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03节

  江大人的小舅子在知府衙门当差,他是有权限接触到这些东西的人,所以江大人的消息每次都比别人更加灵通些。

  楚辞听他说完,心中赞叹不已,果然啊,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稍微给点压力,就能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这不,教育报的雏形就出来了!

第340章 版面设计

  因为江大人已经提出了构想, 楚辞再夸奖了他几句后,就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说了。

  “适才江大人说到了朝廷邸报,若是以这种形式将天下大事告知学子们固然不错, 可是, 邸报乃是公文,除了一些大事小情之外,还有朝廷传达下来的政务。其中有一些不太适合给学子们看的东西,若直接抄录下来, 恐怕不太妥当。”

  邸报这东西就属于朝廷内部报纸,里面除了记载近期发生的大事外, 还会有皇上新颁布的政令, 朝堂上大臣们提出的意见等等,可以说这里面涉及到的都是权力中心的那些人。这些话,是不能给学子们看的。

  其他大人们也点点头, 这事一个不慎就会被人抓住把柄, 告他们一个泄露朝廷机密之罪,实在犯不着为了学子们干出这种有碍官途之事。

  可他们也知道,看楚大人的样子,并不是想要让他们否决掉这个提议, 而是想让他们发表一下建议, 提出解决的办法。于是, 有人就说了:“提学大人,这里面虽有朝廷公文在内,但我们也不必太过于紧张, 每次抄录时只需将不可泄露的内容剔除出去就可以了。”

  又有人说:“吴大人说的对,我们在抄录时多抄一些朝政内外的大事即可,特别还应多加一些咱们南闽省本地的事情。”

  这些大人一个个的脑子突然都机灵了很多似的, 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可行的建议。楚辞听了,一边动笔狂记,一边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吹起彩虹屁来,是一套又一套,直把这些人捧到天上去了。他们却半点不觉得楚辞是在刻意讨好,内心只觉得,这位提学大人什么都好,就连说话都比旁人中听得多了。

  等大家的意见全部发表完毕之后,楚辞道:“大家想说的我这边都记上了。现在大家先去忙自己的事,等下午我将内容整理好之后,再来商讨一下如何施行下去。各位大人回去之后也可以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了,今天的会议比较多,等晚上就由楚某做东,犒劳一下大家。”

  楚辞又准备请人吃饭了,他从前在国子监时,就喜欢请博士助教们吃饭。国人的感情是在饭桌上培养出来的,再没一个场合能比饭桌更适合交流了。

  底下坐着的大人们不论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们面上都是开开心心的,上司要请吃饭,谁还敢不去?

  等这些人慢慢离开之后,楚辞叫住了周青,让他留下来协助自己一同整理。周青自然答应了。

  楚辞把他叫到身边的位置坐下,然后把自己记得笔记往中间推。周青就看见这用针线订好的本子上,用炭笔写满了细小的字。这里有些字他认识,但有些字却是似曾相识,好像认得,又好像比他认识得字少上一些笔画。

  “楚大人,这些字?”周青和楚辞相处了这么久,自然知道他们提学大人是个爽快的,便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提出疑问。

  楚辞一看,坏事了。繁体字的笔画太多,他在用炭笔速记笔记之时,总习惯用简体字来代替。以前他也没给人看过这东西,所以今天写的时候也没有太在意了。

  “这些字啊,我叫它们简体字。记笔记时速度要快,有些字笔画太多来不及写上,便用一些简单的笔画代替它们,自己能看懂就成了。”楚辞装作淡定的样子解释道。

  周青一琢磨,确实也是。他们往日并没有什么记笔记的习惯,自楚提学来了后,便也把这个规矩定了下去。他们有些人不太习惯用炭条,就还用毛笔记,每次速度一快人就乱了,笔记也记得乱七八糟,不像楚辞这份一样美观。他记了会议的议题,所用的时间,而且他除了把会议的重要发言记录下来,还在前面标注了是谁说的这句话。这份笔记看起来一目了然,简直不要让人太舒服。

  “等会我把这上面的内容念一遍,你就负责将它誊录在另一张纸上面。可能有些内容会有所改动,没问题吧?”楚辞不知道他脑补了什么,反正能配合就行了。

  周青连忙点头,表示自己能够胜任。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楚辞就一点一点将内容说给他听。有时还会在后面补上一大段话用来解释。周青越听越惊讶,他有时候手头动作难免停一下,楚辞看见后并没有责备他,而是贴心地放慢了速度。

  周青惊讶的原因在于,他之前以为这次会议是楚大人临时想出来的,因为心里没有思绪,这才让他们畅所欲言。这会儿听了他有条有理的讲解之后,周青发现,其实人家早已成竹在胸,甚至有了更好的想法,只不过是想让他们也参与其中,才特意提问的。

  这样一想,他开始打心眼儿里佩服楚辞了。怪不得他年轻轻轻,就能得皇上信任,来担此重任。

  楚辞不知道自己这么快就让一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只是看着周青的表情越来越严肃,还以为是自己报的速度太快了,不得已一次次地放慢了语速,心里累极了。

  到了下午,楚辞趁着大家还没来,又铺了一张宣纸,在上面涂涂画画起来。

  进来的人见他在作画,都是先一愣,然后脚步放轻走到位置上,生怕打扰了他们提学大人的雅兴。

  等到人齐了,楚辞的画也画好了。他将那画搁置在一旁,开始主持会议。

  上午的是发言会,下午的就是楚辞一个人的主场了。

  他说:“首先,根据大家上午的发言,我决定了,在我们所管辖的范围内,也制定一份邸报。只不过我们不能叫这个名,所以我想了几个新的名字,分别是教育报,学习报和新闻报,大家更认同哪一个名字,现在举手表决。”

  底下的大人议论纷纷,有认为教育报好的,因为孟子他老人家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他们眼里,教育就是培养英才,刚好符合他们最初的目的,叫教育报再妥帖不过了。

  而有些人则认为学习报更加亲民,这样别人一听就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极少数人觉得新闻报很有新意。

  一番表决下来,教育报以两票的优势取得了胜利了,于是他们提学司的第一份报纸,便以此命名了。

  “好,现在我来说说咱们教育报上需要哪些内容。根据大家的意思,我制定了几个版块。第一个就是时政要闻,顾名思义,里面就是记录朝廷上下发生的大事和最新发布出来的政令的。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有些需要避讳,所以在报纸出来之前,需要专人审核通过才能印刷。这部分的内容就先由我来做,待大家熟悉流程之后,再交给你们。”

  这一点很合理,而且这东西刚出来,他们也怕一个不好犯了忌讳,还是先由提学大人去试探一下为好。

  楚辞点点头,接着说道:“接下来第二个是例文赏析。这里面的内容,就刊登我朝历代科举中流传下来的好文章,上面附录作者以及他们的考试的名次和担任的官职。文章就先从南闽省收录的例文开始登记,但要注意一点,就是在官场上作奸犯科者的文章不可刊登在上,这一点也需要专人审核。这一方面就交由周大人负责,可否?”

  周青受宠若惊,当即站起来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好。

  楚辞勉励了他一番,然后又道:“第三个版块叫做评文点阅,这一部分的内容需从学子入手,让他们写好之后自行投稿,而后由他们的师长整理好,推一篇最优的上交到山长处,山长又在里面选一篇最优的交到分巡道员手上,每个县整理好的交上来,由本官和众位大人亲自亲自批阅点评,再将原文和批注一同刊登在上。这一块内容多一点,版面也会大一点。”

  底下有人忍不住叫了句好,此举一公布,将大大激发学子们的积极性,若是他们读书时也有这个,恐怕会为了竞争上报绞尽脑汁地写文章。

  “第四个版块,就叫案例分析。学子们读书是为当官,当官就要懂得破案,咱们要搜集在大魏朝发生的经典案例,将里头的姓名地点一并以化名处置,再将案情铺设其中,点出办案之人的手段和所用到的律法条例,让他们在学习办案手段的同时,也能更加熟悉我朝的律法。在案例分析之后,还要出一道题,上面写上一人所犯之罪,让学子们猜测着量刑。然后下一期再公布上一期正确的量刑方式。在座的大人里,有没有特别熟悉我朝律法的?”

  楚辞问完,就有一位官员举起了手,表示自己还行。楚辞道:“好,那这方面的事就先交由赵大人你负责了。”

  其实楚辞是想多弄一些版面的,可是考虑到现在的印刷问题,这报纸最好还是别弄那么大那么复杂,他准备就弄个普通四开的报纸,也就是a2纸大小的。他将自己刚刚画好的东西拿出来,展示给众人看。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楚辞刚刚不是在画画,而是在设计报纸的版面。这样乍一看上去,确实挺像那么回事的,教育报三个大字写在上面特别的醒目。

  “说完了版面设计,咱们再来说一说别的。这报纸我准备一月出两刊,分别在每月初二和每月十六发行。这样学子们朔望休假回来后,就能得到最新的消息了。各位大人觉得呢?”

  “提学大人,下官决定,这是不是有点紧了?这四个版面的内容编排就要花去大半时间,而后印刷排版又要花时间上去,半月一期,能按时出来吗?”王明做的事和这个有关,所以他对于印刷过程所占用的时间产生了怀疑,按照提学大人说的,恐怕会让时间很紧,他们恐怕无法再做别的事了。

  楚辞听后,点了点头,他一眼望去,提学司来开会的大概有二十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编外人员,加起来一共不超过三十个。按原来的工作内容来说,这些人干活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忙里偷闲,聊聊八卦什么的。

  但如果他们多了出版的任务之后,还要再处理原来的事情,这就紧张多了。看来务必再招一些人过来,专门负责校对排版印刷等事宜了。按照他们要出的报纸份数来看,恐怕至少得再招五个人。

  想好之后,楚辞说道:“刚刚王大人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不过这也好解决。我们只需再招几个人进来专门负责此事即可。招进来的人需要识字,口风紧,手脚又利落的,一应待遇比照着那些人来。这招人的事,不如就由王大人你负责吧?”

  王明心中暗喜,这招人一事可操作性大人。进衙门办差,是大部分人都梦寐以求的日子,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能不动心吗?

  楚辞见他答应得痛快,便也笑了笑。这事无论谁去做都能得些好处,所以谁干都一样。他不用管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只需要王明给他找到合适的人手就可以了。身为上司,偶尔放点权下去,也能大大激励下属工作的积极性。

  软件方面没问题,硬件方面问题也不大。关于印刷设备,他们提学司本就有一套活字模板。只是一张报纸上要印的部分比较多,楚辞希望一张一下就印出来,而不是印好一部分再晒干印另外一部分。所以他让管理财政的周大人支银子再去买几套活字模板过来。

  管理财政的一般都是会叫苦的,这周大人一被点到,马上就想诉诉苦,说些什么没钱的话,推搪一下后再接下,让上司记住他的功劳。可他到了嘴边的话在接触到楚辞似笑非笑的眼神后,便麻溜地吞了回去。这个霉头还是别去触得好啊!

  开完会后,趁着各位大人回家换官服的时间,楚辞瘫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事做的时候是比较快乐的,特别是这件事还挺有挑战性的时候。可是累却一样还是有些累的。

  下属只需要出谋划策,他却要统筹全局,还要全面部署下去,楚辞觉得他今天的脑力劳动量堪比打了一战,现在只想回去好好睡一觉。

  可是他之前已经承诺了晚上的大餐了,要是出尔反尔的话,难免惹人诟病。官场上就是如此,一件小事在这个地方,都会被放到无限大。有时候你遭了祸,可能仅仅只是失言说错了一句话或者某个动作让人不悦了。

  楚辞觉得,这样活着很累。可是世上之人做哪件事又不累呢?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再累也必须要克服。

  他拍了拍自己的脸,然后坐起灌了一杯冷茶下肚醒神。当他再站起来的时候,又是那个精神奕奕,光彩照人的楚提学了。

第341章 关于报纸的讨论

  正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当第一期教育报做出来时,时间已经进入五月底。

  因为这教育报内容比较有深度,比较适合县试班以上的学子, 所以楚辞决定,这报纸县试班以下的一班一份,县试班学子则每人一份,他让各个学校都登记好了人数, 以后报纸就按人数发下去,以免造成浪费。

  楚辞还给知府衙门的人也送了几份报纸过去,这次教育报能够成功发行,知府大人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朝廷邸报只发到各地知府衙门,若他以此为难, 楚辞也没有办法。但自从上次码头那件事后, 陆知府对楚辞的态度就好上许多了。听他亲自上门讨要, 陆知府二话不说便答应了,并让提学司的人每五天过来抄一次。

  六月初二这天, 当陆知府得知提学司的人上门送报纸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心想着还真叫他们弄出来了。可他心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当时楚辞向他介绍时, 他也没认真去听。他本想让他们处理了便是, 但又觉得,这会儿既送来了, 那就看看也无妨,于是便让人留了一份下来。

  陆知府让人将留下的那份报纸放在一边,等他处理完公务再看。这一处理就是一上午的时间,陆知府已经完全将那张报纸抛到了脑后。等他出去吃饭时, 却发现手下的官员们似乎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似乎和什么案子有关。

  陆知府为官虽达不到什么在世青天的程度,但也不算昏庸。他心想着,能让这些人在饭桌上讨论的案子,必是大案无疑。他又回忆了一下这几次处理的公务,发现好像并无什么大案报上来,心里不禁有些生气。

  “诸位在谈什么案子?是哪个县发生的?县官何人,判决为何,为何不上报?”

  一连串的发问让讨论正欢的几位大人脑子发懵,待明白过来是上峰发问时,他们马上解释道:“并非是漳州府之案,这是杜撰的。”

  陆知府一听,感到十分奇怪,一个杜撰的案子也值得他们在吃饭时还要讨论吗?

  “把那杜撰的案子也说与本官听一听?”陆知府在桌子上坐下,示意下人将饭摆上。

  “是,大人。这案子说有一人名叫张三,夜间熟睡之际突闻异响,原是一贼人李四入院想要偷窃。张三起身,在柴房拿了一根木棒出门准备与其搏斗,谁知那李四胆小,撒腿就往外跑。张三提棒追去,那李四慌不择路,掉入路旁深坑,折颈而死。次日,李四家人以杀人罪将张三告上公堂,试问若你是县官,将如何判案?”那位大人口齿伶俐,抢先将这案子说了出来。

  “诸位以为如何?”陆知府就着故事下饭,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有一掌管礼房的大人就说了:“这李四虽有意盗窃,但他罪不至死,张三未免太凶悍了些。依下官之意,应该将其收监,徒三年。”

  “此举不妥,”户房大人就摇头了,“虽然李四之死确与张三有关,可这乃李四盗窃在前,依下官看,只需让张三赔付银子若干即可。”

  “可李四并未偷得任何财物,他既然跑了,证明其有悔过之心,不该得饶人处且饶人吗?张三这般穷追猛打,以至李四性命不保,他家中亦有妻儿老小,生者何辜?岂是区区几两银子就能了事的?”礼房下一典吏说道。

  “不曾偷得,就不算偷盗了吗?那李四会摔死也是因为做贼心虚,怎么能怪张三呢?”

  这几位大人讨论着讨论着,竟然饭也不吃了。一边认为张三虽然有罪但因其追赶的是贼人,只需赔偿即可。另一边却觉得李四无大过乃张三逼迫而死,需要依法处置。

  知府大人坐在旁边一边吃,一边想:好在这几位都不涉及刑狱案件,要不然的话,还不知有多少冤假错案发生。古人言,术业有专攻,此言果然不虚啊!

  “大人,您怎么看?”下面的人吵了一会,觉得好像忽视了陆知府,便来问他的意见,两边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陆知府的支持。

  陆知府慢条斯理地放下碗筷,悠悠说道:“此案应判张三无罪,李四入院盗窃在前,失足在后,与他人何干?李四家人告的无理,但念其乃死者家属,已然痛心疾首,故不治罪。”

  此话一出,两边都傻眼了。因为他们无论怎么争论,都认为张三是有责任的,只是责任多少而已。不曾想,他竟然无罪吗?

  看着各位大人小小的眼睛里透露出大大的疑惑,陆知府笑了笑,说道:“若众位不明白,可去向刑房游大人请教一下,他专精律法条文,一定能给大家解释清楚。对了,这案子是何人杜撰,还颇有趣味的。”

  “这就是今日送来的报纸上出的题,大人公务繁忙,应还未看吧?”

  陆知府听了,便将剩下的饭几口吃了,借口处理公务回到办公之所,将搁置在一旁的报纸打开看了起来。

  被留下的官员们见陆知府走了,便也飞快地吃完饭,而后又一起去了刑房,想要弄清楚陆知府判案的根据是什么。

  刑房游大人刚刚处理了一桩案件,此刻正坐在刑房办事处吃东西。他是个北方人,此刻正拿着煎饼大葱蘸酱,吃得津津有味的。

  “几位大人怎么过来了?”游大人见几位平常不太见面的同僚今天一起过来了,心中疑惑非常。

  这几人被大葱的味道熏了一下,很想立刻出去,可是思及案子,还是坚强的留了下来。“游大人,咱们有一个案子想让你帮忙解解惑,不知你现在可有空?”

  “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礼部典吏将案件和判决都说了一遍,还小心机地将这判决是知府下的隐瞒下来,生怕他因为这个原因影响了公正。

  游大人听完笑了笑,说道:“我还说是甚的疑难杂案,这不明摆着吗?大魏律有云,夜闯民宅者,可就地诛杀。别说张三只是追出去,便是他直接乱棒将李四打死,也无需偿命。毕竟谁知道那李四夜闯民宅是想盗窃还是杀人呢?”

  “……”大人们听后,都沉默了。游大人能理解他们对于律法条文不熟悉的原因,因为职责不同,他们无需深入了解。但这几位大人还是受到了刺激,一个个都决定回家后就看看大律令,以免再像今天一样丢人。

  不止知府衙门在讨论这张报纸,漳州府内所有拿到报纸的学子们也都在议论。

  ……

  当天,府学山长在接到用油纸包裹好的报纸时,就忙不迭地用裁纸的小刀将其划开了。

  包装一拆,“教育报”这三个字就出现在眼前。这是楚辞亲自书写让人刻出来的,大写加粗的字迹看上去无比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府学山长小心地扯出一张报纸,先看了第一个版面。这上面写着时政要闻,然后下面分列了几个数字,第一条消息就是关于最近南闽省城破获水匪一案的事。大标题的下面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破案的过程及最后的处理方法,看得府学山长是心惊肉跳的。他原本只隐隐听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内里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一想到贼人杀害当地百姓,利用他们的身份潜伏其中他就毛骨悚然。

  看完了第一条后,他又接着看下面几条。这里面都是朝廷内外的大事和最新发布的政令,看完后,府学山长陡然有了一种“不出于户,以知天下”的感觉。

  看完第一版面后,他又翻到第二个版面,上面是一篇史论——《刑赏至论》。这是淳德五年,南闽考生林志远在殿试时所做的一篇文章,就是这篇文章,让他得以成为南闽省第一位状元郎,后又入内阁,死时官拜正一品。

  府学山长乃林家后人分支,当他看完这篇文章后,难免热泪盈眶。他没想到,除了林家人之外,竟还有人能记得这篇文章,并且刊登在报纸上任众人品鉴。他一直相信,林家的没落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的祖上曾经证明过,只要肯发愤读书,一定就能出人头地!

  林山长急于让所有人都能看见林家先祖的这篇文章,于是他便唤来教员,让他赶紧去到每个班,把报纸发下去。

  和山长不同的事,所有的夫子和学子在拿到报纸的那一刻,都率先翻找第三个版面的内容。

  前段时间山长去提学司开会,回来就介绍了一下报纸的事情,还让学子们都写了文章交上去,说要投稿什么的。被选上的文章能刊登出来,据说还有什么稿费,最重要的是,还有可能会被提学大人亲自评点,这可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

  “快看快看!这里面有府学学子的文章,第一篇就是!”只见一个学子大声喊到,就好像上面是他的名字一样。

  大家顺着他的指点找到了第一篇,只见上面第一行印着《何谓学也》四个大字,第二行字略小些,上面写着漳州府学乡试甲班陈毓之,指导夫子孟道远。这果然就是他们府学的学子写的!

  大家认真地看完了这位叫陈毓之的学子写的文章,心里忍不住叹服,怪不得人家能上报纸呢,这无论是文笔还是对书籍的理解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好。

  赞叹过后,他们又接着往下。下面是点评,点评人那里赫然写着漳州府提学楚辞几个大字,原来他们说提学大人有可能会亲自点评竟是真的!

  这点评上面首先肯定了陈毓之的文章,说他“文笔流畅,条理清晰”,除此之外,大人还说他“深得魏晋遗风,以古写今,令人赞叹”。当然,夸奖过后,楚大人点出了这文章里的几处毛病并加以修改,又教了他几句遣词造句的方法,还给他推荐了几本书去看。

首节 上一节 203/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