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613节

  奥古斯都召回了自己隐居的继子提比略,再次对他施以重任。

  提比略意识到了这举动的含义,心中难免浮现几丝惊喜来。

  他想要上门拜访在这件事上,付出了许多精力的秦明。

  但秦明拒绝了同他相见。

  于是,

  提比略只能绕路一二,找到了跟秦明同居的大贤良师赵申他们。

  他在赵申身边见到了气色被调理得颇为红润健康,身体也有明显好转的两个外甥,心里对他的能力很是信服,跟对方拉近关系的想法,也愈发浓烈。

  他因此看向赵申身边,另外两个年轻人。

  “我听说你们是已经定下婚约的情侣,不知道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呢?”

  约瑟立马害羞起来,“这个还是要看玛利亚的想法……”

  “我一直都很尊重她的。”

  玛利亚也羞恼的说,“……我怎么知道这个?”

  “这个家伙明明是男子汉,却一直憋着不说……我能怎么办!”

  他们父母可是早就默认,

  订婚后又追随赵申四处传道的小情侣,已经是一对明确的夫妻了!

  谁知道约瑟这小子,自创一派时胆子那么大,脑筋那么灵光,偏偏在临门一脚的事上萎了起来。

  而赵申也懒得说透,只拢着手在旁边暗中观察他们两个。

  好在提比略不是赵申这样的长辈。

  他直接就说,“既然这样,我希望我的妻子可以做你们婚礼的见证人。”

  “如果不介意的话,我还可以帮助你们选择场地,提供资助。”

  赵申作为长辈,接受了他的示好。

  “能省点钱就好,你们也可以不用再拖下去了!”

  两个年轻人害羞的低下头,顺从了长者的安排。

  提比略的动作很快,

  一场不是很盛大,但足以称得上温馨的婚礼得到了顺利的举行。

  而在婚礼上,

  还有一只肥肥的鸽子飞过,掉下一根洁白的羽毛,作为自己的随礼。

  奥古斯都也派人过来见证年轻人的幸福。

  他甚至按照诸夏的习俗,用毛笔泼墨写下了一份简单的祝福,送给约瑟和玛利亚:

  “早生贵子”!

  “这样也好!”盯着那副不是很劲道的字看了一会,赵申转头对新人们说道,“在罗马还要待几年时间。”

  “趁着这样的安稳生个孩子,总比之后奔波,随地乱生好一点。”

  玛利亚当即羞得踩了约瑟一脚。

第482章 孔光

  当西海的秦国还在苟延残喘之时,

  当新夏的隋国正按照前朝的步骤,逐渐迎来盛世之时,

  当来自东方的神灵,逐渐将自己的威名传播到泰西,被那些化外之民所知晓、接纳之时,

  几个死鬼正悄咪咪的蹲在大汉朝堂上,为天子刘欣看相。

  “他的身体虚得很,怕是活不长久了。”

  作为医家祖师之一的医仲这样说道。

  出口转内销的西秦太祖嬴辟疆则是发出阴暗的嗤笑:

  “我一直以为,像刘欣这样的情况,只会出现在罗马人身上。”

  “幸好我的子嗣没有这种问题!”

  “唉,感情上的事谁能保证呢?”医仲唏嘘起来。

  嬴辟疆当即瞪了他一眼,随后转移的话题。

  “汉廷这些年愈发荒唐了。”

  “东边的灾情还没有得到缓解,西边的长安却仍为了皇帝的喜爱,大肆的挥霍。”

  “这比我家玄帝和赵家的玄宗都要离谱。”

  在西秦那位因多疑猜忌、刻薄寡恩的皇帝于北都阿房暴毙后,后继之君效仿隔壁的亲戚,为父亲定下了“玄”的谥号。

  前明后暗曰“玄”,

  深奥难测曰“玄”,

  总而言之,

  秦国的臣民们对这位在位时间长久,年轻时继承了先君基业,将秦国进一步发展壮大,却在步入中年后,未能压抑住内心躁动的欲望,沉迷于玩弄权势,性情愈发“独夫”的皇帝,情感是颇为复杂的。

  而他对那位掀起叛乱的、浑身上下没一点诸夏特征的子嗣,究竟是真心疼爱还是假意伪装?

  除却阴间的死鬼,

  也没有活人知晓了。

  但从某种角度来说,

  秦玄帝和夏玄宗的各种神奇操作,到底还是有为宗庙社稷考虑的。

  哪里像汉廷这样,

  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爱慕,从而做出各种奇葩举止呢?

  今年春天的时候,

  真正将皇帝视为婴儿,连帘子都不垂下来,喜欢直接干预朝政的傅太后总算死去了。

  临死之前,

  她逼着皇帝发誓:

  “你要疼爱傅氏的子弟,跟皇后生下孩子,然后让他继承皇位!”

  “你要用太后的礼仪,将我安置在元帝的陵园之中,追谥我为他的皇后!”

  皇帝嗯嗯嗯的点头,并在其死后,顶着王太皇太后愤怒的目光,满足了祖母的第二个要求。

  至于第一个?

  皇帝只能表示自己真的很抱歉。

  虽然他没有真的继承成帝的血脉,但在个人情感上,他的确跟成帝有着“父子”的特征。

  真爱还是比子嗣更重要嘛!

  于是,

  伴随着压制自己的傅太后死去,皇帝对董贤德宠爱日益加重。

  短短数月,

  董氏崛起,比起真正的外戚王氏、傅氏和丁氏,还要富贵超然。

  而为真爱不顾礼法的同时,

  皇帝在长久的压制忽然消散后,也迎来了些许的反弹和叛逆。

  他召回了孔光这样的贤人,任命其为丞相,并让他和其他还愿意为民请命的臣子,制定限田和限奴的政策。

  可惜,

  政策刚刚提出,还没来得及实行,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年迈的孔光为此气的翘起了胡子,将丞相的玺印直接挂在脖子上,跑到一些权贵的府邸,责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落实朝廷的政令。

  后者只唯唯的告诉他,“先前不做,是因为不熟悉这项法度。”

  “现在我知道了您和陛下的决心和意志,当然不会再迟疑!”

  孔光这才满意的离去。

  而转过身的权贵,也兑现起了自己对这位老者的承诺。

  “真的要把我们占有的田地还回朝廷吗?”

  他的子嗣很是不舍的对父亲说道。

  “放汝母的屁!”

  权贵瞪着眼睛,一挥袖子道,“我们哪有侵占朝廷的田地?”

  “明明是那些不通事理的黎庶,违背了朝廷的法度,私自开垦了本为国家所有的山川湖泽!”

  “去!”

  “给我将限田令狠狠地落实,翻倍的落实!”

  “为父要做朝廷的大忠臣!”

  子嗣听懂了他话中的意思,高兴的去做起了事情。

  很快,

  时代的尘埃,

  革新的阵痛,

  必经的曲折,

  便压倒了本就承担不起赋税,又不愿意投身权贵庄园为奴,所以逃亡山野,自行开辟田亩的许多百姓。

  退避到山野间还没能躲开朝廷的折腾,这让他们终于愤怒起来。

  一些聚集于山林间的豪杰振臂呼喊起来,新的农民起义便爆发了。

  孔光听说了这样的消息,当场承受不住,昏迷了过去。

  等到醒来时,

  他为皇帝制定限田令时的精气神已全然消散,只留下一个枯瘦无力的老人。

  而本就意志不坚定的皇帝,更是认清了自己注定无法成为一个掌控全局,振作皇权的君主。

  他迅速的躺平、摆烂,熄灭了心中才燃烧没多久的雄心壮志,只想着和自己的真爱渡过之后的幸福时光。

  “国祚不会长久了。”

首节 上一节 613/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