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这么说,他还是起身道:
“不过也该去都司一趟,省得潘大人坐立不安。”
秋荷连忙上前,给陆云逸递上外袍。
邓灵韵帮他系好腰带,轻声叮嘱:
“路上小心,外面风还凉。”
陆云逸点了点头,跟着刘忠出了暖亭,往都司去。
都司衙房里,潘敬正背着手来回踱步,脚下青砖被磨得发亮。
桌上放着一杯凉茶,旁边堆着几卷修路图纸,却没心思看。
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他连忙转身,见是陆云逸,脸上才露出几分松快:
“你可算来了!”
陆云逸走进来,随手将潘敬的信放在桌上:
“潘大人,为何如此着急。”
“怎么不急?”
潘敬拉着他坐下,亲自给倒了杯热茶,
“张构是都察院的人,心比天高!
要是让他查出银子和高丽有关,咱们都得麻烦!”
陆云逸端着茶杯,吹了吹热气:
“放心吧,王君平那边守口如瓶,就连李成桂都认了哑巴亏,他拿什么查?”
“可他总是在查啊!”
潘敬搓了搓手,语气里带着焦虑,
“昨日他还去大牢见了周鹗,
虽说周鹗没松口,可谁知道那老狐狸会不会为了脱罪,胡乱攀咬?”
陆云逸抬了抬眼:
“周鹗不会,他现在说得越多,死得更快。”
顿了顿,他又道:
“实在不行,你我联合给朝廷递个折子,
说修路的事需要钦差回朝复命,让张构早些回去,他一个四品御史,总不能一直待在辽东。”
潘敬眼睛一亮:
“成,我这就让人写折子!”
说着就要叫随从,却被陆云逸拦住了。
“别急。”
陆云逸喝了口茶,慢悠悠道:
“我过几日也要回大宁,
我走了,张构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自然会回去。”
“你要回大宁?”
潘敬愣了一下,随即松了口气,
“也好,眼不见为净,你走了,我这边也能少些牵挂。”
陆云逸笑了笑,没接话。
潘敬想起桌上信件,拿了过来:
“来了一封京城来的文书,是太子殿下那边递来的,你看看?”
陆云逸眉头一挑,立刻伸手接过,打开火漆,抽出信纸。
信纸是关中产的麻纸,带着些粗糙纹理,上面字迹工整有力。
内容说的是太子在关中的事,
绘测关中地图进展顺利,
已经标出了几条可能的官道线路,
只是关中遭了两年大旱,
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百姓逃荒不少,
若不是去年从应天送过去甘薯试种,
让百姓在山地里种出了些粮食,不知还要饿死多少人。
最后还提了一句,
朝中关于迁都的议论越来越多,
有人说该迁去关中,有人说该迁去北平,更多的人说应该留在应天,总之争论不休。
陆云逸看完,将信拿在手里,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信纸上,映得字迹有些模糊,他却高兴不起来。
潘敬见他神色轻重,忍不住问:
“你说,太子殿下想迁都,能成吗?”
陆云逸端着茶杯,指尖轻轻敲击着杯壁,沉默了片刻:
“不知啊。”
“你也不知?”潘敬愣了一下,
陆云逸眼神里带着几分微妙:
“迁都不是小事,牵扯太多。
朝中老臣根基大多都在南方,谁愿意来北方啊。
地方大族也各有盘算,关中旱了两年,民生凋敝,
重建都城得花多少钱?
朝廷虽然现在有些余钱,但新建一个都城还是太难了,少不了要吃大户,而这些大户都不是好对付的主。
内部阻力重重,外面的北元也不会坐视不理,
此事想要成.很难。”
潘敬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叹了口气:
“可我盼着能成,若是迁去关中,好歹也是北方,
咱们辽东要是能和京城连起来,那就太好了,以后钱财滚滚啊。”
陆云逸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
迁都若是成了,辽东或许能好起来,
可若是不成,天下还得大乱。
“别想那么多了。”
陆云逸收回目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先把路修好,其他的看天意吧。”
潘敬点了点头,也拿起茶杯,却没喝,只是看着叶浮沉。
衙房里安静下来,外面的喧闹声断断续续传进来,
是百姓报名的吆喝声,热热闹闹的,透着股生机,但却衬得衙房内愈发沉重。
过了一会儿,陆云逸起身:
“折子的事,你看着办就行,我回府了,明日再过来跟你敲定细节。”
潘敬送他到门口,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才转身回了衙房。
桌上的信纸还摊着,他见到后撇了撇嘴,
“南人向来富庶,什么好东西都在南方,
若是京城来了北方,那辽东的日子也要好过许多。”
陆云逸回到刘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刚一进门,就见管事刘忠等在门口,见他前来连忙迎了过来:
“姑爷,老爷在正堂等着您呢,大爷与二爷也在。”
陆云逸神色平静:
“有什么事吗?”
刘忠若有所思,脸上沟壑纵横,轻轻一笑:
“好像是一些开矿的事,等着您拿主意呢。”
“好,走吧。”
“是。”
走进正堂时,暖意先裹了过来,
堂中烧着一盆银丝炭,火光明明灭灭,将紫檀木桌椅映得愈发沉润。
正首坐着刘老太爷,
穿着酱色锦袍,手里捏着个暖手炉,
左侧是老大刘思镇,青布长衫衬,手里拿着茶盏。
右侧的老三刘思瑞则显得豪爽一些,见陆云逸进来,连忙起身,笑着招手。
“云逸来了,快坐。”
老太爷笑着招手,指了指身旁的椅子,
“马上要开春了,虽然暖和了,但也要多穿些衣裳。”
陆云逸躬身行了一礼,在椅子上坐下,接过刘忠递来的米酒:
“劳烦祖父挂心,路上有暖炉,不冷。”
“方才听刘忠说,你从都司回来?潘大人那边,有什么要事?”
“没什么大事,商议一些修路开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