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靠霹雳武学实现降维打击 第434节

  燕狂徒说着抄起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大口酒。

  “哎……天下和平到现在才几十年,若是二帝执意兴兵,只怕又要闹得生灵涂炭。”

  见萧秋水依旧一副忧国忧民、愁眉不展的模样,燕狂徒只得安慰道:“萧老弟倒也无需太过担心!”

  “据我这些年行走江湖,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两宋的经济、兵力其实都差不多,未必就真打得起来。”

  “只不过暗地里的斗争,却是肯定少不了的。”

  萧秋水点点头,忽地又想起什么,问道:“燕老兄方才说这些年游历江湖,走遍两宋,那你可知道两宋朝廷手上的和境内的江湖势力,各自如何?”

  “萧老弟的意思,莫非是认为两宋会将国家之间的战争,转化为江湖人的斗争?”

  萧秋水摇摇头,却道:“这是流血最少的方法,我会尽可能试试看。”

  怎么试?

  难不成是亲自前往两宋皇宫,向二帝游说?

  燕狂徒盯着萧秋水看了许久,这才回答道:“北宋朝廷手上的江湖人多一点,但境内多不太平,不但山贼众多,江湖上的势力也更复杂。”

  “真要说起来,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是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若是真的两宋兴战,说不定他乐见其成。”

  “南宋朝廷手上的江湖人就少一点,但境内相对和平。”

  七圣峰一役过后,北宋的江湖势力也进入‘改朝换代’的阶段。

  六分半堂逐渐走向没落。

  虽有狄飞惊苦苦支撑,但各堂主对他面服心不服,故而它现在已经是一艘死船了,注定被即将到来的浪潮掀翻。

  金风细雨楼同样没有在重创中喘过气来。

  但苏梦枕是只老狐狸,以他的心机和手段,想在接下来的浪潮当中趁机起势,并非不可能的事。

  李沉舟和朱顺水两人趁机起势,但又暗中较劲,成为明面上的两个老大。

  至于梁山、连云两寨,至今没有多少动作。

  北丐帮在萧峰离开之后已经成了一盘散沙,迟早被其它几个势力吞并,之前‘南北丐帮合一’的计划,大概率是要泡汤了。

  南宋的江湖则依旧不变,还是以全真、丐帮、少林为首,并且这些势力都听命于朝廷,只是都不太强。

  萧秋水目光闪动:“若这么看的话,似乎南宋皇帝更加治理有方?”

  “嘿嘿……这也不见得。”

  笑声中,燕狂徒虎眸里露出噬人的邪光:“治理一村、一镇、一城、一国,手段各有不同,就好像我们习武之人,并非修炼越高深的武学就越厉害,只有修炼最适合自己的武功,才能让自己达到武道上的极限。”

  “或许南宋皇帝能将半个天下治理得河清海晏,但给他整个天下就不行了呢?”

  “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谁也不能妄下定论。”

  “哪怕李布衣那个算命的来了,也绝对算不出这种事的!”

  两人讨论了半天,谁也猜不出这场还未兴起的战争最终会如何。

  但可以想见,接下来的江湖,势必将进入一场波谲云诡的斗争,朝廷、江湖,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这次擂鼓山棋约,引来了不少江湖人,可谓风云际会,或许就是最好的机会!”

  “什么机会?”

  “当然是让这些江湖人做出选择的机会!”

  燕狂徒道:“既然身在江湖,总要为自己的未来做点打算的。”

  “现在就看他们是投效北宋皇帝,还是依附南宋皇帝,又或者自立为王了……”

  ……

  “北宋、南宋、自立为王。”

  “战争一旦真的打响,江湖人估计就只剩下这三个立场了。”

  从茶馆出来后,路平和王语嫣分析着未来江湖的局势。

  显然,他的想法和燕狂徒、萧秋水二人不谋而合。

  不同的是,萧秋水想的是将双方劝和,不懂干戈,维持现在相对和平的状态;燕狂徒是不打算插手,只想看热闹;而路平心中想的是……

  得搞点事情才行!

  不然自己哪有乐子看?

  这次擂鼓山棋约,或许就是最好的时机!

  回到客栈,路平立刻调出了许久没上线的系统,开始抄录武功秘籍。

  他决定趁着这次擂鼓山棋约,江湖风云际会之时,将几部霹雳世界的武功散播出去,看看这群江湖人能练到什么地步。

  次日,鸣金镇街道上,出现了一个售卖武功秘籍的白胡子老爷爷。

  他所售卖的武功,皆是江湖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不过一本只要十个铜板,相当便宜,别说是江湖人,就连普通人也心动了。

  “小伙子,我看你相貌清秀、骨骼惊奇,是天生的练武奇才,要不要在我这里买上一本神功秘籍,成为一代大侠呀?”

  “这位女侠请留步,你眉间带煞、眼中含春、五行缺武、命里犯剑,要不要在我这里买一本武功化消一下厄运?只要十个铜板就好!”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年底清仓大甩卖,武功秘籍十个铜板一本啦!”

  “十个铜板,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没良心的掌门带着小姨子跑路了!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想知道掌门夫人有多润、小姨子有多软吗?花十个铜板买一本秘籍,听我细细说来……”

  在‘十个铜板一本’的优惠价格,和‘无良掌门、掌门夫人与小姨子的三角爱情故事’的诱惑下,路平连夜准备的武功秘籍,只一个早上就倾销一空。

第528章 棋会聚风云

  秋风渐凉,树上交错的枝叶宛如少女粉白的臂膀,持着绿色手帕在风中上下起落不断摆动,花香随风而至,挑动着行人的心弦。

  擂鼓山的上山之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往来人的修整下,已经颇具规模。

  聋哑门这次的‘弈棋活动’,一连举办十天。

  路平和王语嫣抵达鸣金镇的时候,正好是活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

  活动首日,一大早,两人便整装出行,待来到山脚,才发现进山之路不但开阔平坦,两侧更是有许多走南闯北的贩货郎,热闹非常。

  这些贩货郎推着小车,车上插着旗杆,摆着许多小玩意,或穿插在行人中间推销自己的货物,或是立在某一处,等着顾客自己上门。

  他们的货物也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不过是一些茶水、吃食、精雕细琢或者粗制滥造的小玩意,是几乎每一个集市、村落、小镇,都能见到的东西。

  但处在擂鼓山上,这些东西的价格却比山下要贵上一倍,甚至十倍。

  若是在其他地方,游客们对这些价格远远超出价值的玩意,看都不会看一眼,但在这里则不同。

  做这行生意,很多时候就讲究一个气氛,气氛到了,游客们自然会主动花钱当这个冤大头,而擂鼓山的气氛,已经足以打动部分游客们的心。

  如此热闹红火的氛围,让路平心神一阵恍惚,只觉得自己不是来参与棋会的,反倒像是来逛庙会的。

  在穿过山脚那一排摊子后,路平手上已多了两块烧饼。

  “这‘大郎烧饼’味道真是不错,单是香味就传得老远,用来当早餐刚刚好,可惜那摊主相貌不佳,不然生意肯定火爆。”

  吃着手中的烧饼,路平心中却还想着刚才那个卖烧饼的汉子。

  那汉子不但长得又矮又丑,卖的烧饼还叫‘大郎烧饼’,让他很难不把对方与自己印象中的武大郎联系起来。

  说起来这个世界也包含了水浒,指不定那就是本人。

  只是武大郎不应该在山东阳谷县的吗?这擂鼓山可是在西南地界啊……

  思忖间,只见蜿蜒曲折的山路旁,蓦然出现了一处开阔场地。

  场地外挤着许多人,争相探头、议论纷纷;

  场地旁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一句诗: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

  “这里应该就是棋约的第一站了,我们快过去看看!”

  见状,路平难掩兴致,和王语嫣走上前去。

  来到近处,果然见到场地里摆放着八张棋桌,十多个棋手正坐在当中对弈。

  这些棋手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此时全身心投注在棋局当中,或愁眉不展,或举棋不定,或轻松惬意,表情十分精彩。

  路平拉过身边一人,问道:“这棋关是什么规则?”

  那人眼见路平刚来,便回答道:“这第一关的内容是‘解残局’,只要下得过他们的棋手,就算是通关了。”

  规则简单明了。

  路平心中暗道一声,紧接着又问道:“对挑战者有什么要求没有?是需要持帖才能入场下棋吗?”

  “不是的,谁都可以去挑战的。”

  路平往场中看了一眼,发现最后一张棋桌上还有空位,但周围却没人上去挑战,不由好奇:“那八号桌还有位置,怎么不见人上去挑战试试?”

  那人嘿嘿笑道:“来这里的都是江湖人,而江湖人多是大老粗,平日里只忙着练功,哪有时间学棋?”

  “别说如何判定胜负了,我们连基本的规则都搞不明白,上去挑战也不过是丢人现眼而已,还是在底下看看热闹就行了。”

  “原来如此,这倒也是……”

  路平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即转头看向王语嫣:“你上去试试?”

  两人本就是为了这个来的,王语嫣当然不会避让,点点头正想迈步,又转过身来看向路平:“你不上吗?”

  路平摇摇头:“没兴趣。”

  王语嫣闻言只得作罢,穿过人群步入场中,在八号桌的位置坐下。

  这棋会单纯是苏星河以‘聋哑门门主’的身份,给江湖才俊发的请帖,其中并没说半点有关逍遥派的事,目的就纯是下棋而已。

  所以今次来到擂鼓山的,除了本身喜好棋艺的人之外,就是一些喜欢凑江湖热闹的人。

  江湖上的势力很多,上个月这个门派招收弟子,下个月那个帮会办喜事,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故而聋哑门这次举办棋会,实在不是什么罕见的活动。

  只是因为擂鼓山这地方位置特殊,最近江湖上又出现了‘两宋起战’的传闻,所以才吸引了这么多江湖人过来,想要探听江湖的最新动静。

  见王语嫣入了场,落座挑战残棋,路平这才重新将目光落在另外七名挑战者身上。

  这不看还好,一看才发现,七人当中竟然还有三个熟人。

  三号棋桌上,坐着一个身穿绿衣、腰挂碧萧、脸戴面具的姑娘,分明正是程英。

  “她怎么在这里?”

  路平眼中泛起一丝奇异,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

  这次擂鼓山棋约遍邀天下才俊,而程英师承黄药师,黄药师在江湖上有以博学闻名,兼之交友广泛,受到邀请是理所当然的事。

  既然程英出现在这里,那……

  路平随即将目光往后移了移,果然看到陆无双正站在场外不远处,关切地盯着自家表姐的对局。

  “果然在啊……”

首节 上一节 434/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