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98节

  “静忠啊,人家一时紧张,也是情有可原的。”沈叶朝着石静忠一摆手,而后平静的道:“是什么情况,你慢慢道来。”

  那仆从这才镇定了心神,而后磕磕巴巴的说起了红薯的种植。

  沈叶前世并没有种过红薯,但是听这仆从说的,什么育苗插秧,他却觉得好像很像那么回事。

  就在他细细询问的时候,年栋梁已经忙不迭地跑了过来。

  对于沈叶的身份,年栋梁早有猜测,更何况年心月进宫之前,沈叶还专门去了一趟年家。

  知道了沈叶的身份,想到自己的堂妹因为自己的话,居然进了太子府,年栋梁的心中,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他心里清楚,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是在众人眼里,他们年家已经是太子的人了。

  毕竟,太子在大兴县观政。

  太子还娶了年心月这个美人!

  如果这个时候不承认太子和年家的关系,那绝对会被人给笑话的。

  所以,年栋梁此时对自己的身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

  “臣拜见太子爷!”年栋梁在见到沈叶之后,就恭敬的行礼道。

  沈叶随口道:“老年不用客气,起来吧。”

  说到这里,他朝着石静忠道:“栋梁是大兴县的主官,说起来咱们都是亲戚,哈哈,等一下好好的喝两杯。”

  说到这里,他朝着那片堆积在一起的红薯一指道:“栋梁,你在大兴县给我找些荒地,把这些红薯种下去。”

  沈叶迟疑了一下,目光落在了那依旧跪在地上的仆人身上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石福。”知道了沈叶的身份,仆人回话更加的小心。

  石静忠这个家里的老爷都能够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更不要说太子了。

  相反,只要太子想保住他,那么他这一辈子,都会平安无事。

  “这些红薯如果进行育苗,能够种植多少亩地?”沈叶随口问道。

  石福迟疑了一下,还是小心的道:“太子爷,应该能够种植一百亩左右。”

  “老年,荒地一百来亩,然后调拨一些人手,让石福负责,尽快把这些红薯种下去。”

  说到这里,沈叶细细的算了一下时间,虽然有点紧张,但是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应该就能够收获了。

  所以这件事情,也不能等。

  找一百亩荒地,种这种生芽的块状物品,这不是什么大事。

  更何况这是太子爷的命令。

  别说监国太子让他种红薯,就算让他干点别的更离谱的事情,他该听也得听。

  让往东就不去西,让打狗绝不撵鸡,主打一个百依百顺,深信不疑。

  所以年栋梁沉声的道:“请太子爷放心,属下这就去安排,臣保证,绝对以最快的速度,把这红薯种好了。”

  沈叶道:“既然老年你如此有信心,那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了。”

  “只要能按时丰收,我给你换个好位置。”

  虽然现在沈叶躺平了,但是他毕竟是太子,提拔一个侍郎尚书可能要费点力气,但是对于提拔年栋梁这种小人物,那还是手拿把掐,太简单了。

  随着沈叶这番保证,监国太子办的第一件事,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第126章 太子简直就是瞎胡闹

  永定河堤,乾熙帝目视着滚滚向前的河水,神色凝重。

  虽然此时河堤还算坚固,但是汹涌的潮水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反反复复冲击之下,这片河堤已经有些破败。

  按照他的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永定河还是会出问题。

  出了问题怎么办?那就拿钱来修。

  可是现在,乾熙帝最头疼的就是钱的问题。

  “光地,你觉得这河堤还能坚持几年?”乾熙帝朝着新任不久的直隶总督李光地问道。

  直隶总督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天下总督之首。

  很多时候,皇帝都是不设直隶总督的。

  李光地能够任现在这个位置,自然是因为他乃是乾熙帝的心腹。

  李光地做事干练,很多事情更是雷厉风行。

  此时听到乾熙帝问,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郑重的道:“陛下,臣觉得,这河堤只要适当修理,还是能够多坚持几年的。”

  对于乾熙帝的问题,李光地好像回答了,又好像没回答。

  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难回答。

  他李光地虽然也看过几次河堤,但是让他回答这河堤还能够坚持几年,这就是在为难他。

  毕竟,他又不是铁口直断。

  但是作为直隶总督,他却需要想着永定河的事情。

  一旦永定河发大水的话,那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修河堤是势在必行,所以他还趁机将自己的目的说了一下。

  乾熙帝朝着李光地看了一眼,然后沉声的道:“光地啊,修河堤是势在必行,可是,这需要钱作支撑!”

  人穷志短!

  作为皇帝,没有钱说话同样不硬气。

  李光地郑重的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想方设法筹集一些钱款,尽量将这修河堤之事提前进行。”

  乾熙帝点了点头,也就在这时,一匹快马狂奔而来,一个侍卫背着用黄绫包裹的盒子,快速的冲来。

  “陛下,京城转来的奏折。”

  乾熙帝并没有立即看,毕竟这不是看的时候,他和随行的李光地等人又看了一些河堤的情况,这才回到了刚刚搭建的大帐内。

  金碧辉煌的大帐,足足有上百平方,里面不但非常的宽阔,而且通风也很不错,丝毫没有压抑的感觉。

  这里桌椅板凳一应俱全,摆设虽然没有乾清宫大气,却也犹如一座宫殿。

  乾熙帝在简单的喝了两口茶之后,就随手拿起了一份奏折,就见上面赫然是一封弹劾奏折。

  被弹劾的是工部的一位侍郎,这等的事情,乾熙帝见多了。

  奏折上,没有半点意见,很显然太子看都没看,直接就给发过来了。

  弹劾和人事,太子都不管,乾熙帝虽然嘴上痛骂太子太懒,但是心里还是非常受用的。

  毕竟,这人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让人心安。

  接着拿起第二封奏折,是户部关于明年会试的奏折,太子同样没有批复。

  看到这个奏折,乾熙帝皱了一下眉头。

  这个奏折,太子完全可以批复啊!

  他稍微沉吟,就朝着坐在一旁的张英道:“张英,户部关于会试的奏折,太子为何转到我这里?”

  张英很想说我也不知道,但是他很清楚,自己这样说话,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

  他快速的思索之间,就朝着乾熙帝道:“陛下,臣觉得,太子可能觉得这种事情不紧急。”

  一个不紧急,顿时让乾熙帝有些无语。

  他想到自己前天看到的,太子刚刚监国时和大臣们说的事情,不是紧急的事情不要找他。

  这还真的这样干啊!

  一封封奏折看完,乾熙帝朝着张英道:“有太子批复的奏折没有,拿来朕看一下。”

  按照乾熙帝的安排,就算是太子批复的奏折,也要弄一个备份,他要看一下。

  基本上,乾熙帝不会推翻太子的批复,毕竟他要维护太子的权威。

  但是,皇帝要知道太子做了什么。

  在一堆奏折里面,乾熙帝就没有发现这批复的奏折。

  “陛下,今天京城送来的奏折,都在这里了。”张英声音低低的说道。

  张英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没有。

  太子没有批复奏折。

  还真的是……

  乾熙帝顿时心头火起,太子这样监国,那以后,让自己怎么将大位传给他。

  他以往监国不是这样的啊!

  以往奏折批的多,而且经常接见大臣。

  甚至还做了一些原本只有自己这个皇帝才能处理的事情。

  他的监国,可以说是朝野称颂!

  现在这是怎么了!

  “父皇,也不能说太子爷什么都没有干!”

  “儿臣听说,太子下了一道命令,让大兴县令找了一块荒地,然后让人种了一百亩叫做……叫红薯的东西。”

  “也不知道太子究竟是何用意。”

  伺候在一旁的大皇子,像是开玩笑似的说道。

  红薯!

  乾熙帝觉得有点耳熟,却想不起来是什么东西。

  他朝着张英看过去道:“红薯是什么?”

  “陛下,红薯是一种外来的植物,根茎能食用,主要种在福建那边。”张英不但做事精明,而且博览群书。

  这也是他成为大学士的原因。

  听说是福建那边的植物,乾熙帝的脸色就是一冷,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江南的橘子在江北就不一定甜,更何况是福建到京师。

  太子这简直就是瞎胡闹!

  不过随即,他就想到了一点,那就是太子怎么见到了红薯呢?

  在皇宫之中,应该没有这种东西啊!

  “太子为何要下这种命令?”乾熙帝继续看向大皇子。

  对于大儿子偷偷的告小状,乾熙帝并不反对。

  他没时间也没心思每时每刻的盯着太子,有大皇子代劳,实际上也是好事。

  听到乾熙帝询问,大皇子道:“儿臣听说,是太子带着太子妃回了石府,在石家见到了红薯,所以安排了下来的。”

首节 上一节 98/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