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30节

  剩下的一些东西,大多就主要是表示一下存在,仅此而已。

  例如京城航大,就把京城一号给弄出来了,你别管这飞机经济性、运营能力、是否量产等方面是不是有毛病,但是你就说这东西是不是轻型客机吧。

  而且这架飞机作为我们在民用航空上,真正的第一架探索者,不论成功与否,还是很有意义的,放在这里并不突兀。而且这架飞机有一个特点——还挺好看,至少在这个年代来说是如此。

  撑个场面是绝对够了。

  其实非要说的话,我们倒也不是没有民用机型可以展览,至少军民两用的是有的,刷个漆就能当民用的展出,例如教练-6、空运-2等型号。

  不过可能是考虑到这些飞机都有个出身白熊的哥哥,我们还是暂时没有把这些飞机给摆出来,算了算了,大家邻里邻居的有点不好意思。

  所以这个展台上,真正重量级的,其实只有一个,但是就这一个,是绝对重量级!

  ——我们和高卢合作的支线大飞机!

  高卢三角公司的人会大量出现在这里,这也是主要原因,他们是来和我们一起,参展的!

  这架飞机的速度自然是没有那么快,但是模型、总体参数等信息是已经基本确定的,已经具备了向世人进行推广介绍的基础。

  这也是很多新型飞机商业化推广的常用手段和第一步,先看模型和介绍!至少先把声势造起来,让人们知道可能会有这么一个选择。

  当选择非常唯一的时候,可能没人会有静观其变的想法,但是一旦有了更多选择,哪怕是意向性选择,航司或者是各国政府,就会在悄然之中改变一些既定的想法。

  别的不说,拿来谈判讨价还价也是好的嘛。

  “东方人和高卢人合作研制大型支线客机??天啊,我是Vodka喝多了,昏死了100年么?他们怎么会合作?”

  “这是对阵营的背叛!”对于白熊来说,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冷静,他们没有背叛任何人,这只是很正常的商业和技术交流,当我们拒绝为他们提供相关技术时,他们有权利寻求任何他们能寻求的渠道。”虽然这名大白熊的航空技术人员说得很客观,但是他的脸上的表情,出卖了他的心情,他心里充满了担忧。

  他非常清楚,这架飞机如果真的顺利合作下去,对花旗佬有没有威胁不知道,但是对白熊自身的客机产业,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毕竟他自家人知自家事,此时自家的客机在经济性、维护性、运营能力、安全性能等指标上,并不突出。

  如果说南方同志自己一家几乎不可能给自家的民航飞机产业带来任何威胁的话,那加上高卢人,这件事情就陡然变得严重起来。

  从出身上来说,这是两个阵营的老二合作的结晶,可以说是出身先天占尽优势,而且在技术上也有足够的背书。这可是两个都有大伊万的国家,而且也是为数不多的在航天上有自身技术能力的国家。没错,通过高卢人的努力,他们在不久前终于把自家的卫星打上了天,上面还使用了一些来自我们的技术。

  而核技术和航天技术,在这个年头对买家对卖家的技术信任度的影响,可谓是最高的两个,没有之三。

  他们有大伊万?嗯嗯,牛逼牛逼,绝对牛逼。

  他们有卫星和火箭?嗯嗯,没跑的,肯定牛逼。

  至于这两个东西和民用航空之间有什么具体的联系,是否能划上等号?那我不管。

  毕竟这是60年代,一个全世界都在为核技术疯狂的年代,一个镭溶液当补品喝、铀矿石当玩具卖、辐射物掺牙膏刷的年代。

  现在看来,民航产业仿佛开始向两个老大各搞一摊,两个老二合作一处,还有个约翰牛偏安一隅的方向发展,这别说对白熊不是个好消息,就算是花旗佬,也同样不是好消息。

  两个老二凑到一块儿,1+1>2这种事情是非常容易发生的,特别是这两个老二各自擅长的技术方向,具有极好的互补性的时候。

  白熊的技术人员非常清楚,南方同志在某些方向上,具有甚至全世界都无可比拟的优势。

  “走,我们去看看。”带着一点惶恐和不安,白熊的技术人员跨进了一道门。

  这道门,是一个模型的门。

  我们和高卢人为了这次展览,可谓是费了大功夫!

  别说我们作为主人非常积极,就连高卢那头,也是激动非凡。

  就说这个合作伙伴选对了嘛,看看这个展览现场的人,有多少是来自俺们高卢根本就没法进入的市场啊!

  这对于苦于意向订单,或者说都还没到那一步,甚至连关注都还比较缺乏的高卢三角公司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对于三角公司来说,有了花旗这个同一阵营的老大压制,而且对方又是这个产业的先行者和逐渐夯实基础的垄断者,他们受到的压制非常厉害。

  花旗佬对付外人在不在行不好说,但是杀熟对付自家喽啰,那是绝对一刀一个准,放血快准狠。

  高卢人虽然不算是他们的喽啰,挣扎着想要自主性,但是花旗人同样是小刀子乱飞。

  此时,原本是一步闲棋的与东方人合作,陡然间就变得重要起来,而且东方人不愧他们给人们留下的一贯印象,态度那是绝对努力、认真、端正,非常配合。

  而且他们的技术,也是出乎意料的好,至少在他们负责的那部分内容里,高卢人自愧不如。

  这一次,两家人合起来,在展厅里整了一个大活儿——一个驾驶舱和部分乘客舱段的模型!

  飞机虽然还没弄出来,但是一点儿不妨碍两家人合伙搞一个模型出来,而且这个模型,尤其是驾驶舱,与别的飞机是不同的。

  白熊的技术人员,一走进这个模型,就知道坏了!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如果说乘客舱段看起来只是达到了当前民航客机乘员舱的一般水准偏上的话,那么驾驶舱就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初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典型的客机驾驶舱,但是人们不用专门去仔细分辨,就在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个驾驶舱的先进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愧是东方人和高卢人合作的飞机,技术上看起来非常先进。”就好像即使不是搞科研的人,在看见先进设备的时候也能感受得到一样,其他国家进来参观的人,哪怕不是这个行业的,也能一眼看出这个驾驶舱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高技术感觉。

  “我觉得比老大哥的还要好,老大哥的全是仪表,这一个看起来要简单明了得多。”另外一人的话,让旁边同样在仔细参观的大白熊们心里直抽抽。

  但是他们还不能不服,必须承认,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与传统意义上的客机驾驶舱完全不同的画面。

  他们现在算是知道前面在其他展区看到的那些东西都用在哪里了,例如纯平显示器、TN-LCD显示器、LED数码管等等。在这个驾驶舱里,只要是飞行员直面的仪表,只要是能够使用这些新型显示设备的,通通都换成了这种新型现实设备,一眼看上去就高技术气息拉满。

  “和这个驾驶舱相比,我们的客机驾驶舱就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一名白熊客机技术人员叹道。

  “上个世纪没有客机,连飞机都没有。而且这种显示方式虽然看起来先进,但是可靠性不高,容易损坏。”他的同事仿佛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极力挽尊。

  这时,驾驶舱角落里一位高卢人开口了:“先生,他们非常可靠,甚至我们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我们和我们的东方同事,为每一块玻璃仪表都配备了机械备份或者高可靠LED数码显示备份。”

  这是三角飞机公司专门安排在这里为好奇的客人做讲解的,甚至三角飞机公司非常贴心的准备会白熊语的,作为革命老区,他们不缺这样的人才。

第1267章 大方的白熊(4k)

  这位来自三角公司,通晓技术和多国外语的多面手,此时心情极为畅快,这里的每一个人,可都是这架飞机的潜在客户。

  哪怕是他和他的同事已经轮流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天,为无数的人介绍了这架飞机,每天都口干舌燥,但是他的情绪却非常高涨。

  可能唯一的例外就是这些来自白熊的人,他很清楚,就算只是为了脸面,白熊也不可能对这架飞机有任何兴趣。他们宁愿用轰炸机改客机,也没有任何拉下脸来用这架飞机的可能性。

  冷战就是这么残酷,不近人情。

  本来以为自己暂时可以休息一下的他,没想到却听见了白熊技术人员对这架飞机并不客观公正的评价,甚至还有些傲慢无知,那么大的一片备份仪表你看不见?虽然这些备份并不处于最好的区域,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对于这位三角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他非常有礼貌的向对方解释了一遍,并且伸手指出了这些备份仪表所在的位置。这要感谢东方同事,他们保持了一种看起来很矛盾但是却很坚持的习惯——激进中带着保守。

  三人制座舱?人太多了,两人就够,我们有足够的自动化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要用全玻璃座舱?没问题,但是机械或高可靠备份得留下。哪怕增加一点成本也在所不惜。

  三人改两人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至少空间上,让这些仪表布置起来不再捉襟见肘。

  事实是最好的武器,在高卢人的手指之下,大白熊们不得不承认,对方是对的,他们的确是在安全方面考虑很多,而己方的评价有些有失偏颇。

  虽然从这个驾驶舱模型来看,还看不出更多的指标,例如油耗、飞行性能等等,但是这个座舱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先声夺人。

  利用跨代的玻璃驾驶舱布局,这种直观的科技进步和未来风格,直接强横野蛮的闯进了每一个对支线客机有兴趣的人心里。

  虽然人们嘴上不说,但是在心里,不少人都浮起了“老大哥的飞机好像不如这个”的想法。

  买是不可能买的,现在也没法买,但是这并不耽误参展的人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向展台的两国工作人员索要着资料。

  至于这架飞机是高卢人造的?别说一些不存在阵营的第三世界国家,就算是经助会国家里,这个问题也完全不存在。

  咋滴,老大哥造的飞机是飞机,二哥造的就不是了?都是一家的,不存在,不存在。

  这也是白熊的人,看到这个飞机模型最担心的事情——南方同志和高卢人一起,利用自己的身份,成功的卡了一个巨大的Bug!

  他们能自如的向两边推销自己的飞机而几乎不用担心任何来自意识形态的麻烦,不但他们不用担心,买飞机的也不用。

  这个Bug,除了这两家,其他家很难卡得起来,卡Bug?脑袋都给你扬了信不信?

  只有这两家无所谓,有本事你来?

  来自各国的相关人士,拿着手上的资料,看着眼前的仿真座舱,再瞧瞧边上的整机缩比模型,兴趣十足。

  耗油率和动力,由来自花旗的发动机进行保证,这是高卢人的优势,阵营的羊毛薅起来毫无压力,而且他们自己在这方面也不是毫无成就,同时还有东方人在协助,看起来完全不用担心。

  座舱布局,完全满足当前的主流要求。

  航程,已经几乎达到了这个尺寸的客机在满足运载能力前提下的最大极限,不仅能满足中小国家内部通航需求,甚至能满足跨国中远程的运营需求,大不了加个中转机场,还能提升上座率。

  至于细节的技术,这些资料上没有,模型上也展示不出来,他们也不关心,只要这两个国家能满足上述指标,那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就有足够的理由对这架飞机保持关注。

  对于大部分有能力购买一定规模的支线客机的国家来说,他们其实没得选,只能选自己老大的飞机,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垄断,现在看来,这种局面终于可能被打破了。

  展台上的两国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的接待着一波又一波的客人,这第一炮看来是打响了,前景仿佛又变得光明了一些。

  斗牛国的人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他们对大飞机倒是没什么想法,他们那个贸易股份公司也不行,这是国家层面的事情。

  但是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邻居,浓眉大眼的高卢人,居然在暗地里整了这么一手大活儿。

  高卢:这有什么好吃惊的,白熊要是真打过来了,我可是顶在你前面的,冒这么大风险,多找点吃的有什么不对?

  如果说这里的展品虽然高度高,但是还多少接一点地气的话,那么航天展台就是另外一副景象。

  ——看的人不少,但是靠上去询问的,寥寥无几。

  主要是这年头能在这方面问得出问题的人,都压根找不出几个来。来这里参观的人,更多是带着“感谢东大开源”的想法,以及对航天技术的神秘向往,没别的想法,就是想来见见世面。

  毕竟这年头正大光明的把航天这块的东西拿出来展览的可不多见,或者说有航天能力的国家都没几个。

  人们看着展台上1:1的卫星模型,啧啧称奇,仿佛这一刻,他们和浩渺无垠神秘莫测的太空之间,产生了一种直接的联系一样。

  就连白熊和高卢人到这里,都要停下来仔细参观一番。

  而对于客人们来说,这个地方有些神奇的在于,这里也卖东西!

  “你好同志,你们这里售卫星?”经助会国家的人,称呼我们的工作人员为同志,那是一点儿毛病没有。

  “不,出于成本、管理和技术考虑,我们并不出售卫星,但是我们可以提供气象卫星服务,这样的话,你们可以花费较小的代价,获得卫星云图服务。”我们的同志解释得非常仔细。

  这个鬼主意是高振东给防工委出的,这也是为数不多的防工委放到民用区域的展台。

  高振东说得很有底气,这样可以充分解决世界其他国家对气象卫星的需求,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群众提供福祉。而且气象卫星的图片分辨率,完全不具备军事应用的可能,是完全民用,从法理、敏感性和道德约束上来说,都没有任何的问题,甚至还能多多稍稍占据一下道德制高点——那啥,科学无国界嘛。

  “好歹能为我们的卫星火箭整点儿经费回来,反正卫星总是在天上飞着的,不卖白不卖啊。让全世界的广大贫苦人民能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嘛。”这才是高振东的原话。

  还别说,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的国家并不少,这东西虽然不能消灭灾害,但是能预警灾害,仅此一项带来的收益,就可能远超付出的代价。

  介绍完这个“气象卫星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又补充道:“如果客人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先详细了解一下。因为通信、卫星轨道和数量的原因,加上我们要自用,能为其他国家提供的机会并不多,建议是先多了解一下。”

  这还真不是我们饥饿营销,主要是技术原因,毕竟主要目的是自用,提供服务是锦上添花的事情,除了经济上的利益之外,更看重的还是宣传效果。所以我们对客户的态度,是姜太公钓鱼,而且也没想要太多,只要有那么几家用起来达到宣传效果就行了,多了也服务不过来。

  真正要很好的商业化,那得等高振东建议的下一代卫星平台之后的事情了。

  我们主观上没有饥饿营销的想法,但是实际可用资源匮乏的事实却是形成了饥饿营销的效果,有的国家一听这个,反倒是兴趣更浓了,这一定得好好看看。

  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真的能获得气象卫星服务,这也是他们的政绩,航天技术在这个年头就是这么豪横,能够有渠道用得到,就已经可以拿来吹牛逼。

  这回在展台边目瞪口呆的,是白熊的人。好家伙,卖我们一颗整的也就算了,居然还拆散了卖?南方同志这个操作简直让他们大开眼界。

  其实航空航天的展品不多,更多是带着试水和推广的味道,但是就这一点点展品,却让来此参观的客人们心里生起了一种感觉。

  ——东方人真的醒过来了。

  ——

  当天晚上,京城的一个涉外宾馆里,来自白熊的代表团正聚在一起,交流着来自白天的收获,这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其中有人严重怀疑,在这里面一定有来自卢比扬卡的人。

首节 上一节 830/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