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臣这一次南下不负上皇和陛下所托,配合甄大人将江浙一带纳粮之事圆满解决。另一路围剿乱民和漕帮叛逆,稳固地方...”
“漕帮贼首曹雄已被臣新杀,另查有多地世家、豪绅暗中支持漕帮、乱民,臣也依法处置,所抄收钱粮,均已派人运送回京..”
“一些涉案人等有悔过之心,有作证检举立功的,臣这也派人送回神京继续审讯了。此次之行,臣不能在上皇驾崩时侍奉于前,臣之罪过...”
江浙一带的事情,贾珏滔滔不绝的说了半个多小时。这让不少人的脸色都是铁青一片!
并非是因为时间,而是因为贾珏说的那些什么世家豪绅都是他们的族人!但贾珏之前让古尼带回来的那些罪证,如今已经送到了大部分人的手上。
所以即便是心中有恨意,却依旧都在克制。
至于贾珏说的没办法在太上皇丧期侍奉,其实也是潜规则了。
大乾的勋贵是归宗人府管的,是开国太祖给的恩惠,寓意勋贵和大乾皇室都是一家人。
所以每有皇帝驾崩,勋贵们都要跟着守丧。
雍和帝双眼微眯,他不知道贾珏这一次‘贪污’了多少,但道贾珏和甄应嘉派人送回来的钱粮肯定是一小部分!
他不相信整个江浙那么多世家豪绅的家产,就能抄出来三百万两?!
当然他也猜对了..
只是他怎么都想不到,整个江浙一带的疯狂屠戮之后,查抄出来的银子就有八千多万两!这就比得上大乾两年的税收了!
而且这还只是现银!
这还没算上古董和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也没算上田地、地产和粮食。如果全都算起来,至少值大乾四年的税收!
而这大部分的银子,都是来自于那些‘白手套’!可见大乾压根不穷!
穷的只是朝廷,富得是这些皇室和官员!
但这种事情没有证据,或者说人证都死绝了...
雍和帝派去江南各地的官员,也有一项任务就是看看能不能查出来贾珏和甄家到底查抄了多少银子。
这不仅是钱粮贪污的问题,也是他拿捏贾珏的把柄!
“爱卿一路辛苦了,果然是朕的冠军侯!年初时,朕就对着满朝文武说爱卿实乃朕之冠军侯,如今看来,朕果然没有看错!爱卿之忠君爱国之行,朕心甚慰!”
雍和帝的场面话说起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先是用情份压低了贾珏的功劳,然后才继续说道:
“联和太上皇之前都说过,只要有爱卿在,江浙一带无忧矣!爱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没有让太上皇失望,爱卿之功,太上皇在世时已经有了决断。”
“宁国府的爵位一等侯是太上皇在世时提前封赏的,如今爱卿功成归来,朕也不能不赏。朕册封你为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望爱卿再接再厉,不负朕望!”
贾珏的头微低着,双眼微眯,心说这家伙还和自己玩心眼呢!
“臣,谢陛下隆恩!”
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原本是开国一脉裘良的官职。
也就是贾珏在扬州府杀的那个老头!
杀了人之后,自然是要‘搜集罪证’送回来。
他也不止是只拿了裘良的人和罪证,还有六个其他开国一脉的人,只不过地位都不高。
雍和帝虽不明白贾珏为何要对开国一脉的人下手,但也正好符合了他的心意。
也就顺手让刑部严查....
满朝文武,谁真的禁得起严查这两个字?
所以裘良自然而然的下马了,那几个人也都被降了爵位,虽然原本也是虚爵......
这个职位也一直空着,不少人都在打这个主意。
如今看到雍和帝将这个职位给了贾珏,都寻思着是不是两人有了什么交易......
贾珏知道雍和帝这是再给自己挖坑,毕竟自己‘坑’了裘良,拿了他的位置。
这在别人看来就是贾珏坑自己人,和靖国公沈丞一样。
但贾珏却是不怎么在意!
因为他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开国什么元平什么中立,在他的眼里,只有能用和不能用的!裘良他们不是好人没关系,但也不是好官,创造不了任何的价值....
现在拿掉,总好过将来登基的时候被人说坑害从龙之功的好。
贾珏说完话,整个大明宫都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
雍和帝不由的皱了皱眉,这和他想的不一样啊!这会儿不是应该有人跳出来参奏贾珏么?!
怎么一个都没有?!
那些都察院的呢?
怎么不刚了?!
他们骂朕的时候不是很激动么?情况有些不对啊
贾珏的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就连他前面的靖国公沈丞都是嘴角抽了抽。
雍和帝轻咳了一声,缓缓道:
“既然都没有什么异议,那就如此定夺。贾爱卿,你一路辛苦,又舟车劳顿,先回府休息吧。最近几日不必上朝,京营节度府衙和五城兵马司也不必急着去...”
贾珏心中冷笑,但面上却是感激的说道:
“多谢陛下体谅,臣在江浙一带的确是有些劳累,又牵引旧疾,正是该好好歇息一下才是!陛下隆恩,臣感激莫名!”
就在雍和帝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贾珏突然话锋一转,抬头缓缓说道:
“只是臣还有一件事想要问个清楚,家祖到底是如何死的,这背后凶手可有线索?!”
大明宫上。
随着贾珏的话音一落,满朝寂静!这是干什么?
方才还感激涕零的感谢雍和帝的‘关心’,这会儿就开始剑指雍和帝了?
要知道贾敬死的时候,可是高喊了一几声‘陛下杀我’!
这个事虽然有锦衣府出面控制,但神京城里却也是人人都知道了。
雍和帝为什么这段时间这么愤怒,就是他当初说的三日破案一直没有进展!尤其是今年贾珍贾蓉被杀等事,全都是无头之案。
这不仅关系到他的名声,也关系到朝廷的能力!
案子只要破不了,那么他这个皇帝就会一直背负着杀害勋贵,杀害侄子的嫌疑!哪怕是这个侄子的身份无法证明!
这会儿听到贾珏如此发问,雍和帝不由得双眼微眯。这时一个都察院的官员终于跳出来了,高声道:
“陛下!臣参肃毅侯目无尊卑,不似人臣!贾敬亲口所说脱离贾家,不再是贾家之人。陛下仁厚,非但没有追究贾敬包藏祸心,反倒让贾家厚葬。”
“如今肃毅侯不问是非黑白,不管律法明文,不顾祖宗家法,反倒是在此向陛下发问,此乃大逆不道!请陛下严罚!此等心中无君之辈,没资格做大乾的侯爵!”
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官员跳出来,纷纷开始了参奏。
“陛下,臣参肃毅侯在江浙一带大行杀戳!肃毅侯贾珏不问缘由,不审公堂,不查事实,对江南诸多世家乡绅一刀切,致使无数善人惨死!”
“陛下,臣参肃毅侯在江浙一带杀人敛财!肃毅侯血洗江浙,却只带回了几百万两白银,这明显不对,还请陛下派各部官员南下查证!”
“陛下,臣参肃毅侯在江浙一带收买人心,有养寇自重之嫌!肃毅侯贾珏在江浙广建工厂,说是安置灾民,实则收买人心,其心可诛啊!”
“不错!此等事务,就该是朝廷出面,哪里有私人出面的?!而且这么多的工厂,肃毅侯是从哪里得来的银子?莫不是将宁国府的降低掏空了不成?!”
“陛下,肃毅侯南下数月,江浙一带就爆发民乱,偏偏他又能快速安定。这等事情不得不让人心生疑感,这些民乱,是不是有人在等着他南下才开始的?”
“陛下,肃毅侯目无君父,大逆不道!陛下作为大乾之君,乃是天子!肃毅侯身为臣子,竟然敢质疑陛下,此等行为,理应该罚!”
这一个个都察院的官员冒出来,让朝堂顿时热闹了起来。但雍和帝却是眉头紧皱,不由得双眼微眯。
这些人看似在参贾珏,实际上说的问题全都是在指着自己!什么杀戮,什么贪污,这些事情正常参奏是没问题的。
但其中混杂着贾珏平复叛乱的事情,就很耐人寻味了。
再加上安置灾民的事情,反倒是让他,让朝廷的脸面不好看。
因为强制纳粮的数目,大部分都是送回朝廷运往边关了,留下的只是一小部分应急。
再加上这些官员最后指向的根本,其实都是贾敬的死,到现在雍和帝都没有任何的说法而且这站出来的官员,都是都察院品级不高的!
“贾珏和他们联合了?!”
雍和帝心里忽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心里不由得愤怒!就在雍和帝正要说话的时候,贾珏再次抢先开口道:
“陛下,臣若有失礼之处,自然甘心情愿的受罚。但家祖死的不明不白,甚至还有可能卷入了义忠老亲王遗腹子的事情中,若没有定论,臣心中惶恐。”
“诸位御史所参,臣心中无愧,陛下若是需要,臣也可与之对论,也可接受朝廷彻查。臣没做过的事情,自然受不得这个冤屈,还得查清楚才好!”
雍和帝冷冷的看着贾珏,似乎要看穿贾珏一样。
这个孩子,似乎不是当初以为的那般可以做一个棋子。他这是在逼宫么?!
“贾爱卿,朕相信你绝对不会滥杀无辜,也不会贪赃枉法。至于贾敬之事,刑部还在调查爱卿若有所疑,可随时去刑部询问。”
雍和帝的语气已经很不好了,所有人都听得出来。但贾珏依旧缓缓道:
“陛下,臣现在怀疑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阻拦刑部查案,若不然此等大案,哪里有查这么久的道理?所以臣请陛下体谅,容臣也参与调查....”
这种事情,雍和帝怎么可能会答应?!
且不说贾珏现在的态度和那些都察院官员的不对劲,单说如果让贾珏去查,在闹出乱子怎么办?
最简单的就是会不会有那幕后黑手,在扔出‘证据’来,‘坐实’了自己这个皇帝才是‘真凶’?
如果真的是那样,即便是他想要自证,也很难让满朝文武,让天下臣民信任了!舆论这个东西,一旦成型,即便是皇帝都很难与之抵挡。
再者他已经下过了罪已诏,声名本来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瑕疵。
若是在被诬陷,那这个皇帝就算不是做到头了,也很难服人了!但,他不能直接拒绝...
雍和帝看向刑部尚书单方,开口‘询问’道:“单爱卿,贾爱卿所言,你觉得如何?”
单方无奈的站出来行礼道:
“陛下,如今贾敬玉阳之案,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若是有任何外力介入,很可能会对查案造成影响。”
他也没有明说行不行,就这样模棱两可的。
贾珏这一次南下是赚足了名望的,至少在江浙一带虽然杀戮不小,但是在百姓间名声极好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以单方不可能这个时候得罪贾珏。
雍和帝点了点头,看向贾珏说道:
“既如此,爱卿还是回去坐等消息吧。爱卿也累了,先退下吧,等过些时日休息好了,朕在宣你来上朝,为朕分忧!”
第134章 天真的皇后
雍和帝现在不确定贾珏是否和朝中官员勾结,所以要先尽快打发了贾珏。
本来一开始提拔贾珏,是因为贾珏可以播动开国一脉。
想着贾珏可以做一个孤臣,做一个好用的棋子,就和当年的贾代善一样。
但如今看来,贾珏可不是那么安分的!
但现在他不能对贾珏动手,因为今年贾家死了太多的人了...尤其是贾敬之死,将他在了嫌疑犯的位置上。
如果太过针对贾珏,会让朝臣们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