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王勇觉得自己还得继续努力。
这样的话,就算他不可能跟上王程鹏的步伐,但是至少也能望到王程鹏的项背。
……
就在大鹏制糖厂蓬勃发展的时候,朱宏的特别训练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他倒是没撒谎,应该是真有小学底子,在王程鹏的针对性培训下,不过花了几天时间便将小学的知识点都重新学了一遍。
再将最开始的测试试卷拿给朱宏去做,这一次,他倒是可以做到满分的程度。
只是还没等朱宏高兴两分钟,他便被王程鹏刚拿出来的初中课本吓成了苦瓜脸:
“王哥,我才刚学完小学的知识,应该用不着那么快就学习初中的知识吧?”
“就算我是天才,有着两倍于普通人的学习速度,那我学完初高中的课程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时间——不等人!
熟知历史进程的王程鹏知道,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朱宏缓慢发育,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珍惜这仅仅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王程鹏还有其他事情,更是不可能那么尽心尽力的帮朱宏特别训练,所以他必须加油加油再加油才行。
王程鹏丝毫没有因为朱宏的求饶而动摇,板着一张脸,说:
“时间不等人,你真以为我那么闲,有很多时间帮你上课?”
“你要实在是觉得我的课程太快,那我就想点办法,让你跟我妹去上一个班,让你从初中开始一年一年的读。”
朱宏虽然是一根筋,但是他还是要脸,尤其是在王美燕面前更是注重脸面。
要是让他去跟王美燕从初中开始读,那真是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样想着,朱宏又拿起了手中的笔,埋头扎入知识的海洋中,仿佛一块饥渴的海绵,疯狂吸收着贮藏在其中的知识。
见状,王程鹏满意的点了点头。
朱宏还算是上进,倒是有那么一丝可能乘上1977年的豪华大巴,一飞冲天。
若是错过这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就要花十倍、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跟上王程鹏的步伐。
最重要的是,王程鹏并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他,他只会远远地被王程鹏甩在身后,连一点追上的可能性都没有。
这样想着,王程鹏又捧起了一本书低头看了起来——他的学习之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大鹏白糖销售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鹏白糖的口碑也是越发优秀,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他们惊喜的发现,原来白糖还能有这个品质,跟他们之前吃的白糖简直是天差地别。
只是在三千包旧包装大鹏白糖销售完毕之后,恢复原价的新包装大鹏白糖上市之后,他们却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
是多花一点钱选择品质更高的大鹏白糖,还是花更少的钱购买品质差一些的其他白糖。
部分人选择了前者,也有部分人选择了后者。
只是在吃过大鹏白糖之后,选择后者的人基本上都后悔了。
赤裸裸的品质差距让他们明白大鹏白糖那句“一包更比两包强”的广告词并非空穴来风,大鹏白糖是真能比其他白糖强上两倍。
也正是因为如此,选择后者的人又有很多选择了前者,一时之间,大鹏白糖已然成为了河田镇的主流产品,家喻户晓!
当然签下了采购合同的史宇杰也没有吃亏,更是扬眉吐气吐气了一把。
他凭借着更加优质的白糖在向阳纺织厂里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让前来二食堂吃饭的工人也是越来越多。
看着一食堂负责人那吃瘪的表情,他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为此他甚至还追加了一个月一百斤的白糖采购订单,为的就是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白糖需求。
一切似乎都变得好起来了,虽然王勇什么都没说,但是那些时常往外面搬运的白糖做不得假,让所有工人都看到了希望。
原本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那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王家村到底是距离河田镇最近的一个村庄,过去赶集的人也是非常多,
甚至很多家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镇上采购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
也正是因为如此,镇上有一款名为大鹏白糖的产品火了也成为了众人饭后茶余的谈资。
尤其是当这件事情的主角还跟自己有关系的时候,事情更是传播的极其迅速。
村口,几个闲来没事的大妈大婶儿正在大树下乘凉,顺便交流起最近刚获得的情报。
何婶满脸骄傲,昂着头,说:“大家听说了吗,我们村产的大鹏白糖在河田镇可是差点卖断货了!”
坐在她对面的刘婶满脸怀疑,质疑道:“你是不是听错了,我上次特意顺路去供销社看了一下,据说是一包都没卖掉,我还担心了好久。”
“大鹏制糖厂可是关乎着我们王家村所有人的性命,当时我还担心了好久。”
“后面听厂里的工人说工资照发,我这才没再管这事儿。”
何婶点了点头,说:“这事儿我也知道,据说王厂长最后找了个高人求助,这才解决了问题。”
“高人?啥高人?”听到这话,刘婶伸长了脖子,眼中的殷切溢于言表:
“我就说为啥大鹏白糖忽然又畅销了,原来这里面竟然还有高人相助。”
“就是不知道这高人到底是谁,以后我家有事也好去问问。”
“你可别老扯东扯西,快说说大鹏白糖的事情,我们可都听着呢!”
“真要是有这种高人,你以为他会搭理我们这些乡下人不成?”
何婶点了点头,觉得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当即便回归了主题,说:“别催,别催,我就说。”
“据说王厂长是去找了个高人取经,等回来之后就去供销社搞了个什么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刚做,那大鹏白糖的销量可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起来了。”
“最开始的一天只能卖十几包,第二天可就卖了二三十包。”
“这还只是开始,到第四天直接卖断货了,还被想要购买的老百姓围了一圈,那场景可壮观了。”
刘婶说:“啥?也就卖了一百多包,这算是啥卖断货了。”
“我们厂看着小,但是设备可先进了,一天能产好几吨白糖。”
“一百包也就五十斤,就这点销量,今年我们王家村的村民怕是连粥都喝不上了。”
何婶摆了摆手,说:“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也不太急。”
“我刚不说了这只是个开始吗,这事儿到现在还不算完,到后面还有发展呢。”
“你们知道不,等王厂长将第二批三百包白糖送过去的时候,当场就被抢了一百包。”
“不仅如此,还有人主动找上来要订货,那可真是扬眉吐气了一把,给咱王家村争光。”
说这话的时候,何婶满面红光,那兴奋劲儿真是差点溢出来了。
只是坐在她对面的刘婶实在是有些奇怪,纳闷的问:
“你咋知道得那么多?”
“王厂长那么低调的人,他肯定不可能到处宣传这事儿。”
说到这里,她狐疑的问:
“你该不会是在骗我吧?”
第296章 后悔不迭
被质疑的何婶当即跳了起来,扯着嗓子喊道:“我咋可能骗你?”
“这可是我花了两毛钱才从售货员那里买到的情况,要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关乎到整个王家村的命运,我才不可能花这个钱。”
“你们就等着好了,到年底,今年的工分一定会比往年多分好几倍的钱。”
何婶不愧为是村里的情报队长,为了获取情报,她竟然许下了重利。
虽然只有两毛钱,但是在这个时代的购买力也不算低,只是为了购买一则消息,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听到何婶说自己花了钱,刘婶当即也不质疑了,在她的想法中,用钱买到的东西自然是好。
脸上露出一丝欣喜之色,刘婶下意识看向大鹏制糖厂所在的方向,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说:
“卖断货了就好,卖断货了就好。”
“之前听说大鹏白滞销的时候我可是担心了好久,现在总算是能将心放下去了。”
“难怪最近总是看到王厂长那小子频繁往村外跑,自行车上还总是搭着一大堆东西,原来是送货去了。”
说到这里,刘婶的表情也变得唏嘘了起来,说:
“你说王福成家这是烧了啥高香,怎么一家人都飞黄腾达了起来。”
“先是王福成干掉了老主任,让王家村成了他们王家的一言堂。”
“然后王忠也不知道得了什么机遇,竟然能够去镇上的派出所上班,甚至听说最近还立了什么大功,要升迁了。”
“现在就连他家那最没出息的臭小子王勇也成了我们高不可攀的王厂长,看他那天天努力上进的模样,实在是很难跟以前那个混吃等死的街溜子联系到一起。”
说到刘婶的话,何婶也追忆了起来,说:
“谁说不是呢?”
“在王勇身上发生的变化还真是大,以前他哪有这本事。”
说到这里,何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神神秘秘的说:
“你们说王家的变化会不会跟那啥高人有关系。”
“如果真有那么一位高人,这位高人又会在什么地方,竟然拥有如此大的能量。”
“就算是高人不待见我们,那我也得去拜会拜会,说不定就让我们家也飞黄腾达了呢?”
面对如此神神叨叨的说法,刘婶竟然认可的点了点头,说:
“我估计这位高人肯定是在上河市,也只有城里才能出这种大人物。”
“想想就好,我们可没这个机会。”
说到这里刘婶顿了顿,说:“对了,我可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伙儿听。”
“我估摸着他们也跟我一样因为大鹏制糖厂的事情担忧不已,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盼头,可不能再让大家一起担惊受怕。”
给了刘婶一个白眼,何婶没好气的说:“那可是我花了两毛钱才买到的消息,怎么能由你去说。”
“你好生休息着,要说也是该由我去说。”
在兜里掏了掏,刘婶很快就掏出了一毛钱,直接丢给了何婶,笑着说:
“跟谁没钱一样。”
“这一毛钱你拿着,就当我向你买了一半的消息。”
“你往那边走,我往这边走,我们一起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整个王家村。”
何婶要是真介意,她便不可能将这件事情告诉刘婶,笑着将钱推了回去,说:
“你瞅瞅你,我就是给你开个玩笑咋还急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