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这样。你的意思是,利用我们的新型雷达,测试一个能接受的雷达反射面积出来,然后根据这个雷达反射面积去进行设计?”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样我们就不用过度追求极小面积,能为飞机设计带来很多便利。”
“那您刚才说的战术运用方向上的隐身是指?”那个明白了,这个还没太明白。
高振东笑道:“这个简单,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因为各个方向上的几何形状不同,在各个方向上是不同的。我们不去要求所有方向都很小,有几个对战术最重要的方向上是隐身的就可以了。”
西南所的同志都有点惊呆,还能这么凑合?
没想到空装局的同志却是击节大笑。
“好!好!这个建议很好!要我看啊,就前面看过去能隐身就行,屁股不用。”前向是接敌方向,能隐身就够了。空装局的同志知道全向隐身会带来难度剧增的后果,甚至胎死腹中,所以他选前向。
西南所的同志们明白了一点,合着是这么个意思,没想到空装局那边居然还同意。
空装局当然同意,打击敌人最重要。只要敌人都打光了,那屁股显眼一点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委总工也是连连点头,这个考虑很成熟,抓大放小,果然,高振东同志的想法,虽然很多听起来很离奇,但是他绝对是充分的权衡和考虑过的,想法周全成熟,能很好的平衡技术、难度、实用之间的矛盾。
听了空装局的话,高振东笑了起来:“也不至于那么极端,我的考虑,是主要保证前向、前上、前下、以及前侧一定角度的雷达反射面积足够小,侧向、后向等,就只是尽量兼顾了。”
说到这里,高振东又补充道:“而且,这几个方向,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西南所的同志有点没听懂,这几个方向,非要说的话,就是背部较容易解决,那块可以搞得比较平,但是其他几个方向,好像不是那么容易。
“高委员,腹部形状复杂,可能很难搞啊。”
腹部有起落架,有大量开口,因为发动机、进气道等原因,腹部形状很复杂,想想都知道反射面积有多大。
没想到高振东呵呵呵笑得更厉害了:“巧了,我们以前的一些设计要求,正好就满足今天的这个情况啊。”
高振东此言一出,西南所的同志们就仿佛被施展了定身法一般,呆若木鸡。
就连参加了新空优整个工作流程的总工他们,也愣住了,他们想起了很多事情。
高振东在新空优的相关工作会议上,要求机腹尽可能光滑,要求开口盖一律设计为六边形或锯齿状,要求机体剖面接近梯形……
这一切的一切,都非常巧合的指向了此次隐身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设计要求。
虽然西南所为此,在设计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他们还是很严格的执行了高振东的要求,尽量进行了满足。
如今看来,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正好。有的同志想起了一句话,好的理论,往往是共通的。
虽然角度等细节可能不完全满足隐身的需要,但是在这个的基础上改进,比起在传统战斗机的那个极度凹凸不平的机体上改进,不知道简单了多少。
但是在防工委总工心里,想法和同志们就不太一样,他敢肯定,高振东在一开始规划新空优的气动外形的时候,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去的!
只是他那时候,拼图还不齐,只能从自己的技术直觉出发,竭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新空优的前提下,做了提前部署。
而现在,最后一块拼图出现了,他也就能真正大刀阔斧的把想法执行起来了!
“振东同志,你想得好远啊!”他拍了拍高振东的肩膀,感慨道。
此话一出,同志们才意识到,也许这件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这么简单。
西南所的同志这才想起来,曾经有同志评价过高委员主导的这个气动外形,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但是一直不得要领。
现在谜底揭晓了!
同志们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有这个技术直觉,很了不起,有这个直觉还能尽可能的做好提前部署,那就更了不得。
只有空装局的同志,脸上笑出来的皱纹,比人脑子的脑沟都要深。就说高振东同志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没想到他布局居然如此的深远了。
不愧是部队上出来的同志,这打埋伏的本事,一般人还真没有,感谢陆军老大哥帮忙刷的大飞机!
会场上沉默了一会儿,高振东受不了了,笑道:“巧合,巧合。总之,这个事情是好事,我们的条件,比想象中要成熟。”
巧合个鬼……算了算了,难道还能责怪高振东同志埋伏打得太好了?
既然话说到这里,同志们的信心再次上升,这东西也许真不是不能搞。
既然要搞,那就不妨继续深入一下细节,趁着高振东同志在这里。
“不过有一个问题,外挂怎么办?总不能这架飞机就靠机炮过日子吧?”没外挂,再好的弹也打不出来。
第1385章 没剩多少问题了?(今日4k,明日开始恢复9k)
高振东笑道:“那好办啊,那就不外挂!我们放到弹舱里去。”
此言一出,别的同志还没什么反应,空装局的同志却是反应最大的。
高总工那不是最讨厌弹舱的么?
老的图-4,弹舱没了,变成了任务载荷和燃油;
仿制伊尔-28的轻轰,弹舱被整没了,变成了攻击机;
从米格-19仿制型改进而来的老攻击机,弹舱也没了,变成了多用途战斗机;
仿制图-16的中轰,也在一门心思的想取消弹舱。
怎么在这个事情上面,他反倒开起倒车来了?
“高总工,挖弹舱会不会影响油量,增加阻力?”
此时的同志们,倒还没想着弹舱有什么难度,毕竟这东西以前到处都是,简单!他们是万万想不到几十年后,白熊会在军迷中留下一个“薛定谔的主弹舱”的梗。
他们担心的,还是燃油和阻力,毕竟在这之前,取消弹舱改外挂的方式,对飞机的航程的确是有很明显的提高。
而且内置弹舱,明显会增大机体,对飞机干净构型下的阻力带来不利影响。
高振东还没说话,西南所的同志们却是一脸佩服的道:“不会,不会的。”
原来高委员那是早有准备啊。
空装局的同志转头看向西南所这边:“哦?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为了满足高总工机腹尽可能光滑的要求,我们的飞机机体本来空间就很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我们想尽办法,把原来凹凸不平的地方全部用一块平板给盖起来了,如此一来,原本凹凸不平的空间就变成了机内空间。我们刚才估算了一下,先不讨论形状,从容积来说,空间是足够装弹又装油的。至少四到六枚空空导弹问题不大,实在不行,请导研院的同志给导弹修修型。其实在这之前,我们在担忧另外一个问题——把飞机机体内的多余空间全部装燃油的话,整架飞机会大大超重!我们不得不考虑让其中一部分空着!”
飞机的发动机推力就那么大,如果所有的空间装上燃油,加上外挂的武器,妥妥的超重,现在把其中一部分空间用来装武器,简直完美。
西南所的同志们言语之中,满是对高振东的佩服,这提前量打得,此时,为了抚平机体、同时保证气动所付出的辛苦,显得是那么的值得。
空装局那边大喜,4-6枚,足够了!其实别说现在,就算是到了几十年后,主流空优挂载也就是4中2近,除了少数重型战斗机和用作展示能力之外。
高振东笑道:“其实,如果为了保证空优战斗机的进度,还有一个办法——分两步走。”
毕竟这个空优战斗机也是要进度的,不可能为了隐形设计长久的拖下去。
“哪两步?”
高振东道:“第一步,半埋挂架,在机体上挖几个槽,把导弹大部分埋进去,在外面只露出一部分,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只是这些半埋挂架用途很单一。如果执行多用途任务,还是要另外加挂架。”
空装局的同志笑了起来:“空优就要有空优的样子,单一也没关系!至少能快速解决问题。至于多用途,能加装挂架也就行了。”
再说了,估计这东西真的弄出来,很长时间之内,空军的同志是没功夫拿他去执行多用途任务的。
西南所的同志们更是连连点头,如果各方都认可这一步,那对于他们来说至少这一部分的任务是能保底完成的,毕竟半埋挂架和他们现在的机体成果相比,和没修改差不多。
“至于这第二步,就是正经的内置弹舱了,可别小看这东西,这东西在战斗机的高速之下,很不容易搞的,不仅仅是在机体上挖个坑那么简单,说得难听点,搞得不好,连门可能都打不开,更遑论发射导弹,导弹根本飞离不了机体也是有可能的。”
西南所的同志们这才想起来,过去的弹舱,大多都是在轰炸机这种低速飞机上实现的,而且其携带的炸弹,本来就没有为在空中飞行优化,在强气流下、结合重力,受到干扰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而导弹就不一样了,这东西也就比125公斤炸弹重一点,还是为在空中长距离飞行优化过弹体的,强气流一吹,还真有些难度。
特别是弹舱是个凹坑,气流从外部冲进去,远比挂在机翼下要复杂得多。
虽然的确有些难,但是一想到有半埋打底,西南所的同志们底气就又足了起来,高总工铺的路,走起来就是这么舒服。
“没关系,我们有信心,先用半埋打底保证成功率,然后再改进挖弹舱的进度。唯一就是这个弹舱不可能做得太大,装不下大炸弹,想用来踹门,倒是有些力有不逮了。”
没想到空装局的同志笑了起来,那表情是既开心又佩服。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高总工早就建议相关厂所的同志,搞好了125kg的制导炸弹,别的可能装不下,但是这个级别的绝对没问题吧?”
合着连炸弹都给准备好了。
西南所的同志连连点头:“装得下,装得下。这东西还没中程空空弹重呢,口径也不大。”
“那就没问题了,125kg炸弹炸坚固地堡可能差点意思,但是炸炸雷达什么的还是很好用的,只要把雷达炸掉,后面其他装重型炸弹的飞机也就能一拥而上了!”
难怪就算有了半埋挂架,高振东同志还是想着要搞弹舱,合着这东西真的能踹门!
高振东笑道:“实在不行,你们还可以请相关厂所的同志,专门给炸弹修修型嘛,比如截面是矩形的炸弹。”
“啊对对对!这也是条路子!”空装局的同志乐得合不拢嘴,外挂的问题解决了,他这才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阻力。
西南所的同志却是一点都不担心:“阻力啊,是这么回事,只要外挂物都放到机体内部或者半埋了,那增大的那点机体带来的阻力,远远没有取消外挂减少的阻力大!也就是说,这架飞机的任务构型,其实阻力是大大减小了的!而且这种升力机身,本来升力情况就比较好,也算是能侧面抵消一些阻力带来的问题。”
高总工提出来搞升力机身,在这个飞机身上再合适不过!
“不过如此一来,会增加大量的计算工作,特别是气动-隐身外形的修改,做实验我们是做不起的,尽量先算出一定范围内的方案,再去做实验很有必要,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机。”西南所的同志道。
“好说,这个事情,我们会帮你们解决!我帮你们要最新的32N机,速度快得很!”空装局的同志大包大揽,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天下哪有这么好的美事。
高振东却是笑道:“嗯,先凑合用32N吧。”
就算是最简单的集群,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出来的,好在32N已经有几十年后386的水平了,用在这个阶段的科学计算上,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开创者的坏处,是什么都得自己摸索,但是好处却在于,他们不用追求太过极致的结果,大差不差,就已经是开天辟地。
高振东这话,让空装局和西南所的同志就是一愣,这话听着,很有内涵啊,什么叫“凑合用”?
32N这个级别的机器,别说国内了,就算是放到国外去,那也是一等一的强啊。不过这“凑合”二字,很明显是在暗示,还有更好的,至于为什么要先凑合用,也许是因为还没搞好,也许是因为还没产量轮不到。
不过看着笑而不语的防工委总工和高振东,他们也只能把心里的好奇强行压下去,不该问的不问。
防工委总工是知道超级计算机的事情的,毕竟这个项目,有防工委的一半,也有十二机部的一半,作为委总工,他肯定是知道。
振东同志这兵马未动,各种粮草却是先行,早有准备!
“不过如此一来,进气道倒是成了问题,弹舱势必挤占进气道的空间,就算是总容积足够,但是必定会挤占进气道的最优进气路径,影响到进气效率。”西南所的同志们看着飞机结构草图,提出了更多的思考。
走的路程长了,而且还带拐弯,那总是会影响到效率的。
高振东摇摇头道:“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不是坏事?”别说西南所,连其他人都有些奇怪。进气效率低了,就得付出更多代价弥补。
看着他们惊讶的表情,高振东肯定的点点头:“不是坏事!进气效率,可以通过对进气道进行一定的改进来弥补,而且带来的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弯曲进气道能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
这还能带来很大的好处?同志们是百思不得其解。
高振东指了指后部的发动机叶片:“是的,巨大的好处,弯曲的进气道,能遮蔽电磁波直视发动机叶片的路径!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射源,而且是没法处理的反射源!不过不遮住,正面隐身效果就好不了!”
和飞机还能修修外形不同,叶片的外形那是很难修的了,在这里没有兼顾的说法,只有一种追求,一种极致的追求——给我狠狠的吞!稳定的吞!
吞什么?空气。要又多又稳。
所以想在叶片外形、前方增加遮罩网这些方面入手去降低发动机叶片的雷达反射信号,几乎都是歪门邪道,得不偿失。
至于涂隐身涂层……这么说吧,解决涂层能牢固附着在叶片上不脱落、不影响发动机进气、还要兼顾维护性所花的心思,还不如折腾S型进气道。
毕竟花旗佬后来的猛禽那涂层,糟蹋得跟修车的腻子没打好似的,想要在高速旋转的叶片上刮那玩意,难!
看着高振东的手指,同志们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真的是有差距的。自己这边还刚刚接受外形隐身,并开始力求尝试解决,人家的目光,已经放到飞机肚皮里去了,就这么隐蔽的地方,他都给考虑到,并且用一种近乎“废物利用”的思路解决问题。
弹舱会影响进气道?诶,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虽然进气效率小有影响,但是我把叶片给遮住了啊!
进气道这一段,和发动机叶片有所不同,还能动动手脚想想办法,把受影响的进气弥补回来,因为它的工作环境和状态,远远没有发动机叶片那么极端、恶劣和复杂。
“妙啊!这真是绝了!”西南所的同志再次发出了很多同志曾经发出过的感叹。
“进气道的事情,我们一定能解决!”相比更加科幻和玄乎的隐身,解决进气道的那点影响,对同志们来说信心更足一些,能在高委员的帮助下偷个懒,傻子才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