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第59节

  薛仁贵摇头。

  李贞嘿嘿一笑说:这些攻击安市的高句丽士兵,都是铠甲鲜明,悍不畏死,说明他们都是高句丽最为精锐的部队,这样的部队,绝不会太多,死一个少一个。

  而且看他们的攻势,根本拿安市城没办法,这样打下去,等这批精兵死得差不多了,高句丽人也就垮了。

  薛仁贵恍然大悟,口中说道:王爷,这就是你平时所说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吧。

  李贞一点头说:不错,等这些高句丽最勇敢的战士死得差不多了,高句丽兵也就没有了战斗力,虽三十万之众,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再说,高句丽人应该没有粮食了,他们撑不了多久,最多一天,必然崩溃!

  好,我让兄弟们再坚持一下!薛仁贵说完,拿着方天画戟再一次冲上了城头的一线战场

  战斗已经进行了三天三夜。

  这三天三夜中,高句丽人几乎没有间断过对安市城的进攻,而安市城中的唐军也有所损失,足足折了两、三千人。

  要不是李贞早有准备,将所有士兵和青壮都分成两拔,交替休息守城,怕是损失要大得多。

  而高句丽军损失要远超唐军,三天的战斗中,高句丽军最少战死了两万人。

  这两万人都是高句丽最为精锐的部队,他们的损失,使高句丽军的战斗力呈现断崖式的下跌。

  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强大与否,并不是取决于人数多少,而是精兵的多少与精锐的程度。

  就如同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忠王李秀成集中数万大军消灭了湘军中最能战的李续宾部,使得几十万湘军一时之间节节败退。

  而在后来的雨花台大战中,一万湘军精锐却又击退了四十万太平军的进攻,最终攻破天京,消灭了太平天国。

  高句丽军最为精锐的部队大约有三万人左右,在后黄城时被消灭了五千,在安市城下,泉男生的五千精锐又被消灭。

  再加上这几天战死的两万高句丽军,皆是最为精锐的部队,到目前为止,高句丽军的精华几乎被消灭殆尽

第93章 决战大胜

  大量精锐部队的阵亡,再加上无粮可食,让高句丽军的战斗力呈断崖式下降。

  仗打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随着高句丽精锐的伤亡殆尽,这仗已经打不下去了。

  高句丽军的攻势几乎陷入停顿之中,大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看到这一幕,安市城中的李贞知道,自己等待以久的时机终于来了,能否击溃高句丽人的大军,就看今朝!

  虽然三天的战斗让安市城的唐军已然精疲力竭,但是从始至终,李贞一直保留了一支精锐的预备队。

  这就是一千重装铁骑!

  这一千重装铁骑一人双马,人与马都披着重铠,脸上戴着铁制面具,杀气冲天!

  当下李贞将薛仁贵和燕云十八骑都叫到身旁,李贞朗声说道:仁贵,能否击溃高句丽三十万大军,奠定这灭亡高句丽的基础,就看你们的了!

  若能一举击破高句丽军,你们就是我大唐的功臣!

  请王爷放心,这一战,我大唐必胜!

  薛仁贵意气风发,向李贞一拱手,让人打开城门。

  咯吱吱

  安市城巨大的城门被缓缓推开,吊桥下落,一阵身披黑色铠甲的骑兵缓缓从城中走出。

  烈日当空,无数通体发黑的骑兵带着面具从城中走出,铠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幽暗的光芒。

  远远看去,就像是一群来自地狱的恶灵骑士,阴森可怖。

  呛啷!

  一千柄马刀高高举起,烈日下,闪烁着妖异的

  杀!

  薛仁贵一拍马腹,那马一跃而起,向前猛冲。

  杀!

  一千重甲骑士齐声呐喊,杀气冲天!

  如滚滚巨浪,一千重甲骑士排成数排,杀向了高句丽阵中。

  高句丽兵血战数日,又没有粮草,困乏到了极点,哪里经受得了这支重甲骑士的冲击?

  双方刚一接触,高句丽军的阵式瞬间被击破,士兵乱成一团。

  杀!

  一千重甲骑兵不断向前冲杀,在重甲骑兵的冲击下,高句丽兵一片片如割麦子一般倒下,一颗颗人头落地。

  薛仁贵发一声喊,一千重甲骑兵直取中军,向泉盖苏文所在袭杀。

  泉盖苏文一咬牙,立即下令全军围攻这一千重甲骑兵,一定要将这一千骑兵全部消灭。

  铛铛铛

  箭如飞蝗!

  箭雨射在骑兵的身上与战马上,发出铛铛的响声与火星。

  杀!

  薛仁贵一骑当先,已冲入了高句丽阵中,左右冲杀,将前排的刀盾手与长枪兵杀散,随后冲入了弓箭手阵中。

  弓箭手失去了刀盾手与长枪兵的掩护,近距离交战,面临的根本就是屠杀,不少弓箭手连防身的短刀都没有装备,被薛仁贵和重甲骑兵不断的虐杀,一个个倒在地上。

  与此同时,安市城中,再次杀出五千铁骑,对着高句丽兵反复冲杀。

  呜呜

  连绵的号角从高句丽军侧方响起。

  杀!

  无数的战马从高句丽兵的侧后杀来,却是程咬金与李如意带领的五万唐军主力杀到。

  当下内外夹攻,杀得高句丽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残阳如血!

  黄昏时分,大战终于结束。

  安市城外的战场上,铺满了战死高句丽士兵的尸体,鲜血汇聚成了一条小河,连安市城外原本碧绿的草地都被染成了血红色。

  这一场大战,更像是一场屠杀。

  血战数日,饥乏困顿的高句丽军在强大的唐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三十万大军被直接打崩,高句丽军被斩杀最少五万余人,还有五万余人被俘,其余尽皆溃散。

  这些溃散的高句丽军也知道高句丽内地已无粮可食,于是大多向东北部的边境就食。

  不少高句丽军为了生存下去,直接偷渡进入了大唐境内,甘心成为大唐的子民。

  在战斗的最后关头,泉盖苏文带领八百骑兵逃向柳京城所在的方向。

  泉盖苏文此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高句丽本部精兵损失殆尽,靺鞨雇佣兵几乎全部逃亡,而高句丽的普通军队几乎全部溃散。

  泉盖苏文知道,经此一战,高句丽不但元气大伤,甚至还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想到高句丽也许因自己而灭国,泉盖苏文从腰间拔出了宝剑就要自尽。

  一旁的几个卫兵连忙抢下他手中的宝剑,长孙淹此时也是一脸的困乏,口中说道:大莫离支,现在还没有到最后的绝境,虽然不能扭转局面,但是要保全高句丽不被亡国,还是可以的。

  泉盖苏文眼睛一亮,向长孙淹说:长孙先生若能救高句丽,使高句丽不至亡国,我泉盖苏文和高句丽今后愿意唯长孙先生之命是从。

  长孙淹一点头,心说如果真让李贞灭了高句丽,立下这不世之功,那他在争夺太子的斗争中必然占据主动地位。

  所以,当务之急,是保住高句丽不被灭国,只要高句丽不被灭国,那李贞的战功将大打折扣,李治未来还大有可为。

  想到这儿,长孙淹立即让泉盖苏文写上降书,声明要投降大唐,但请求不将国土并入大唐,而只是作为大唐的属国。

  随后他飞鸽传书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从中斡旋,不要让大唐灭了高句丽。

  与此同时,泉盖苏文不断收集残兵,听说泉盖苏文没死,高句丽的溃兵纷纷蚁聚而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泉盖苏文又聚集起了五万人马。

  然而,这五万人马已是高句丽最后的家底,与当初的六十万大军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的高句丽,在被李贞连续不断的打击之下,已被削弱到了极至,其实力,已完全无法撑起偌大的国家。

  泉盖苏文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

  只要再给他十年时间,等下一代成长起来,那么,高句丽就会恢复元气,不过前提是,这十年之中,大唐千万不要入侵高句丽,给高句丽以时间,所以,表面上的臣服是必须的。

  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泉盖苏文还是听说过的。

  只是,大唐的皇帝,面对着高句丽这个中原王朝几百年的宿敌,真的会放一马吗

第94章 微服私访

  幽州蓟县。

  李世民亲率三十万大军出征高句丽,李世民与先锋一同出征,已到了蓟县,住进了李贞新建成的大都督府中。

  也就在这时,李世民得到了李贞亲率五千士兵跨海远征高句丽腹地的消息。

  李世民不由心情大好,心说李贞虽然看起来瘦弱一些,但这性情,真像当年的自己。

  只带五千人就敢跨海远征高句丽,没有胆量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只是这样做未免冒险了一些,不知李贞现在情况如何。

  也就在这时,李世民接到了第二个消息,高句丽军已撤军,程咬金与李如意正率军出击,准备与李贞内外夹击,与高句丽决一雌雄。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很是欣慰。

  自己还是太小看了李贞,想不到他只凭着两万府兵和三、四万募兵,就可以与六十万高句丽大军打了个旗鼓相当,还逼退了高句丽大军,这样的军事才华,真的少有人能及。

  若是将大唐将到李贞的手中,大唐一定会开疆拓土,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长孙无忌一看李世民的样子,显然对李贞非常满意,长孙无忌连忙说道:陛下,李贞身为皇子,又是东北七州的大都督,只身犯险进入高句丽腹地,似乎太过冒失啊。

  李世民并没有回答,多年的从政经验让他处理政务极为老练,李世民觉得,当皇帝最重要的是要看透人心,知人用人,所以,长孙无忌在说这话的时候,李世民已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看来,长孙无忌还是对李贞很敌视,这夺嫡之争,真的让自己很心烦。

  对于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有些不以为然,自己做秦王时,还不是带领大唐的军队不断出征,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才奠定了大唐的基业,所以,皇子出征在李世民看来,这是对优良传统的一种延续,不但不应该斥责,反而应该鼓励。

  只是长孙无忌是自己手下的重臣,不好当面驳他,当下李世民说道:我们还是等候程咬金的消息再说。

  长孙无忌眉头一皱,又说道:陛下,越王当罚!

  为何?李世民诧异的说道。

  长孙无忌寒声说道:幽州为苦寒之地,越王李贞却在这里大兴土木,看他的大都督,如此奢华,这是滥用民力,不顾及百姓疾苦,想必民间必然怨声载道,李贞如此,岂能不罚?

  李世民眉头一皱,心说这倒是个事,这越王府确实规模大了些,奢靡了些,大唐现在百废待兴,岂能这样大兴土木?

  想到这儿,李世民的心中有些不快,不过李世民到底是千古一帝,难得的明君,自然也不会偏听偏信,他还要听听百姓的想法。

  于是,李世民就带着长孙无忌以及尉迟敬德二人微服私访,扮做客商的样子来到了蓟县的大街上,进入一间酒馆。

  李世民坐在那里一边喝酒,一边扔了店小二两文赏钱。

首节 上一节 59/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