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261节

  说到底,这毓庆银行的钱,都是被他给花了。

  但是现在,这件事儿愈演愈烈,闹得越来越大了。

  早朝之前,他就已经听到了风声,说有几个御史打算趁着这次常朝,再把这件事儿给捅出来。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逼着自己表态。

  这种被架着走的感觉,他非常不喜欢。

  他现在越来越理解,前朝的那些皇帝,为什么那么爱用廷杖。

  总是有一些人,没完没了地试探他的底线。

  总是有一些人,变着法儿地想要和他争权。

  这个争夺,无声无息,却又从不间断。

  韩非子说过,君臣之间,每日上下百战!

  不是大臣压倒皇帝,就是皇帝压倒大臣!

  随着一阵山呼万岁的声音,乾熙帝的目光落在了梁九功的身上。

  梁九功扬声喊道:“陛下有旨,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这也就是走一个流程,一般都会有安排好的大学士奏上几件已经商量好的事情,然后早朝结束。

  毕竟,常朝这么大的阵仗,如果只是给乾熙帝行礼就散朝,会让人觉得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乾熙帝这个皇帝,也得找几件已经决定好的“大事”,让大家觉得这个常朝非常重要。

  大学士张英朝着首席大学士佟国维看了一眼,然后迈步走了出来。

  这件事情,本来该首席大学士启奏,但是佟国维却不愿意得罪人。

  于是,佟国维就来了一个装病,借口自己嗓子不舒服,把这件事推给了张英。

  张英也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但是他很清楚,胳膊拗不过大腿。

  他不想做,却也必须做。

  他不像佟国维,是乾熙帝的舅舅。

  有时候耍个性子,即便乾熙帝不高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张英却只是乾熙帝的臣子。

  一旦惹怒了乾熙帝,那可没有果子吃。

  “臣张英有本上奏!”

  张英一开口,整个太和殿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身上。

  甚至连一些站在太和殿门口的人,也竖起了耳朵。

  大学士启奏的,绝对是大事。

  “张爱卿请讲。”乾熙帝早知道张英要说什么,所以此时的他,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陛下,按照我朝的惯例,三年一次京察,五年一次大计!”

  “前些时候,因为和葛尔丹大战,京察和大计已经停了足足七年。”

  “现而今,葛尔丹已经俯首,北部草原渐安。在这种时候,南书房诸臣恳请陛下,重启京察大计。”

  “让有功者得赏,有过者罚!”

  佟国维本来还笑眯眯的,一听张英说出“南书房诸臣”这五个字,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京察和大计虽是朝廷的惯例,但也特别容易得罪人。

  毕竟,这京察和大计考核的都是全体官员。

  谁提议这件事,谁就容易被人记恨。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的推行,和皇帝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谁敢记恨皇帝呢?所以就只记恨提出这件事情的人。

  佟国维把这事儿推给张英,本来是想让张英背锅的。

  没想到张英这家伙也是一只滑不溜秋的老泥鳅,直接把整个南书房都拉上了。

  这明摆着是说,这个提议可不是他个人看法,而是南书房诸位大学士一起提出来的,这是集体意见。

  佟国维心里不爽,但这个时候却也不敢闹出什么幺蛾子,否则,乾熙帝肯定不会轻饶了他。

  张英的启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都等着看皇帝怎么回应。

  乾熙帝朝张英看了两眼,然后沉声地道:“京察和大计,不但是朝廷的祖制,也是朝廷之大事。”

  “前些年暂停是形势所迫。”

  “如今既然时机已到,那就照常进行吧。”

  “着吏部和都察院负责在京四品以下官员的京察。”

  “四品以上官员,由朕亲自考核!”

  乾熙帝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征求意见的意思,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很显然,对于京察这件事情,乾熙帝已经下定了决心。

  没人反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太和殿本来就阴冷的氛围,这下更让人心底发寒。

  毕竟,每一次京察,都有不少朝廷命官被罢免,这一次停了七年,恐怕会更严厉。

  吏部和都察院怕是早就磨刀霍霍了!

  一些能力一般又没有靠山的人,此时已经开始冒冷汗。

  “臣监察御史赵有志有本启奏!”就在众人为京察有点失神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御史走了出来。

  赵有志的品级虽然不高,但是作为监察御史,他却有权进入太和殿议事。

  他一站出来,所有人的目光又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谁都知道,这位赵有志一直上书给冯秀才喊冤抱不平!

  整个都察院都知道,他是这次针对毓庆银行的领军人物。

  乾熙帝朝着赵有志看了一眼,心中升起了一丝冷意。

  他虽然希望有人帮他敲打几下太子,却也不希望有人没完没了地紧揪住毓庆银行的事情不放。

  但是在这太和殿上,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用自己皇帝的权威,直接不让对方说话。

  所以他冷冷的道:“你所奏何事?”

  “如果是和京察有关,就退下吧!”

  这句话,乾熙帝实际上是给了赵有志一个台阶下。

  也就是说,不管你启奏的是什么,我给你一次机会,你现在退下去,朕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朝堂上站着的,都是聪明人。

  所以谁都能听出来乾熙帝的话外音。

  赵有志也知道!

  他的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终还是朗声道:“陛下,臣启奏的不是京察之事。”

  “京察是朝廷的大事,臣没有丝毫异议。”

  “臣要说的,是毓庆银行逼死人命之事!”

  “今有秀才冯黎川,在毓庆银行之中存银五十两,可是却因为无法将银子从毓庆银行中取出来,最终……”

  “……陛下,自己的钱却无法取出来,这天理何在?”

  “冯黎川是一个秀才,还被逼得没有生路,那其他普通百姓,又该如何?”

  “还请陛下严查毓庆银行,还天下一个公道。”

  “臣知道这一奏,必定会得罪毓庆银行背后的大人物,但是,为了乾坤朗朗,为了天地民心,臣不惧一死!”

  说到这里,赵有志将手中的奏折朝上一举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臣虽比不得圣贤,却也不惧一死!”

  这话一出口,朝堂顿时一片骚动。

  因为,这是死谏!

  死谏这种事情,在乾熙帝当朝这些年,还没曾发生过。

  而现在,赵有志居然以死相谏!

  这一下子让不少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因为赵有志死谏的对象,赫然是当朝太子!

  他虽然没有提名道姓,但是“毓庆银行”四个字,根本就不用说,所有人知道,这个银行,是太子办的。

  一时间,一道道目光看向了乾熙帝,又看向了站在乾熙帝下首的沈叶身上。

  和沈叶关系亲近的于成龙,脸色也是一变。

  他知道有人要参奏毓庆银行,也知道这件事儿不好收场,却没想到,一上来就这么激烈。

  死谏太子!

  这些人真是……

  于成龙想要给沈叶说点什么,一时却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而大皇子等几个能够上朝的皇子,一个个面面相觑。

  他们虽然对于这次弹劾毓庆银行,都心中有准备,也都想要看一场好戏。

  却没想到,好戏一上场,就如此的火爆。

  八皇子绷着脸,不让人看到自己脸上的笑意。

  他虽然和任伯安商量过这件事情,但是任伯安并没有和他透露太多的细节,只是和他说,让他好好看着。

  此时赵有志的表现,真的是让他意外加惊喜。

  不过越是这种时候,他越是要装作事不关己。

  他老老实实的站着,一副一切与我无关的样子。

  而四皇子则面色阴沉的盯着赵有志,虽然他也希望能够让太子下台,但是他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赵有志的身后,一定有人指使。

  否则,他绝对不敢这样做。

  太子这一次,恐怕是有大麻烦了。

  父皇会不会护住太子?

  四皇子觉得乾熙帝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小,毕竟太子没犯什么大错。

  可是,太子会护住毓庆银行吗?

首节 上一节 261/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