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670节

  他们这些豪强世家,便有集合起来,向皇帝讨要报酬和利息的想法。

  而他们看中的领头人,

  便是刘得。

  他的父亲刘杨,

  是拥戴刘秀登基称帝的重要人物,也是助力其逐鹿天下的最大投资者。

  当今的皇后郭圣通,则是刘杨的外甥女,刘得的表妹。

  如此见之,便能明了真定王一脉的实力。

  是故,

  即便当年刘杨因心怀叛逆而被人举报,随即又在采取行动之前及时去世,皇帝还是忍住了气,将这件事略过,并让刘得继任真定王之位。

  “可惜!”

  “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如今的情况!”

  “险些让他们连累了我!”

  待人走后,

  饮下一碗醒酒汤,脸上敷着热巾布的刘德冷笑道,“富贵这种东西,一旦放出去,便再难收回来。”

  “即便皇帝也无法在此事上随心所欲,这群家伙竟然当它是放贷一般,还能折算利息!”

  皇帝登基至今,已有一十二年。

  有分田于民之恩德,

  有一统天下之武功,

  有安休生产、革新官制之文治……

  哪里会是前汉成哀那般,被世家外戚挟制,欲施政而不能的垂拱天子?

  又哪里会是当年那个,必须凝聚众多势力,才能一步步走到最高处的年轻将领?

  他早已是个优秀的君主了!

  他明确自己的位置,能分清自己的敌人和朋友,并有力量和意志,使用相应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样的人,

  不是世家说几句话,摆几个架势,就能够动摇的。

  而世家这边,

  骨子里带着妥协和软弱的特性,又自视甚高,不明白经过黄巾军的撼动后,其在河北齐鲁之地的根基,已经变得浅薄虚弱起来。

  做着今汉的臣子,却还怀念着前汉的待遇?

  “反正我不跟他们一块瞎闹!”

  刘得将脸上变冷的巾布取下,告诉仆人,“从今日起,就说寡人有疾,不能见风。”

  “外面的人若是有拜访之意,统统拒绝!”

  ……

  “真定王还是识时务的。”

  皇宫,

  刘秀来到阴丽华的殿宇中,在考察了一番爱子刘阳的学业后,忍不住同阴氏感慨起了朝政。

  阴丽华对此,只是静静微笑着,没有说话。

  刘秀看到她这般姿态,心疼的将之拥入怀中,轻轻抚摸起她的头发。

  “丽华,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

  “为了江山社稷,我怎么能为一己之私,而罔顾国家大事呢?”

  阴丽华依靠在刘秀怀里,秀美的脸贴在刘秀的胸膛上。

  他们的长子刘阳见状,懂事的带着年幼的兄弟走出了宫室,将空间让给父母。

  直到刘秀离开,车架驶向皇后郭圣通那边,阴丽华才把长子叫到身边,嘱咐他不能因为父亲今日的夸赞而自满自傲。

  “母亲以后的依靠,只有你了。”

  阴丽华柔和亲切的声音,如此对儿子说道。

  她看着刘阳神似刘秀的面孔,想起自己初嫁时的夫妻和睦;

  想起刘秀迎娶郭圣通,将自己这个妻子废为妾室时,显露出的不舍和悲痛;

  又想起在坐稳了皇位后,明明私下做出过恢复她名位承诺,却对郭圣通流露过怜爱姿态,故而迟迟没有履行诺言,改立皇后和太子的皇帝……

  她放在刘阳头上的手忍不住一动,扯下了儿子的一根发丝。

  刘阳没有察觉到母亲的异样,只乖乖的点头应下要求。

  阴丽华便没有再去思虑丈夫和郭圣通的事,拉着儿子的手来到桌案前,享用起了饭食。

  她温柔的呵护着刘阳的一切,让他能够感受到绝对的安全和温暖。

  这样,

  他才能毫无顾虑的,将自己的天赋全部投入到天下之事中去。

  阴丽华知道,

  所谓的“爱慕”、“愧疚”,并不能让她取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刘秀是个很有能力,也很清醒的君王。

  他不会在国事上,像成帝、哀帝那样任性,把自己的“真爱”,视为高于江山社稷的存在。

  所以,

  他宁可对着曾经的诺言装弄作哑,时不时对着阴丽华流露出一副愧疚心疼的姿态,也没有放弃郭圣通和她生下的长子刘疆。

  因为郭圣通是没有过错的皇后,她的背后拥有着不少豪强世家的支持;

  因为刘疆是没有过错的太子,他的天赋虽称不上惊才绝艳,但做一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

  刘秀怎么可能冒着掀起国本之争的风险,去满足自己的爱欲呢?

  除非刘阳在国事上,展现出让刘秀惊喜的天赋。

  没有一个雄才伟略的开国之君,能够拒绝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而父子之间三十四岁的距离,也大大减轻了出现“父未老而子已壮,父子相争”之事的可能。

  世家豪强盘根错节,是前汉时便存在的大问题,

  即便通过黄巾军的威慑,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力量,也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

  刘秀在与阴丽华的相处时,也偶尔会显露出自己对稳固权位、传承宗庙、兴盛国家的期待。

  因此,

  阴丽华不会为了自己还是个贵人而发出抱怨,

  也不会为了刘秀的愧疚、给予她家族的优待而心动沉迷,

  她只要培养好自己这个天赋出众的孩子就好。

  “母亲。”

  “今天还给我讲武帝的故事吗?”

  “嗯。”

  阴丽华坐在儿子的床榻旁,为他掖了掖被子。

  “武帝拥有着让后人追慕和效仿的功绩。”

  “真希望以后能恢复那样的功业,向四方传达汉室的威德。”

  “哦。”

  刘阳应着她的话,“那我会努力的。”

  ……

  “这才是正常的教导孩子嘛!”

  “成天压着孩子读书,一不如自己的意便打骂,怎么可能养出健全的孩子呢?”

  旁边,

  围观的死鬼们在吕娇的带领下,莫名其妙讨论起了育儿经验——

  吕娇死下去后,

  潇洒了一段时间,便被上帝指派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我要你探索冥海的道路,连通东瀛那边的土地!”

  随着上帝的领域不断扩张,阴森的冥土之中,也不止山峦、弱水和散落于其中的城邑。

  深不可见的寒冷海水,

  也在长江投入何博怀中后,跟着涌荡起来,冲刷起冥土的边缘。

  何博当时好奇的绕着这片属于阴间的海域转了一圈,发现其规模大小,与东海相近。

  如此,

  在海的那边,

  自然是属于东瀛的冥地了。

  一直被大海隔绝着的“中原”和“东瀛”,终于在阴间,得到了联合!

  只是,

  阳世通向东瀛海岛的海路开辟,已经有很多年了。

  往来于两地的生者络绎不绝,自然造就的海流,也帮助着海上马车夫们的走向更加遥远的地方。

  但阴间却是不行。

  许多在阳世显露出美好的事物,在阴间多会呈现出一副相反的模样。

  阳世的河水流淌,在远古之时,便会承载着怀抱浮木的先民,往来于两岸、上下。

  它是天然的道路,也是滋养无数生灵的“母亲”。

  可等河水流入阴间,穿梭在冥土上,它便难以漂浮了,也会无情的吞噬许多死鬼的灵机,让沾染河水的他们变得浑浑噩噩,乃至于侵蚀魂体。

  这使得死鬼们打造的,那经由鬼神指点引导,能够在弱水上漂流一段时间的船只,其形制也变得同阳世大不相同。

  乌篷船是极为少见的,

  大部分的船只,更像是一个开了盖的箱子,只从两侧的小洞里伸出两根船桨撑杆,用于拨动那阴冷可怖的弱水。

首节 上一节 670/7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