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和张居正都点点头,改革措施是好的,但是下面有可能执行歪了。
驿站涉及到整个大明的公文流转命脉,万一搞出问题来,那就不是小问题。
杨思忠又说道:
“下官建议先在京畿和南直隶附近试点,筹建“递运所”和“民驿站”,再由两京都察院监督。”
“下官建议由通政司副使裴清主管京畿驿站改革,再由南京通政使负责南直隶的驿站改革。”
高拱连连点头,显然杨思忠的建议是相当中肯的。
于是高拱又拿来苏泽的奏疏,在票拟意见上写上了这段话。
——
——【模拟开始】——
《驿路改革疏》送到内阁,三位阁臣都票拟赞同,奏疏送入皇宫。
隆庆皇帝看完奏疏后,立刻批准了你的奏疏,但按照高拱的意见,先在京畿和南直隶地区试点。
在京师都察院和南直隶都察院的监督下。
一年后,京畿和南直隶的试点都获得成功,大明驿站通畅,“递运所”和“民驿站”也能盈利,促进了京师和南直隶地区的交通发展。
一年后《驿路改革疏》推广全国。
——【模拟结束】——
【是否花费1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剩余威望点:50点。】
苏泽果断选了否,先从京畿和南直隶试点确实是比较稳妥的办法,而且这两个地区都有大明最活跃的督查机构,作为试点是最合适不过的。
果然还是高拱想的周到。
苏泽也暗暗检讨,最近也许是太过于顺利,自己也逐渐急功近利起来。
涉及到驿站这种关系重大的改革,还是应该按照高拱的方法,在强化监督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苏泽将这个教训记在心里,又连夜拜访了高拱。
在高拱的书房中,苏泽讲完了自己总结的冒进错误,高拱点头说道:
“能一日三省,子霖你不负圣人之言。”
“但这件事老夫也不敢居功,请求现在京畿和南直隶试点的,是通政使杨思忠。”
苏泽问道:“杨大人?”
高拱点点头说道:
“这位新任大银台,果然不是等闲之辈,这些年他在朝堂上藏拙,老夫都差点被他瞒过去,竟然不知道他有如此才能。”
高拱继续说道:
“你廷辩后的那份奏疏,能那么容易通过,也有这位杨大人的功劳。”
苏泽连忙说道:“弟子受教了,杨大人的恩情,弟子一定记在心里。”
高拱摆手说道:
“这份人情不用你操心,本官会记着的。”
苏泽心中有些感动,高拱这是主动将这份人情接了过去。
谈完了通政司的事情后,高拱又说道:
“顺天府秋闱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乡试是在秋天举行,所以也被称之为秋闱。
大明乡试都是各省独立命题的,其他省都是本省学政部门出题担任主考官,但是只有南北直隶是例外。
京师所在的顺天府乡试,和南京所在的南直隶乡试,主考官都是朝廷从翰林院中选派。
原本高拱是想要让苏泽主持这次顺天府乡试的。
但是这些日子,高拱得到一些消息,又不想让苏泽掺和这趟浑水了。
没想到苏泽主动说道:
“师相,学生本也想向您说明此事。”
“学生经常给国子监几名贡监讲课,他们今年也要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此外学生的门客徐渭,也已经报名今年的顺天府乡试。”
“他们若是取中,难免坊间要议论科场不公,可若是黜落他们,学生又不忍心他们寒窗苦读。”
高拱听完,摸着胡子欣慰的说道:
“为人师者友者,理应如此,既然这样,我就帮你把这主考官的位子辞了。”
紧接着,高拱又说道:
“翰林院中与你相熟的友人,要让他们别谋这个差事。”
苏泽顿时明白了高拱的意思,怕是这次顺天府乡试中,存在高拱都不方便多说的隐情。
难道是阁老之间的交锋?
难道是科场弊案?
大明科场弊案可是不少,而且每次都会牵连极广。
苏泽心中警惕,决定远离这趟浑水。
然后罗万化、沈一贯他们这些有资格争取主考官资格的好友们,苏泽也要劝说他们远离这趟浑水。
可是让苏泽没想到的是,八月三日,沈一贯冲进报馆,告诉苏泽一个震惊的消息。
今年顺天府秋闱的主考官人选已经定下,正是苏泽的好友申时行。
第204章 诈骗的朝鲜使臣
“子霖兄,汝默兄出任此职,定要惹来非议啊!”
苏泽正好要向沈一贯打听这次顺天府乡试的情况,连忙问道:
“肩吾兄,从何说起?”
沈一贯一屁股坐下来,直接拿起张位递过来的凉粉,吃了两口后他说道:
“子霖兄,张阁老家的公子,要参加这次乡试。”
“除了张阁老家公子外,本次顺天府乡试还有很多重臣家子弟要参加。”
听完了这里,苏泽就明白了为什么高拱不让自己竞争这次顺天府乡试主考官的位置了。
张居正的儿子要参加乡试,那作为弟子的申时行主持乡试,如果录取了张阁老家的公子,必然会被外朝说是徇私舞弊。
可如果这些重臣子弟一个不录取,又是非常得罪人的事情。
苏泽疑惑的问道:
“汝默兄如此谨慎的性格,为何要趟这浑水?他直接请辞就是了。”
苏泽请辞的理由就是“利益攸关”,这个理由请辞不会得罪人,还会被外朝认为是高风亮节。
沈一贯叹息道:“这次汝默兄的主考官,是陛下钦点的。”
“陛下钦点的?”
沈一贯点头说道:
“听说是汝默兄在经筵上出了彩,陛下才钦点他做了顺天府乡试主考。”
既然是皇帝钦点的,也难怪申时行不敢请辞了。
再想到高拱的提醒,苏泽也为申时行担心起来。
沈一贯说道:
“子霖兄,要不要去提醒一下汝默兄?”
苏泽摇头说道:
“汝默兄比我们在官场的时间都要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自然是明白的,如果他真的有事相求,自然会找我,现在还是不要多事了。”
苏泽倒不是薄情寡义,而是从高拱的提醒来推测,这次顺天府乡试背后涉及朝廷重臣之间的交锋。
自己和申时行是同乡好友,但是分属不同的阵营。
之前高拱和张居正之间存在默契,可如果这个默契打破了,那两人之间的友谊就要存在隔阂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申时行能如此快的升迁,绝不是因为他是状元。
大明那么多状元,可比得上申时行升迁速度的也没几个。
苏泽只能祈祷这一次的顺天府乡试,不要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可这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事与愿违。
八月四日,《新乐府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罗列了今年要在顺天府参加乡试的官员子弟名单。
这份名单上,内阁三辅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列在名单第一个,阁部重臣的子弟更是一长串儿。
因为苏泽的上疏,今年是顺天府官籍子弟单独考试的第一年。
苏泽为了解决国子监学生的考试资格问题,曾经上疏皇帝,“每科于顺天解额外增二十名,专录官生。仿永乐二年分南北榜例,试卷弥封后另作‘官’字朱记,取中者注明‘官籍生员’”。
这些官籍考生,包括了在京官员子弟,以及在京师国子监就读的贡监生。
虽然只录取二十人,但是和民籍考生庞大的考试人数相比,官籍考生的报名人数本来就不多,录取率反而更高。
《新乐府报》的这篇文章,将这次顺天府乡试主考官申时行放到了风口浪尖上。
关于申时行和张居正的关系被扒出来,明明九月份才开始的乡试,申时行连乡试考题都没出好,已经传出舞弊的谣言了。
可申时行始终没有因为乡试的事情找过苏泽,既然对方不开口,苏泽也不好主动提起。
——
苏泽虽然没等来申时行的求助,却等到了沈一贯的求助。
八月六日,沈一贯冲进了苏泽在东宫的公房喊道:
“子霖兄救我!”
苏泽正在给小胖钧备课,招呼沈一贯坐下后,沈一贯开始大倒苦水。
“子霖兄,朝鲜使者又来了。”
苏泽才想起来,沈一贯如今还有一个正式差事,礼部主客司员外郎。
礼部主客司的主要职能包括执掌宾礼事务与外藩朝贡接待,涉及外交文书往来、使节接待及册封礼节等外事活动。
接待藩属国使者,正是主客司的工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