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84节

  ……

  这天回家,李红玉终究还是拿走了那包钱。

  晚上,她哭着打电话和妹妹李彩霞说今天的事情。

  李彩霞在那边沉默了很久,才喃喃道:“算他还有良心!”

第114章 《暮色》

  情人节这天,《暮光之城·暮色》新书发布会在岳山市举办。

  有了以往的经验,发布会前后两天,岳山市新华书店周围都有交警出动执勤。

  对于张一行的事情,岳山市领导班子尽量给予便利。

  这也是没办法,此时所有的商业机遇都几乎在大城市、沿海城市,对于岳山市这种内陆小城市来说,招商引资十分困难。

  这就像发达国家一样。

  内陆小城市、偏远村庄为了发展承载着不可承受之重。

  而织梦文化可是纳税大户。

  不说外省发达城市,就连省内兄弟城市都想挖一挖墙角,岳山市领导不是不知道。

  为了能留住张一行及织梦文化,市里不但在商业政策上予以扶持,就连张一行在学校里的一切需求都给予了关照,培英中学校长时不时就要被拉去市里开会,学校也因此受惠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学校都要争抢张一行前去就读的原因之一。

  商业扶持是利益绑定,学校关怀是情感维系。

  这让胡苇时这位大城市来的姑娘都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坐在新华书店布置的会场中,张一行对胡苇时道:“等开春装修好我们自己的书店,以后发布会就不用选择新华书店了!”

  胡苇时点点头,笑笑道:“满怀期待!”

  《暮光之城·暮色》自从在《最小说》连载之后,半年的时间里,都稳坐同期文章头把交椅,并推动《最小说》期刊订阅量一路飙升。

  张一行成功借助了《哈利波特》引发的魔幻狂潮,用这部披着魔幻外衣的校园青春爱情故事,完成了自己的转型。

  从此以后,人们再看到他写爱情,便不会过于惊讶了。

  现在媒体来了很多,外面的读者队伍更是排成了长龙,但大家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张一行看看外面忙碌的交警,对旁边孙雅文道:“大冷天的,一定要关怀到位,我们不能把别人的付出当义务!”

  孙雅文点点头,“放心吧,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胡苇时也叹道:“市里真是费心了!”

  张一行嗯一声,想了想,又对孙雅文道:“开春后,找关系在岳山脚下拿地建个院子,以我个人的名义!”

  胡苇时笑笑,“这么大兴土木,是想安家,还是想安上面的心啊?”

  张一行呵呵不回答,一切尽在不言中。

  胡苇时扭头对孙雅文道:“雅文,顺便帮我也建个,以后我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魔都可享受不到这种生活!”

  张一行道,“那干脆再把周哥一并拉上吧,那就更稳妥了!”

  如今公司对发布会举办已经驾轻就熟了。

  会场上除了摆放《暮光之城》书籍,周边衍生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等到了签售环节的时候,排队进入大厅的读者们看到这么多商品,一下子就走不动道儿了。

  而此时书店外,对面马路上。

  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个子正带着墨镜打量着书店门口的人流。

  如果能摘下他的墨镜,便能看到他满眼的狂热。

  就在前天,郭景明也举办了他的《幻城》新书发布会,但因为他只能算是个新人作家,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出版社和他签订的是买断合同,不论《幻城》销量多少,他的分成一共就两万多。

  他此时并不知道,他错过了一笔巨额财富,出版社将凭借这本小说赚个盆满钵溢。

  “写小说、办杂志,再将小说影视化,张一行所走的路,正是我要走的路!”

  对于张一行,郭景明是又嫉妒又羡慕。

  第一次看到《最小说》时,他觉得张一行和他应该是知己才对。

  抱着这种心态他向《最小说》投递稿件,结果竟然被拒稿了,这让他对张一行愤恨不已。

  等到再看到《最漫画》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张一行走的路径,和郭景明自己的想法简直是不谋而合。

  只可惜啊,张一行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

  就这样在外面盯着人流缓缓移动,足足蹲守到最后一名读者进去,郭景明才离开此地。

  脚已经站麻了,这让郭景明走起路来有些趔趄,但他紧紧捏着拳头,心里激荡不已。

  而此时魔都,韩寒高调宣布自己加入赛车圈,并向媒体炫耀了自己的拉力赛赛车执照,开始了自己的赛车生涯。

  他并不知道,他的一生之敌刚刚明确了未来的发展道路。

  他唯一发愁的就是自己的钱还有多少,因为他是挂名加入车队,还需要自己掏钱参加比赛维修汽车。

  无奈之下,他只能白天赛车,晚上拼命给《最小说》写稿。

  下午四点多,发布会终于彻底结束。

  织梦文化所有参与发布会举办工作的人员都松了口气。

  尽管已经经验充足,但连续几天的忙碌,还是让大家疲惫不堪。

  张一行也靠在椅子上,不停揉着发酸的手腕。

  看到大家已经开始收拾会场,张一行对孙雅文道:“回头包场组织大家看电影去吧,公司所有人分批组织去看,冯导的电影,总得表示一下!”

  自从《地球上的星星》上映后,尽管第一周票房不如去年大腕云集的《大腕》,但随着时间发酵,电影口碑一路走高,吸引了越多越来的观众进入电影院。

  华夏的父母们,一直将孩子的教育问题看得比天大,所以当这部电影口碑传开后,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走进电影院,希望从这部电影里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这部电影最后更是直接引起了教育部门的注意,一些教育专家纷纷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韩涵这个显眼包更是被拿出来当做案例反复论证。

  结果就是很多学校都收到了当地教育部门下达的命令:学校务必组织老师去看这场电影,看完之后写观后感!

  当张一行得知这个消息后,颇有些哭笑不得。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有时也会放个电影给大家看,让学生写观后感。

  今天终于倒过来了!

  你们也有写观后感的时候啊!

第115章 解忧书店

  元宵节过后,张一行终于等来了郑渊吉所说的好消息:动漫产业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

  政策上的扶持,让这个行业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全国俨然升起动漫热潮,动漫行业也一跃成为朝阳行业。

  诚然,政策推动下,滋生了很多利益熏心者前来发政策财。

  但就如同一场瓢泼大雨,满地狼藉的同时,总能浇灌一些花花草草。

  张一行再次拒绝了一些城市的招揽,对各地一夜兴起的无数动漫产业园更是哭笑不得。

  行业发烧,人更要冷静。

  在这种大环境下,织梦文化最终还是受惠了的,比如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各种扶持补贴,岳山市凡是能给的都努力给了。

  织梦文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从《悟空传》的精美书签开始,到如今围绕小说、漫画和动画的一系列IP衍生产品,文创周边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点。

  但一些列产品的生产主要还是依赖于南方工厂。

  扶持政策出来后,张一行有意将这些生产环节逐步收回,控制在自己手里。

  在销路不愁的情况下,在岳山市兴建生产线,生产诸如衣服、玩具等各种IP衍生品,不仅能与织梦文化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也能作为生产源头在未来的电商潮中抢占先机。

  同时也能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

  通过这些工厂,织梦文化就能像一颗心脏一样,将毛细血管扎进下面的各个乡镇。

  对于织梦文化的这个动作,市领导自然是十分欢迎的。

  毕竟如此一来,织梦文化就会和岳山市进一步绑定,被外面勾引走的概率就更小了。

  政策扶持,让织梦文化以低到发指的价格便从市、县拿下一片片土地。

  在布局下游产业的同时,对上游方向,织梦文化同样采取了行动。

  在张一行的授意下,胡苇时早就开始低调接触幻盟、起点等网络小说平台,低价购买囤积IP。

  比如《搜神记》,比如《飘邈之旅》,比如《紫川》,比如正在连载的《诛仙》。

  网络小说动不动就几百万字,哪怕就是对着抄,打字也得打个一年半载的。

  有这个时间,张一行还不如多拷贝几本短幅国外作品,也算给国内文化留点气运。

  真要是把《凡人修仙传》提前弄出来,那忘语大概率一辈子只能在工厂打工了。

  再说了,既然手里有钱,那就要好好利用,以钱换时间才是明智的做法。

  在IP热兴起之前,张一行预计还能屯几年IP,这就足够了。

  他从不奢望将好处全部自己占光,吃独食,会被别人掀桌子的。

  蝴蝶效应总是存在。

  织梦文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萎靡的国内动画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以往的动画作品多是亏损,就比如十分经典的99版动画片《西游记》,已经算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精品动画了,就算放在国际市场上看质量也不差,各大电视台也播放了很多轮,但最终还是逃不过亏损。

  再往前国营动漫厂生产制作的动画片,虽然经典作品很多,但几乎鲜有盈利的。

  而国内市场有一个特点。

  当一个行业总是亏损的时候,人们会自觉敬而远之。

  可一旦发现这个行业能赚钱,对钱味儿敏感的国人和资本就会蜂拥而上。

  香江火了一部《僵尸先生》火了之后,就像捅了僵尸窝,到处开拍僵尸片,直到将市场做烂才罢休。

  而后世国产动漫开始迅速崛起,也是因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极高的票房,提振了行业信心,引来了资本疯狂涌入这个市场。

  之后才不断有高质量动漫电影走上大荧幕。

  织梦文化如今就像《大圣归来》一样,让此时的业内从业人员眼前一亮,也吸引了一些资本开始重新关注国内动漫市场。

  就这一点来说,影响绝对是正向的。

  4月初,织梦文化旗下第一家书店终于即将开业了。

首节 上一节 84/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