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433节

  以前皇宫装的是琉璃,虽然透光,但看不清外面,现在的水晶琉璃比马车上水晶片还要透明,外面的景色一览无余。

  “父皇,它是怎么做出来的?”长女杨君君好奇问道。

  萧夏笑道:“难度倒不大,就是用河边的砂子,然后配上碱、石灰石,还可以放一点铁,一起放在坩埚里烧,一定要烧煤,再用鼓风机,要不然温度不够,把它们彻底熔化,然后用铁管子在里面吹气,吹成一个很大的瓶子,用刀一划,再铺平,就成现在玻璃了。”

  “这个是用河沙做成的?”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萧夏微微笑道:“有什么奇怪的,河沙不都是透明的吗?”

  张乔笑问道:“那是不是很便宜?”

  “现在不便宜,但以后会很便宜,你的药材和药丸都可以放在玻璃罐子里,从外面就能一眼看清楚了。”

  “这倒是的,每次我们不知道药材还剩多少,都要倒出来称一称,很麻烦,以后装在玻璃罐子里,我看一眼就知道存量了。”

  萧夏站在玻璃前笑道:“现在你们还感觉不到它的好处,到冬天就知道它的好处了,外面寒风凛冽,白雪飘飘,你们站在屋子里依然可以喝着热茶,欣赏外面的漫天风雪和外面的雪景。”

  萧夏的一句话说得众人都向往起冬天来。

第807章 西征备战

  九月中旬,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在云麾将军秦琼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抵达了西海郡。

  军队由一万五千步兵和五千骑兵组成,但每个士兵都骑马代步,他们同时还携带了五万头满载粮食物资的骆驼。

  西海郡可以说是大隋面积最大的一个郡,东到赤岭,西到昆仑山,北抵祁连山,南到大非川,相当于后世的大半个青海省。

  但西海郡目前也是人口最少的县,之前有汉民三千余人,经过薛氏父子造反折腾后,现在汉民已不足千人。

  虽然羌民都已重新归附了隋朝,但这些羌民不可靠,曾全力支持薛氏父子造反,原因就是薛氏父子答应他们建国。

  以前有吐谷浑人压制羌人,后来吐谷浑人男子几乎被隋军杀光,没有了压迫的羌人便开始有了自立建国的想法。

  当然这并不是民族共识,而只是极少数羌人贵族的非分之念,绝大部分羌民只想平平静静过日子,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羌人要比吐谷浑人温良,容易管理,所以西鲜卑人从草原南下后,很容易就征服了这里的羌民,建立了吐谷浑王国。

  目前西海郡有三个县,一个是西海东面的赤岭县,是当年隋军修筑的,李靖收复西海郡后,便在这里驻军五千人。

  另一座县城是原来吐谷浑都城伏俟城,现在改名为海西县。

  朝廷从巴蜀移民两万户来西海郡,其中一万两千户居民将定居西海郡,另外的八千户居民则去南面的河源郡,那边还有赤水县和九曲县,也有驻军三千人。

  秦琼率军抵达西海郡的同时,也正好遇到巴蜀过来的移民队伍,官道上,浩浩荡荡的车队足有数千辆,每一辆牛车就是一户百姓,男子在赶车,妻子和孩子坐在车内。

  这也是天子萧夏下决心改善移民的迁徙艰辛,从草原缴获的牛羊中拿出八万头牛和数万顶大帐给巴蜀迁徙之民,还要求沿途官府准备好粮食和热水,当然,所有粮食都是朝廷负担。

  “大哥,这些百姓也要跟随我们去西域吗?”程咬金问道。

  秦琼笑了笑道:“你想到哪里去了,这些百姓就留在西海,不是去西域的。”

  “我说呢,要是他们也去西域,沿途肯定会拖累死我们!”

  一名将领开玩笑道:“如果让程将军长驻西域,程将军愿意吗?”

  程咬金咧嘴笑道:“如果让我在西域讨十几房老婆,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如果还能随心所欲赌钱喝酒呢?”

  “那就不用考虑了,我肯定留下!”

  众人大笑,秦琼狠狠瞪了程咬金一眼,“你再敢这样胡说八道,我告诉老贾去,让你娘子好好收拾你。”

  老贾就是贾务本,他由一个侄女,去年由秦琼做媒,许配给了程咬金,程咬金出发之前,他妻子已经怀了身孕。

  程咬金嘿嘿一笑,“大哥不要急眼,开个玩笑嘛,我还要回去看儿子呢!”

  秦琼懒得理会他了。

  下午时分,远处出现了一座县城,赤岭县到了。

  按照计划,秦琼将率两万大军在西海郡过冬,明年开春后出发去鄯善郡的若羌县。

  他们的任务是明年建立起安西都护府,至少要建立起四座军镇,留下驻军八千人,第一任安西总管就是秦琼。

  驻军每三年换一半,当然,朝廷鼓励军队携带家眷长留边疆,会给他们优厚的待遇。

  赤岭县城外的旷野里搭满了临时大帐,这是刚刚迁徙过来的百姓,官府和驻军会在冬天来临前给他们在城内修建好住房,现在只能在城外临时搭建大帐。

  现在是九月中旬,西海郡十一月入冬,还有一个半月时间,还来得及给他们划分土地,修建房屋。

  来西海郡定居的百姓待遇都十分优厚,每户将得到三百亩农田,由官府按照市场价格收购他们的粮食。

  如果想放牧,每户人家也能得到千亩牧场,足以养几千只羊。

  土地都是他们的永久资产,可以传给子孙,朝廷承诺一直免税。

  也正是这些优厚的条件,所以百姓们的反抗也不激烈,大多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背井离乡前来西海郡定居。

  西海郡的驻军主将叫赵良才,是一枚虎贲中郎将,他出营迎接秦琼大军到来。

  “末将参加秦将军!”

  秦琼点点头,“赵将军免礼,请问我们的大营是否已经准备好?”

  “已经准备好了,之前金城郡送来了营栅和大帐,已经搭建完成!”

  大营位于县城以西,占地面积极大,已经围上了营栅,里面有近三千顶大帐。

  让秦琼惊喜的是,所有的大帐竟然都是皮帐。

  军队随即驻扎下来,接下来,他们将在西海训练、休整、适应,到明年开春后,再前往安西。

  当然,军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帮助两万移民修建房屋,让他们尽快稳定下来。

  九月的最后一天,洛阳街头又出现了一件新鲜事物,这让秋天的洛阳又多了几分色彩。

  一份名叫《京都早报》的报纸出现洛阳街头,不识字的百姓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但对于读书人或者官员,这份报纸的出现,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人人争相传阅,《京都早报》如两张A3纸大小,前后左右一共四版,第一版是时政要闻,第二版是文学栏目,第三版是家庭生活,第四版是市井民生。

  第一版时政要闻中就刊登了,大隋在草原中心开辟一片三个关中大小的土地,建设一座新城,成为大隋最北方的县城,安北县。

  还刊登了五万户巴蜀百姓迁到到陇右和西海的消息,详细介绍了移民们迁徙的经过以及待遇。

  这样一来,之前的一些不实传闻就不攻而破了,之前说无数巴蜀百姓被捆绑着送往陇右和西海,两名相国抗命而被罢免。

  但报纸上并没有提到秦琼率两万大军准备西征的消息,这种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军事行动不会报道,以免泄露军机。

  第一版上还报道大隋的一块新土地,大隋东海以外,距离大陆约六百里有一座很大的海岛,叫做流求岛,面积有三个都畿府大小,那里盛产木绵和糖,目前隋军水师已经在流求岛上驻军。

  中午时分,《京都早报》也出现在萧夏的御案上。

  裴矩躬身道:“启禀陛下,今天是《京都早报》第一次发行,只印刷了三千份,定价十文钱一份,已经售卖一空,虽然是新鲜事物,但明显很受欢迎,反响也非常好,赞不绝口,各大酒楼、茶馆都要求追加订阅。”

  萧夏点点头,有之前的《朝政旬报》打底,《京都早报》的成功也就是必然了,无论排版、印刷、纸质、内容都很高。

  报馆也采用自己的建议,并不一定要当天发生的事情,只要是最近发生的大事都可以,这样就能提前储备知识,给排字工充足的时间,当然,这样也需要大量的活字。

  “活字供应跟得上吗?”这是萧夏最关心的问题。

  裴矩笑道:“启禀陛下,刻字馆想到一个好办法,把从前的雕版切割,就得到了现成的活字。”

  “这个办法不错,朕就说嘛!只要态度积极向上,任何困难都有办法解决。”

第808章 假钱事件(上)

  “陛下说得对,只要头脑灵活,善于变通,就会有很多好办法,就像第四版的当日物价,只要把日期和价格的活字换一下就可以,其他活字都不用变。”

  第四版的市井民生主要以各种相关百姓切实利益的消息,比如市场行情,新品上市,新店开业等等,萧夏还看到一则有趣的消息,洛水大酒楼招募掌柜一名,酒保七名,待遇从优。

  居然广告都出来了。

  萧夏指着广告笑道:“这种招募消息,或者开业消息之类,可以放在中缝处,中缝都是空白,完全可以利用起来,还可以适当收取店家的报酬。”

  “微臣明白了!”

  萧夏翻到第二版文学栏,不由有些愣住了,上面印刷的一首,竟然自己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这是怎么回事?”

  裴矩微微笑道:“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陛下这首诗作为首发刊出,最应景不过了。”

  萧夏苦笑着摇摇头,“以后朕可以写写文章,写诗做赋就不要勉强朕了。”

  “陛下大才,不用可惜了!”

  这时,褚遂良在门口道:“陛下,内卫施统领紧急求见!”

  “宣他进来!”

  萧夏示意裴矩坐在一旁,片刻,施孝真匆匆走进,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有什么要紧事?”

  “陛下请看这个!”

  施孝真将一个信封呈给萧夏,萧夏接过信封,颇有重量,他从里面哗啦倒出十几枚银钱,是大业通宝的银钱。

  大业通宝目前有金银铜三种钱币,一枚金钱可兑换三十枚银钱或者三千枚铜钱,首期推出了十万枚金钱和百万枚银钱,在市场上深受欢迎,迅速取代了之前市场上流通的粟特金币和银币。

  但金银钱很快又变成了稀缺之物,很多人家用金银钱替换家里储存的铜钱,结果市场上铜钱供应量大增,金银钱变得不多见了。

  萧夏一入手就知道有问题了,这十几枚银钱比较轻。

  “裴相国,你看一看!”萧夏把几名银钱递给裴矩。

  裴矩接过便道:“有点偏轻啊!”

  “对!这肯定是假钱了。”

  萧夏从抽屉取出一只放大镜,仔细查看这些大业通宝银钱,仿得很像,但仔细看,还能看出是假钱,毕竟模板不一样。

  “这是白铜?”

  白铜就是铜镍合金,当镍含量超过百分之十六时,外表就和白银一样了。

  施孝真点点头,“陛下说得没错,这确实是白铜!”

  “怎么发现的?”

  “是清风酒楼报的案,有几名胡商用餐后,用这十五枚银钱付账,当时酒楼掌柜没注意,后来用真银钱对比,发现重量不多,就报官了。”

  裴矩缓缓道:“陛下,如果有人只铸造了几十枚银钱,那本钱比真银钱贵得多,这只是被发现的,一定还有大量银钱没有被发现。”

  萧夏点点头,把十枚银钱交给施孝真道:“立刻去追查源头!”

  “卑职遵令!”

  施孝真走了,萧夏又对裴矩道:“通知报馆,明天把这件事登报,让手中有银钱的人去柜坊核对!”

  “陛下,关键是怎么核对?”

  “目前只有称重这个办法,而且很有效果!”

  萧夏想了想又道:“稍等一等,等我们解决了鉴别办法再登报!”

  萧夏随即又下令召开政事堂议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他们遇到的第一次假钱,在萧夏率军抵达扬州的第三年,他们就曾经遇到过一次假钱事件,后来发现是保国会铸造的私钱,他们没办法断绝来源,但也正是这件事,催生了他们自己铸钱的念头,第二年,大业通宝终于诞生了。

首节 上一节 433/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