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35节

  先贤馆内陈列着自孔子以来的所有圣人画像。祝提学等人从前头进馆,先焚香祭拜了孔子等人之后,才到了先贤馆内。

  乡试班的一百二十名学子正排列整齐地站在先贤馆内,见孔山长他们踏入,立刻弯腰行礼,齐声道:“学生们见过大宗师,大宗师有礼了。”

  “众位良才免礼。今日毋须拘礼,只把我当成一个普通长辈便是。”

  学子们原本不该抬头直视提学大人,听他这样一说,便都把头抬了起来。

  “尔等个个英姿勃发,气宇轩昂,想必才学也是过人的。我这有一联,想与你们交流一二,你们待会大胆说便是,无论好与不好,都没什么关系。”

  “请大宗师考较。”

  “去岁年尾,天降大雪,我独自出门,偶经一村。此地有草屋三两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吾见远处有一小桥,鸡犬来回走动,留下点点足迹,便心生一上联,至今未得下联。”

  祝提学缓缓吟道:“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众学子低头冥思苦想。

  楚辞想:这上联看似没有什么,但实际上却不好对,这梅花竹叶虽是指两种动物的脚印,但场景却又十分风雅,该如何化大俗为大雅呢?

  不等他想出来,后头便有学子举手了。

  祝提学说:“你上前来。”

  “学生朱杰,见过大宗师。我这下联是:牛马走雪地,两排大蚌王八。”朱杰晃着脑袋慢慢吟出,脸上似有得色。

  站在祝提学身后的官员乡绅们忍不住以袖掩唇,挡住自己的笑意。这下联虽对上了,但粗俗不堪,实在不算是佳对呀。

  孔山长的脸黑成一片,想把这丢人的玩意踢回队伍里。

  祝提学咳了一声,然后说:“嗯,虽对的快,但还需再练练,下去吧。”

  朱杰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后,又有一人举手。

  “上前来。”

  “学生张文海,下联为:莺蝶绕纱窗,满纸牡丹芙蓉。”这次上前的是张文海。他的性格活泼,但是每次作诗联对时,文风都是缱绻缠绵的。

  “嗯,这个还不错。只是终究有些俗气了。”祝提学点评道。

  齐旭也举手了,他说:“学生齐旭,下联为:鹅马行雪地,两行枫叶月牙。”

  “对仗极为工整,不错。”但有些过于取巧了。

  “学生陈子方,我也有了:蚓蛙鸣草地,满天笛韵鼓声。”

  “颇有意趣。”祝提学微笑着点点头。

  终于,楚辞也想出了一联,他犹豫着举起手,然后又放下。

  “你是否也想到了?大胆说出来无妨。”祝提学眼尖看见了,便慈和地说道,连王八都听了,还有什么听不得的。

  楚辞怔愣了片刻,然后说道:“学生确实想出了下联,可是细细想来觉得不合常理,便不敢说了。”

  “哦?不合常理,此话何解?”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不敢隐瞒大宗师,学生的下联为:龟蛇游雪地,满篇铁划银钩。”

  这下联一出,大家都惊讶了,对的十分工整,而且很大气呀!怎么就不合理了呢?

  楚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龟蛇都是冷血动物,他们每到冬天,便不出来活动,一旦出来,必被冻僵了。学生想,不能为了对仗而将这天赋强加于它,故而才不敢说。”

  “哈哈,既能对出如此工整大气的对子,又能因质疑而放弃出头的机会,你这学子倒是有趣,你叫什么呀?”

  朱杰在后头暗暗撇嘴,明明王八与龟是一样的,为何大家的反应却不相同?

第54章 殊荣加身

  “学生楚辞, 见过大宗师。”

  祝提学听他名字, 眼里闪过一丝赞赏。原来这就是那个楚辞。

  “好。看来袁山县学良才不少, 这对联对的都不错。不知功课又学的如何?”

  “请大宗师考较。”学生们又一齐说道。

  祝提学问了几个四书上的问题要他们解答,凡被挑中之人皆对答如流, 听得大家连连点头, 这基础确实扎实。

  问得差不多之后, 祝提学点了几个人, 让他们把得意的文章拿出来给他看。这几个人分别是楚辞,陈子方, 齐旭和江淮。

  其他的学子有些失落,毕竟这个举动表明了提学大人是更加看好他们四人的。不过早有心理准备, 倒也容易接受。

  提学大人拿着他们的文章去了专门的休息室看, 除了此四人外, 其余人不必再跟着。

  学子们散了后,张文海走到甲班的地盘去找方晋阳。

  “晋阳, 你今天干嘛不回答问题?就连我都对了一个对子, 你又不是不会。”

  方晋阳很是懊丧:“不是我不想答题,而是我刚刚发现, 自己因为太紧张了手脚僵硬,脑子里嗡嗡作响, 什么也想不出来。”

  “啊?居然是这个原因。你那胆子也应该再练练了, 见了大场面就拘谨可不太好。”

  “嗯。”方晋阳点点头,下次再不会如此了!

  “不知楚兄和陈兄二人文章做的怎么样,可千万别被那个齐旭压下去。”张文海愤愤不平, 他已经知道了,这个齐旭可不是什么好人。

  方晋阳宽慰他道:“楚兄天资聪颖,文采风流,必能得大宗师青眼,我们只需恭喜他就可以了。”

  ……

  祝提学将几人的文章翻阅了一遍,然后又分给旁边几个分巡道看,首先递给的就是莫道员。

  楚辞目不斜视,与其他三人一样,站在下方等候提学大人的评价。

  “哈哈,你们也都看过手中的文章了,说说吧。”

  “大宗师,属下认为齐旭的文章写的很好,辞藻华丽,对偶整齐,颇有汉赋之风。”

  “这江淮的文章也不错,针砭时事,一针见血,言之有物。”

  “属下也很喜欢这陈子方的,风流俊逸,卓尔不群,心性之高洁跃然纸上。”

  “各有所长,不错啊。莫道员,你怎么不说话?”祝提学先笑,然后看向坐在他左侧的莫怀古。

  莫怀古被提到,竟然没有答话,直到祝提学又叫了一遍,才似猛然惊醒,他起身说道:“我方才被手上这篇文章吸引,竟不知不觉沉迷于其中,故而一时无言,望大宗师海涵。”

  这样痴迷的举动和刚刚其他人的话比起来,各人手上的文章顿时高下立现。楚辞在心中比了个大拇指,这演技真自然,一点也不浮夸。

  “无妨。你看了许久,有什么想说的吗?”

  “文采承疏渥,流传必绝伦。”莫道员叹道:“此子眼界,吾所不及。”

  楚辞写的这一篇文章,以现实为基础,以推论为主线,把国家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尽呈于纸上。若归类到现代的作文里,大概就是幻想篇,例如二十年后的家乡一类的。

  古人眼界不广,一般博古论今,很少人会去幻想未来,楚辞的文章从新意上,就要胜其他人一筹。

  而且他的文风仿的是东坡居士,虽不是秦文汉赋,但其文笔纵横捭阖,气势十足,读起来让人胸怀激荡,欲罢不能。

  不得不说,苏轼其实算是楚辞的爱豆。无论是他的诗歌文章,还是他的行事为人,楚辞都是万分佩服的。

  他的行书《黄州寒食帖》,更是放在楚辞的书桌上,每日必临帖一次方能放下。

  “莫道员所言,亦是我想说的。”祝提学微笑点头,如此这般,他将这“贤良方正”匾颁给楚辞,也算是说得过去了。

  若他写的文章实在不堪入目,祝提学是宁愿给他换一个奖励,也不会败坏自己的名声的。

  其他人听了他的高度评价,也纷纷将楚辞的文章来回传看,看了之后都点头称是,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陈子方朝楚辞笑了笑,想着等下把他的文章借来拜读一二。齐旭脸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波涛汹涌,对楚辞更添了两分恶意。江淮也有些不服,但思及楚辞往日排名,心里也释怀了,技不如人当自省才是。

  “楚辞上前来,我观你似乎还未冠字,不如你及冠之时,我赐你一字?”祝提学突然生出了这个想法,于是顺嘴一说,说完却有些后悔了。

  要知道为人冠字者不是长辈就是恩师,现在这楚辞虽有些才华,但此后默默无闻者却更多,现在贸然提出,终究有些不妥。

  楚辞抿了抿唇,并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欣喜若狂,立刻跪地认下这个大宾。

  “承蒙大宗师厚爱,小子本不应推辞。但小子心中已有人选,还望大宗师恕罪。”他弯腰行礼,虽然是立于人下,但他的态度却很坚决。

  在场之人心中俱是一惊,这小子竟如此狂妄,就连大宗师也敢拒绝,真是不识抬举!

  祝提学听他拒绝,心里先是一松,而后又有些生气于楚辞下他面子。若楚辞说不出一个正当理由,恐怕就会得罪他了。

  “哦?你心中人选可是你的父亲?”祝提学板着脸问道,若是父亲为其冠字,长者赐不可辞,倒也说得过去。

  “学生少年丧父,并未有此福分,思及先父往日爱重,肝肠寸断不已。”楚辞言语哽咽,黯然低头。

  他沉默了一会,然后又感激道,“幸而学生有一恩师,他待我如亲子,授我学问,教我做人,救我于危难之中,其恩义大如天。学生心里,也早就把恩师当做亲父看待了。古人云:天地尊亲师。他既是亲父,又是恩师,学生实在想不出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一番话听得众人都有些感慨,此子倒是有情有义之人,面对权势诱惑,心中仍不忘恩师,可敬可叹啊!

  “好,说的好!起来吧。”祝提学将板着的脸一收,合掌大笑道。“我早知你的情况,故而出言试探,若你欣喜接下,我倒要看不起你了。你思维敏捷,才学过人,又有情有义,确实配得上'贤良方正'这四字!”

  其他人纷纷向祝提学祝贺,恭喜他甘州府有此有情有义之人,实是祝提学福荫笼罩。后又恭喜杨知县,袁山县得此良才,是他治下有功。再恭喜孔山长教化出众。最后才是恭喜得到殊荣的楚辞本人,赞他少年英才。

  楚辞先是震惊,然后欣喜不已,最后又有些惶恐不安,待众人都劝他时,才战战兢兢地接下这份大礼。

  “到底是少年心性啊。”大家如是说道,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纯朴忠厚啊。

  殊不知楚辞衣袍底下的狼尾巴早已甩上了天。

第55章 国子监荐帖

  县学的夫子们等在外头, 听到里面传来的话不由面面相觑, 然后有志一同地将羡慕的眼神投向秦夫子。教徒当如是啊!

  秦夫子面色复杂, 他确实没想到楚辞会拒绝祝提学给他冠字的提议。当时乍一听,他确实有几分失落, 其实他已经帮楚辞拟好了字, 就等楚辞生辰, 上门请他当大宾了。

  但另一方面, 他却欣慰于楚辞的优秀,若是能得祝提学冠字, 往后前途无可限量。

  楚辞拒绝的那一刹那,他其实是生气的, 觉得他太过儿女情长了, 不懂为自己打算。但随之而来的是满满的骄傲。这一辈子, 收到这样一个徒弟,已经足够了。

  中午时分, 杨县令设宴款待, 特别把楚辞四人喊去陪席。那祝提学对楚辞口中的恩师也产生了一丝兴趣,便让孔山长把他也请来。

  席间, 众人推杯换盏,说些各自知道的趣事。祝提学和秦夫子交谈过后, 说道:“我这才知道, 你这学生为何会如此维护于你。”

  “大宗师过奖了,愚徒不知礼数,冒犯了大宗师。幸亏大宗师宽宏大量, 不与他一般计较。”

  “你既是举人,为何不谋个官身呢?”考上举人就意味着踏上仕途,即使会试不过,也是可以去补官的。

  “多谢大宗师关怀,不过相较于做官,还是夫子这个身份更适合在下。”秦夫子其实补过半年的知县,只可惜那一次让他伤透了心,故愤而辞官归故里,当一个闲云野鹤的夫子更加自在。

  “原是如此,不过教化人才也是一项大功德,和为官也没什么两样了。”

  “……”

  宴后,祝提学去了县衙为他安排的休息室,之后他让人去请莫道员和楚辞过来。

  “去岁多亏你的献灾之策,才解了漠北困境。这匾就是回馈,你可还满意?”在场没有外人,祝提学也就开门见山,他观察了楚辞一早上,觉得他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

  “能为朝廷解忧,学生喜不自胜,如今又得提学大人看重,赐下此匾,区区数言难表吾之心情。”这东西可是有钱也换不回来的,挂上去能福及子孙,甚至整个地方都能跟着一起沾光。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样东西要给你。”祝提学示意,莫道员上前一步,给楚辞送上两张名帖。

  “这是——”楚辞打开一看,顿时失声,这是荐帖,推荐持帖之人入西江省国子监进学。

  这国子监在前朝时仍然只存在于京师,后太祖上位,言只有一所,不能广纳天下有才之仕,当是朝廷之不幸,便颁下圣旨,每相邻两省设一所国子监,全国各地共七所,京师独占一所。就读于其中的学子称为监生。

  监生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楚辞甚至还把《临死前的严监生》当作过公开课的内容。

首节 上一节 35/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