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第三进的分配都是暂时的。明年老板娘就能转正了,苏满哥几个没几年也要陆续成婚了,到时候还得重新安排。
“我是这么想的。”大伯娘便讲起她的规划道:“小姑就住在左间不动了,等兰兰明年和二叔成了婚,就搬到前头了。”
“……”老板娘一阵脸红,心说干嘛还要守着孩子再说一遍?
“到时候让他们兄弟姐妹都住在这一进。”大伯娘却自顾自接着道:
“等臭小子们成了亲,就搬到第四进去,这一进就专门养姑娘。”
“我算什么姑娘?”小姑也红着脸。
“老姑娘也是姑娘。”大伯娘一挥手,发挥依旧十分稳定,主打一个不偏不倚,群死群伤。
“……”小姑低下头,脸更红了。
“第四进还没来得及收拾。”大伯娘带队参观完第三进,便打住道:“就光这前三进,连收拾带添置,就把我花得心慌了,反正也不急,等再进来钱慢慢拾掇吧。”
“我这还有个二百两,回头拿给大嫂。”老板娘赶忙懂事道。
“不要不要。”大伯娘却摆手道:“你们在泸州开销大,没点银子趁手怎么能行?”
说着忍不住笑道:“我还是等分红吧,吼吼吼……”
“也好。”老板娘点头道:“到时候我的都算家里的。”
“听听你姐这觉悟,嗯?”大伯娘便瞥一眼小婶,点兑她道:“别整天你的我的分那么清。”
小婶已经中了闭口诀,一声不吭。
“不过你那份应该算陪嫁。”大伯娘又对老板娘笑道:“自己拿着便是。等家里缺钱了,贴补贴补就行。”
“一家人不用分那么清的。”老板娘摇头笑道:“我挣钱不就是给家里花的吗?”
“一码归一码。你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大伯娘高兴笑道:“放心,咱老苏家的人,最是拎得清,是不会让你吃亏的。”
“大嫂放心,在我这情分就是本分。”老板娘情商拉满,把大伯娘哄得乐开了花。
“哎呀,真是我的好妹子。”大伯娘紧紧抓着老板娘的手。
两人本来就挽着胳膊,这下更好成一个人了。
小婶却彻底自闭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姐姐盼回来了。本来打算姐妹合战霸道大嫂,没想到她居然不跟自己一边……
~~
参观完了新居,老板娘问苏录:“怎么样,嬢嬢厉害吧?”
“厉害厉害。”苏录忙不迭点头,这可不是敷衍,而是真心实意的称赞。
整座三进宅院,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却处处透着用心。家具器物虽用料普通,却既实用又美观,所有的陈设也是如此,不张扬却自有一份从容体面。
一切看似平常,却凝聚了大伯娘无数的心血……
苏录便把大伯娘好一个夸,夸得她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给足了情绪价值后,苏录这才笑问道:“对了,今晚客人住哪里?”
他还没忘了自己回来干啥的。
“就住你爷爷奶奶房间,老两口还没入住呢,就让那朱二老爷尝了鲜。够给他面子了吧?”大伯娘对家门外的事情很不敏感,在她看来,能来他们家住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不过也不怪大伯娘,就连大伯也不明白朱二爷的分量,把他当成了普通的举人老爷。
“……”苏录也不想跟家里人说,客人是泸州顶级大户,那会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毕竟是自己欠朱家和朱二爷的情,不是家里人欠。他们能这样热情招待就足够了,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就算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也只能怪朱二爷放着好好的官方接待不住,非要住在他们这种小户人家里。
不过苏录还是让大伯娘打开了紧锁的房门,到二进东间看了看。
一进去把他吓一跳,只见外间起居室内,一水的红木桌椅,靠墙还设有博古架,上头摆着书匣、文玩和清供。
窗下的罗汉床上,铺着蜀锦坐褥,上头设着棋枰,边上甚至还设着黄铜熏炉,袅袅飘出沉水香。
掀开门帘进去才是卧室,花梨木的拔步床前垂着蜀绣帐子。床边立着双顶衣柜,衣柜和衣架也都是花梨木的,地上还铺着青灰色羊毛氍毹,边缘绣着麦穗纹,与外间蜀锦坐褥相呼应。
卧室同样点着水沉香,袅袅漫出清润的木质气息,令人心神放松,一觉好梦。
苏录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这两间跟别处完全不是一个画风啊!
“这是谁布置的?”他自然知道这肯定不是大伯娘的手笔。这一张花梨木的拔步床,就足够买下整套宅子和所有摆设了。
“我肯定布置不起啊。”便听大伯娘道:“这两间屋是县里的尤先生,亲自带人布置的。”
“听说这些家具都是年前抄家所得……”说着她小声对苏录耳语道:
“尤先生的意思是,完事儿了就先放这儿。万一朱先生回头再过来,也不用重新布置了。”
“倒也是。”苏录点点头。卢知县花样百出,说不定还会再给朱山长立个碑,修个祠啥的。朱二爷确实还有可能还会再回来。
“不过也不能老占着这间屋,爷爷奶奶住哪?”苏录又道。
“傻呀,住就行了。反正是公家的,不住白不住,住了也白住。”大伯娘笑逐颜开道:“老头老太太辛苦了一辈子,享受享受怎么了?”
“好吧……”苏录明白了,这分明是县太爷在奖励自己呀。
ps.困死了,不过好歹坚持着检查完了。求月票啊!!!
第213章 苏家儿郎个顶个!
苏录在家吃了顿团圆饭,心里还挂着朱二爷那边,早早就跟大伯离席,乘车前往县衙。
今晚的县城格外肃静,到处都能看到巡逻的兵丁和官差,老百姓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以免被当成闲杂人等抓起来枷号。
苏家的马车一路上被盘查了三回。越靠近县衙,就越如临大敌。
好在苏家在县城已经立了万儿,谁不知道他们家跟县太爷的关系?亮明身份也就放行了。
因为是县太爷的后宅私宴,所以马车驶到了衙后街。
这边更夸张,整条衙后街都被壮班的冯班头带人封锁起来,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苏录只好下车刷脸。
“哟,苏公子来了!”冯班头立马满脸堆笑,让人放行。今天在江上,用脑袋托举大老爷尊臀的就是他,自然知道这位公子的分量。
“冯大哥今晚戒备好严啊。”苏录也不好一声不吭就过去,只好闲扯两句。“难道真有宵小敢对两位大人不利?”
“那倒没有,但得防着刁民上控啊。”冯班头倒是跟他实话实说,小声道:“大老爷在位十二年了,难免得罪了些冤家,咱不能让他们在大喜的日子,逮到机会给大老爷添堵啊。”
“有道理,辛苦辛苦。”苏录敷衍完了,便跟着马车进了衙后街。
只见整条街上灯火通明,所有饭馆都没打烊,招待两位大人的还有朱二爷的随行人员进店用餐,当然都是记在县衙账上的。
不过能有几家把账要回来就不好说了。
让有力、有喜找个地方把车放下,苏录便和大伯来到县衙后门,门口还有黄兵宪的卫兵和州里的官差把守。这一层层的护卫再次让苏录真切体会到了,达官要员之贵重。
怪不得人人想当官,想当大官。
得亏苏录是跟着两位大人一起来的,不然光进这个门就得费老鼻子劲。
门子带着两人来到大老爷的后堂外,刚要进去通禀,就见尤幕友从里头出来。
一看到苏录来了,尤幕友便如释重负道:“来得太是时候了,酒席马上就散了,我正要让人赶紧去叫你呢!”
“这么快就结束了?”苏录也有些惊讶,他是打足了提前量的,没想到时间才刚刚好。
“没办法。”尤幕友小声道:“黄兵宪带个‘宪’字,酒都没喝一杯。刚才又说明天还有正事呢,早点散了吧。”
“明白了。”苏录点点头,他也不喜欢应酬,心说黄兵宪这作风还挺好……
于是三人便在廊下等着酒席随时结束,苏录抽空跟尤幕友寒暄了几句。
“先生一向可好?”
“好好,”尤幕友点点头,绽出疲惫又亢奋的笑容道:“就是忙啊。整整四个月,一天都没歇,都在忙着推广公子的注音方案。”
“那学生还真是罪过呢。”苏录轻声道。
“哎,是功德,大大的功德!”尤幕友却断然摇头,对苏有金竖起大拇指道:“令侄做了一件德被千秋的大好事。我们能参与其中,都觉得很荣幸!”
“那么夸张吗?”苏有金吃惊道。虽然春哥儿也是社学先生中的一员,但爷俩一个在二郎滩,一个在镇上,基本没怎么见面。
何况以春哥儿的性子,就算见了面也不会跟他聊这些的。
“苏大人以为呢?”尤幕友一指周遭,小声笑道:“这么大的场面,还能只是为了揭个彩?两位大人都是为了明天的事儿来的。”
“我的天!”苏有金目瞪口呆,万没想到侄子不声不响,居然搞出了这么大动静。“弘之,你哪来的工夫啊?”
“我只是跟张先生弄了套注音符号出来,后面都是大老爷、尤先生和县里诸位的功劳。”苏录赶紧解释。
“哎,我们这些人忙来忙去,最后光环肯定都在公子身上。”尤幕友却摇摇头道:“县里已经出了成果,下一步就是州里,道里,省里……”
接下来,尤幕友彻底进入幻想时间:“估计不用等到全省推广,注音方案和苏公子的大名就已经上达天听了!”
“皇上一心求治,数度下旨要求兴建社学,教化百姓。可惜受限于人力财力,还有实际的教学难度,一直未能如愿。”尤幕友说着不由自主提高声调道:
“咱们这套方案,可以极大节省人力财力,大大降低教学难度,令天下人人识字知礼!”
说着他激动地握着苏有金的手道:“这不正是皇上苦寻不得的教化良方吗?肯定要大大嘉奖令侄的,说不定还会招他进京面圣!”
尤幕友又亢奋地对苏录道:“到时候皇帝一高兴,说不定也能让公子进翰林院读书,把你当成第二个李茶陵培养!”
“……”苏录还好,苏有金都听傻了。“还有这好事儿?”
“不信咱走着瞧?”尤幕友信心十足道。
苏录不禁暗叹,尤幕友身上这种亢奋,应该是这半年来,县里上下总动员的后遗症。
他整天得专捡大老爷爱听的说,转头还要给下面人打气,日子一久,竟把自己都哄得当了真。
这事儿成则罢了,要是不成,对他打击得多大?
说话间,厅堂的门开了,几位大人和朱二爷走了出来,苏录赶忙迎上去。
卢知县反复叮嘱苏录,一定要把朱二爷照顾好,又命尤幕友送朱二爷过去,这才跟马千户送两位大人下榻去了。
苏录一行则把朱二爷请回了家。
苏家院中灯火通明,全家几十口都在等着朱二爷大驾光临呢……为了招待好贵宾,族里来了二十多口干活利索有眼力劲儿的男男女女帮忙。
这架势也把朱玠吓了一跳,对苏录笑道:“还说你们家是普通人家,我看一点都不普通嘛。”
“宅子是新买的,我也是第一回见。”苏录两手一摊道。
“这都是来帮忙的族人,我们家没别的好处,就是人多。”苏有金也笑道。
“人多好啊,我们家人也不少。”朱玠也和善笑道。
苏录嘴角一抽,你们家那是人不少吗?大家都够谦虚的……
~~
苏家人请朱二爷正厅上座,老爷子一旁陪坐,尤幕友和苏大吉、苏有金等人东西昭穆而坐。
老爷子先感谢朱二爷一家,对苏录这么长时间的照顾。“给朱老爷添大麻烦了,真是无以为报啊。”
“哎,世叔别这么说。”朱玠摆摆手笑道:“弘之这孩子谁不喜欢?处了这小半年,我们现在已经是亲如家人了,对吧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