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考究帖在论坛的热度快速攀升: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玩偶二号的战斗逻辑如此笨拙,根本不符合一个179狩猎等级怪物该有的智能,想要了解相关背景故事的进。】
发帖人:最美的食物。
内容:
这几天的有关注观星者公会的挑战行动。
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为什么玩偶二号的智能程度如此之低,甚至还有可预判的攻击循环。
这显然不符合怪物世界的设定。
哪怕是地窟世界刚开放时登场的战斗型机械生命,都比玩偶二号智能,不存在攻击循环的设定。
刚才战斗结束时,看到有残破影像回放,我好奇询问了指引这些影像画面到底是什么。
指引的回答,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玩偶二号,原本只是一台很普通的陪护兼家政机器人。
它的记忆芯片里存储的最早影像,是一位父亲将她作为礼物赠送给女孩,女孩将其取名“小瓷”。
这也是女孩的第二个玩偶。
成年后的女孩成为资源存储节点的看守员,也就是观星者公会进入的半独立空间。
女孩将陪伴自己成长的“小瓷”也带来了空间节点。
但怪物世界的情况兄弟们也都了解,灭族或许只在一瞬间。
面对当时苍星海域的降临势力“囚族”,女孩所在的渊晶族选择背水一战。
女孩也接到上战场的指令,这是全族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
每一个力量都会是通往胜利的筹码。
玩偶二号记忆里,关于女孩的最后影像画面,女孩拍着小瓷脑袋,说的其实是:小瓷,要好好守家哦。
就此,女孩没有再归来。
通过解析节点信息我们都已经了解,渊晶族在这一战中被彻底击溃,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在半独立空间里,那个曾经只会用银丝打扫卫生的玩偶,却还在执行主人离开前的这道命令。
但它不是战斗型造物,体内没有被植入战斗逻辑序列。
它的选择的是,将把清洁程序改写成丝线操控作战,结合园艺中的剪技,制作了银丝切割武器,甚至把自己钉在通往能源节点的通道,靠吞噬空间能量维持运转。
就像是雪岭大荒是由雪绒球在空元峰节点的助力下,进化而成。
玩偶二号通过被动吞噬节点能量快速成长。
但玩偶二号的核心代码从未改变。
没有战斗模块,它就模仿陪伴女孩看过的动画片招式。
没有战术逻辑,就将所有入侵者都当作需要“清扫“的垃圾处理。
最悲哀的是,它至死都记得“守家“的承诺,所以永远只在那片固定区域活动,哪怕这会让自己成为活靶子。
愚笨的背后,是玩偶二号对主人的绝对忠诚。
当观星者公会团最后一轮集火,摧毁它的能源水晶时,破碎的记忆回放或许是它对主人跨越时空的最后告别。
里面有女孩儿时的笑颜,有温馨的睡前故事……最后是那句“好好守家”的承诺。
每年(我们理解中的三年),玩偶二号站在空荡荡的节点基地里,给主人制作一个小蛋糕,等待主人回来与她庆祝。
死亡前,它释放的影像里其中有一段信息(视频截图.jpg)。
上面的文字大概意思是:小瓷今天也有好好看家。
玩偶二号,这个因为爱与陪伴诞生的家政机器人,最终以战士的姿态倒下。
没有荣耀勋章,没有悼词,只有通道下方无数敌人的残骸,以及至死不渝的守护执念。
作为玩偶出身,但命运却给了它一个战士的葬礼。
8300字奉上~后面还有一章~
第321章 黑潮波动,现实异常
源初祭坛。
祁胜手中,悬浮着一枚正在绽放璀璨光华的蓝色烙印。
这正是最新收容的领地规则:量化。
它的效果和指引的能力有些相似,可以将一切概念可视化呈现。
例如,目标的血条和蓝条(精神力)就能精确呈现出来。
可以视为指引能力的弱化版。
但现在的指引受伤严重,许多深度解析需要消耗祭力才可推进,例如过往影像的回溯。
量化规则的底层逻辑便是可视化解析,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新规则的登场,将彻底解决论坛玩家始终不满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怪物的血条无法解析呈现,导致你每次战斗都无法判断怪物还有多少余力。
只有怪物进入濒死状态,才能看到状态栏上的显示。
最新收容的量化规则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可以让玩家精确地计算出狩猎目标的斩杀线,进行一轮爆发式集火。
除了血条和蓝条,量化还能给玩家提供精准的距离测算,让每次出手的精确度变得更高。
其他还包括仇恨(目标攻击欲)显示、敌方特殊状态持续时间、施法速度,等一系列数据都能通过量化获得。
这个规则对普通玩家的提升有限。
但对那些精益求精,想要突破极限的指挥型玩家而言,足以让他们的能力提升一个台阶。
对于量化命魂的解读,论坛相关帖子正在不断涌现。
但祁胜并没有过多关注。
他将重心放在了量化规则的开发使用上,首要目标便是打造一套完整的怪物血条与蓝条显示系统。
在对接挑战者系统后,这套系统可以间接提升玩家的狩猎效率。
其次,有一个冷门命魂在量化登场后,或许会成为热门命魂。
那就是可以吸取目标精神力的“虹吸”命魂。
这个命魂十分冷门,原因便是无法知晓对手的精神力储备。
导致具体效果完全未知,或许对方精神力储备充沛,长时间的虹吸并未对目标造成任何影响。
所以玩家基本都是用虹吸命魂当充电续航使用,吸收自家玩家的精神力,加快自己的精神力恢复速度。
就在祁胜构想“量化系统”的使用设计方案时,他的脑海中浮现指引的反馈提示。
下一秒,他的视线跨越空间,回到地球。
……
月球,月蚀城。
安全中心。
环形大厅内,三百六十度全息星图在幽蓝的冷光中缓缓旋转。
28名值班人员坐在工作位上,指尖划过的地方,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就在这时,北极重点监测区的警报声响起,打破了平静。
随后,地球星图上浮现一个跳动的红色光点。
察觉到不对劲,值班的技术官快速来到主操控台前。
指尖朝着星图划出一道弧线,全息星图骤然响应。
画面从月球轨道开始急速下坠,蔚蓝地球在视野中急速放大。
大气层像被掀开的纱幔般向两侧退散,北极圈的白雪在监控滤镜下泛着冷冽蓝光,当镜头穿透云层时,那道横亘在冰原上空的黑色裂隙显现。
推进过程中,监测系统自动标注出异常数据。
裂隙长度:3.723月尺,宽度2.323月尺。
能量波动幅度:最大幅度在28.23%。
能量强度是:563月粒。”
能量涡流:新增7处逆时针旋转的黑潮物质漩涡。
空间褶皱度:可观测。
当画面最终近距离定格在黑潮裂隙上时,所有值班人员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裂隙边缘无序飘散能量雾气,正以虚幻的黑潮触须造型呈现。
就连能量波动也不再是往常规律的脉动,裂痕边缘不断迸发出黑色能量电弧。
“切到能量光谱视角。“
画面骤变,原本漆黑的裂隙在特殊滤镜下,显露出它恐怖的本质。
无数细小的黑色粒子正从裂隙深处涌出,每一颗粒子都带着吞噬光线的特性。
裂隙中央,正形成类似瞳孔的漩涡状结构。
“能量读数对比是多少。“
“已经突破前期最高点,是第一次出现时的100倍以上。”
这个数值虽然达不到黑潮入侵的程度,也不足以开辟大规模的空间裂隙,但技术官还是毫不犹豫的将这个信息发送给了当天执勤的执政官。
至于星网那边,不需要任何汇报。
它实时监控着月球和地球的一切信息,没有什么能瞒过星网。
想必星网已经知晓。
……
地球,北极站点。
清晨五点,睡眠舱的柔光渐亮。
从睡梦中醒来的于川,掀开恒温被,赤脚踩在发热的地板上。
来到镜子前,伸手抹去表面凝结的薄霜。
镜中映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轮廓干净利落,青灰胡茬衬得下颌线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