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49节

  约莫过了一刻钟,刘黑鹰终于将手中文书处理完毕。

  他长舒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

  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这才将目光投向郁新,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

  “郁大人,一路辛苦了,本官方才公务繁忙,还望海涵。”

  郁新连忙起身,微微躬身道:

  “刘大人言重了,公务要紧。”

  “一路行来,可辛苦?”

  “不敢欺瞒大人,的确辛苦,

  尤其是出关之后,道路积雪寒冷,让车队走得很慢,

  幸好北平给配了一个向导,否则我等可能会迷失在风雪中。”

  刘黑鹰凝重地点了点头:

  “最近风雪大,今日才能见着太阳,的确要小心一些。”

  二人又谈了一些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后,郁新站起身,恭敬发问:

  “下官一路走来,着实是大开眼界,心中诸多疑惑,还望刘大人解惑。”

  刘黑鹰摆了摆手,示意郁新坐下,饶有兴致地说道:

  “但说无妨,本官定当知无不言。”

  郁新重新坐下,微微沉思片刻后说道:

  “刘大人,下官一路从应天而来,沿途所见,皆不如大宁城这般景象。

  尤其是那修建道路,绵延数百里,

  开山裂石、遇水搭桥,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

  下官实在好奇,都司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筹集如此多的钱财人力,完成这等宏伟工程?”

  说到这,郁新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轻声道:

  “下官如今在户部当差,见到了北平都司的一些道路修缮之事,

  可谓是困难至极,远没有大宁这般从容,

  所以下官想要探究其中奥妙.”

  刘黑鹰没有任何见外,他端起桌上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缓缓说道:

  “郁大人,都司看似修的是路,但实则修的是人。

  钱财筹措是困难万分,但也不是不能筹措,

  反而各地工事的人力是一大困难,

  若按寻常法子来修建这等道路,征召民夫可能就要几年。

  而都司没有征召民夫,所有修路之人都是雇佣,每月都司给开银钱,人自然是滚滚而来。”

  郁新听后,神情一滞,眼中闪过震惊!

  他仔细想了想,倒吸了一口凉气,愈发觉得此法极好,

  能够轻而易举解决关外人力短缺的问题。

  “可是.大人,如此岂不是要多多耗费钱财?”

  刘黑鹰笑着摆了摆手:

  “郁大人,账不是这么算的,路早点修好,早点通商,付的这点工钱很快就能赚回来。

  再者,雇佣的钱又不是丢了,

  他们也要在大宁城中花,一来二去.所有人都得利,

  而都司只不过是多付了一些钱罢了。”

  “这这.”

  郁新眉头紧锁,眼中流露出佩服,

  他是户部之人,对于这等流转也算是熟络,

  只是他从未想过,居然有都司肯做这等事

  拿这么多钱财来雇人修路!

  随之而来的一个疑问淹没了郁新,

  既然此法如此好,为什么其他行省不用呢?

  非得等着朝廷的钱财,再慢悠悠地招募民夫.

  他有些想不明白,果断发问

  刘黑鹰听后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各地情况不同,同样的法子在其他地方未必好使,要因地制宜。

  关内行省上有三司,下有地方员外,田间还有乡绅,

  仅仅是平息他们之间的争端,就要耗费不知多少力气。

  若在局势不明朗之时大笔撒钱,

  钱财并不会落到百姓手中,反而会被那些地主乡绅占据。

  他们家中有多少佃农,郁大人也应该知道吧。”

  郁新脸色凝重,轻轻点了点头:

  “不瞒大人,下官就是出身乡里,家中只有几分薄田,

  乡里的大户各家都有十几名佃农,

  平日里除了种田耕地,还会帮着主家做一些事”

  “若是大宁也是那般,钱发下去只会被这些乡绅拿走,

  而乡绅会让佃户来免费做工,

  一来一回,肥了虫豸、苦了百姓,

  其他行省的三司大人心里也有苦衷。”

  郁新面露恍然,同时脸颊一红,他是进士!

  家中可以减免田税,

  而早在他中举人之后,族中的七八姑八大姨就将田亩投献给他,以免除赋税。

  按理来说,他家现在也是大户。

  “下官受教了,此法既能快速修路,又让百姓受益,实在是高明之举。

  下官一路行来,目睹了那道路壮观,

  马车行驶其上,平稳无比,

  与以往颠簸之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此道路,日后必将成为关内关外交流的重要道路,

  北平行都司也会因为这条道路而兴盛。”

  “哈哈哈,以后的事谁知道呢,郁大人是要给辽东送钱财?”

  “正是,户部、都督府、兵部共拨付银两十万,特来相送。”

  “嗯,都司的陆大人已经去了辽东商议修路之事,

  等你们歇息好,就早些动身吧,

  钱财早到一天,事情也好处理一天。”

  郁新脸色古怪,犹豫了许久,才轻声发问:

  “大人,陆大人无令离开驻地,恐怕传出去不好啊。”

  刘黑鹰一愣,笑了起来:

  “等上衙后会禀明朝廷的。”

  郁新脸色更加古怪,对于这些年轻大人的胆量十分佩服,

  “大人,下官在都司衙门门口看到一张告示,

  上面写着大宁城去年的生产总值,

  这生产总值下官还是头一次听说,不知刘大人能否为下官解释一番?”

  刘黑鹰听后,缓缓说道:

  “郁大人,生产总值就是将大宁城一年内所有生产的物资和提供服务,以钱财的形式计算出来,以此衡量一个城池的发展水平。”

  郁新听后,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

  “刘大人,此法倒是新奇,只是这计算起来,恐怕极为复杂吧?

  而且,以钱财衡量发展水平,是否准确呢?”

  “计算过程确实复杂,需要统计城内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交易账目等等。

  但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大宁城的经济状况,

  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发展政策。

  至于以钱财衡量是否准确,

  目前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有总比没有好,郁大人若是想多了解一些,就去经历司找解缙,他会告诉你的。”

  解缙?

  郁新眉头一皱,眼中闪过震惊,

  解缙的名头太大了,

  但凡参与科举之人都会知晓,没想到此事居然是解缙负责!

  郁新听后,心中对解缙的敬佩又增添了几分,他感慨道:

  “解大人果然名不虚传,竟负责如此精妙之事,那下官先行告辞,去拜访谢大人。”

  “去吧。”刘黑鹰含笑点头。

  郁新躬身一拜,缓缓离开衙房。

  等到他走后,刘黑鹰脸上笑容才尽数收敛,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

首节 上一节 1949/20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