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646节

  耶哥儿顿时收敛好了神色,站起身来舒展了下身体,随后低吼一声,扛起一堆书就从容而去。

  赵申看着他的背影,感觉徒孙的步伐还有些松快。

  于是他想到:

  “之后再给他多找点书看吧。”

  ……

  与此同时,

  东方的海岛上,也同赵申这边,有着难得的闲适。

  虽然这只是对吕娇个人来说。

  年初的时候,

  她生了一场病,又因为盘踞的海岛上并没有医术高明的医者,病情便愈发沉重。

  但她并不因此感到痛苦。

  “我要去跟我的家人团聚了,只是有些放不下你们。”

  满是病容的吕娇看着面前追随自己的人,发出了一声叹息。

  思来想去,

  她决定将这几年积攒下的基业,分给众人,让其在自己死后,自行发展。

  “我是没有大志向的人。”

  吕娇找来大家,并对他们说道,“如果没有海曲的蠢猪做乱,做一地富贵的土豪,便是我的梦想。”

  “如今造反数年,攻陷了一些沿海的城邑,被朝廷称作‘海贼王’,也没有因此生出更多的野心。”

  她终究只是个女子,

  还只是个失去了孩子,没有继承人的女子,

  又能在这乱世中走多远呢?

  她的手下初时追随她,是为了回报她过去的恩义,响应自己胸膛中的一腔热血。

  她怎么能因此,而一直牵扯着人不放手,让数万人跟着自己,走上一条没有前程的死路呢?

  “何况人多了,心思便多了……这个道理我岂能不明白?”

  几年下来,

  最初单纯的热血逐渐褪去,

  家业一大,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便跟着出来了。

  吕娇因此,更加坚定了“分家”的念头。

  以免当年的美好,沦为现实中的一滩狗血,让后来者闻之唏嘘。

  “所以,我将财物分成了三份。”

  “愿意享受太平的人,可以带上其中一份,去往东瀛齐国。”

  吕娇咳嗽了一下,“我同齐国的贵人认了亲,有人脉……他们那里的人又日常于海上奔走,对熟练海事的人颇有需求。”

  “若是去了那里,再带上我的书信请求贵人帮助,到底是能谋个好的。”

  “至于第二份,则是给予想跟随太平道的人。”

  “他们在淮北经营起了基业,得到了足够的民心,的确有争夺天下的可能。”

  “所以为自己图谋前程,是没有问题的,我也祝福你们。”

  实际上,

  若非她们距离淮北河南遥远,难以突破陆上的阻碍去往那边,吕娇也有与之合流的想法。

  “最后一份,则是给那些想要自己打拼的人。”

  “我常听人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在海上纵横了几年,再去别人手下忍气吞声,到底有些不适。”

  “若你们当中的确有有割据一方大志向的人,还请不要嫌弃我的这份薄礼。”

  众人上前哭泣,但面对着沉疴日久,马上就要迎来生命终结的吕娇,到底没说什么客套的场面话。

  毕竟都到了这样的时候,

  再说那些,实在是过于虚伪了。

  吕娇摆了摆手,只让人将分好的财物拿走。

  随后,

  她看着面前已经分成三波,即将各奔东西的手下,微微一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躺下,只让人等会再进来为自己收敛。

  她感受着体内生机的流逝,静静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而过了几息,

  也许是更漫长的时间,

  吕娇感觉到有人来到了自己身边。

  她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嘀嘀咕咕的声音响起:

  “我已经在蒿里买好房子,没能抢到屈原大夫邻居的位置,但距离他家也不算很远。”

  “同一条街上,还有秦宣太后的住宅,我时常看着她带着好几个男子快快乐乐的出门……如果母亲你过来了,可以跟她讨教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对了,附近的美男子有多少、住在哪里,我也弄清楚了。他们中有人知道了你的事迹,还有些好奇,想要等你过来后上门拜访……”

  吕娇迷迷糊糊的听着,心里忍不住为此笑了起来。

  她用最后的力气拍了拍床榻,回应着儿子的话语:

  “那还等什么!”

  “我现在就咽气!”

  说罢,

  她果断停止了呼吸。

  外面等待的人听到屋内的动静,心头一惊,徘徊两步后推门而入,只见吕娇的手搭在床边,有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脸上,映出微微的笑容。

第500章 王氏

  地黄元年的时候,

  有两个母亲相继病倒。

  但吕娇对人世没有多余的牵挂,那些追随者的退路也已经安排好了,于是她离开的很是潇洒。

  可身居皇宫深院中的皇后王氏却不能放手。

  她的灵魂早已死去,但她的肉体还坚持在人间。

  因为在她刚刚病倒的时候,她存活于世的两个儿子通过宫人传递了几句话到达宫里,进入了王氏的耳中:

  “我大哥二哥死去的时候,也才三十岁而已。”

  “现在我们兄弟也长到了三十岁,如果父亲想对我们下手,又该怎么办呢?”

  “请母亲一定要活得久一点,就当是为了我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王氏没有对此回应什么,但她不再排斥医者的探视,努力的服用起了药物。

  她的女儿,

  那位前汉的孝平皇后过来看望她,从亲近的人口中听说了这件事,便抱着母亲哭泣起来。

  她悲痛的说道:

  “真是亲生的父子啊!”

  “母亲病成这样,好不容易越过皇宫的阻碍传递了话语,却一点也不关心母亲的身体,只考虑到自己的性命!”

  “有这样的父亲,有这样的兄弟,上天怎么会保佑王氏的新朝呢!”

  还是让这无情无义的王朝尽快灭亡吧!

  王氏还是没有回应。

  她麻木的面对着低眉垂目的佛像,用许多年不曾发出声响的喉咙,默默的念诵着为死者祈福的经文。

  直到难熬的冬天过去,草木复苏的春天到来。

  生机仍旧没有出现在这座属于大新皇后的,冰冷沉默的宫殿中。

  随后不久,

  她第三子王安的死讯传来。

  这位不得父亲喜爱,身体有些虚弱的“皇子”,终于没有抗过冬春之交的磨搓,在去年落下的雪还没有融尽的时候,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于是王氏的病情跟着复起,并显得更加严重。

  再之后不久,

  她第四子王临的死讯也传来。

  对比起还算死得干净的王安,曾经被王莽册立为太子,又因为后者猜忌而被废为“统义阳王”的王临,死因却有些可笑——

  做儿子的,跟父亲看上了同一个女子,对方还是母亲身边的侍女。

  那女人是王莽安排到王氏身边,警惕其自尽,败坏自己声名的耳目,因为相貌美丽,办事伶俐,王莽对之颇为看重。

  所以他曾告诉过对方,“等来日朕会纳你为妃子。”

  但侍女对伺候王莽这个老头子一点兴趣都没有,转身便同获得王莽准许,前来探望母亲,实则警告王氏“你儿子在我手上,不要胡乱寻死”的太子王临勾搭在了一起。

  王临也跟对方做出过许诺,“等我登基,就会纳你为妃子。”

  侍女非常高兴,于是跟王临商议起来,“你父亲对血脉十分刻薄,指不定你还没有登基为帝,就要死在他的手里。”

  “为了你我美好的未来,我认为应该先下手为强!”

  王临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他母亲、兄长、姐姐的下场,就在眼前,

  孔光这位王莽老师临终前的特殊待遇,王临也曾有所耳闻。

  还有谁会对王莽的感情抱有期待呢?

  所以他想办法获取了一些毒药,并送到侍女手中,跟她做下约定:

  “我若做了皇帝,一定立你当皇后!”

  侍女便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同王莽相会时,投下了毒药。

  然后,

首节 上一节 646/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