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64节

  柳慕瑶穿着一件简单的米白色连衣裙,款式简洁,剪裁合体,很好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形。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后,脸上只化了极淡的妆,却愈发凸显出五官的精致和皮肤的白皙通透。她的气质很特别,带着一种少女的清纯感,但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看过来时,却有种天生的疏离和沉静,仿佛自带一层无形的屏障。

  “各位老师好,我是柳慕瑶,今天试镜的角色是魏莱。”她的声音清亮悦耳,语调平稳,没有刻意讨好,也没有新人的怯场,落落大方。

  陆士宁和冯语交换了一个眼神。形象气质,满分。那种出身良好、教养“完美”却又带着无形优越感的优等生外壳,几乎是为魏莱量身定制的。

  “好,柳慕瑶,这是你的试戏剧本片段。”冯语示意工作人员递过去一张纸,正是之前视频里她演绎过的那段,魏莱在同学面前伪装乖巧,转身眼神瞬间阴冷的戏份。“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

  柳慕瑶接过纸张,目光迅速扫过,并没有像之前的演员那样反复默念或做夸张的准备动作。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微微垂眸,似乎在沉淀情绪。几秒钟后,她抬起头,脸上已经挂上了一个极其标准、极其甜美的笑容,眼睛弯成月牙,嘴角上扬的弧度完美无瑕。

  她转向一个假想的“同学”,声音变得清脆又带着点恰到好处的亲昵:“哎呀,这道题好难哦,还是你厉害,一下子就解出来了!能教教我吗?”她的语气天真烂漫,带着少女特有的娇憨,眼神也充满了崇拜,完全就是一个毫无心机的、受欢迎的阳光女孩。

  表演区的灯光打在她脸上,那笑容纯净得仿佛能融化冰雪。连制片人王宏都忍不住微微点头,这外形和这份阳光感,演个校园女神绰绰有余。

  然而,就在下一瞬!

  当柳慕瑶的视线从“同学”身上移开,转向另一个假想的、可能是她不屑一顾的对象的方向时,她脸上的笑容如同潮水般迅速褪去,快得令人猝不及防!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所有的温度瞬间冻结,只剩下一种居高临下的、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残忍的冰冷。

  她的嘴角甚至没有完全落下,还保留着一点点上扬的弧度,但眼神却已判若两人!那是一种混合了轻蔑、无聊和掌控他人情绪的、近乎纯粹的恶意!没有狰狞的表情,没有夸张的动作,仅仅依靠眼神和面部肌肉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控制,就完成了从“天使”到“恶魔”的瞬间切换!强烈的反差形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感。

  陆士宁心中一喜,就是这种感觉!前世电影里那个让人又恨又寒的魏莱,在这一刻,透过柳慕瑶那张完美无瑕的脸,无比清晰地投射出来!那份浑然天成的、刻在骨子里的优越感和对他人痛苦的漠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甚至比视频里更加收放自如,更加精准!

  柳慕瑶的表演没有结束。她按照剧本要求,又走了几步,然后停下,仿佛在独自一人时卸下了所有伪装。她微微侧过头,看向某个方向,眼神空洞了一瞬。

  随即嘴角勾起一个极其细微、带着点神经质和自嘲的弧度,低声念了一句剧本之外的台词,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却带着刺骨的寒意:“真没意思。”

  这句即兴的发挥,仿佛画龙点睛,瞬间点出了魏莱内心扭曲的空洞和对“游戏”的厌倦。

第133章 剧本围读

  表演结束,柳慕瑶安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评价。刚才那段精准到令人心悸的表演仿佛从未发生,她又变回了那个气质清冷、眼神平静的漂亮女孩。

  “好!非常好!”冯语的赞叹打破了沉默,她看向柳慕瑶,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刚才的表演细节非常棒,比如你刻意挺直腰背、微微抬起下巴看人那种带着轻蔑的挑衅姿态,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吗?”

  柳慕瑶微微摇头,声音清晰而平静:“不是临时想的。在接到试镜通知后,我做了很多功课。”

  她顿了顿,条理清晰地阐述道,“我上网找了很多真实的校园霸凌案例视频和新闻报道,仔细观察那些霸凌者的神态和肢体语言。也和我的表演课老师深入探讨过霸凌者的心理动因。”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导演和制片人,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专业感:“霸凌者群体其实很复杂。有的是天性里的残忍和扭曲。有的则是出于一种畸形的恐惧,觉得如果不欺负别人,自己就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还有的,纯粹是为了寻求刺激和掌控感。”

  “他们的肢体语言和神态也有很多共性,比如说,有很多相似的动作,故意贴近受害者身体,用肩膀撞人、拦路时占住对方要走的路。”

  “频繁用手指戳击对方胸口或肩膀,用力捏掐手臂皮肤,拉扯头发或衣物。”

  “讲话时习惯性单手叉腰或双臂环抱胸前,形成一种既防御又充满攻击性的姿态。”

  “通过摔东西、用力拍桌子等破坏性声响来建立威慑。”

  柳慕瑶的分析冷静而客观,像在做一份研究报告,“而以魏莱为例,她的霸凌行为,绝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或寻求低级快感。她的核心驱动力,是根植于优越感的权力压制和病态的控制欲。任何对她完美人设和优越地位的潜在挑战或威胁,都会在她内心引发失控的反应。”

  “她擅长利用规则漏洞、家庭资源优势以及最伤人的语言暴力,进行一种降维打击,摧毁对方的心理防线。她不会轻易动手打人,那不是她的风格,她更享受用更高级的方式,让对方崩溃,这才是魏莱最可怕的地方。””

  陆士宁听着她条理分明、深刻入骨的角色分析,心中的满意几乎要溢出来。他终于露出了今天最畅快的一个笑容,他看向冯语和王宏,三人眼中都达成了共识。

  冯语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喜欢,王宏则完全被震住了,一个还没正式出道的大二学生,不仅演技甩了前面那些小花几条街,对角色的理解和准备工作竟然做得如此扎实!

  陆士宁率先站起身,向她伸出手:“柳同学!非常精彩的表演和诠释!很高兴告诉你,你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魏莱!期待接下来的合作!”

  柳慕瑶的脸上充满了纯粹的喜悦:“谢谢各位老师!我一定会加倍努力,演好魏莱的!”

  柳慕瑶为何如此渴望并全力以赴地争取这个“反派”角色?根源在于陆士宁的上一部作品《苦尽柑来遇见你》。

  最初,是宿舍里追剧的舍友们哭得稀里哗啦,抱着纸巾盒向她强烈安利。抱着好奇的心态,她也点开了这部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她对剧中陆士宁饰演的“宽植”一角印象深刻,那份隐忍、深情和责任感,让她本能地为角色心碎,同时也对饰演者陆士宁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好感,甚至不自觉地给他加上了一层“宽植”般的完美滤镜。

  更关键的是,在上戏的表演分析课上,老师专门拿出《苦尽甘来遇见你》作为成功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老师盛赞了剧本的出色:“环环相扣的结构、无处不在的生活细节、每一次情绪爆发都建立在坚实的前期铺垫之上。陆士宁作为编剧展现的功力,在同龄人中堪称顶尖。”

  虽然老师也客观评价陆士宁的表演“中规中矩,尚有提升空间”,但这丝毫不影响柳慕瑶对陆士宁才华的钦佩。

  因此,当通过华晟内部的渠道得知陆士宁的新电影启动,并且有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反派角色“魏莱”需要公开试镜时,柳慕瑶的心瞬间被点燃了。这是一个能真正展现演的绝佳机会!虽然男女主角已定,但魏莱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戏剧张力,让她按捺不住强烈的出演冲动。

  她第一时间找到经纪人,表达了强烈的意愿。经纪人起初是犹豫的。按照华晟惯常的造星路线,像柳慕瑶这样条件顶级的新人,公司更倾向于让她先在一线大导的商业片或大IP剧里,由公司的一哥一姐带着演个讨喜的重要配角,凭借颜值和公司的宣发资源快速积累人气,稳扎稳打地捧出来。

  直接让她去演一个可能招骂的反派女二号,风险似乎有些大。

  随着魏莱和郑易这两个最复杂、最关键的配角尘埃落定,后续的试镜节奏明显加快了许多。接下来的演员,无论是试镜魏莱的其他竞争者,还是试镜郑易的后来者,虽然不乏表现尚可的,但都未能再展现出超越柳慕瑶和湛鸿那种感觉。

  对于陈念母亲、老杨、以及胡小蝶等相对次要但依然重要的角色,陆士宁、冯语和王宏的意见也很快达成一致。

  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始出现:只要陆士宁明确表达“这个演员的感觉很对”,冯语和王宏几乎不再提出异议。柳慕瑶和湛鸿的成功选角,已经用事实证明了陆士宁那精准的直觉。

  小北母亲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却是刻画小北原生家庭创伤的关键一笔。试镜时,一位名叫江娜的中年女演员带来了惊喜。她没有按照剧本预设的“哭哭啼啼、歇斯底里”的刻板模式去演,而是大胆地进行了即兴创作。

  场景设定在小北找母亲要生活费。江娜的处理是她坐在烟雾缭绕的麻将桌旁,嘴里叼着一根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手里的牌,眉头紧锁。

  小北站在旁边低声说话。江娜饰演的母亲头也不抬,不耐烦地从旁边皱巴巴的钱包里飞快抽出几张零钱,看都没看就塞给小北,同时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拿去拿去!别烦我!这把要糊了!”

  整个过程透着一种冷漠和对亲情的彻底忽视,将失职母亲的形象用一种更生活化、更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反温情的、充满现实感的即兴表演,让冯语眼睛瞬间亮了!

  陆士宁也露出笑容,他非常欣赏演员在理解角色的基础上,敢于打破剧本框架进行符合角色逻辑的即兴创作。他当场对江娜说:“江老师,您这个设计非常好。我们会考虑保留到正片中!”

  江娜闻言,脸上露出了被认可后的欣喜。

  最终,当所有角色的名字落在最终名单上时,冯语和王宏看着这份名单,感触良多。这份名单,没有一个大流量明星,甚至没有几个熟脸。

  这是一份完全以角色适配度为准敲定的名单。冯语欣慰的点点头,不知道陆士宁是不是受了她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背离现在的市场环境了,在这种流量小生当道的娱乐圈,只要愿意迎合,就能拥有大量流量。

  试镜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工作正式开始。

  合同落定,演员归位,陆士宁作为导演的担子才真正压了下来。他开始以惊人的效率组建核心团队,制片、导演、美术三大支柱部门迅速搭建起骨架,人员填充、职责划分、工作流程制定。

  冯语完全退居幕后,只在关键节点提供建议,将舞台彻底交给了陆士宁。制片组、导演组、美术组在陆士宁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高速运转,投入到紧张的前期筹备中。

  和所有演员签订合同之后,陆士宁开始组建核心团队,这所有的工作冯语都没有插手,仿佛两人导演与副导演的身份在这一刻完成了对调。

  制片组、导演组、美术组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拍摄前期的工作。

  开拍前一个月,在光芒影业的大会议室里,《少年的你》剧组召开了首次全员筹备会。副导演兼编剧陆士宁、总制片王宏、导演冯语、美术指导老张、摄影指导老赵、服化道各组负责人、还有姚圣锦、邵琦等主要演员及其经纪人悉数到场。

  会议的核心议程是最终确认演员造型定稿。巨大的投影仪上,美术指导老张和造型团队展示了精心设计的角色造型概念图,陈念的朴素校服、洗得发白的书包。小北的街头感混搭、带着伤痕的桀骜模样。魏莱看似精致得体却透着冷漠的学生装,郑易那身洗得发白的夹克和疲惫的眉眼,每一张图都力求贴合角色身份和心理状态。

  讨论异常热烈。摄影指导老赵提出对某些场景光线的构想,美术指导老张则强调不同场景需要匹配的色彩基调和陈设细节。陆士宁一边听着大家的讨论,一边在面前摊开的分场景剧本上做着最后的修订批注,笔尖沙沙作响,将讨论中迸发的灵感迅速转化为文字。

  陆士宁放下笔目光扫过姚圣锦和邵琦,轻笑道:“圣锦,邵琦,之前和你们提过一嘴,你们俩需要剃寸头,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其他演员和经纪人,尤其是姚圣锦的经纪人,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愕。让姚圣锦这样大美女剃寸头?这牺牲也太大了!化妆做一下不行吗?

  只有柳慕瑶一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了然。她在拿到完整剧本后,就反复琢磨过陈念这个角色,她对陆士宁的决定深以为然。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姚圣锦本人没有丝毫犹豫。她甚至扬起一个轻松的笑容,看向陆士宁,带着点调侃道:“我不担心啊陆导,反正当时签合同前你就说好了,真要剃头的话,你这位导演也得陪着我们一起剃!说话算话哦!”

  陆士宁闻言也笑了,带着点破罐子破摔的洒脱:“行啊,我无所谓。反正都退网了,不怕人笑话。剃就剃,正好凉快!”

  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语气轻松。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瞬间被这略带诙谐的对话打破,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柳慕瑶看着姚圣锦那坦然的笑容,作为女生,她还是挺佩服姚圣锦的。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陆士宁全身心扑在最后的冲刺上。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深度地参与一个剧组的全部前期准备流程,事无巨细地了解所有工作。

  他修订分场景台词本,不仅标注台词,更细致地标注了演员的情绪节点和关键动作细节。比如,在魏莱对陈念说出“你别惹我”这句看似平淡却充满威胁的台词时,陆士宁在旁边用红笔标注:“配合一个习惯性的、无意识的摸耳钉动作,眼神冰冷,嘴角微扬。”

  哪里需要用特写镜头,哪里需要设计推搡动作的升格镜头,冯语在一旁细致地教着陆士宁,对于这些工作,陆士宁是越做越兴奋,之前拍《苦尽柑来遇见你》的时候,他有参与后面的剧组工作。

  当时的感觉不是特别强烈,如今他接触的剧组工作越多,这种掌控感反而让他感到满足,一点不觉得累。

  开拍前一周,整个剧组大部队已浩浩荡荡开至雾都。在临时租用的酒店会议室里,剧本围读开始了。

  陆士宁坐在长桌最前方的主位,手里拿着厚厚的剧本。他不再是单纯地听,而是作为导演,引导着这场声音的戏剧。他时而自己念起旁白或特定角色的台词,语气深沉,时而目光锐利地扫过演员,观察他们的反应。

  尤其是姚圣锦和柳慕瑶的对手戏,姚圣锦将陈念那种被逼到绝境的颤抖和压抑的愤怒演绎得丝丝入扣,而柳慕瑶则用她那清冷又带着毒刺般的语调,将魏莱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冰冷的恶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两个新人女演员,仅仅通过声音,就仿佛在空气中碰撞出无形的火花!

  那种剑拔弩张的张力,让旁听的制片人王宏、美术老张等人都不由得屏住呼吸,大呼过瘾!连邵琦都看得有些呆住,仿佛身临其境,下意识地想远离这无形的战场。

  围读结束后,紧接着是分场排练与走位预演。尤其是那些涉及肢体冲突的关键戏份,如霸凌场景、小北打架的场景,演员们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前磨合动作、熟悉走位、找准节奏。

  陆士宁和动作指导在一旁仔细观察、调整,确保每一个推搡、每一个躲避都真实流畅,避免正式开拍时因动作不熟练而浪费时间甚至造成意外。

  冯语站在陆士宁身边,忍不住感慨:“小陆,真的挺好。以前拍戏,最头疼的就是遇到那些连剧本围读都懒得来、或者来了也敷衍了事的演员,整个剧组的魂都聚不起来。你这选角的眼光挺好!挑出来的,都是一群真正爱戏、肯为角色付出的好演员。”

  她的目光尤其落在姚圣锦身上:“尤其是圣锦,不知道她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整个人的气质都沉下来了,眼神里有种东西,特别像剧本里那个被生活重压着却不肯低头的陈念。我很满意。”

  陆士宁的目光则扫过邵琦和柳慕瑶,“冯导,你看邵琦和柳慕瑶,他俩身上那种状态,和其他人都不一样。是一种纯粹的兴奋感!我能感觉到他们是真的热爱表演。”

  冯语点点头,“假以时日,这几个年轻人,肯定能成为炙手可热的顶级演员,这种兴奋劲,你演宽植的时候从来没有过。”

  陆士宁无奈苦笑,怎么说着说着,就吐槽我了。

第134章 开机

  5月5日,潮湿闷热的空气裹挟着山城特有的草木气息,校园入口处早已架起印有“电影《少年的你》开机仪式”的巨幅背景板。

  工作人员来回穿梭,为陆续到场的嘉宾佩戴胸花、递上伴手礼。精心设计的文创套装里,一枚刻着“守护少年“字样的金属书签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签到处旁,香炉青烟袅袅,祈福牌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主创人员的签名。西影厂副总经理黄勇、光芒CEO姚宏、爱奇艺内容副总裁等高管悉数到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架起长枪短炮的媒体区记者们,他们正伸长脖子张望着红毯尽头,期待捕捉到值得报道的明星面孔。

  当主创团队陆续现身时,媒体区却响起一片失望的窃窃私语。除了因《苦尽甘来遇见你》爆红的姚圣锦和邵琦外,其他演员几乎都是陌生面孔。有记者已经放下相机,小声嘀咕:“全是新人?这阵容也太寒酸了......”

  但职业敏感很快让他们调转矛头,站在冯语导演身旁那个年轻人。记者们盘算着,通稿中可以强调剧组大胆启用新人,或许能借此引发网友对选角策略的讨论,制造话题热度。

  仪式由导演冯语主持开场。她向到场嘉宾和媒体表达了欢迎,并介绍道:“《少年的你》剧组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终于迎来正式开拍的时刻。按照计划,影片将在7月完成拍摄,预计9月通过爱奇艺与广大观众见面,希望不负众望。”

  娱乐周刊的记者将问题抛给了陆士宁:“我想问下陆士宁,作为编剧,您为何会选择校园暴力这样一个相对敏感、甚至有些不讨喜的题材进行创作?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青春总是被描绘得很美好的。”

  陆士宁接过话筒,略作思考后认真回应:“《少年的你》聚焦于校园暴力这一常被忽视的阴暗角落。它并非遥不可及的故事,而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与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等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案例得以曝光,其中一些行为的恶劣程度甚至超乎常理,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学生所为。我们拍摄这部电影,正是怀着一种期许,希望唤起社会对这类事件的重视,共同努力,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

  当陆士宁关于校园暴力题材创作动机的回答落下,《电影周刊》的记者追问道:“冯导,启用这样一个几乎全新的阵容,你们是否担心市场风险?毕竟姚圣锦和邵琦也只是凭借一部电视剧崭露头角。平台的点播压力,你们如何平衡?”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也道出了在场许多媒体的疑虑。冯语沉稳地接过话筒,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所有的演员,都是经过我们严格筛选、反复试镜后慎重定下的。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真正契合角色。无论是新人还是有过一些演艺经历的演员,我们都可以向大家保证,他们是最符合这部影片气质和角色要求的选择。市场风险固然存在,但我们相信,真诚的故事和精准的表演,才是打动观众的根本。”

  冯语的话掷地有声,暂时压下了质疑的声浪。紧接着是演员上台分享对角色的理解环节。

  姚圣锦和邵琦的发言中规中矩,他们更多地谈到了对角色塑造的挑战。而当话筒递到柳慕瑶手中时,现场的气氛为之一变。

  柳慕瑶站在台上,身姿挺拔,眼神沉静。她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清晰冷静的语调剖析着校园暴力的心理根源:“魏莱的恶,并非简单的发泄或寻求刺激。这种优雅的恶,往往比直接的暴力更具破坏力。”

  她的分析精准、深刻,而且面对媒体,她并没有露出紧张的模样,完全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台下的记者们眼睛亮了!闪光灯瞬间聚焦在她身上。这气质,这谈吐,和姚圣锦一样?又一个宝藏新人被发掘了?不少人已经开始低声打听她的名字和背景。

  随着主创团队回答完最后一轮问题,制片人王宏示意进入传统的祈福环节。香炉青烟袅袅,主创们依次上前,虔诚地焚香祈愿。

  最后由冯语导演亲手揭开覆盖在摄影机上的红绸布,众人齐声高喊:“开机大吉!”

  仪式结束,剧组核心成员迅速移步至早已布置好的教室里。前来报道的媒体记者们也陆续散去,不少人边走边议论着今天的爆点。

  就在这时,天空毫无预兆地飘起了太阳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瞬间驱散了闷热,带来一丝难得的清凉,仿佛某种奇妙的祝福。

  教室内,紧张而有序的拍摄氛围已然形成。灯光师调整着布光,营造出午后教室特有的、混合着自然光和日光灯管的明亮感。

  美术组精心布置的课桌上堆满了书本试卷,墙上贴着高考倒计时和励志标语,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

  第一幕戏,陆士宁很固执的选择了胡小蝶坠楼后的这场戏。

  通常,开机第一场戏,俗称“开机镜”,会选择相对简单的戏份,原因很明确。

  让导演、摄影、灯光、录音、场记、演员等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相对低压的环境下熟悉工作流程、沟通方式和节奏,建立默契,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图个吉利顺利。

  陆士宁一反常规的选择如此高难度的核心情节,这是非常罕见的。

  当然陆士宁的理由很简单,选择它作为开机第一场,是因为这场戏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冲突起点,它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撕开了“美好青春”的假象,将校园暴力的恶果、旁观者的冷漠、主角的善良与孤立无援展现在大家面前,迫使整个剧组从第一天开始就浸入影片沉重、压抑、真实的氛围中。

首节 上一节 64/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