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55节

  看来这次宫里受了委屈,过了好一会儿小胖钧这才说道:

  “苏师傅,这帮言官好生可恶,舅舅被这帮言官弹劾,被外王父召回了京师,这下子孤那百戏会的银子可就凑不齐了!”

  说完这些,朱翊钧竟然哭了起来。

  原来是这件事啊。

  灵济宫大会定于五月底召开,距离这会儿已经不足一个月了。

  原本朱翊钧已经计划好了,等李文全的船队再出航几次,应该就能赚足百戏会的银两了。

  可这一次言官上疏,李文全被武清伯召回京师,莱州的业务自然荒废了下来。

  现在距离最后的时间越来越近,想要一下子变出这么多银子,朱翊钧也只能求助苏泽了。

  苏泽问道:“不知道殿下还差多少?”

  朱翊钧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就连苏泽都吓了一跳。

  “缺口这么大?”

  朱翊钧说道:“按照孤的计算,只要再往返一趟,这笔银子就能凑上,可恶!”

  李文全也羞愧的低下头,大外甥交给自己任务的时候,详细步骤都计划好了,自己没能完成太子的嘱托,耽误了赚钱的大计。

  其实李文全也懊悔,自己太过于保守,没有一开始就铺开摊子,最后耽误了事情。

  朱翊钧用充满渴望的目光看向苏泽,但是苏泽也犯了难。

  这么大的一笔银子,就算是自己抢银行也凑不齐啊!

  就在这时候,苏泽灵机一动。

  他对着李文全说道:

  “李国舅,苏某有一个办法,可以在短期内凑足殿下要的银子。”

第169章 任务完成!

  “保险?”

  朱翊钧和李文全都疑惑的看着苏泽。

  苏泽说道:“李国舅也说了,海船出海风险很大,一旦遭遇风暴不仅血本无归,还要搭上船钱和船员的抚恤费用。”

  “不少人因为海难倾家荡产,更有不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李文全连连点头,这也是他不敢扩大船队规模的主要原因。

  苏泽说道:

  “所以就有保险。”

  “每艘船出海的时候,可以缴纳一笔保险,若是船遭遇海难,则由保险赔付船钱和船员抚恤。”

  李文全愣了一下问道:“如果船平安归航呢?”

  “平安归航那保险就一分不退。”

  这?

  李文全思考了一下,觉得苏泽这个办法真是妙极了!

  船东最怕的就是海难,但实际上海难发生的可能性其实并不高。

  但就算是不高,那些手上只有一两艘船的中小船东而言,发生一次就是倾家荡产的事情。

  这种保险,对于船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不仅仅是船东。

  莱州港口的经营模式,其实已经出现了船东和船长分离的形态。

  简单的说,船东是船的所有者,是出钱购船的人。

  但是很多船东自己不上船,而是雇佣有经验的船长来驾船。

  而这些船长则要自己拉扯队伍。

  海上和陆地上不一样,海员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工种。

  茫茫大海之上,整艘船还必须要团结一心,忍受各种困难,所以一艘船上的海员基本上都是互相认识的乡党。

  船长招募自己的乡党成为船员,那船长出海的时候管理船员,同时也要将这些乡党带回来。

  一旦海上死了人或者受伤了,作为船长也要掏钱赔偿。

  船员保险对于船长来说也是一种必需品,就算是全船遭遇海难,也能给家人留一点保障。

  李文全认真想想,又觉得十分可行!

  但是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他连忙问道:

  “苏翰林,这保险的银子应该收多少?赔偿的金额又是多少?”

  李文全也在莱州港锻炼过了,对于做生意也有了一些了解。

  保险是个好东西,但是贵了没人买,便宜了又可能赔钱,这其中的分寸十分难以把握。

  听到李文全这么问,苏泽知道这位国舅还真不是蠢材,在经商上还是有点天赋的,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

  于是苏泽说道:

  “这个苏某就不清楚了,需要请精通算学的夫子好好算算才行。”

  朱翊钧立刻说道:

  “黄师傅!”

  “张宏,速速带国舅去太史馆,请黄师傅帮着算算!”

  等送走了李文全,小胖钧又看向苏泽说道:

  “苏师傅,孤还有一件事。”

  “殿下请讲。”

  “孤也想了,上次上元灯会,孤才明白父皇与民同乐之心。”

  “所以孤的百戏会,也是要与民同乐,彰父皇爱民之心,以此会来孝敬父皇。”

  苏泽看了一眼朱翊钧,他没想到朱翊钧竟然想到这里。

  也对,皇室教育还是很正的,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太子,本性应该都是好的。

  而自己的介入,也让朱翊钧多了不少快乐。

  朱翊钧办百戏会的初衷,从为了自己玩乐,变成了给父皇尽孝心。

  当然,为自己玩乐也是主要的。

  但是孩童能有这个想法,已经让苏泽十分欣慰了。

  朱翊钧说道:

  “苏师傅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父皇开心?”

  让隆庆皇帝开心?

  你办百戏会皇帝肯定就开心啊。

  但是仔细想想,苏泽说道:

  “殿下,臣以为可以排练韶乐,为灵济宫大会贺,这样陛下就能明白殿下的孝心了。”

  韶乐,史称舜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宫廷音乐,也是国家重要典礼仪式上的重要音乐。

  到了明代的时候,韶乐从具体的音乐谱曲,变成了一种音乐类型。

  这种集身于诗、乐、曲、舞为一体的音乐,基本上都是用在宫廷和国家祭祀的场合,只要是庄重典雅的音乐都可以称呼为韶乐。

  朱翊钧连连点头,既然是百戏会,自然可以有韶乐。

  用韶乐作为灵济宫大会的开幕曲,也能彰显大明的的盛世,这样父皇一定能开心。

  朱翊钧说道:“苏师傅,演奏什么音乐好呢?”

  苏泽这就爱莫能助了,他只能说道:

  “苏某不通乐理,殿下可以请定国公帮忙。”

  小胖钧继续点头,定国公徐文壁主持过多次皇家祭祀,是专业人士,找他帮忙肯定没错。

  ——

  端午节。

  按照惯例,皇帝赏赐文武百官“五毒艾虎补子”,就是绣有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的官服,这是用来辟邪的。

  苏泽也得了一套,虽然这玩意儿有些猎奇,但也不是所有在京官员都有的,妻子赵令娴喜滋滋的将它收起来。

  不过今年也有一件让内阁忧虑的事情,皇帝今年给皇亲国戚赐了金丹。

  往年惯例是端午节赐天师符就可以了,就是世宗皇帝最痴迷于丹术的时候,也没有给皇亲赐丹,这让内阁忧虑隆庆皇帝是不是又痴迷于炼丹了。

  端午还有其他驱邪仪式,另外顺天府尹还要带领僚属祭祀京师的河神。

  而赵令娴则亲手制做了艾草蒸饼,这是一种混合了艾草汁液的面团,大概和后世的青团类似。

  端午过后,苏泽府上又传来喜讯,赵令娴怀孕了!

  听到这个消息,留在京师过节的赵令娴家人连忙送来的礼物,又提前张罗了稳婆和奶娘,苏泽的府邸更加热闹了。

  人更多了,开销又大了,苏泽在惊喜于妻子怀孕,也开始为家庭生计发愁,总不能一直吃软饭吧?

  端午节后,五月七日,苏泽上书请办版权专利局。

  这道奏疏得到了首辅李春芳的强烈支持。

  于是皇帝下旨,在内阁下成立版权专利局,首辅李春芳亲自挂帅,苏泽也被塞进了这个新部门。

  不过这个衙门,目前的工作就是制定政策。

  在都察院又设两名“缉私御史”,专门负责缉拿私印盗版和侵犯专利的案件。

  当然,现在的版权专利局,能管的就是京师地区,皇帝给缉私御史调动巡捕营的权力,和五门巡城御史并列。

  这就是个很重要的权利了。

  京师的几大治安力量。

  负责戍卫京师的京营,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和东厂,然后就是这个巡捕营了。

  巡捕营设立之初,就是用来维持京师治安的。

  在制度上,锦衣卫、顺天府都有管理权。

  但是在明代中期开始,巡捕营逐渐听命于五门巡城御史,这个职位在都察院也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五门巡城御史,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京师地区的御史,说起来是五门,实际上是负责京师城内东西二路和城外的东北、东南、西南三路,这是专门负责京师纠察的御史。

  在苏泽考成法改革后,御史要按照地域行使纠察权,负责京师纠察的五门巡城御史就更重要了。

首节 上一节 155/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