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搜索,商务秘书刘德明拿着一份文件敲门而入。
“老板,这是目前濒临破产,或者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
江淼翻开文件,粗略看了一下。
一共有两个公司,分别是:
同源康医药,该公司去年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2022年、2023年、2024年、25年前三季度,加起来累计亏损约14.7亿元,净负债额达12.71亿元。
其核心产品TY-9591是第三代EGFR抑制剂,虽临床展示出初步优效性,但未上市便已身陷红海,还存在专利纠纷风险,去年八月份成功上市,现在陷入了即将破产的边缘。
琼州海药,其主营业务包括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财报显示,营业总收入9.25亿元,同比下降42.36%,归母净利润亏损3.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亿元。
该公司近年来业绩不佳,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财务困境,研发投入可能受到限制,影响其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的推进。
江淼直接将琼州海药划掉,这种公司太麻烦了,而且其体量还不小,收购资金太多了。
反倒是濒临破产的同源康医药,可以考虑收购,如果包含债务,三十亿左右应该可以拿下。
不过等他翻开了同源康医药的详细情况之后,又觉得这个公司估计也很难搞。
因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三个医药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不是医药研发领域的博士,就是开发药物和临床实验方面的专家,这种人可不会轻易卖公司。
而且该公司拥有完整产业链,目前在浙省湖城、魔都、中原省商都等地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拥有药物研发和生产能力。
这代表对方不会轻易放手。
就在此时,李建明打了一个电话过来。
“阿淼,你有没有找到合适的药企?”
“还没有。”
“我这边有一个朋友要出手一个药企,他前几年收购了羊城的一家小型药企,结果经营非常不好。”
“证件手续齐全吗?”
“齐全,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手续都是齐全的,还有两个工厂,一个是生产布洛芬的,另一个是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
“他报价多少?”
“工厂是在羊城东北部的从化区郊外,包括两个工厂的地皮和办公楼,加上生产线和相关的证件、准入资质,他要2亿。”
“你将信息发我微信,然后我派人去调查一下具体情况。”
“可以。”
不一会,李建明就将相关的信息发了过来。
江淼看了一下。
这个公司名叫“新乐康医药”。
有了名字和股东信息,对于江淼而言,就基本等同于信息透明了。
他让商务秘书刘德明出去。
然后通过互联网,迅速挖掘出这个公司和其股东的全部信息。
看完了相关的信息之后,江淼已经了解了这个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实经营不善,那个大股东并不是专业人士,在17年收购这个药企之后,被人忽悠去研发一种抗衰老药物,投入了五个亿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被人忽悠了,而那个忽悠他的人已经全家老小跑去枫叶国了。
要不是前几年在布洛芬和口罩、防护服上赚了一笔,他估计要肠子都悔青了。
而近两年,随着市场需求下降,新乐康医药再次被打回原形,眼看公司已经举步维艰,此人也痛定思痛,准备卖了这个公司。
不过放出消息之后,一直无人问津。
其实这也正常,毕竟这种小型药企,国内大中药企看不上,小药企自身难保,其他外行投资者对于医药行业也望而却步。
直到江淼前几天说要收购一个药企之后,李建明才想起来这个朋友要出售的药企,便打算牵线搭桥,做一个顺水人情。
江淼看了一下,虽然新乐康医药只有两个工厂,但那个布洛芬工厂里面还有一个医药研发实验室,是之前投资来研发新药的,里面的仪器设备大概价值8000万左右,这也是该公司除了那一栋办公楼和那一套证件手续之外,最有价值的东西了。
至于其他的布洛芬生产线、口罩生产线和防护服生产线,加起来都不值五百万,毕竟这是第三手设备了。
连两块工业地皮的价值也不大,加起来96亩地,包括厂房在内,就价值9000万;那栋办公楼价值在2700万左右。
而实验室设备和工厂设备,估计对方也知道这些二手货,很难叫得起价。
因此才叫了一个2亿的总价。
这价格倒是没有什么,在江淼的接受范围之内,随即将一部分表层互联网可以收集到信息打包,发给商务秘书刘德明,让他吩咐采购部派人去考察新乐康医药公司。
对于医药公司的定位,江淼只打算成立一个股份制有限公司,自己挂名一个董事长,然后招聘一个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再加上何幼薇这个首席技术执行官。
这个公司的股份他也不打算多留,一些需要加盟的人,可以拉入这个公司之中。
不过他会和书雅、何幼薇三人,再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将医药公司的研发业务剥离出来,卖给这个公司,然后将相关的专利全部注册在这个公司名下,再授权给医药公司定期免费使用,采用每年签一次的方式,技术授权给医药公司。
这样一来,就算是江淼、何幼薇没有占据医药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依旧是可以牢牢控制住医药公司。
甚至可以为了利益最大化,给国内多家药企进行技术授权。
江淼自己只打算专注于农业行业,或许书雅以后可以在药用真菌上有发展,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因此他对于药企方面,完全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毕竟他自己和家人如果需要药物,完全可以偷偷在自己的实验室合成一点。
药企成立之后,江淼也不会将太多技术交给这个公司,毕竟很多技术太敏感了。
比如他通过基因规律,使用特定的药物作用在相应的基因靶点上,可以有效抑制端粒缩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大概可以让寿命延长十几年。
这技术要是现在放出去,肯定会让江淼成为众矢之的。
又比如他身上的强脑食疗方案,这技术被人知道,恐怕要引发世界大战。
因此可以拿出来授权给医药公司使用的技术,大概率就是类似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比如治疗特殊过敏、不孕不育、阿兹海默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各种癌症之类的药物。
而延长寿命、增强脑力方向,是绝对的禁忌。
不知不觉,就到了6号。
诚一集团的董事长阳和军,带着五个员工来访。
“阳师兄,你好!”
“江淼师弟,为兄打扰了,小小心意。”阳和军笑着将几袋递给他。
江淼只能收下,然后带着对方进入自己的临时办公室。
办公室里面已经提前冲好了茶。
入座后,江淼一边给对方倒茶,一边笑着问道:“师兄这一次过来,刚好码头今天收了几条野生石斑鱼,中午我们尝尝鲜。”
“师弟太客气了。”阳和军喝了一口茶后,摇了摇头开玩笑道:“师弟,你这公司估计很快就要超越我的公司,这不服老都不行呀!”
“呵呵,恰逢其会而已。”
“哎,师弟谦虚了,没有技术,机会再多也枉然。”阳和军随即话风一转:“师弟,这一次我过来拜访,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和你们公司合作。”
“师兄但说无妨。”江淼再给对方添了一些茶水。
“那我就直说了,江师弟,我想和你们公司合作研发可以减少草鱼养殖周期的饲料,我了解过你们公司的鳗鱼饲料和埃及塘虱饲料,都可以有效缩短养殖周期,或者提升生长速度。”阳和军在过来之前,其实就已经了解过海陆丰公司的相关情况。
特别是在了解到江淼是狮子山农业大学毕业的,他就迅速委托狮子山农业大学那边,帮忙牵线搭桥。
“草鱼饲料?”江淼同样了解过诚一集团的业务,对方有1.6万亩养殖基地,就是养殖草鱼的。
草鱼在精养情况下,一般需要1.5~2年左右才可以出售。
如此漫长的养殖周期,不仅仅导致养殖成本飙升,也会增加不可控的风险,还会拉长资金回笼周期。
阳和军看到江淼可以让鳗鱼养殖周期,从一年多压缩到七个月,也是大为震惊。
“师兄,其实我们公司之前和海大集团达成协议,未来我们会陆续开发使用埃及塘虱鱼粉制作的定制饲料,当然这一份协议并没有排他性条款,因此如果我们公司研发成功草鱼相关的饲料配方,也可以授权给诚一集团使用。”
闻言,阳和军也很意外。
对于海大集团,他当然知道,毕竟都是岭南羊城的企业,而且双方还是存在重合的业务。
诚一集团也生产饲料,不过他们公司一般是自产自销,年产量就4~6万吨左右。
“既然如此,我就不强求了。”阳和军又说起另一个事情:
“江师弟,那不知道埃及塘虱鱼粉的相关技术能不能授权给我们公司使用?”
江淼摇摇头:“师兄,你们还不如直接向海大集团采购,他们的埃及塘虱鱼粉明年会大规模生产,反正你们草鱼养殖周期比较长,可以先使用埃及塘虱鱼粉制作的饲料喂养一年,剩下的时间改为其他饲料,加流水池,可以有效减少土腥味。”
经过江淼一番解释,阳和军也打消了自己养殖埃及鱼的想法,打算等明年海大集团的埃及鱼粉生产出来,就向对方采购。
第130章 定向(中杯)
送阳和军一行人离开之后。
江淼再次恢复正常的日常。
早上七点钟陪书雅跑步,八点钟吃饭,八点半到十一点半在实验室搞科研;
十一点半到下午两点半期间,吃午餐,顺便和公司高管见面,讨论公司工作;
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继续在实验室做实验。
傍晚五点半到七点半,吃晚饭,和父母、书雅等人散步,然后洗澡。
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半,在自己的私人电脑室内,浏览全球各方动态,收集有用的信息,或者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内容。
晚上八点半到十一点半,学习各种知识,给自己进行充电。
晚上十一点半到十二点,洗漱;午夜十二点到早上七点期间睡觉休息。
这就是江淼平平无奇的日常生活,几乎拉满了所有的时间。
在研究出草莓、人参果、番茄、油茶、香蕉、大豆、苜蓿的相关新品种之后,江淼并没有停止脚步。
从十一月份开始,他研究的农作物,也由之前的大豆,又增加了两个新的农作物,也是岭南地区比较常见农作物。
之前的大豆,还在继续研究。
新增加的农作物是木薯和甘蔗。
在木薯上的育种研究,江淼的育种方向并不是产量,主要目前国内外的木薯育种,在产量方向的研究已经做得很好了。
普通品种的木薯亩产在2000~3000公斤,通过良好的管理,可以将亩产提升到5000公斤左右。
江淼通过观察木薯的相关基因序列,根据植物生长的基因规律,知道木薯的亩产极限大概在9300~9500公斤左右。
极限亩产在露天环境下,无论是如何育种,都是无法达到的,必须使用智能大棚和特定的营养土、营养液才可以实现。
在露天环境下,6000公斤就是木薯的极限。
因此在产能方向的育种,木薯的潜力已到尽头。
江淼的育种方向是无毒、淀粉类型。
无毒方向,其实也是木薯育种领域之中的老生常谈方向,目前的传统育种技术下的木薯品种,普遍可以做到低毒微毒,但是中毒品种和高毒品种还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主要是产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导致不少中毒和高毒品种得以幸存下来。
而江淼的想法,是培育出完全无毒的品种,不仅仅要求木薯根茎无毒,还要做到枝叶无毒。
这个方向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木薯的和木薯枝叶的处理成本,也是为了减少普通人烹调木薯的麻烦。
当然,仅仅是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研究另外一个方向,来提升木薯的整体价值,即研究木薯淀粉的类型比例和颗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