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148节

  “这是我们公司的SW956E-Super电动轮式装载机,额定载荷5800kg,整机重量19000kg,铲斗容量3.5(2.7-5.0)m,其动力系统与工作装置的合理匹配,以及多种智能化技术,使其在沙地上作业时,能够高效地进行物料装卸和搬运,可用于将沙子等物料进行转移和堆放。”

  俞洪福笑着说道:“SW956E-Super电动轮式装载机的价格约为80万-100万元,同样给贵公司高配版本,90万一台。”

  然后又谈了STR30C-8S 3吨国四双钢轮压路机,报价为13万。

  最后又加上4辆三一重卡改造的油罐车,每辆30万;4辆三一重卡改造的迷你发电站,每辆90万;4辆消防车,每辆15万。

  之所以要油罐车、发电车、消防车,主要是施工区域是在沙地,周边肯定是荒无人烟的地带。

  为了保证用油用电用水,只能采购这些专业车辆。

  七种设备,八个型号,合计订单总成交金额为2亿3590万元。

  向文博笑着伸出手:“王经理,抹个零,2.35亿就可以。”

  握了握手后,王峰又微笑着回道:“合作愉快。”

  双方讨论一个上午的细节,然后又中午一起吃饭,下午签署了合同,同时还给了30%的预付款。

  遇到这种不拖拖拉拉的企业,向文博等人自然求之不得。

  三一重工方面保证在半个月内,将第一批设备运输到漠南科尔沁沙地的指定地点。

  当天晚上,王峰并没有停留,他继续前往国内的各大农业机械生产商谈采购。

  看着手上的合同。

  向文博这才有时间,和俞洪福等人交流。

  “这个海陆丰公司是什么来路?”

  作为秘书的小琴,自然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她笑着给两位老总介绍起来:“向总、俞总,这个海陆丰公司是来自岭南的一家农业公司,他们公司的核心产品是鳗鱼苗、白松露、饲料。”

  俞洪福接过小琴递过来的文件,一边翻看,一边感叹着:“现在的农业公司这么豪横?”

  而向文博却若有所思:“白松露?我有点印象了,就是去年十月份报导过的,使用了新技术人工栽培白松露的那家公司。”

  “怪不得,原来是这家公司。”正在看报告的俞洪福瞪大眼睛,忍不住爆粗口:“靠!他们去年营收近五十亿?毛利润有三十几亿?”

  “什么?”向文博也惊呆了。

  要知道他们三一重工,这几年的年净利润才40~50亿,而他们公司巅峰时期每年差不多有150亿的净利润。

  然而海陆丰公司的利润已经快赶上三一重工了。

  如果今年计算三十多亿技术授权费用,那三一重工的利润确实比不上海陆丰农业。

  向文博也凑过去,看了一下那份报告,看完之后,他才明白海陆丰公司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利润率。

  “都是农产品之中的奢侈品,羡慕呀!”向文博也不由自主的心生羡慕。

  他们今天卖给海陆丰公司的工程设备,毛利率大概只有18%,大概就赚4300万左右。

  对比海陆丰的白松露、鳗鱼苗,那利润率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俞洪福也对于海陆丰公司后续的支付能力放下心来:“以他们的公司的实力,购买四百台工程设备,确实非常轻松。”

  突然向文博目光精光一闪:“不!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董事长,您是有什么发现吗?”俞洪福有些疑惑,他并没有看出什么机会。

  向文博目光之中,带着一丝惊讶:“海陆丰公司发展到现在,还不到两年,就发展得如此庞大,这个江淼不简单,而且我观察他们公司的发展历程,发现海陆丰公司对于他们的技术非常自信。”

  “那有什么机会在其中?”俞洪福还是一头雾水。

  “洪福,你难道忘记了?那个王峰说他们购买这些工程设备是平整沙地的,而且是在科尔沁沙地。”向文博说出自己的推测:“也就是说,海陆丰公司将要在科尔沁沙地种植几十万亩地,无论是种植什么,前期投资至少需要十个亿,如果没有把握,我不相信对方会如此大规模投资。”

  “我听懂了,向总的意思是说,如果海陆丰公司在科尔沁沙地的项目成功了,那肯定需要继续扩大规模,到时候他们肯定要采购我们的设备。”

  向文博摇摇头:“不仅仅是他们,沙漠可以种植农作物,如果有利可图,我估计国内会有一大堆农业公司跑过去北方的沙漠进行投资,这是一个天大的机遇。”

  “向总,您有什么计划?”俞洪福也觉得如果是真的,那他们三一重工抓住了这个先发优势,说不定可以大赚一笔。

  “既然这样,那就不能只派一组维修人员过去了,让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压路机研发部门,立刻抽调技术员,组建专门的改进队伍,跟着海陆丰公司的工地,进一步改进产品。”

  然后向文博继续说道:“同时密切关注海陆丰公司在科尔沁沙地的种植情况,最好找几个懂农业的技术人员,评估海陆丰公司在科尔沁沙地的项目,看看这个项目有没有推广价值,如果有极高的推广价值,要立刻汇报给我。”

  “如果真的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那我们就要考虑研发专门用于沙地沙漠的平整设备,迅速抢占市场,以科尔沁沙地的气候,结果如何,今年十月份前后,就可以知道了。”

  “向总真是高瞻远瞩。”俞洪福也没有想到,这其中竟然隐含着这样的机遇。

  “洪福,你落实一下这件事。”

  “好,交给我。”

  与此同时。

  王峰一行人在等飞机的时候,就向江淼和吕伟斌分别打了电话,告知了今天的合作洽谈结果。

  已经在科尔沁地区组建漠南分公司的吕伟斌,表示会尽快敲定好种植基地的位置和面积,同时招聘好相关的员工。

  毕竟单单是这四百多台工程设备,就需要四百多名专业的驾驶员,然后还需要配套的后勤保障人员。

  这个规模的工程队伍,每个月差不多可以改造7.5万亩沙地,除了冬天不干之外,从每年三月份到十一月份,一共可以干9个月,合计一年可以改造67.5万亩。

  这些改造出来的土地,一部分今年需要种植,剩下的明年需要种植。

  种植同样需要人手。

  因此现在吕伟斌的压力非常大,带过来的人事部特遣小组,正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大批招聘相关司机、农业技术员等。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农机操作员,人事部甚至跑去北大荒集团的子公司,准备挖几十个农机老师傅过来当培训老师。

  江淼在汕美大本营埋头搞研究,而吕伟斌、王峰等人,却忙得脚不沾地。

  今天和这个农机公司谈判,明天和那个农药化肥企业谈合作,后天又找农资企业下订单。

  在科尔沁沙地的吕伟斌,除了组建分公司,就是和当地讨论投资和承包沙地的区域和面积,同时还要安置这些员工,对他们进行初步培训。

  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3月7日。

  这天,江淼带着安保团队和公司的助理团,搭乘高铁动身北上,前往他的第一站江城狮子山农业大学,书雅也会和他一起过去江城。

第148章 意外收获(中杯)

  故地重游,又是一年莺飞草长时。

  狮子山下,风景一如往日。

  看着青春年少的学生,江淼挽着书雅的手,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年轻真好,转眼间我们也差不多快到而立之年了。”

  书雅摸了摸自己的小腹,脸上有着一丝温暖的笑意:“是呀年轻真好。”

  陪同两人的李老师,笑着问道:“阿淼,我看你们公司今年扩大的规模还真是大呀!会不会有压力?”

  学校方面之所以知道,主要是海陆丰公司从去年十月开始,就大规模在狮子山农业大学等农业大学,展开招聘,搞完秋招,一开春,又接着搞春招。

  单单是狮子山农业大学就招聘了近一百五十人。

  招聘规模如此庞大,学校管理层自然猜到了海陆丰公司正在快速扩张。

  因此李老师才关心地询问,他主要是担心海陆丰公司的资金链压力,毕竟作为老师,李老师也希望江淼和海陆丰公司可以顺利发展下去,而不是半路夭折。

  “谢谢老师关心,我公司目前资金没有问题,今年会有三十多亿的技术授权费用收入,足以支撑公司的各个项目。”

  “三十多亿的技术授权费用?”李老师也惊呆了。

  江淼笑着解释了一下:“就是埃及塘虱鱼粉技术,目前国内其他饲料生产商已经在全面跟进了。”

  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好保密的。

  毕竟饲料协会已经发了内部公告,只要有心调查,很容易就可以查到海陆丰公司给饲料协会的技术授权费用,就是每生产一吨埃及塘虱鱼粉,就支付海陆丰公司800元的专利费。

  之所以改为挂在饲料协会名下,然后再给其他饲料生产商授权,主要是为了应对WTO的反补贴调查。

  虽然这些专利费不会过饲料协会的账,而是直接由厂商直接给海陆丰公司,但是本质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

  WTO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如果海陆丰公司没有和饲料协会有这个补充协议,那到时候鱼粉价格低于每吨5200元后,协会给海陆丰公司的补差额,就会构成补贴。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相当于协会向海陆丰公司购买了技术授权,再将技术授权给国内的饲料生产商,这就是商业行为,反正海陆丰公司和饲料协会签订的专利费是固定额度,饲料协会二次授权中降价了,那就是饲料协会的亏损(补贴)。

  当然,饲料协会也是有收益的,他们每吨会从饲料生产商那边抽10块钱的技术服务费,每年可以赚几千万。

  李老师虽然震惊海陆丰公司的技术授权费用,但也为江淼高兴:“没有压力就好,毕竟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你们可多吸纳一些大学生,也可以减少学校的压力。”

  “老师,书雅今年要养胎,我又要管理企业,因此今年我们暂时不招博士生,不过之前有一个五道口医学实验班的博士生,会通过学校的关系报书雅的博士生。”

  李老师先是表示理解,紧接着表情有些惊讶:“五道口大学的医学实验班博士生?转读书雅的博士?虽然书雅之前是读药用真菌的,但是现在不是从事食用菌领域的?那个医学博士生要改读食用菌?”

  江淼简明扼要地解释了一下情况:“不是,是读双博士学位,那个学生在协和医院已经快达到毕业标准了,明年就可以申请毕业,她想研究基因治疗技术,我和书雅恰好比较熟悉,因此加上又是我朋友介绍的,便打算收下她。”

  “原来如此,这问题不大,以你小子现在的影响力,学校会尊重你们的选择。”李老师觉得学校大概率不会反对。

  毕竟他们学校的博士生导师招了一个五道口大学的博士生,说出去多有面子。

  下午。

  江淼和书雅在学校组织的大会堂,接受了学校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证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聘书,然后俩人上台发表一番演讲。

  大会堂内,时不时响起激烈的掌声。

  啪啪啪…

  阶梯座位上,几个农学相关的学生,一边听着江淼的演讲,一边小声交谈着。

  “牛批!萧子,你真的不打算去海陆丰公司吗?”一个小胖的圆脸男生小声问道。

  旁边戴着眼镜的男生,笑着摇摇头:“我老家在甘省,我想回去老家创业。”

  小胖为眼镜男生惋惜:“那真是太可惜了,我已经投了简历,正在面试通知,不过感觉应该挺容易过的,只要在学校期间表现可以,海陆丰公司一般不会拒绝。”

  “小胖,你应聘了什么岗位?”另一个戴着隐形牙套的男生好奇地问道。

  “我当然是去漠南分公司当农技员,我可是可汗老乡。”小胖笑呵呵回道。

  牙套男调侃起来:“差点忘记了,你是那死耗子的老乡。”

  “不过好奇怪,海陆丰公司的主业不是搞水产品和食用菌的吗?这个漠南分公司是做什么的?”眼镜男一脸好奇。

  “听说是搞沙漠农业项目。”

  “什么?”眼镜男声音猛然一高。

  “咳咳!”前排一个老师转过头来,提醒他们注意一下会场礼仪。

  眼镜男讪笑着低下头来,然后拉着小胖和牙套男,低着头小声询问起来。

  “小胖,海陆丰公司的漠南分公司真在搞沙漠农业项目?”

  “骗你做什么,他们的官网上有项目简介,不过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

  眼镜男萧子目光犹豫不决起来。

  似乎是看出眼镜男的犹豫,小胖劝说道:“你回老家创业太难了,还不如先在海陆丰公司干几年,积累一下经验,到时候如果你真想创业,就辞职回去,至少可以存不少钱。”

  陷入纠结的眼镜男,思考着未来的打算,虽然家里面有几十亩地,但父母支不支持自己,还是一个未知数,他这几年大学期间,通过勤工俭学和打暑假工,也才存下来四万块钱,家里面最多支持他十万块钱加起来才十四万。

  这点钱,要创业显然不容易。

  左思右想,他又觉得小胖的提议不错,如果可以先在海陆丰公司干几年,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存钱,如果自己在海陆丰公司干得不顺利,那再回去创业也不迟。

  “我决定,待会回去写简历,小胖你简历模板借我参考一下。”

首节 上一节 148/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