子骂人的功夫倒是不低,形容的也很贴切啊”。

  马皇后给朱旺夹了一块排骨后自顾自的说:“最近标儿可是好久都没来看我了。差人去问,他说玄甲军没你的手令谁都不得出营门。旺儿你治军可真严厉啊。”

  朱旺怎么可能不知道马皇后这话是在告诉他,是时候该让朱标回宫了。堂堂大明太子一直在军中待着也确实有些不像话。就立刻回道:“叔母放心吧。标弟的身体是越来越好了,确实应该回宫了。我回去后就让他回宫”。

  “好 好 好” 马皇后高兴的答应着。

  徳王府内红鸾坐在院子里吃着水果检查着王府人情往来的账本,红鸾现在过得可滋润了,虽然现在还没与朱旺举办婚礼,可是马皇后的懿旨却是实打实的送到了她手里。她现在可是当着王府的半个家。

  朱旺回到王府后见红鸾坐在院内仔细的检查着账本,慢慢的放轻脚步上前走到红鸾面前挑起她的下巴问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红鸾看见朱旺内心也是欢喜,开口道:“爷,您可算是回来了,着军营待了一个月,您累了吧?妾身去给您放水,您泡泡澡?”

  朱旺握着红鸾的手说道:“好啊!这些天我也确实是累了,天天和一帮子文人玩儿阴的,你看看,都长白头发了。感觉人都老了”

  红鸾看着神色的疲惫的朱旺有些不忍的说:爷,您雄风依旧,怎么会老呢。你别瞎说。”

  看着心疼自己的红鸾,朱旺也挺感动。开口调笑道:“你这小妮子说话越来越大胆了,你咋知道爷我雄风依旧?”

  看着朱旺这一脸坏笑的样子,红鸾就知道自家爷又在调戏自己,脸色有些羞红,感觉身体一轻。就被朱旺给抱了起来,随后对着怀里的美人说:“走吧 去试试爷是不是雄风依旧 哈哈”。说完就大步走向了卧房。

第40章 筹备商队

  结束早朝之后朱旺小跑着到徐达和常遇春身边小声的对徐达和常遇春说:“徐叔叔 常叔叔!把您俩的儿子借给我用用呗?”

  常遇春带着疑惑问道:“啥?借儿子?你个小兔崽子又要干啥?老子可告诉你啊!我老常家可没你那么硬的背景,要人可以,但是记得别把我家兔崽子给玩儿死了”

  “放心吧,我还害怕挨揍呢”。说完后就跑向了常 徐两府的方向去找别人儿子了。。。。

  没多长时间,朱旺带着常茂和徐增寿来到了东宫找朱标。

  朱标见这三人来自己的春和宫便立刻安排人上茶。待三人落座后还没等朱标询问缘由的时候,朱旺就开口对朱标说:“标弟啊!你要钱不?只要你开口我就给你送过来”。

  看着朱旺的样子朱标有些无奈的说:“大哥啊!你可别和我开玩笑了,你就直说吧。需要我干啥?我们是一家人,说话别弯弯绕啦”。

  “你也知道你堂哥我平时的花销大啊!得替你养军队啊。我也难啊。哎 每年府上的剩余不到一万两,而且我可就要娶媳妇儿了啊。没钱可不行啊。”朱旺唉声叹气的在朱标面前诉苦。

  “好啦 好啦 大哥,你就直说要我怎么帮你吧?”

  “我准备组建一个跨国商队,把我大明的瓷器,盐巴,丝绸等一些东西卖到其他国家去。所以我需要你这个太子爷出门帮我搞定官方的手续,比如说盐引。给你三成的份子而且你不需要出资”。这生意划算不?朱旺一口气说完了他的需求。

  “只要大哥你不卖军火其他你愿意做啥生意我都支持你。”朱标说完后就安排贴身太监 朴得猛去办理手续了。还给朱旺提供了东宫名下的店铺和库房,方便朱旺以后存放货品。经过四人的友好协商,大明赤龙商队成立了。朱标出店铺,仓库和官方手续占股三成。常徐两家出资两百万两占股三成。朱旺出资一百万两同时负责商队的运营管理占股四成。

  之所以要拉着朱标 徐增寿和常茂的原因无非就几个。第一就是朱标大明的太子爷啊,哪个文臣武将不得给些面子?剩下的两个就更简单了两个军方大佬的儿子,有了他们边境还不得横着走?

  谈好商队的事情之后三人从离开了东宫各回各家。朱旺到家后让管家叫玄甲卫里的沈四过来。这沈四据说是沈万三的后代,而且十分有头脑,在玄甲卫里管理着后勤。把商队交给他带朱旺还是很放心的。没准儿还能通过商队获取到对朱旺有用情报呢。

  时间不长管家就来向朱旺报告:“爷 沈四到了”

  “让他进来”

  “属下参见王爷。敢问王爷让属下来所谓何事?”

  朱旺看着面前这个精瘦的汉子说道:“都是阎王殿里杀出来的兄弟。别让这些繁文缛节把我们搞生份了。”

  沈四笑嘻嘻的对朱旺说:“那我可就放肆了哈。管家来的时候我们刚开饭,知道王爷您找我有事儿,我连饭都没吃就赶过来了。您给安排安排伙食呗!”

  “你还真是不客气,来我王府给我送礼的不少,这来让我安排伙食的,你还是第一个。”说完后就让管家吩咐厨房给沈四做些饭吃。

  “饭菜还没来,现在我来给你说说接下来要给你安排的事儿。我和太子他们一起组建了一个跨国商队,我想让你去做商队的老板。给你一成的份子。”

  沈四做为玄甲卫负责情报收集的二把手,一听朱旺说的话就猜到了朱旺的商队肯定不止是为了赚钱,一定有别的猫腻。便看着朱旺说:“王爷,您这商队恐怕不是个简单的跨国商队吧”。

  “聪明!你祖上是沈万三,你应该明白钱财多到能掌握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那代表着什么。所以我希望你可以重现你祖上的荣光。在我大明的敌对国家用你手上的财权掌握他们国家的命脉。同时我也有几条好的建议给你。你先吃饭吧,吃完了再和你详聊”

第41章 绝户计

  待沈四吃完后两人来到书房,安排人上茶后朱旺开始对沈四说道:“你的第一单生意我会安排你去草原上贩卖食盐,茶叶,香料和丝绸。元人刚被我们打回去不久,他们的那些贵族在我中原享受了近百年,这养成的毛病可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的。加上这些东西都是在草原上生活的必须品,所以草原这一趟你得去。”

  “王爷您就直说吧,看着你这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头疼。”

  “好好好。说简单一点儿,第一是摸清楚草原上的情况,最好是能扶植起来一个小部落做为我们所用,方便以后我们找到他们的王庭。第二就是打听清楚我大舅子王保保部的情况,毕竟时间快到了。第三才是赚钱。你明白了吗?”话毕朱旺喝了口茶后就看向了沈四。

  “王爷 属下明白了,您看看啥时候出发?”

  “你先去准备人手和东西吧,拿着我的手令去玄甲卫抽调五十人做你商队护卫”说完后朱旺把盐引和银票和手令都交给了沈四。接过东西后沈四就离开了王府。

  在家待了一会儿之后朱旺开口吩咐“管家 安排人,我要去东宫。”

  “爷 好的。我马上去安排” 管家立刻回答。

  没多长时间朱旺来到了春和宫,拉着朱标就往外走。边走边对朱标说:“走走走。我想到了对付草原人最好的办法了。我们快去找你爹要钱”

  还在东暖阁处理奏章的老朱听太监传话说朱旺和太子一起来找他要钱,虽然有些纳闷儿。但还是命太监带两人进来。

  “皇叔父,把四周的太监和宫女都撤出去吧!这事儿很重要,如果能办成那会福泽我大明万代”。

  老朱见朱旺说的这么严重,便挥手屏退了宫人,待宫人离开后,老朱看了一眼朱旺。明白老朱的意思后朱旺开口说:“皇叔,草原人难打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力大部分都是骑兵,难以捕捉行踪,对吧。”

  “确实是这样,草原人有自己的天赋,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他们的孩子只要成年后骑上马就是战士。”老朱叹了口气对朱标和朱旺说。

  “如果我有办法让他们没马可骑呢?”

  听到朱旺的话后老朱抓住朱旺对肩膀大声的吼道“你说啥?你说你有办法让他们无马可骑?你说的是真的?”

  朱旺的肩膀被老朱捏的疼痛不已,脸上也呈现出了痛苦的表情。急忙开口道“你先松开,松开 你捏痛我了”。待老朱松开后朱旺揉着肩膀说:“你这老头儿,手劲儿还挺大。”

  可看见老朱那杀人般的眼神后立马开口:“叔父,草原人的财富来自他们的牛羊。如果我大明朝和他们开通互市而且用高价大肆收购他们的羊毛会造成什么情况?”

  老朱没好气的说:“那东西又没啥用,要羊毛干啥?还花重金收购。你他娘的要是有钱没处花的话就给老子送来。”

  “叔父,如果我们高价收购羊毛,那么草原上的那些人就会大量的养羊,羊吃草的时候可是会连着草根一起吃掉的。只要他们养的羊达到了足够的数量,那么草生长的速度是赶不上羊吃的速度。如果想卖更多的羊毛那就只有减少马匹的数量。”

  “草原上的草场被羊吃的连草根都没有以后草场就会慢慢风化直到草场变成沙漠。草场变成沙漠后他们又会到下一个草场去养羊。长期这样的话草原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老朱听着朱旺这惊世骇俗的绝户计也在心里计算着成功的几率。考虑一会儿后老朱对朱旺说:“那你怎么能保证他们会按照你的计划方向发展呢?”

  “我准备扶植一个听话的小部落,让这个部落成为我在草原上的代言人,只要他们按照我的计划来,我就给他们足够的利益。让他们以后不用打仗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你说其他的小部落看到之后会不会主动和我合作?毕竟不用打仗就能获得比打仗还高的利益,我想他们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听完朱旺的计划之后老朱带着疑问对朱旺说:“可草元上永远都是大部落的首领说了算的。他们可以纵兵强抢这些小部落的财富。到时你这计划不就落空了吗?”

  “我的计划本就是让这些大部落的首领去强行掠夺小部落拥有的财富,毕竟草原上的小部落可比大部落多的多啊。时间一长这些小部落可不会愿意被一直压迫的,时间长了这可就是个火药桶。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我去把火药桶一点。草原上的人民战争可就开始了。等他们打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在出兵扫荡,您说会是什么结果?”

  老朱和朱标听完整个计划之后,也是出了一身的冷汗。没办法啊,这狗东西是真的在玩儿绝户计啊。先让弱小的部落有钱,然后这些小部落就会被抢,一直到这些小部落受不了开始反抗的时候整个草原就会乱,最后他再去收拾残局。只要入局就得被朱旺给玩死。太狠了。

  考虑清楚之后的老朱起身对朱旺说道:“你记着这是你自己的计划。和我家标儿没有任何关联,你清楚吗?你明白吗?”

  朱旺当然知道老朱为啥这样说,毕竟朱标以后是要当皇帝的,这计划有违天和,朱标确实不合适参与其中。随即对老朱说:“叔父,今天你可是叫我来吃饭的啊!饭呢? 饭都不给一口吃?您可是有点儿抠门儿了”。朱旺和老朱这一小一老两个成精的狐狸,对视了一眼之后同时阴险的笑了笑。

第42章 是不是要打仗了

  经过友好协商之后,老朱叫来了常遇春 徐达二人,成功的把之前的分成比例调整到了三 二 二 三。老朱代表国库占三成 朱标二成 常徐两家共两成 朱旺三成。虽然朱旺极力反对这个分成比例,但是最后不得不屈服在老朱的拳打脚踢下。

  回到家后朱旺叫来管家,让管家去买地开始准备搭建纺织厂房和库房。毕竟这羊毛可是好东西,用来纺线制作衣服可是相当好滴。保暖又轻便。主要是价格便宜。也算造福百姓了。

  安排完这些朱旺骑着马来到了玄甲卫驻地。蓝玉正带着玄甲卫训练,看见朱旺后蓝玉立刻集合人员到训练场等待朱旺训话。走上演武台看着台下的将士们,朱旺满脸笑容的问:“兄弟们,最近吃的可好?你们的上官有没有克扣你们都伙食啊?”

  将士们已经习惯了这个说话没正形的将军。不由地响起了一阵哄笑。见众人心情都不错,朱旺开口说:“待会各百户统计一下,有多少人的家属在应天或者应天周边的。本王给你们的家属安排了个好营生。”

  其中一个胆子比较大的军士对朱旺喊:“将军 啥好营生啊?我还没结亲,但是老娘和妹子都在应天,将军也可以给他们安排吗?”

  朱旺转头一看,接着就是笑骂声:“狗剩子老子就知道是你。就特么的你胆子大。 算 只要是能来的,本王就安排。”

  “王爷 到底是啥营生啊?”

  “本王准备开个大型的纺织作坊,由你们的嫂子红鸾负责。带着你们的女眷纺线做衣物。每月工钱三两,外加三节礼品。每日做工三个时辰。”

  台下的士兵全都沸腾了,每月三两一年就是三十六两,还有三节礼品,这待遇不是一般的好啊,要知道现在一个县官的年俸禄不过才四十五两。要是真能去作坊里上工那家里的日子可就真的要慢慢变好了啊。而且负责作坊的还是王爷的侧妃。

  看着台下将士们的神情朱旺知道他们对这个安排应该是挺满意的。双手下压阻止了台下的哄闹后说:“你们是我手下的兵,我就得替你们安排好你们所有的事情,当然也就包括你们都妻儿老小。你们牺牲在战场上本王会给你们发抚恤金,但是抚恤金会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本王给你们的家人安排伙计,让他们可以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也让你们上战场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朱旺说完这些话之后,台下的将士们跪倒一片,所有人都大喊“属下谢王爷体恤。”士兵们知道,在这个时代他们的命对于将军们来说不过就是个数字罢了,他们死后家人都会过的十分艰难。他们并不怕死,但是却会担心自己死后家人怎么生活。现在朱旺给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他们知道,他们的将军从来都没有对他们失信过。将士们的心里是十分感激朱旺的。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和将士们说完后朱旺带着蓝玉来到中军大帐,吩咐蓝玉让他安排将士们依次回家探亲,如果愿意举家搬迁来到应天的,朱旺可以预支军饷给他们安家买田。听到朱旺这样说蓝玉感激的对朱旺说“属下代将士们谢过将军了。我立马就去安排”。说完就转身走了几步后又走回到朱旺面前笑嘻嘻的问:“将军,是不是要打仗了?”

  朱旺愣了一下后跳起来就给了蓝玉一脚接着就骂:“老子就知道你蓝小二没啥好话。不过确实是要准备打仗了。等下面的士兵们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好之后就可以准备出征了,记得把你的嘴闭紧一点儿。别漏了风声。”

  安排好事情之后朱旺有骑着马溜达着回家了。

第43章 叔啊!我要去接媳妇

  前往皇宫的路上朱旺骑着马哼唱着“小小将军 清早起床 骑着马儿上朝堂,欺负大臣 嚯嚯老朱,从此以后身体棒”。这段时间朱旺的心情是相当的好,纺织作坊和仓库修好了。士兵们在应天的家属也都安排好了,玄甲卫全员都换上了新款铠甲,不仅防护力比之前更强而且重量还减轻了不少。

  他准备的绝户计经过这段时间的梳理后,最终还是决定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推进。先得出兵打到草原人恐惧,之后再用利益对其进行安抚。这样才能稳妥一些。所以今天朱旺准备向老朱要军费准备出征。

  老朱正在奉天殿和大臣们商谈国事,大臣们告诉老朱,今年粮食预计会大丰收,而实行实朱旺提出的士绅一体纳粮和提高商税的建议后朝廷的税收也增加不少。听着大臣们的汇报,老朱心情也是相当的好。

  “禀!皇上。德王在殿外求见,说有要事禀报”。奉天殿值班大太监朴人猛进殿禀报道。

首节 上一节 9/1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