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172节

好在以周青那边的实力,虽然还是无法打退苗贼,但守城却是足够了。

两万五千兵马,分到五座城中,每座都能有个五千人,足够守城了。

这一点,周青也在战报中提到了。

这位徒弟还体贴的说:弟子足以卫疆土,师尊不必忧虑,可于外自寻战机,以破贼寇。

对此,陆渊能说什么呢?

只能研究武道外身之余,多花些心思,督促李良练兵。期望着能早日练好大军,然后带人去援助平贼了。

而在邵阳府局势日趋稳定的时候,弘道五年十月十六。

北边巴陵城下,已经对峙数月的朝廷大军和周苗联军,终于爆发了一场大战。

双方将近十万人,在城外列阵而战。

武成侯上官明亲冒箭失,率领精兵突阵,连破苗人左翼三阵,逼的周国左柱国大将军不得不亲自出来阻拦,两人在万军之中决斗。

同样五毒教圣女蓝彩儿,也率领守军出城助战。但被济慧圣僧领兵拦下,阻于城门之处,两位先天宗师同样展开决斗。

稍后,上官明虽然拼尽全力,但到底是新晋宗师,比不过那位左柱国大将军。

因此与其力战半个时辰之后,依旧不免为其重伤,败退逃离。

但借此机会,朝廷精锐之师已击破了苗人。

那些由山民组成的苗兵,哪怕整训了数年,但依旧改变不了民兵的性质。此时面对朝廷的精锐大军,根本就扛不住。

才撑了半个时辰,敌军整个右翼数万苗兵,便被击破。

受到此牵连,渡河南下的周人精锐也被苗兵裹挟,跟着败退而去。

那位周国的左柱国大将军,虽然取得了决斗胜利,击退了上官明。但面对这个大军的败退,也无力回天。

未免陷入大军围攻,只能无奈退去。

而同时,那位五毒教圣女也不敌济慧圣僧,败退回城。

但城外大军惨败,自家圣女又被人击败,城内苗人守军士气大挫,被济慧圣僧抓住机会,以佛光妙法破开城门,领兵杀入城中。

蓝彩儿无奈,只能再次出来阻拦。

但交手数十合后,再度被击败,若非城内教众拼命阻拦,险些连命都丢下来。

至此,蓝彩儿再也不敢在城中停留。

趁着朝廷大军还没彻底围城,留了一部分人殿后,就率着万余残兵逃出了城,朝着联军溃军所逃方向而去了。

济慧圣僧则趁机收复了巴陵城,洞庭郡城由此光复。

此战,朝廷大军斩贼两万,俘获两万,自身损失却不足一万,可谓大胜。

最关键的是收复了郡城,这对于全郡朝廷阵营的士气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提振。

对于西边后路被断的平蜀大军来说,更是意味着生命通道的畅通。

有了巴陵城,此时朝廷已经可以尝试着,向江北运兵运粮,恢复平蜀大军的补给了。

不过此事想要做到,还是有些艰难。

因为周苗联军败退之后,并没有彻底撤离岳阳府,而是收拢了八万残兵,依旧盘踞在石阳、安乡一带,威胁着长江水道和郡城。

不把这股贼军彻底赶出去,平蜀大军的后路根本称不上安稳。

只是经此一战后,周苗联军,便彻底熄了和朝廷大军野战的念头。

撤到了石阳、安乡两县之后,便立下营寨,结城自守,根本不与朝廷大军正面对战了。

以他们的实力,靠着朝廷剩下的九万兵马,也无力讨平。

岳阳府内的局势,再度陷入长久的对峙之中,还是看不到哪一方获胜的希望。

在这煎熬且漫长的对峙中。

弘道五年十一月上旬,陆渊派出去建安郡和南海郡招兵的弟子们,也终于陆续返回。

等最后一人回来后,庐阳府外的军营中,又多了三万新兵。

是的。

在得了陆渊授意后,他那些前去招兵的弟子,并没严格按照两万的员额招兵,而是只要符合要求,就全都招募。

如此一来,新募之兵的人数便破了两万,足有三万两千人。

同时,隔壁豫章郡秋稻再次大熟,粮价下跌。

孙思文按照陆渊原先的嘱托,又派人去收购粮食,花了六十万两银子,买回了七十万石大米。

算上庐阳府内的秋收,新募大军的军粮,也勉强算是解决了。

弘道五年十二月十七,陆渊听到消息,南海郡南海派的掌门严望秋,应朝廷邀请,出任国师之位。

南海派继白凤寺后,成了江湖上第二位与朝廷结盟的宗师。

十大宗师计划内,再多一人。

至此,朝廷阵营中,先天宗师已有七人。若是算上陆渊与杨景,那便是九人了。

十大宗师,只差一人,便可完整。

同月年末,陆渊收到金陵那边传来的消息。

据闻朝廷已遣使者北上梁国,似乎有与该国讲和结盟之意。

面对周国的灭国之压,梁越两个死对头,渐渐也有了合作之势。

为了保护国祚,朝廷也是拼了。

整个弘道五年,便在这纷纷扰扰之中,走向了结束。

陆渊也如往年那般,在孙思文家蹭了个新年,因为孙府添了个大胖小子的缘故,今年更增了些喜色。

欢欢喜喜之后,迎来了弘道六年。

第178章上官求援

新年一过,陆渊便又开始忙碌起来。

如今半年过去,参加天罗***前,他招募来的一万五千新卒,已经训练了半年,勉强算是初步成军了。

而按照往常惯例,新卒训练到这个程度,便需要拉出去外面历练历练,找一些敌人打上几仗,积累些战场经验了。

只是闭门训练,是练不出精兵来的。

只有又练又打,才能得出百战精兵。

不过不当今局势,到底要不要出兵,却令陆渊有些纠结。

如今洞庭郡内,虽然各地骚乱不断,但主要的两处战场,岳阳府与邵阳府,大体上却是维持稳定的。

两处战场,朝廷与贼军,基本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奈何得了谁。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局面,将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陆渊如今正处在突破先天的关键时刻,一切都以稳为主,暂时不想生出什么大的变故,打乱自己突破的进程。

这个时候如果他冒然动兵,无疑就会打破这种稳定局面,产生难以预料的变数。

所以对于要不要动兵,难免产生了些许迟疑。

“现在洞庭郡的战局,已经上升到了先天的层次。以我现在的实力,贸然打破均衡,极有可能引来先天宗师的注意。

到那时,我还想像如今一样安心潜修,基本不可能了。

这无疑会拖慢我突破先天的速度。

但如果什么都不做,现在我手下六万战兵,就要养不起了。”陆渊眉头紧皱。

养兵是很费钱的。

一个战兵,每月军饷五两银子。他手下有六万战兵,每月光是发放饷银,就需三十万两。

现在半年过去,光是军饷,就用去了一百八十万两。

到如今,陆渊手头上的钱,只剩下了五十万两左右。

这点钱,顶多撑个两月。

要是两月过后,还找不到新的财源,发不出饷银,那么纵然大军还能维持一阵子,但军心涣散,也是免不了的。

这么一搞,好不容易练出来的兵,也就废了。

出兵还是不出兵,令陆渊颇为纠结。

然而他这份纠结,并没有维持太久。很快北面就传来了一份消息,让他做出了决定。

……

弘道五年十二月十六,后勤道路被切断了将近一年之久后,朝廷位于西川郡的平蜀大军久无补给,军饷数月不发,更兼粮草贵乏。

不得已之下,军中由原本的每日两餐改为每日一餐,而且还多为稀粥。

由是,士卒开始怨声载道。

弘道六年正月初六,渝中城有士卒鼓噪作乱,在城中抢掠百姓。而后被武安侯调兵镇压,枭首近百,才总算震慑住军中士卒,维持住了军纪。

但仅此一遭,城中以军心动荡,兵将猜疑,互不信任。

正月初六,渝中府北边重镇流江县守军,便有将校带头作乱,驱逐了该县守将,带着城中五千兵马叛乱。

这些叛军洗劫了县城,饱掠一番之后,便派人联系北边的周国大军,献城投降。

于是渝中府城北边屏障顿失。

同月初十,渝中府后方巫山府,有守军不满粮饷缺乏,生事作乱,波及数县。府衙不能制,局势糜烂。

无奈之下,武安侯派遣亲信大将,领兵一万征讨。

但平叛大军走到半途,便有将校带领士兵鼓噪,不发粮饷,不肯前行。

领兵大将大怒,率亲兵镇压,结果引起众怒,诸营将兵群起攻之,杀了此将,随后就地叛乱,抢掠临近诸县。

武安侯白梦阳闻讯,顿时想要亲自领兵,镇压这些乱兵。

但就在这个时候,周蜀联军花了半年时间,也终于处理好了地震灾情,平定了后方叛乱。

甚至在这半年时间里,重新积蓄了足够粮草兵马,已然有了出兵之力。

这个时候看到平蜀大军内部军心动乱,联军自然不会错过良机,当即起兵十五万,出兵攻打渝中府。

面对敌人大军压境,白梦阳自然顾不上平乱,只得收拢兵马,在府城坚守对敌。

但此时经历前后两场叛乱,渝中府城守军只余两万多,而且饥困已久,那还有多少战力?

因此守了不到半月,就有一些底层将校士兵,在被强逼着上城守卫后,寻了个机会,当场倒戈,打开城门,放城外敌军入城。

闻听此讯的武安侯白梦阳,亲自出手,想要夺回城门。但被早有准备的城外四位先天宗师出手拦下,并且又一次围攻。

这一次没了大军护卫,白梦阳的兵煞之气,根本无法发挥全力。

只和四位宗师交手了片刻,便不敌退去,负伤而逃。路上都不敢停留,一路往天门府而去。

首节 上一节 172/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