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耶斯深吸了一口气,“我理解外界的质疑,换做任何球迷,看到球队6-0输给死敌,都会不满。
但我现在考虑的不是帅位,是如何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会重新梳理防守体系,加强中场的拦截能力,也会和球员一对一沟通,帮他们找回信心。
曼联是一支伟大的球队,不会因为一场惨败就垮掉。
我会承担起我的责任,尽我所能带领球队走出低谷。”
几乎都是这样的问答。
莫耶斯没有丝毫的逃避,没有给球员们甩锅。
发布会结束时,莫耶斯没再接受额外提问。
起身时他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背影消失在所有人眼前。
这场6-0的惨败,不仅是比分上的差距,更是他执教曼联生涯里,第一道沉重的阴影。
而另一边。
罗杰斯就轻松许多,难得的是,这位少帅,在大胜之后并没有飘。
只是简单的说道,“今天这场6-0,对利物浦的意义远超一场联赛胜利,双红会是我们和死敌的宿命对决,赢下它,尤其是以这样彻底的方式赢下,是给所有KOP的强心剂。
让我们重新找回德比战里的统治力,也让整个英超看到利物浦赢下胜利的决心!
这比分会刻进双红会百年历史,从来没有哪次我们能这样压制曼联。
更难得的是18岁的盖奥,双红会首秀就交出双帽子戏法,他的突破撕碎防线,传球精准致命,大场面里的沉稳根本不像新人。
全队的拼劲配得上胜利,但盖奥让这场赢曼联的胜利更有分量.
他让我们看到安菲尔德有了新传承,这场胜利不只是纪念,更是利物浦迈向未来的开始。”
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当晚。
利物浦整座城市,还处于兴奋之中,根本无法熄灭那股子热烈。
同时,
整个英格兰的媒体,也彻底炸裂。
各种言论,各种报道,纷纷扰扰的挤进了所有英格兰球迷的眼里。
《利物浦回声报》
“百年双红会从未有过如此酣畅的胜利——当杰拉德的爆射撞入网窝,当盖奥举起球迷扔来的围巾,安菲尔德的夜空彻底被红色点燃。
18岁的盖奥用双帽子戏法改写历史,他的突破让埃弗拉成了背景板,他的传球让曼联防线像纸糊的城墙。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胜利,是利物浦复苏的宣言:我们不仅赢了死敌,更赢回了‘碾压德比’的底气。
赛后KOP看台的歌声响到深夜,有球迷哭着说:‘香克利的精神,今天在盖奥身上回来了。’”
《曼彻斯特晚报》
“安菲尔德看台上弗格森的背影,令人无比唏嘘。
莫耶斯的战术从开场就陷入混乱,中场被利物浦站位切割,防线挡不住盖奥的冲击,连范佩西都在禁区里成了‘隐形人’,这不是莫耶斯口中的‘过渡阵痛’,是彻头彻尾的溃败,曼联甚至连‘红魔精神’的最后一丝影子都没留下。
基恩怒斥:‘球员们没有为球衣战斗,莫耶斯的体系根本不适合曼联,这样下去,帅位撑不过圣诞。’”
《卫报》
“6-0的比分背后,是两支球队转型的残酷对比,罗杰斯用‘边锋内切+中场绞杀’战术,让利物浦的进攻既有盖奥的个人灵光,又有全队的协同压制;
而莫耶斯试图复制在埃弗顿成功的4231,却忘了曼联早已没了斯科尔斯的中场控制力、维迪奇的防线统治力。
盖奥的双帽子戏法不是偶然——他的个人爆点能力、传球视野,恰是曼联缺失的‘核心特质’。
这场比赛或许会成为英超新格局的起点:利物浦找到了未来领袖,而曼联还要在后弗格森时代,继续摸索。”
《太阳报》
“当盖奥连过三人推射破门时,老特拉福德的转播镜头刻意避开了弗格森的脸——谁都知道,爵爷看到的不是一场比赛,是自己27年心血的崩塌。
更刺激的是,
赛后利物浦球迷在安菲尔德路举着‘莫耶斯,留任就是礼物’的牌子狂欢,而曼联更衣室传出‘没人信他能救球队’的抱怨。
英足总内部人士透露,已有曼联高层私下联系名宿询问‘替代者人选’,这场6-0,可能成了莫耶斯的‘下课倒计时’。”
还有无数球迷的评论,与争吵。
纷纷扰扰。
但,这一切都无法影响到此时此刻利物浦的庆祝。
安菲尔德沉寂下来。
但利物浦整座城市仍在跳动着!
默西赛德郡的夜风裹着湿意,从河边漫过安菲尔德的砖墙时,拂过场外还没散的球迷。
有人坐在台阶上,怀里抱着印着“香克利精神”的旧围巾。
有人攥着半瓶啤酒,跟着手机里的旋律轻轻唱《You'll Never Walk Alone》。
歌声被风扯得绵长,没飘向远处的夜空,反倒像穿了时光的隧道,一头扎进二十多年前的英甲冠军夜。
那时的默西赛德也是这样的风。
只是夜空里飘的是“利物浦夺冠”的喊声。
靴室酒馆外。
泰德告别了老乔治等人,他得回家,不回家的话,接下来一个月家里都不得安宁。
这是从二十年前结婚时,他给她的承诺。
再晚也要回家。
酒馆外,能够听到安菲尔德路,各个酒馆里传出的各种声音。
还有路上刚散场的球迷。
泰德眯着眼,仿佛又看见1990年的自己,挤在人群里举着彩带,看球员们把奖杯举过头顶,风里全是啤酒和欢呼的味道。
泰德沉醉着。
忽然有个年轻人醉醺醺的走过来,递给他一瓶酒,“来,继续喝,不回家,喝~”
泰德笑起来,拍了拍这个穿盖奥10号球衣的年轻人,“以前我跟你现在一样,喝到深夜不回家,可现在不行了。”
家里有人等他。
泰德往家里的方向走去,时不时都能听到那熟悉的永不独行的声音。
不知道是幻听,还是真的有人在唱。
一直在他耳边、脑海,单曲循环。
他忽然觉得,此刻的歌声不只是庆祝,更像是和过去的对话——
香克利打造的利物浦王朝,达格利什延续的胜利,二十多年前举起英甲冠军的狂喜,都顺着这风,和今天的6-0融在了一起。
走过一群球迷时。
球迷里,有人在问旁边人,“你说盖奥会不会带我们拿冠军?”
“会的。”
泰德的心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的耳边,也是其他人肯定的回答,没有人会否认这个法国少年的天赋。
哪怕他只有18岁。
但他仅仅用三场比赛,就彻底走进了利物浦球迷们的心中。
深夜的风渐渐凉了,球迷们的歌声却没弱。
泰德看到有人掏出手机,对着夜空拍视频,想把这风、这歌、这属于利物浦的夜晚,都存进记忆里。
风带着歌声飘得更远。
掠过二十多年前的冠军奖杯,掠过香克利的雕像,掠过达格利什曾奔跑过的草皮,最后又落回安菲尔德的夜空。
此刻的盖奥,在歌声里,在风里,真的像极了那些曾让利物浦闪耀的传奇。
泰德紧了紧衣服,长舒一口气,“真好。”
一夜狂欢。
第二天。
清晨六点的安菲尔德路还裹着薄雾,长椅上蜷着个穿10号球衣的年轻人,红色围巾半掩着脸,手边倒着两个空啤酒瓶。
罐身上的利物浦队徽被露水打湿。
嘴里嘟囔着“6-0”,头一歪又睡了过去。
清洁工推着小车经过,无奈又好笑地摇摇头,没叫醒他——昨晚整条街都飘着歌声,谁都知道这是庆祝到深夜的球迷。
得亏现在是九月。
还不算太冷。
街角的咖啡店刚开门,就有人拿着报纸冲了进来,“你们看没看《天空体育》?盖奥的照片几乎占了全部版面!”
几个熟人围过来,报纸传着看,有人指着照片里盖奥的球鞋笑:“就这双鞋,昨天把曼联后卫晃得找不着北!”
咖啡还没端上桌,话题就从“杰拉德的爆射”聊到“盖奥下次还能不能连场戴帽”。
满屋子都是满足的絮叨。
十点多,阳光把薄雾晒散,街头渐渐热闹起来。
报亭前,老头颤巍巍地指着报纸头版,跟卖报的姑娘说:“我看了五十年双红会,从没见过这么痛快的!”
姑娘递给他一份《利物浦回声报》,笑着说:“今早好多人来买报纸,都是冲盖奥和这场大胜来的,有个老太太还说要给孙子买件10号球衣呢!”
老头点点头,坐在报亭旁的小马扎上,戴上老花镜慢慢读,时不时用手指点着报纸,嘴里小声念叨着比分。
“六比零啊,六比零,真是个好数字啊.”
午后的酒馆还没到营业时间,门口却聚着几个球迷。
在门口贴上了双红会6-0的海报。
随后走向街角。
他们要在街头画一些涂鸦,纪录下这一场比赛。
傍晚时分。
长椅上的年轻人终于醒了,迷迷糊糊地摸过身边的啤酒罐,发现里面还剩一口,仰头喝了,然后把围巾往肩上一搭,脚步虚浮地往家走。
路过收摊的咖啡店时,老板探出头喊他:“下次别睡街上了!下次赢了,店里给你留杯热咖啡!”
他笑着点头,嘴里还哼着《You'll Never Walk Alone》的调子,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红色球衣在余晖里,像一团没熄灭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