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时便带着族人远遁来了西海;
而大秦当时的情况,
也远不同于他治理的眼下。
“过往的繁荣遮蔽了他的眼睛,傲慢充斥着他的内里。”
“这样的人,怎么不会将大秦带去危险的境地呢?”
有阴间的死鬼旁观了这场对话,然后窃窃私语着。
“难怪古人常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想要保持警惕,维持美好的德行不受到侵蚀,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啊!”
“希望西海在动乱之后,主宰这片地域的人,还是诸夏的后裔吧!”
而身在犁軒的皇子听说了屋大维的事情后,也高兴的拍手。
“屋氏有做大事的能力。”
“我要同他结盟!”
皇子自觉:
两人年纪差不多,
在各自国中的地位相近,
是能相处友善的!
但他的妻子却企图改变他的想法。
她对丈夫说道,“屋大维这个人,我曾听说过。”
“他固然出身罗马名门,也得到过凯撒的精心栽培,可在此之前,声名并没有得到显露,加上年轻气盛,如何会安心同我结盟,而不贪图其他东西呢?”
皇子对此,只呵斥她道,“妇人懂什么!”
“犁軒这样的地方,太平时驻守尚可,要做大事,又岂能舍不得它!”
“你不要再劝我同罗马安氏结盟了,那个家伙志大才疏,不可能比得过屋氏!”
安东尼,
是凯撒在世时的旧将,
并得到了旧主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正同屋大维进行着最后的“继位者战争”。
因此,
安东尼曾私下,亲自来到犁軒,希望获得帮助。
皇子初时心动,但在思虑了许久后,拒绝了对方的提议——
这不是因为他对秦国有什么忠诚,不愿意同他国暗中牵扯。
也不是因为安东尼在见到他妻子时,显露出了几分火热的神情,
而是因为皇子觉得,在结交盟友这样的大事面前,这人竟然还能朝着对方的妻子,露出那般神色,实在是不堪大用。
当然,
若安东尼已成罗马之主,并愿意拿出几十万大军帮助自己的话,
皇子也不介意让妻子挺身而出几次。
反正后者这些年并没有生育,
而前者已经同其他姬妾,生下了好几个子嗣,并有意立庶子为世子。
这让妻子心里觉得十分不快,觉得皇子在得到埃及的效忠后,便要抛弃自己这个“盟友”。
于是她退出去,找来自己的家人,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王氏的人当即气恼道,“蛮夷之种,性情果然凶险!”
“在利用妻族这件事上,更同他父亲一般无二!”
王氏,
是秦国的大族,也是皇帝当年的岳家。
在皇帝继位之前,
王氏曾为他贡献过许多力量,承受过大量压力,
谁想位子坐稳了,权力在握了,
皇帝便过河拆桥,废了那位除却未能生育,没有其他问题的王氏女,并让其在清冷的宫廷角落中,忧郁而死。
大抵是知道自己做的不合情理,
皇帝在此之后,对王氏也展开了频繁的打压。
仿佛只要这家族不存在于眼前,
就能证明自己仍旧是光明伟岸的君主,未曾有过任何污点。
王氏被步步逼退,
最后只能将力量蜷缩到犁軒这边。
毕竟这块地方,
曾被王氏先祖统治许久,已然成了王氏的“郡望”所在。
而同中枢的背离相弃,
也让王氏有了占据此地,做一割据之主的想法。
但既非皇族,
又岂能名正言顺的做到这一点呢?
于是,他们选择了支持同样具有野心的十六皇子。
结果,
事实证明了,这对看上去十分不相似的父子,的确有着类似的禀性和薄凉。
在犁軒站稳,得到埃及人的山呼“荷鲁斯”之后,
皇子便不复最初的温情脉脉,有意摆脱王氏,做犁軒的独裁之人。
“绝不能让他称心如意!”
“我要去联络其他人,看还有谁能扶持!”王氏家主如此说道。
他想了想,随后同族人商议:
“北地郡的安氏,可以引为外援!”
北地安氏,
指的是当年北地郡首位郡守,在这里收养的义子所繁衍成的家族。
他们多为色雷斯后裔,有尚武厮杀的习俗。
只是在眼下,
由于北地郡日益发展繁荣,成为了同大秦祖地阿房隔西海而望的粮仓重心,还拥有挟制两海,威慑罗马的军事力量。
皇帝对这里的控制,便愈发强烈。
安氏这个“地头蛇”,
自然也被那位刻薄的皇帝打压了起来。
毕竟皇帝的权术,还是十分明白的——
他扶持藩镇将领,去取代原有的宗室封君;
又扶持胡人出身的将领,去取代那些秦人旧将。
像安氏这种归化百年,
已经发展的枝繁叶茂,跟老秦人没有差别的“新秦人”,可不在他扶持的范围之中。
王氏族人对此讨论了一阵,觉得家主说的有些道理,便在私下行动起来。
希望引进安氏的人才之后,
能让那位飘起来的皇子知道,王氏的重要性吧!
第462章 周坚
“这下好了。”
“要是再来一个姓‘史’的,我都不敢想象,嬴秦会乱成什么模样。”
“荷鲁斯大拜寿”叠加“安史之乱”,
这下西海地区一定会大大的燃烧起来口牙!
“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何博在旁边嘀嘀咕咕。
放弃罗非鱼的相面,
痛定思痛、知耻后勇的,将自己改换为本地鳄鱼模样的尼罗水伯,正怼着一团水草,在水里练习死亡翻滚。
他插嘴说道,“你可不可以念点好的?”
“小心嬴秦凑团来揍你!”
何博无所谓的一挥手,“我镇压世间,独断万古,纵集嬴秦之力,又能奈我何!”
有钱有势的的凡人,
尚且能嚣张的,公然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权力,
即便民情汹汹,也不惧于放出一张公告,在那看上去义正言辞的话语之中,写上“拿我怎样”这几个大字,
更何况鬼神呢?
“那加上老刘家的人呢?”
“他们不是快到西海这边了吗?”
在大汉的社稷,一日不如一日之后,
身在中原的刘老三也没能经住子孙的哀嚎和叹气,
加上他也非常想看一看老对头的乐子,
便一拍巴掌,决定带着几个刘氏子孙,凑个旅游团,沿着“大一统”的阴间道路,来到西海,亲眼见证嬴秦的终结。
“我当年亲手推倒了它一次,现在还能再亲眼看它倒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