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36节

  芝麻球、千层酥、桂花糕,层层叠叠。

  李氏牙行的掌柜李武,正带着一家人与几个侄子在里面闲逛,

  手中拉着的推车已经满满当当,挤满了各类年货,

  “当家的,这牛肉极好,买上一些吧。”

  李武抬头看去,二十五文一斤,他有些诧异地问商行伙计:

  “过年怎么还便宜了,前些日子不是三十文吗?莫不是什么草原来的坏牛。”

  伙计见他穿得邋遢,但气度不凡,便笑着解释:

  “客官您看告示了吗?

  城外马场查了不少贪腐,那些管事在马场里养牛养羊,这些都是那来的。”

  “淳化马场的?”

  李武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台面上那鲜红牛肉。

  伙计连连点头,“哎,客官懂行。”

  李武笑了笑:

  “来五斤牛腱子,再来五斤牛腩,杂碎送点不?”

  “送!当然送,今个过年,掌柜特意吩咐了,东西能送就送,讨个喜庆。”

  伙计一边笑着切肉,一边回答。

  李武见他喜滋滋的模样,也笑了起来。

  这时,身旁挤过来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

  他也在台面上翻找,一边找一边说:

  “小汪啊,今年发了多少赏钱啊,平日里你可没这么好说话。”

  那伙计笑着回答:

  “老伯,是你耳朵不好使了,平日里我给你说话,你都不搭理我。”

  “别扯远了,发多少赏钱?

  我家孙儿在二楼上工,你跟我说说,我怕他骗小老儿。”

  “哈哈哈,不多,就三个月工钱,具体多少得问您孙儿了。”

  伙计将肉递了过来:

  “客官您拿好,五斤牛腱子、五斤牛腩,一斤杂碎。”

  “三个月工钱,那也不少,好好干!”

  李武笑呵呵地接过,勉励了一番,而后对着身旁的婆娘说道:

  “等明年咱们也得发赏钱了,要不然伙计都要翻了天。”

  “为何?”

  “应天商行发的钱一年比一年多,其他商行再不发点钱,人都要跑光喽。”

  “此言有理。”

  李武笑了笑,指了指前方:

  “走,去买点水果。”

  “哦哦.吃水果,吃水果!”

  两个孩子一听这话,一下子变得高兴,不停地拍着小手。

  应天皇城!

  与城中一般无二,贴上了对联喜字,挂上了大红灯笼,

  一应宫女太监走在宫中,脸上都带着喜气洋洋。

  奉天殿金碧辉煌,巨大的龙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

  一如既往,朝廷在奉天殿设宴款待一众勋贵大臣!

  殿中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摆满了山珍海味。

  烤鸭、清蒸鱼、佛跳墙,还有来自东南的海鲜。

  各种食材香味融合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朱元璋身着大红色龙袍,头戴冕冠,缓缓走进奉天殿。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威严!

  见他到来,大臣们纷纷起身,齐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扫视一圈,笑着抬了抬头:

  “平身吧,今日过年,大家不必拘束,尽情享用。”

  众人落座后,宴席正式开始。

  乐师们奏响乐曲,舞女们身着轻盈舞裙,在殿中翩翩起舞。

  朱元璋看着殿中大臣们,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但很快,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一圈后,笑容渐渐消失,面露感慨。

  他发现,相比于去年,奉天殿中少了许多人。

  那些曾经与他一起打天下的老臣,

  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因年老体弱告老还乡,

  还有一些因为几桩大案被抄家问斩。

  再看看身边,太子所坐的位置空空如也,也不在身边。

  朱元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落寞,微不可察地叹息一声,

  身旁,郭宁妃察觉到了陛下的落寂,轻轻抓住了他的手,柔声道:

  “陛下,您看九江,要大方了不少呢。”

  朱元璋向下看去,

  只见李景隆在殿中穿梭,与各位大臣们寒暄着,

  不时招呼酒菜,不时与人饮酒。

  “是啊,前两年还是一副受了窝囊气的模样,现在英气了,也从容了。”

  随即,朱元璋又想到了早就死去的李文忠,轻叹一声:

  “保儿若是还活着,今年也五十了,也老了

  可是朕啊,脑袋里想的都是保儿手持双刃钩镰枪,骑着白马向敌阵冲锋的英武模样,

  想不得他五十岁什么样,会不会与朕似的,腿脚不好。”

  一旁的郭宁妃闻言,笑了起来:

  “陛下,臣妾近日读了本书,名为《三国演义》,

  是当年张士诚的幕僚罗贯中所写,

  他当年在张定边身旁,亲眼见到了曹国公冲阵,手持双刃钩镰枪生生将张定边拖入江中。

  曹国公的勇猛被此人牢记,而后写成了书中的常山赵子龙,

  那赵子龙也是在敌阵中七进七出,勇猛无比。”

  朱元璋干枯的脸颊挤出一丝笑容,轻哼一声:

  “保儿可比赵子龙勇猛多了,希望九江也如他父亲那般,足够争气。”

  “陛下,九江前些日子带着一伙人,

  可是将京中权贵都耍得团团转,

  倒像是曹国公在应昌辗转腾挪,大破敌军。”

  郭宁妃眼波流转,温婉一笑,看向场中的李景隆,眼神愈发柔和。

  “哈哈哈。”朱元璋终于笑了出来。

  “他这个小子啊,自己干活干不出什么名堂,

  若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干,倒是干得不错,

  这段日子,他算是给朕长脸了,一把榨出了这么多银子。

  这些老王八蛋,让他们掏钱的时候一个个穷得叮当响,口袋一倒,比朕都有钱。”

  郭宁妃眨了眨眼睛,从桌上拿起一小杯酒递了过去:

  “陛下,前段日子的事,是有人指使?”

  “呵”朱元璋嗤笑一声:

  “九江是个乖孩子,他自己不敢这么干,是有人给他出主意,

  他觉得有人顶在前面,就愈发肆无忌惮。”

  “是那陆云逸?”郭宁妃发问。

  “应该是,看看赚钱的那些人就知道了。”

  郭宁妃面露恍然,有些意外。

  “这个陆云逸,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敢想敢干,是个人才,哪天他捅出什么天大篓子来,朕都不奇怪。”

  郭宁妃歪着脑袋看去,只见陛下眼中没有责怪,全是欣赏,

  便心中了然,笑呵呵地说道:

  “陆云逸行军打仗是把好手,治理地方同样如此,

  臣妾听郭镇说,北平行都司上了奏疏,说要请求设立行省?”

  “后宫不得干政。”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

  “陛下,当年打仗的时候,各地粮草账目可都是臣妾给您算的,现在您反倒是翻脸不认账了。”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痛快地笑了起来:

  “哎呀,当年咱们都年轻,

  朕在前面打仗,你们在后面算账,好生快活,

首节 上一节 1936/20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