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周耀文大手一挥,直接就选定了工厂的地址,一块五十三亩的地皮,用来建造厂房,虽然他的鱼饵厂也用不上这么多的地,但谁让它便宜呢。
或许等到以后自己有了其他的工厂,也可以搬到这里,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更想在这里建造员工住房,用来给员工发福利,收买人心。
对于钱的话,他现在手里有很多,以后会更多,所以自从财富自由之后,他不会刻意的去追求金钱。
他现在追求的,更多的是社会地位,而能有多高的社会地位,那就要看有多少人支持你。
就像是两个身价上亿的有钱人,一个是手中有很多房子,靠着收租生活,另一个则是一点点的发展实业,背后有成千上万的家庭靠他吃饭。
两者的社会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两者明明身价都差不多,但是前者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却创造不了多少价值,同时也没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像是一个投资者。
至于后者,一般被称之为企业家。
而周耀文追求的就是后者,当然了,他追求的不是一个企业家的名头,他想要更高的地位,也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他愿意让自己的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买下这块地的时候,他就曾经畅想过,未来的某一天,这里会建造起员工的家属楼,有着他们工厂的幼儿园,有自己的医院,商场,员工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在这里解决。
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压在普通人身上的四座大山,他凭借着一己之力,让自己的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成为人人羡慕的存在。
至于结婚,这个他真的没有办法,他总不能去倒卖人口吧,不过,如果成为了他的员工之后还找不到对象的话,那就要自己找找原因了。
而除了这五十三亩地之外,周耀文还在其他地方圈了大量的地皮,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多亩,总价值一百多万。
至于那些地皮,他现在还没有做好打算,他这不是还没有在国内考察呢吗,或许等他选好了项目之后,这些地皮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国内目前有太多的好东西没有被发掘,这也让他们倒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周耀文不愿意看见好东西被埋没,他准备在国内逛逛,如果看见好商品的话,他回头投资一手。
好不容易来一次内地,总不能盖个厂房就回去吧,这不符合他的风格。
选址已经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建筑招标会了,他们自然不会选择本地的小作坊,市里直接就把他们的诉求报告到省里,省里对于这方面也是十分重视,派了好几个省级建筑公司过来招标。
最终,两家的项目分别被一建和二建拿下,不日,工程就提上了日程。
而就在工厂准备动工的时候,周耀文却带着人离开了这里,只留下少数的心腹看着施工。
人家建筑队都是省里来的,不知道搞过多少大工程,而且这还是省里重视的项目,他们不可能出什差错。
因此,也就没必要时刻盯着了。
他这次出行也是为了找到一些好的项目,通过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来挖掘更多的商机,除此之外,他去省城还有一些其他的目的。
主要就是为了见一些人,至于是什么人,那就不能多说了,只能说来头还是挺大的,不光是有省城的人,甚至还有京城过来的。
对于周耀文和冯家来到大陆投资,他们表现出的格外的重视,当然了,主要还是重视冯家,内地的消息毕竟传得慢,在港岛都没多少人认识周耀文呢,更不用说是内地了。
但如此年轻的富豪,而且还亲自前来内地投资,上面对于周耀文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告诉他可以放心的投资,要是遇见了什么麻烦的话,也可以直接给他们打招呼。
总而言之,周耀文此次内地之行,算是被大开绿灯了。
而这次出行,周耀文也选了几个不错的项目,首先就是他看中了国内的罐头出口市场,对于国外的很多人来说,罐头都是家庭的必需品。
甚至达到了每家每户必备的程度,但是对于国内来说,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这年头对于国内来说,罐头这东西还是奢侈品。
无论是肉罐头,鱼罐头,还是水果罐头,也就逢年过节或者看望病人,送礼什么的,才能咬牙买上那么一两罐。
而等到国内的物资供应上来之后,便宜的蔬菜水果肉类也来了,国人完全没有培养出吃罐头的习惯,所以在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罐头的销量也就那样。
反倒是对外出口,国内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而周耀文之所以看上这门生意,就是想到了之前许家村积压的水果,而像是这个情况的村落,这年头的比比皆是,没办法,实在是路太远了。
除了水果罐头之外,周耀文还打算生产鱼罐头,这玩意他挺爱吃的,但是在港岛他还没吃过口味太好的,所以他打算找人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一个配方。
海边的鱼十分的便宜,但是因为运输的原因,渔民们吃不了卖不上价的小鱼,一般都是晒成鱼干,或者直接喂给家里的牲畜了。
这实在太浪费了,周耀文打算变废为宝,反正建个小厂也花不了多少钱,运去港岛的话无论如何也赔不了,至于能不能大赚,那就要看命了。
除此之外,周耀文还看上了一个项目,这还是之前去一位领导家,看着他家小孩玩一辆铁皮小车,这才想起来的。
话说这年头国内的玩具太贫瘠了,这种完全没有驱动的小车,竟然也能玩得这么开心,这让他有了一个想法。
要是他开个玩具厂怎么样?
不说别的,光是他的见识,就能够给玩具厂带来不少的创意,什么玩具汽车啊,陀螺啊,溜溜球什么的,这可都是火遍一时的玩具。
是他的童年。
不过,话说回来了,玩具这东西完全没有技术含金量,实在是太容易被模仿了,就算他研究出一个好玩的玩具,销量也是大受欢迎。
那估计没多久,大街小巷就全都是盗版产品了。
如何抑制这种情况?这涉及到品牌效应,全是国内的一个厂家是怎么做的?
因为目标客户都是小孩,那他们就制作成动画片,让小朋友认准这个品牌。
在他们的交际圈中,形成一种流行,什么你买的盗版的玩具,那你没有资格坐在这里哦。
而国内玩这手玩的最溜的,就是某某双钻,我的伙伴,有钱就买,没钱滚蛋。
靠着一系列动画片,大卖玩具,赚的盆满钵满,几乎制霸了一代人的童年。
周耀文就在想,他有没有可能复刻一手,来一招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但是制作动画片的话,港岛好像没有太出名的公司,他就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动画圣地,如今正是处于巅峰时期的,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
于是乎,他又转头去了魔都。
来到了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想要寻求合作,不出意料的碰了壁,人家都是搞艺术的,怎么能接他的定制单呢?
用他们的话来说,那就是寒碜,太他妈寒碜了。
厂子里的老师傅,感觉受到了侮辱,差点把周耀文给轰出去。
没办法,晓之以情不行,那就只能用真情打动对方,周耀文直接开价五十万,当然了是港币,这个数字一出来,对方的抵抗情绪,已经没那么强烈了。
接着周耀文又找到了上面,给予了一些压力,面对赚外汇的政治任务,他们也只能屈服。
于是乎,在周耀文的牵头下,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操刀,一部作品提前应运而出。
它的名字叫做,火力少年王!
第167章 回港
悠悠球这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金量,而且这东西早就已经有了,甚至最早的时候还是一件武器,直到后来成为了儿童的玩具。
而对于童年的周耀文来说,这曾经也是他梦寐以求的玩具,他小的时候就是因为火力少年王,喜欢上悠悠球的。
但是他家里条件一般,买不起太贵的悠悠球,买的都是几块钱的那种塑料的,玩着玩着就坏了。
而这一次,他想要靠着悠悠球,进军玩具市场。
玩具这东西暴利啊,后世的悠悠球,成本才多少,但是却可以卖到几十上百块,贵的甚至几千块的都有。
而在这个年代,虽然定价不会那么高,但是对于它的成本来说,依旧是超乎想象的暴利。
动画定制好了之后,就是开始考虑建厂的事情了,至于厂子的管理人员,这年头在内地还真不好找,总不能去国企挖人吧?
国企的人才,领导能力业务水平的什么的先不说,但是领导做派一定满分,于是,周耀文还是选择了寻找港岛的人才。
嗯,没办法,周耀文只能打电话寻求冯保华的帮助,谁让人家是大佬呢。
“什么?你要搞玩具厂?阿文啊,不是伯伯说你,你这也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你这跨度也太大了。”电话那头,冯保华算是见到了什么叫做天马行空。
现在的年轻人啊,你是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啊。
咱就说鱼饵厂也挺有潜力的,那咱就好好搞呗,啊,就不!
去了一趟内地投资建厂,结果没过多久就说要办玩具厂,不是,咱一个渔民好好的打渔,卖鱼饵不好吗,怎么这么多的幺蛾子啊。
“冯伯伯,我投资玩具厂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金量,而且成本也不大,但是利润还是很好的,反正也没多少投资,就当是试试水了。”周耀文笑呵呵的说道。
其实,他也是受了前世某公司的启发,没错,就是奥飞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牛啊,牛到后世的小朋友们长大了之后,都直呼自己被资本做局了。
那他是如何做局的呢。
首先,他是靠着玩具起家的,之后为了玩具的销量,开始投资特摄剧,第一部特摄剧的名字就是火力少年王,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特摄剧,动画片,真人假人两开花,靠着一部部作品,带火了大批玩具的销量,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有...
雷速登闪电冲线,电击小子,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机甲兽神,还有和蓝弧合作的果宝特攻,超兽武装,甚至他还买下了喜羊羊和开心超人...
甚至,更离谱的是,后面他还去投资了电影,什么美人鱼,刺客信条,荒野猎人,都是大获成功的作品。
和他一比,周耀文这样的开挂选手都显得有点呆,于是,周耀文选择复刻对方的成功路线,用火力少年王成为自己的开山之作。
顺便看一下,这玩具到底有多赚钱,人家能靠着卖玩具,让公司市值破千亿,周耀文的野心没有那么大,过百亿就可以了。
嗯,他说的是千禧年之前,而且说的还是这一个公司。
见周耀文一意孤行,冯保华也就任由他了,随便吧,反正投资一个玩具厂也没多少钱,就让他花钱买个教训。
年轻人一路走来太顺了,也是时候吃点苦头了。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他还有船队,还有鱼饵厂,就算玩具厂赔本了,也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既然他想要人才,那自己就帮他找好了,人才这东西港岛有都是,但没被发掘之前,都是一文不值。
“行吧,回头我帮你找几个人送过去,但你别忘了,鱼饵厂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啊。”冯保华在电话那头叮嘱道。
“嘿嘿,放心吧,冯伯伯,我还打算靠着他赚大钱呢,怎么可能不重视。就是生产线,您也顺便帮忙联系联系呗,不单单是鱼饵厂的生产线,还有玩具厂的。”
“我真是欠你的。”冯保华嘀咕了一句,就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但是周耀文却嘿嘿一乐,因为他知道冯伯伯既然这么说,那这件事就成了。
操,忘了说了,我还投资了一个罐头厂呢,这生产线,冯伯伯你是不是也给解决一下?
于是乎,周耀文又打过去电话。
“没完了是吧?还有什么事没交代的?”电话那头,冯保华不耐烦的说,你知不知道跨国电话有多贵呀?
“嘿嘿,冯伯伯还有一件事儿,我投资了一个罐头厂。”
“罐头厂?详细说说。”冯保华来了兴趣,罐头厂不像玩具厂,一听就是正经事业。
加上内地低廉的人工成本,一想他就觉得有搞头。
周耀文就把他的想法,和冯保华详细的说了一下。
“好小子,这事儿包我身上了,但是我得占上一股啊。”
“没问题呀。”周耀文当然没有理由拒绝,冯家入上一股,这罐头的销量几乎就打开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啊。”冯保华同样很高兴。
在他看来,周耀文的眼光真的很独到,去一次大陆,也能发现这样的商机,冯家和他绑定在一起,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冯保华的动作很快,没过多久,就把周耀文需要的人才,送到大陆来了,一共十一个人,都是各自行业的精英。
周耀文把他们安排在管理岗位,当然现在也没有人让他们管理,所以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工厂的建造,至于后续的问题,等工厂建造好之后,他再来再说吧。
没错,他准备回去了。
来到内地的时间不短,已经有一月有余了,该处理的事情已经处理了,该见的人也见了,港岛的钓鱼大赛都已经开始了。
现在他在内地也没什么事情,工厂建造也不用他管,而且内地的条件确实艰苦了点,虽然他是港商,有各种优待条件,各种票据供应,但这年头,内地的物资确实不够丰富。
阔别了一个多月,周耀文对于家里甚是想念,给家里带了一大堆的礼物,全都是内地的特产,皮鞋,皮包,各种特色小吃,他甚至买回了几大坛子酒。
什么虎骨酒,虎鞭酒,也就这年头有,过几年估计就买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