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第157节

和一帮文人玩渔论,那还不轻易碾压。

始皇帝在后世被评为千古暴君,和这些文人大儒脱不了干系。

抹黑带节奏,谁不会呢?

……

“陛下,陛下~!”

赵高迈着小碎步,脚步匆匆,脸上挂着喜色。

始皇帝正埋头翻看报纸,威严的脸上透着满意之色。

听到声响淡淡开口道:“大喊大叫,成何体统。”

赵高停下脚步,双手垂在大腿上,垂头道:“陛下教训的是,奴臣知错了。”

始皇帝不置可否,目光期待的询问:“城中情况如何?”

赵高急忙抬头,胖嘟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急忙说道:“陛下,好消息,城中百姓在听了您的丰功伟绩,都在高呼陛下万岁万万岁呢!

在宣传下,那些文士儒生都快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真的?”

始皇帝眼睛一亮,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到了皇帝的位置,想要再升上去,就只能是得道成仙了。

不过那玩意太过虚无缥缈。

那么,对一个统治者来说,剩下的就是文治武功,名流千秋万代了。

始皇帝开创了千秋伟业,但因为连连战乱,让百姓还是颇有微词的。

加上一统六国后,那些曾经的六国民众无法适应大秦严苛的律法。

不像老秦人,早已适应了秦律。

再加上天下士子鼓噪,常常抨击秦律的严酷,和对曾经的美好回忆。

最后,就归罪在了皇帝身上,被当成了暴君。

其实,这个时候的始皇帝以收拢天下士子和民心为重,已经很仁慈了。

甚至,连严苛的秦律也作了调整。

可惜,没人领情。

或许,这就是斗米恩升米仇吧。

这也是优待那些大儒的原因。

可惜,即便给了大儒们优厚的待遇,还为其修建了最雄伟的学宫。

那些大儒依旧恃才傲物,背地里对皇帝冷嘲热讽。

这次聚集示威嚷着清君侧,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嬴政目光眺望远方,心里就像喝了冰镇蜂蜜汤一样舒爽。

“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第85章 事态发展中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

转眼……已经到了深夜。

看似宁静的夜晚,却暗流涌动。

报纸的出现,在咸阳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官府不但安排了专人朗读,在不识字的百姓中传播。

还在设定的地方免费发放,只要凭借【照身帖】就能免费领取一份报纸。

照身帖就是最早的身份证。

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由商鞅所创。

商鞅为了完善秦国的户籍制度,发明了一种叫“照身帖”的身份证件。

照身帖是将人的画像刻在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由官府发放给每个人,国人必须持有。

没有此物就视为黑户、间谍予以治罪,有私自留宿没有照身帖者也要治罪。

可怜商鞅后来在逃亡时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带照身帖被人举报造逮捕,最后车裂。

死在了自己制定的制度之下。

秦轩为了给示威的儒生送一份大礼,特意命人连夜加紧印刷五千份。

所有费用,都由他自掏腰包。

为了立威,也算是出钱又出力了。

儒家示威要诛奸佞,清君侧,想要重新竖立威信。

秦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朝堂之上被博士弹劾,回家又遭遇刺杀,现在又被单方面定性为奸佞之臣。

泥人还有三分火呢,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首节 上一节 157/12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