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81节

  “看得心都碎了,太心疼那孩子了!”

  热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然而,就在关注度飙升之际,一些特殊的评论开始在各种相关视频和报道下涌现。

  “呵呵,知道吗?那几个小畜生压根都没进去!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听说赔了点钱就拿到谅解了?取保+缓刑=一天牢不用坐!牛逼!”

  “受害者亲戚爆料,孩子现在还有严重创伤后遗症,这辈子都毁了!”

  这类极具煽动性和暗示性的评论迅速在各大平台评论区泛滥开来。平台方反应很快,立刻出手大规模屏蔽删除这些明显带节奏、引对立的言论。

  但这一删,反而捅了马蜂窝。相关热搜的热度像被泼了冷水般急速下降,而其他视频的评论区,则瞬间被各种阴谋论占领。

  “热搜被撤了!评论被删了!兄弟们顶上去!别让真相被埋没!”

  “有钱有势就是好啊,这么大的事说压就压下去了?”

  “XX地方还能去?文旅可以歇菜了!”

  越来越多的网友被这股情绪裹挟,开始将矛头指向官方。当地公安、司法、教育、文旅乃至新闻机构的官方账号评论区,瞬间涌入海量愤怒的留言。

  “这地方谁敢让孩子去上学?学校都是摆设吗?”

  “司法公正?笑话!有钱人就是法外之地!”

  “XX文旅,你们今年KPI完蛋了!”

  压力之下,一些官媒不得不暂时关闭评论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滔天巨浪和汹涌问责,相关部门既无奈又无力。

  程序上,他们没有任何过错,施暴者认罪认罚,取得了受害者(或其监护人)出具的谅解书,受害者伤情鉴定为法律意义上的轻伤二级,施暴者均系未成年人。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并建议“判一缓一”,这已经是法律框架内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顶格处理了。

  难道仅仅因为网络热度高,就要突破法律底线“从重判罚”?那法律的尊严和公正性,又将置于何地?这突如其来的舆情风暴,让依法办事的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

  “砰——!”

  黄勇的手掌狠狠拍在姚宏的办公桌上,震得水杯都跳了一下。他指着姚宏,手指因为愤怒和失望而微微颤抖:“老姚!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上次开会怎么说的?白纸黑字说好了不去推波助澜!你耳朵塞驴毛了?”

  姚宏一脸懵,急得差点跳起来:“老黄!天地良心!这事真跟我半毛钱关系没有!上次开完会,公司上下就卯足了劲在准备着推小陆那首歌,所有宣传口子都绕着歌打转!这热度哪冒出来的,我比你还想知道呢!”他举起手,就差赌咒发誓了。

  黄勇死死盯着姚宏的眼睛,看他确实不像撒谎,紧绷的肩膀才松了半分:“......真不是咱们的人干的?”

  “千真万确!”姚宏语气透着无奈和焦躁,“我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刚下了死命令,《少年的你》所有预备的宣传动作全部叫停!这节骨眼上,谁敢往上凑?”

  黄勇重重叹了口气,坐下来:“你做得对。现在这局面,上面肯定盯着呢。咱们这片子......怕是遥遥无期了。当务之急,管好自己人,千万别惹火上身!”

  ···

  杨旭刚的办公室弥漫着茶香。他慢条斯理地淋壶烫杯,听着手下汇报。

  “杨总,网上的热度已经顶到最高点了,连几家官媒都下场发声,给鲁省这案子定了性。咱们这边......可以收手了,再推就过火了。”

  杨旭刚轻轻啜了一口热茶,目光投向窗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半晌,才悠悠开口:“光芒那边呢?他们的片子,还没动静?”

  手下笑道:“动静?他们现在怕是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避都避不及呢!我打听到,局里现在对他们那部《少年的你》的态度很微妙,审片卡着,删不删、改不改,都没个准信。”

  杨旭刚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着紫砂壶盖:“你说......这个时候,我们帮他们宣传一下,会怎么样?”

第176章 开学

  手下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杨总,您是说......火上浇油?让那部电影,成为众矢之的?”

  “聪明。”杨旭刚放下茶杯,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眼神锐利,“现在全网都在讨论校园霸凌,情绪高涨,渴望看到一个宣泄口。西影那部《少年的你》,名字起得就应景,讲的不也是霸凌题材吗?而且,他们一直藏着掖着不敢动......”

  手下立刻接话:“对啊!这时候要是热心网友突然发现还有这么一部片子,质问为什么霸凌题材的热点来了,相关电影反而消失了?再合理怀疑一下,是不是内容太敏感,或者上面有顾虑不敢放?”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效果。

  杨旭刚满意地点点头:“节奏要把握好。先让一些影评号、电影博主不经意地提几句,可以从陆士宁入手,爆料他是这部片子的投资人,既是编剧,又是实际上掌镜的导演。”

  “找几个营销号去夸夸陆士宁,从陆士宁的天才开始入手,让公众的注意力再转移到这部电影上。”

  手下连连点头:“放心吧杨总,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咱们自己的片子《破晓之前》呢?要不要趁机......”

  杨旭刚摆摆手,嘴角带着一丝冷意:“《破晓》?让它安静待着。它质量不行,这时候放出来就是活靶子,只会被拿来和《少年的你》对比,死得更惨。我们的目的,是借这股东风,把《少年的你》架到火上烤。”

  “光芒现在不敢宣传,正好,我们帮它宣传,让它被动地暴露在公众和监管的放大镜下。局里审查的压力就越大,删改甚至不过审的可能性......就越大。”

  杨旭刚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等《少年的你》被这波民意和审查折腾得焦头烂额,甚至胎死腹中,我们《破晓》再找个低调的时机上线,至少能收回点成本,还能恶心西影一把。记住,我们只是在关心社会热点,好奇电影现状,可什么都没做。”

  手下心领神会,立刻去布置了。

  ···

  姚宏和黄勇正对着电脑屏幕,脸色比锅底还黑。屏幕上,微博、豆瓣、知乎等平台的热门讨论区,甚至一些看似正经的影视公众号,都开始零星出现《少年的你》的名字。

  “姚总,黄总,舆情监测到异常!”公关总监急匆匆推门进来,“从今天上午开始,多个平台出现引导性言论,将我们《少年的你》与鲁省霸凌事件强行关联!”

  姚宏点开公关总监递过来的平板,几条被标红的帖子赫然在目。

  “#校园霸凌热议#话说回来,我记得之前有风声说陆士宁拍了部《少年的你》,题材也是校园霸凌?怎么现在一点动静都没了?是拍砸了不敢上,还是内容太敏感过不了审?”

  某影评号文章节选,“当全社会都在聚焦校园霸凌的伤痛与反思时,我们惊讶地发现,相关题材的电影似乎集体噤声了。尤其是此前备受关注的陆士宁新作《少年的你》,在如此契合的社会情绪下却选择隐身,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热搜上全是霸凌,突然想起这部《少年的你》,不会真拍到什么不能播的内容了吧?(吃瓜)”

  评论区的风向也开始被带偏。

  “卧槽?还有这片子?这时候不上等啥呢?”

  “不敢上?心虚了?难道拍得太真实,动了谁的蛋糕?”

  “估计是凉了,题材撞枪口上了,审不过呗。”

  “呵呵,说不定就是怕被拿来和现实对比,露怯了。”

  黄勇一拳锤在桌子上:“到底是谁!这特么是要把我们架在火上烤!”

  姚宏脸色铁青,强迫自己冷静:“我怀疑有人想借刀杀人!利用现在的舆论高压和公众对霸凌题材的高度敏感,把我们推出去当靶子!给审查施加更大压力!”

  想到这,姚宏直接拿起电话拨了过去,“你们现在给我查,从我们开始立项到现在,有没有和我们题材相似的电影立项。要快!”

  公关总监焦急道:“姚总,现在怎么办?我们如果保持沉默,等于默认了这些猜测,质疑声会越来越大。但如果现在出来澄清或者宣传,正好撞在枪口上!上面正盯着呢,任何动作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姚宏感到一阵窒息,对手这招太毒了,更夸张的是他还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动手脚。他仿佛看到无形的绞索正在收紧,而绞索的另一端,还不知道是谁。

  “通知所有部门,”姚宏的声音带着一种沉入谷底的疲惫和决绝,“继续严格保持静默!在审查有结果之前,任何关于《少年的你》的宣传物料,哪怕是一个字,都不准发!”

  “还有,舆情监测提到最高级别,收集所有相关引导性言论的证据,特别是那些看似自发但明显有组织痕迹的!另外......”他看向黄勇,眼神锐利起来,“老黄,动用你西影厂的关系,查!查清楚这些水军背后的源头!谁想玩阴的,老子就算死,也要咬下他一块肉来!”

  ···

  九月的京城,天空澄澈高远,带着初秋特有的爽朗。阳光透过行道树金黄的叶隙洒下,在通往北电的道路上跳跃。今天是9月12号,陆士宁的大学开学日。

  校门口早已是熙熙攘攘。拖着行李箱的新生脸上写满憧憬,陪同的家长眼中既有骄傲也有不舍,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穿着各具特色的院服或社团文化衫,热情地引导着。空气中弥漫着青春、梦想和一丝属于艺术院校特有的躁动气息。

  陆士宁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与前世截然不同的开端。前世无缘大学的遗憾,此刻已被圆满。

  “发什么呆呢?”安甜清脆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她今天特意陪陆士宁来报到。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开衫,里面是简单的T恤牛仔裤,手里还拿着两杯刚买的奶茶,递了一杯给陆士宁。“喏,你最爱喝的,待会儿报到跑流程可麻烦了。”

  陆士宁接过奶茶,无奈道:“我最爱喝?应该是你最爱喝,我就爱喝点茶。”他环顾着充满活力的校园,“以前想都不敢想,居然能走到这一步。”

  “都一样啦,奶茶也是茶!”安甜笑嘻嘻地挽住他的胳膊:“走吧,未来的大导演,先找到你的报到处。”

第177章 不过审

  两人随着人流往里走。北电的校园不算特别大,但艺术氛围浓厚。随处可见拿着相机、画板、剧本的学生。这种无处不在的创作气息,让陆士宁感到无比舒适和兴奋。

  找到导演系那显眼的迎新横幅和摊位,流程很顺利。负责登记的学长看到他签到的名字,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抬头仔细打量了他几眼,才笑着把材料递给他:“陆士宁?欢迎加入导演系!你的宿舍在......嗯?”

  学长翻看着表格,有些惊讶,“你是走读?不住校?”

  “对,我在校外住,比较方便一些。”陆士宁平静地回答。这自然是考虑到后期可能随时需要处理的事务,更主要的一点是,他和安甜终于要正式同居了。

  房子租在五道口的华清嘉园,紧邻清华大学,离北电也不算远,交通便利。主要是替安甜考虑,一旦他外出拍戏,安甜一个人住,离学校近些更安全方便。

  学长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和探究。陆士宁这个名字,在北电,尤其是在导演系和表演系,还有那些关注行业动态的学生中,已经不算陌生了,大家都明白,只要抱住这个大腿,以后可不愁没戏拍。

  手续很快全部办妥。校园里没有预想中的狂热粉丝围堵,大多数同学只是远远拍张照就离开了。这种感觉,反而让陆士宁觉得舒服自在。

  刚走出没多远,手机就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姚宏。

  陆士宁走到旁边稍安静的地方接起:“喂,姚总?”

  电话那头姚宏的声音刻意压低了,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和焦虑:“小陆,开学报道呢?打扰你了。”

  “没事,姚总您说。”陆士宁心头微微一沉,预感到不是什么好消息。

  “唉,还是那破事!”姚宏叹口气,“我们查了一下,在我们的电影立项没多久,中影也投拍了一个霸凌的网大,黄总说大概率是中影的杨旭刚搞的鬼,因为他和西影有过节。”

  陆士宁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这老狐狸手段太脏了!他现在雇水军在网上疯狂带节奏,把咱们《少年的你》和鲁省那案子硬扯在一起!局里审查的压力更大了!还让他们误以为是我们为了热度开始炒作鲁省的案子,黄总已经被叫去喝茶了。”

  陆士宁眉头紧锁。他没想到居然有人用这种煽动公众质疑、给审查施压的阴招。“我们这边还是保持静默?”

  “对!在审查有结果之前,咱们最好保持静默,幸亏咱们还没开始宣传。”姚宏语气平缓,“我就是跟你说一声,让你心里有个数。你安心上学,这电影一时半会估计难上线了。”

  “我明白了,姚总。”陆士宁挂了电话,心情有些复杂。

  现在他完全找不到破局点,这次被人阴了,在风口浪尖上还被人推出去招仇恨。

  安甜走过来,看到他凝重的脸色,关切地问:“怎么了?公司有事?”

  陆士宁简单把情况说了。安甜也皱起眉:“这些人真是卑鄙!那现在怎么办?电影会不会......”

  “走一步看一步吧。”陆士宁深吸一口气,努力把烦忧压下,不想让安甜担心,他看向安甜,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放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先不想这些了,咱们先去清华吧。”

  安甜知道他在转移话题,也体贴地不再追问,重新挽起他的手臂,笑容明媚:“好呀!我们这几天要做的事可多了,除了要好好布置一下,我还得去买一些多肉在家里养。”

  陆士宁笑道:“都听你的。”

  ···

  “老黄啊,局里的意思是,这片子现在不能过审。”李局语气严肃,“不管是不是你们在背后推波助澜,现在社会对霸凌话题高度敏感。这种时候上映相关电影,非常不妥,容易让人误解你们是在借机炒作热度。”

  黄勇苦涩地辩解:“可这舆论真不是我们在引导啊!我们甚至怀疑是有人在故意捣鬼......”

  李局摆摆手打断:“现在问题不在这儿了。你听我说,不管谁在炒作这件事,只要是借机渲染受害者惨状或质疑司法不公,都可能被定性为煽动舆论,这是监管红线,绝对不允许碰的!”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而且......公众情绪有两面性,既呼吁严惩施暴者,也极度反感消费苦难的营销。操作不当,就会被扣上吃人血馒头的帽子。就算你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好的,它应有的社会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你要明白,”李局语重心长,“官方更希望舆论导向法治教育,而不是情绪对立。等这阵风头过去,你们的宣传可以跟校园霸凌主题宣讲结合,请法律专家来解读霸凌行为的危害,这些都可以操作。但现在,绝对不行。除非上面明确表态要推动霸凌议题,你们的电影顺势推出,那叫水到渠成。否则,千万别当这个出头鸟。”

  黄勇听懂了,只能带着这个沉重的消息离开。

  ···

  网上的讨论愈演愈烈,而处于风暴眼中的《少年的你》却始终沉默,杳无音信。

  陆士宁和西影厂、光芒影业的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感觉这部电影恐怕要悬了。

  而另一边的杨旭刚,则是春风得意。除了当初一时冲动投的《破晓之前》有点败笔,后续的所有操作,都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

  尤其是当他最终确认《少年的你》被毙掉的消息时,一股打了胜仗般的巨大愉悦感涌上杨旭刚的心头。

  就这么平静地过了半个月,鲁省的案子热度几乎消失殆尽。

  首先是RM日报开始发布了一篇名为《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的文章,文章指出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强调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社会各界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责任,同时媒体报道要注意尺度,避免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接下来更多的官媒开始下场,《加强涉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和犯罪预防》,法制刊文提到,公安机关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暴力、学生欺凌等伤害学生案件,闻警即动、快侦快办,联合相关部门对学生欺凌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并通过深化警校家联动、加强法治宣传等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首节 上一节 81/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