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90节

  京师这么多联手哄抬,东宫几家铺子能压下来吗?

  范宽冷笑,他没有将这则消息放在心上。

  不过范宽还是决定去大同粮行看看,他把这些年积攒的银子也投到了囤积粮食的买卖里,虽然昨天安慰了掌柜的,但是钱不落在袋子里还是不安心。

  范宽走到大同粮行,看到排着长队的人群,又安心了很多。

  粮行掌柜的惴惴不安的说道:

  “范先生,如今粮食价格已经足够高了,要不就先卖一部分再说?”

  范宽却说道:

  “别啊,掌柜的,不是说好等涨到那个数字再卖吗?粮价还没到顶呢!”

  从大同粮行出来,范宽又怕其他粮行提前跑路,又跑了几个粮行,稳住这些掌柜的军心。

  紧接着范宽又到了附近一家东宫的商行,看到商行挂着“平价出售”的招牌,也有一些百姓排队,他又折返到了大同粮行。

  “掌柜的,快派人去东宫的商铺买粮!”

  掌柜的听闻吓了一跳,范宽却说道:

  “这定是之前东宫进的粮食,现在拿出来卖,各太子博一个爱民的名声。”

  “如今京师附近,哪里还有这么廉价的粮食,买回来转手一卖可都是银子啊!”

  听到范宽这么说,掌柜的也有意动,但是他还是有些谨慎的问道:

  “万一太子手上的粮食多呢?”

  “太子能有多少粮食?”

  范宽说道:

  “京师周围的城市有粮但是不多,但是贩运过来至少要十天。”

  听到范宽这么说,掌柜的终于放心,他连忙派遣伙计去东宫的商铺购粮。

  等到伙计买回来粮食,范宽更加高兴了,果然太子不会做生意,轻易将粮食低价变卖,这不是助自己发财?

  就在范宽和掌柜弹冠相庆的时候,突然有伙计说道:“掌柜的,不好了!粮船进城了!”

  范宽一下子站起来道:

  “胡说!现在又不是漕粮入京的时间,怎么会有粮船进城!?”

  伙计结结巴巴的说道:

  “范先生,不是从南边来的。”

  “不是南边来的?”

  “是从东面来的!从直沽来的粮船!”

  范宽愣了一下,连忙冲出去,他骑上马就向城外的永定河码头而去。

  等到范宽来到城外的时候,就见到码头边上挤着密密麻麻的人,码头力夫们将一袋袋粮食搬运上骡马车。

  范宽疑惑这到底是哪里来的粮食,就听到一个太监站在码头上喊道:

  “太子仁德,不忍京师粮价上涨伤民,这些是用海船运到直沽的粮食,大伙儿放心,要多少有多少!”

  范宽眼前一黑,他看着河面上的漕船,这才想起来直沽开埠的事情。

  直沽是有天然良港的,距离京师有运河相连。

  范宽光是想着陆运,却没想过从直沽海运,再用运河送到京师,这样运粮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率都要快上几倍!

  这么多的粮食入京,粮价还能挺住吗?

  范宽想到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咬牙骑马返回城里。

  他拉着大同粮行的掌柜说道:“抛!全卖了!”

  掌柜的吓了一跳,刚刚范宽还劝他收粮,怎么突然来了个大转弯。

  范宽脸色铁青说道:

  “太子早就布局了,咱们现在跑还能活命!再晚点就全完了!”

  “那其他粮行呢?”

  范宽都快要骂出声来:

  “死道友不死贫道,还管他们死活?”

  ——

  接下来两天,京师的价格开始狂降。

  其实靠着从登莱海运,一时之间也朱翊钧也没能弄来太多的粮食。

  但是苏泽让人在傍晚卸粮运回城内,然后夜里再偷偷送出城,第二天一大早再运回城内。

  这样造成粮食充足的感觉,彻底击垮了粮商的信心。

  当大同商行开始抛售粮食的时候,粮价就彻底撑不住了。

  而粮食一旦开始下跌,百姓也就不抢着购粮了。

  原本这个时候就不是缺粮的时候,粮食价格开始大跌,更多的粮商开始抛售回本。

  踩踏下,粮食的价格再也撑不住了,只用了两天就跌去了这些日子累计的涨幅。

  就在小胖钧摩拳擦掌,想要乘胜追击的时候,苏泽拦住了他。

  “殿下,粮价已经稳了,不用再降了。”

  朱翊钧不解的问道:

  “苏师傅,我们用海运运粮,成本要低很多,再降价也能赚钱,为什么不卖了?”

  “继续降价,就能彻底压垮这些无良奸商。”

  苏泽摇头说道:

  “殿下,谷贱也伤民,粮食价格大涨大跌,都是不利的。”

  听到苏泽这么说,小胖钧也决定停手。

  苏泽继续说道:

  “殿下可以派人问问,有没有要出售粮行的,殿下可以盘下来。”

  这一次东宫商铺顺利插足粮食生意,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朱翊钧连忙吩咐张宏去打探消息,如果能再买下几家粮行,东宫就能彻底站稳脚跟了。

  而苏泽这番操作,让朱翊钧明白了什么叫做“商战”,这感觉要比战场还刺激!

  苏泽接着说道:

  “殿下,这京师粮食波动大,也是不利民生的。”

  食品得不到保证,就无从推进工商业,所以苏泽也一直在想着如何稳定粮价。

  苏泽继续说道:

  “经营粮食细碎繁杂,并不是很好的产业,殿下乃是一国储君,不应该看着这点蝇头小利。”

  朱翊钧正色说道:

  “苏师傅所言极是。”

  苏泽又说道:

  “但是粮食干系国本,东宫也不能放任。”

  听到苏泽这样前后矛盾的话,朱翊钧也搞不明白他到底什么意思。

  苏泽说道:

  “臣请办大宗粮食交易市场。”

第196章 期货,粮食和酒

  “大宗粮食交易市场?”

  朱翊钧不理解这些字在一起的意思。

  苏泽说道:

  “殿下,这市场名为大宗,也就是不是卖给普通百姓的,每份至少要一艘纲船的粮食起卖。”

  “一纲船?”

  朱翊钧惊讶了一下,最近他也恶补了一些粮食的知识,一艘纲船的载运是四百石,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能买下一艘纲船粮食的,必然就是粮食商人了。

  朱翊钧对商人没有好感,苏泽说道:

  “殿下,这世上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粮商固然会囤积居奇,但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统卖粮食,也是有原因的。”

  朱翊钧疑惑的看向苏泽,苏泽说道:“这事情交给官办更糟糕。”

  朱翊钧似懂非懂,但苏泽似乎说的没错,历朝历代有对盐铁专门的,就是宋代榷卖那么多东西,也没有对粮食专卖过,这其中肯定是有道理的。

  苏泽继续说道:

  “这个大宗粮食市场,粮号在市场购粮,公开透明,付钱后粮食就会从直沽送到京师来。”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黄骥问道:

  “这个价格怎么定?”

  苏泽笑着说道:

  “当然是商人商量着定了。”

  黄骥追问道:

  “既然这粮食的钱是提前付的,那这个价格就是几天乃是几十天后的价格,这要怎么定价?”

  苏泽说道:“当然是商议定价了。”

  黄骥思考了一下,却突然说道:“妙啊!”

  朱翊钧看向黄骥。

  苏泽诧异的看向黄骥,这家伙自从读了自己抄写给他的公式后,这算学功力怎么涨得这么快?

  朱翊钧还是一脸不懂的样子,黄骥说道:

  “殿下,这粮价是未来的粮价,那商人就会考虑未来粮食波动定价。”

  朱翊钧已经听不懂了,但是苏泽明白黄骥已经懂了。

  其实这就是粮食期货。

首节 上一节 190/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