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监正老师如今的确离开了京城,而没有了这位一品天命师的压制,我完全可以靠屏蔽天机的能力,在京城之中来去自如,同样也可以带走一个不懂修行的花神转世。”
淮王心头一动,想起高品术士的种种玄妙,不禁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么你呢,又想要从朕这里获得什么好处。”
“我说过,我和陛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长生。”
白衣术士将双手背负身后,漫不经心道:“陛下想要将大奉的气运献给巫神,摆脱帝王不可长生的限制,而我则想要通过推翻大奉王朝的统治,建立新国,以此来凝聚一国的气运,晋升为天命师,从此与国同寿。”
说到这里,白衣术士看向了面色逐渐阴沉的淮王,发出意味深长的轻笑,而后继续说道:
“原来你我二人的目标南辕北辙,但现在陛下已经失去了皇位,若不想长生梦想就此断绝,只能在楚州举起反旗,以清君侧的名义攻打大奉。”
“如此一来,正好与在下的目的不谋而合,你我双方完全可以联手合作……当然,这一切还要看陛下你的决定。”
“顺便一提,我的人如今正在与北方的妖蛮二族商谈合作,不出意料,他们应当也会选择加入,另外还有佛门,我也有把握邀请来几位金刚罗汉甚至是菩萨的相助,再加上与陛下有联系的巫神教。”
“五方势力联手,光是能出动的超凡强者就能达到十位以上,反观大奉王朝,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六位,纵然监正老师能够以一敌多,也不可能抵挡这般强大的阵容,大奉王朝必败无疑!”
听完白衣术士的这一通分析,即便是身为兵法大家的淮王都有些愣住了,脑海里忽然也有种“优势在我”、“会赢的”、“已经没有好怕的”、“这把稳了”的奇怪感觉。
没办法,超凡世界就是这么的残酷,战争的胜负永远不取决于军队的强弱,而是顶尖强者的较量。
一个一品武夫的重要性,还要超过数十万大军的总和,就是这么的不讲道理。
于是思索片刻,与本体的贞德商量过后,淮王便沙哑着声音说道:
“明日,我便会下令屠城,并请来巫神教的超凡强者为我炼制血丹,而在血丹炼成之前,你必须要将慕南栀带到楚州城。”
闻言,白衣术士的嘴角微微勾起,答应道。
“还请陛下放心,在下定不负所托。”
说罢,白衣术士的脚下光芒一闪,却是有阵法符文隐现,将他整个人直接传送离开。
……
与此同时,距离楚州城十里外的山林中,一道平平无奇的身影凭空浮现,他的目光看向前方的宏伟巨城,不禁深吸了口气,然后开口说道。
“出……出……”
白衣术士磕磕绊绊的说着,但一个“出”字始终没能说完,情急之下,抬脚重重一跺。
霎时间,一座繁复无比的符文大阵以他为核心,迅速扩散,笼罩周边接近千米的距离。
这赫然也是传送阵法,只不过这次传送过来的人,稍微有那么亿点多!
第405章 诸位,可愿为本帅俯首
伴随着光芒闪烁,一名名身着铁灰色轻甲,头戴斗笠的身影陡然出现,他们手持钢刀,脸上带着修罗般的金属面具,个个气势不俗,气血充盈。
粗略感应过去,竟没有一个的修为在七品炼神境之下,最强的甚至达到了五品化劲。
而这样的人,足足有三千多个!
至于为首的几人里,除了一名容貌比女子还要美艳的青年外,还有一名儒生打扮的老先生,一名手持红缨枪的英武少女,还有一个身材雄壮,面容苦大仇深的灰衣和尚。
“不良人听令!”
美艳青年低声说着,随即便从腰间的储物法器内取出了三千多个袋子,将它们快速分发给周围的斗笠人,而在打开之后,里面全都是一张张裁剪完整,写满繁奥符文的纸片人。
“接下来,张大儒会用隐身的法术为你们遮蔽身形,而孙术士则会在短时间内屏蔽天机,你们要在一个时辰以内,在楚州百姓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将这些纸人贴到他们的身上。”
“记住!是所有人!”
“但凡漏掉一个,便会有一位楚州百姓会因此而死!绝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听完青年的话,斗笠人们齐声应诺,随即便在儒门法术的作用下,身形一个个化作阴影,然后各自拿着同样被隐形的布袋,朝着前方的楚州城冲去。
待到所有斗笠人离开之后,剩下来的几人里,那名拿着红缨枪的英武少女,嘟囔说道:“就这样,我们接下来难道就在这里干看着吗?”
“飞燕女侠稍安勿躁,大帅自由安排。”
打更人金锣南宫倩柔,淡淡说道:“如果所料不差,北方妖蛮那边应该已经快要有结果了,而接下来,就是我们出手的时机。”
……
楚州城外,乃是北方妖蛮诸部。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妖蛮二族等于是夹在大奉和巫神教东北三国之间,可谓是前后夹击,处境十分艰难。
在这种压力之下,二族只能抱团取暖,久而久之便成为了最亲密的盟友,双方也时常会相互联姻,最终形成了十二个部落。
其中属于妖族的部落有三个,蛮族则占据九个,每一个部落里都有至少三名四品高手,看起来似乎少了点,但联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不仅如此,身为神魔血裔的他们,在个人战力上,拥有压倒普通人族的绝对优势。
所以哪怕人数上远逊于大奉士兵的总量,但每次爆发冲突,总能以更少的数量与之僵持,这也是他们始终没有被大奉消灭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妖蛮二族,还各自拥有一位三品超凡的强者。
妖族的烛九,以及蛮族青颜部落的吉利知古。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大奉才会投鼠忌器,不敢逼迫过甚,并派出淮王这位三品巅峰的武夫镇守楚州城,否则北方边境,恐怕早就已经沦陷。
然而就在今天,蛮族最强的青颜部落,却毫无预兆的陷入到一片混乱喊杀声中。
鲜红的血液染红了草原,周围的帐篷与堡垒一重接一重的坍塌下去,最后在火焰之中焚烧殆尽。
“砰————!!!”
沉闷的破空声袭来,远处一道巨大黑影似是受到某种巨力轰击,如炮弹般倒飞出去,径直撞进了熊熊火海,直到接连撞塌了数座堡垒才稍稍止住去势,狼狈的滚落在地。
这是一位两丈高的青色巨人,外貌与人类一般无二,但体表却覆盖着一层层厚重的青色角质甲胄,额头则生出一只弯曲朝天的尖角。
其浑身上下却散发着磅礴无比的凶悍气息,即便比起三品武夫的淮王,也不显丝毫逊色。
毫无疑问,能在这青颜部落之中,能拥有如此强大实力之人,也只剩下那位蛮族第一强者,吉利知古。
据说此人曾与淮王有过一场鏖战,结局不为人知,但事后双方斥候寻找战斗地点,发现战场连绵数百里,放眼望去一片狼藉,生灵绝迹。
由此可见,这位三品神魔后裔的实力是何等强大。
但此时此刻,这位强大的三品神魔后裔,却是无比的狼狈。
不仅浑身上下的青色甲胄破烂不堪,流出汩汩黑色鲜血,就连头顶的弯角都断裂了一般,断口如镜面般平滑,仿佛是被极为锋利的刀刃直接斩断。
想到这里,吉利知古抬头看向前方哀嚎声不断的青颜部落,一双青色的眼眸中怒意升腾……
下一秒,足以撼动天地的恐怖力量从其体内爆发而出,俨然是准备使出浑身解数,与那突然出现的强敌一决死战。
轰隆隆————!!!
便在这时,耳畔传来雷鸣呼啸之声。
吉利知古瞳孔骤然一缩,一道漆黑的拳印在他眼中无限放大,以镇压天地之势倾轧而来,直让他心头发寒,如坠冰窟像是死了一般。
再不还手,就要死了!
吉利知古心知不能坐以待毙,低吼一声,抬起肌肉鼓起的双臂,轰然砸出。
轰——————!!!!
足以与神兵利器媲美的强健手臂,连一个呼吸都没能撑过,便在巨力之下化作血肉齑粉,随即胸口处传来剧痛,里面的五脏六腑仿佛也在眨眼间搅碎成一团。
剧痛之中,吉利知古整个人像是遭到飓风突袭,身躯不受控制,以比先前更快的速度飞向远方。
“蛮族第一强者……不过如此,比那条独眼蛇差多了。”
恍惚中,吉利知古听到了这个声音,他想要抬起头看清楚对方的模样,然后脑袋上就传来了沉重的压力,将他的脑袋狠狠踩在地面上,还碾了好几下。
“吉利知古,臣服,或者和你的部落一起死,自己选一个吧。”
吉利知古心头只觉无比羞辱,但眼角的余光瞥向远处的火光,以及耳边不时传来的哀嚎声,最终痛苦的闭上双眼。
“我愿……臣服。”
“不错,西西物者魏骏杰,是条当走狗的好材料。”
吴羡面具下的眼眸微微眯起,带着讽刺的笑意。
紧接着,耳边传来轻盈的脚步声,就见一道白衣窈窕的身影朝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八道被绑缚的身影,赫然是蛮族九部的其余八位首领。
他们看着吴羡脚下宛如濒死的吉利知古,神情大骇,面露恐惧之色。
“蛮族第一强者已经臣服。”
吴羡摊开双手,轻声笑道。
“至于诸位,可愿为本帅俯首?”
————
求月票!求追订!求推荐票!
第406章 初升东曦,彼阳晚意
次日清晨,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洒落大地,仿佛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给人以美好的畅想。
然而此时此刻,楚州布政使郑兴怀的府邸中,却是传来阵阵喝骂之声。
郑兴怀有两个儿子,长子走了仕途,得益于郑兴怀的教导,官声极为不错,只待熬过了资历,便可回京升迁,到时再加上其父的人脉,未来必定官运亨通,前途无量。
至于他的次子,就显得要平庸许多。
既没有读书的天分,也吃不了练武的苦,最终文不成武不就,成为了一名只知熬鹰斗狗的纨绔子弟,无所事事。
好在郑兴怀家教甚严,至少在这楚州城内,这位次子不敢做什么欺男霸女之事,勉强没有败坏郑家的脸面。
而就在昨天晚上,这位郑二公子在青楼喝酒作乐,不知是何原因,与护国公帐下的一位军官发生冲突,结果武艺不精,被人家狠狠暴揍了一顿。
郑兴怀听闻此事,眉头微皱。
自己这个次子虽然百无一用,是个再纯粹不过的废物,但胜在有自知之明,绝不可能不自量力,与一名入了品级的军官动手争斗,这其中必然是有着什么蹊跷。
然而当想到次子往日留连秦楼楚馆的荒唐行径,郑兴怀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所以在吃完早饭后,便将其叫到了书房,疾言厉色的呵斥了许久,直到太阳彻底升起都不曾停歇。
郑二公子被骂的抬不起头来,但是不服气的反驳道:
“爹!这次真和我无关,我就是去青楼喝酒听曲而已,是那个丘八主动挑事,还动手打我,不信你可以去问我的朋友,他们都可以作证的!”
“哼!就你那些狐朋狗友,嘴巴里能说到什么好话!”
郑兴怀冷哼一声,正准备惩罚次子闭门思过三天,跪在祠堂抄书反省。
就在这时,一个穿轻甲的汉子急惶惶的奔进书房,他背着牛角弓,腰胯长刀,正是郑兴怀最信任的护卫李瀚。
李瀚连声道:“大人,卫所的军队不知为何突然进城,大肆集结百姓,不知道要做什么。”
郑兴怀闻言微微一愣,随即不解问道:“卫所军队集结百姓?这是为何,难道北方妖蛮又开始攻城了吗?”
“属下也不清楚,只知道百姓被分开聚集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领军之人是都指挥使,护国公阙永修,他现在应该在南城那边。”
李瀚面露苦笑,将自己打听到的事情尽数告知郑兴怀。
郑兴怀紧紧皱眉,最后也不理懵逼的次子,迈步走出书房吩咐道:“备马,本官倒要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另外,通知朱先生,随我一同前去。”
当即,郑兴怀带着府上的“客卿”和护卫们,骑马奔向南城,沿途果然看见卫所士兵押解着不知所措的百姓们,组成庞大的队伍,朝着四道城门的方向走去。
“住手,你们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