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于成龙自发做的。
于成龙别的人不参奏,专门参奏马齐,从这一点而言,沈叶对于于成龙,还是非常佩服的。
而于成龙对上沈叶的目光,并没有说什么。
马齐得到乾熙帝的回护,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不少。
他看着站在不远处的于成龙,淡淡的道:“于大人,虽然你弹劾了我,但是我知道于大人一心为公,所以在下绝对不会记恨于大人。”
这句话,马齐说的一本正经,一副我不会和你一般见识的模样。
于成龙朝着马齐一笑道:“马齐大人,我既然敢弹劾于大人,就不怕于大人记恨。”
“于某人是一心为公,而你,确实不适合再担任户部尚书。”
说话间,于成龙就拂袖而去。
大朝会散了,乾熙帝甚至都没有继续例行的御门听政,而是直接回了乾清宫。
至于其他人,则是心情各异的离开了太和殿。
八皇子的心情有些郁闷。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在他看来最少要让太子灰头土脸的事情,居然成了一锅夹生饭。
太子咬着户部欠债的事情不放,让乾熙帝投鼠忌器不说。
那……那死去的冯秀才,竟然还成了一个赌棍!
一个被逼得家破人亡的赌棍!
这种人固然有些可怜,但是更多的人觉得他是可恨!
他回到刑部的值房,直接就让人将任伯安叫了过来。
任伯安依旧是满脸笑容,浑然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八皇子看到任伯安这等模样,忍不住道:“任大人如此高兴,是不是为太子逃过一劫而庆幸?”
“臣不是为太子高兴,而是为了八皇子高兴。”任伯安笑吟吟的说道。
八皇子冷哼了一声道:“任大人莫非是觉得允祀年轻可欺,这次的启奏,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还出了这等的事情,有什么可高兴的。”
“八殿下,太子这次干脆利索地把问题推到了户部,更让赵有志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是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太子拉着陛下当挡箭牌,将三百万两银子是陛下花出去的事情直接拿到了朝堂上说。”
“这等行为,陛下该怎么看!”
“陛下会对太子有意见的!”
八皇子的脸色,慢慢好看了起来。
他仔细一揣摩,越发对任伯安多了一些佩服。
任伯安接着道:“太子爷这一次,看似赢了,让毓庆银行从众人的口诛笔伐之中撑了过来。”
“但是,他上得罪陛下,下得罪群臣,可以说,已经让他自己成了一个孤臣。”
“这样的太子,以后的路只能是越来越窄。”
“所以八皇子殿下,您现在要做的,就是稍安勿躁!”
八皇子朝着任伯安一抱拳道:“伯安兄大才,就是比我看得远。”
“有伯安兄支持,允祀无忧矣!”
看着一副感慨模样的允祀,任伯安笑着道:“八殿下宽厚而爱人,群臣支持,陛下看重,大事不远矣!”
从八皇子的值房出来,任伯安轻轻的擦了一下额头。
他虽然在八皇子面前,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变成了这般的模样,确实让他有点意外。
太子果然不好对付!
他还真敢拉着乾熙帝一起跳火坑!
他这一手,让马齐等人投鼠忌器,有些事情不敢不认。
不过他这样做,也会让乾熙帝对他心存芥蒂。
自己和八皇子的分析,倒也不算有错。
可惜啊,自己只能站在八皇子的身后,太子并不知道自己。
心里带着一丝不爽的任伯安,缓步朝着自己的值房走去。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一个针对他的计划,已经悄然开始。
第309章 得百官行述者得天下
国子监的学生基本上都不差钱!
虽然国子监的学生不如进士,但是,只要监生们申请入仕,混个八九品的职位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监生们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这也带动了国子监周边的茶馆酒楼,生意一家比一家热闹。
别的不说,就说聚贤酒楼,每天就是高朋满座。
“各位兄弟听说了没有,那个冯黎川因为取不出钱被债主逼死的事儿,有眉目了!”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男子,神秘兮兮地说道。
“岳兄,你这消息早就过时了!赌场的人全都被抓了,听说,连赌场背后的东家也没跑掉。”
“啧啧,真是没有想到,这赌场居然是五城兵马司的一个统领开的。”
说话的男子一晃自己手里的书本,一副经常读书见识广的模样。
被称为岳兄的人道:“看来,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少。”
“啧啧,真是没有想到,冯黎川竟然是一个赌鬼。”
“我以往见过他,总觉得他欠债有点儿不对劲。”
“毕竟我见他的时候,他家境还是不错的。”
一个三十多岁,穿着酱红色长衫的矮瘦男子道:“冯黎川这厮死不足惜,可是现在都察院的御史们可是麻烦大了!”
“他们每个人都承担着两三个欠户部钱的大人的任务,啧啧,每天的催债就足够他们喝一壶的。”
岳兄叹了一口气道:“也怪他们自己,青红皂白都不分,就直接去弹劾太子的毓庆银行。”
“听说这件事儿要不是皇上出面,太子还不肯罢休呢!”
就在这说话间,就听有人道:“这都是老黄历了,你们听说没有,最近又出了一件大事。”
岳兄道:“现在还有什么事?”
“什么事?我告诉你,有个了不起的前辈,按照自己这些年搜集来的百官隐私,偷偷编了一本《百官行述》。”
“啧啧,听说在这《百官行述》上的人不少。”
“这上面还有大学士佟国维和张英。”
“你们想想,有这《百官行述》在手,那岂不是连大学士都要俯首帖耳,乖乖听话?”
“现在出了这么一句话,叫得百官行述者得天下!”
那说话的人说到此处,声音中带着一丝的羡慕。
实际上这也不难理解,他们这些人,平日里就算见到一些普通的小官,一个个都要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而一旦拿到《百官行述》,就算那些站在天上的人物,都要听从他们的吩咐,这怎不让人羡慕。
“真的吗?”岳兄有点不敢相信的说道。
“可不是真的嘛,听说编这本书的人叫任……任伯安,以往在翰林院,吏部和刑部都当过差。”
“他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偷偷地搜集的百官隐私!”
“啧啧,我听说正是因为这《百官行述》在手,他才官运亨通,现在就连八皇子,都和他交往甚密。”
岳兄他们的神色,更加的兴奋,他们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看着那说话之人,希望他多讲一下《百官行述》的事情。
实际上,此时谈论《百官行述》的并不只是他们,还有很多人,在谈论着《百官行述》这件事。
特别是在一些官员的聚会之中。
孙家老号专做羊肉,一到冬天,这里的生意每天都是爆满。
从甘肃那边专门运来的滩羊,再加上新磨的芝麻酱,成了一些官员在冬季的最爱。
在京城之中,不入四品的官吏基本上都是底层。
他们虽然也有冰敬炭敬,但是数额并不是太多,所以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是寻找像孙家老号这样的馆子。
“纯默兄,你这次可是来晚了!”当一个三十多岁,穿着绣花长袍的男子走进来的时候,一个正在喝茶的中年男子笑着说道。
被称为纯默兄的,是翰林院六品的编修李纯默,他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上上一科的二甲第五名。
虽然不如三鼎甲这样的耀眼,却也让人不敢小视。
毕竟翰林院是升官最快的地方,如果入了乾熙帝的法眼,说不定哪天就有高位等着,飞黄腾达了。
李纯默朝着在坐的三人一抱拳赔礼道:“院里这两天实在是忙坏了,还请各位兄长原谅。”
参加聚会的这三个人,都是同一科的进士。
他们都留在了京城,再加上意气相投,所以关系相当的不错。
那招呼人的男子,在都察院任职,虽然只是普通御史,但是却没有人敢于小视。
他苦笑道:“纯默兄不用解释,我也是刚来。”
“哎,我们都察院这一次可是丢人丢大了!”
“就连总宪大人,现在一天天的都是板着一张脸。”
“以往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早点走,但是现在,一个个都不敢这么干了。”
“生怕总宪大人的气,撒在自己的身上。”
他旁边一个四十多岁,面容干瘦的男子道:“你们都察院这次做的事让人拿住了把柄,陈大人也不容易啊!”
“怎么样,你们有人催缴户部的欠银吗?”
那招呼人的男子道:“大家都在等待观望,毕竟,谁也不愿意当出头鸟得罪人。”
“我们总宪大人去找了一趟陛下,希望陛下能在这件事情上高抬贵手。”
“毕竟我这些同僚,也都是一心为了朝廷。”
他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几个人都露出了笑容。
大家都是在朝廷里混的,很多事情不用明说,大家都懂。
那招呼人的男子虽然看到了众人的笑容,还是继续道:“陛下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是太子不追究,他就可以放下。”
“但是太子要抓住不放,他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