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时间刚刚好。
“老爷,大军三日后出征。”
林玄之点了点头,一个闪身便朝着神都而去。
他也没想到欲兰菩萨的优昙花效果这么好,竟帮自己省去了足足一半的时间。
不到八年修成一门道术,金丹宗师都不敢这么想。
“一直开挂一直爽啊!罪过,罪过!”
伯爵府中氛围已不同以往。
毕竟之前许多年男人们在外也多是驻守边关,即便有冲突和摩擦也并不大。
这次则明显不一样,是真正的讨伐之战,还是对难啃的的骨头下手。
带军出征可见陛下的器重,家族也与有荣焉,可即便整个家族的人都对老太爷实力有信心,却也不免有几分担忧。
出征前夕,拜访之人络绎不绝。
有单纯关心的,也有请托帮忙照顾下军中后辈的。
林玄之悄然回来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
老太爷自是一切如旧,这倒也正常。
毕竟是员老将,又已准备多年,此时心底说不准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最近人来人往,烦都烦死了,你小子也回来凑热闹。”老太爷不由得没好气笑道。
林玄之呵呵一笑:“怎么能不来送呢。”
说着便递出两颗盛放在玉瓶中的玄冥造化丹。
“巨食国想啃下来或许可能,但定然不会太容易,这两颗一品的玄冥造化丹算是孙儿孝敬伱的。”
老太爷也没客气,大手一挥地收了:“陛下赐下的军资中也分配了颗一品的疗伤灵丹,药王宗也送来了两颗三品灵丹。”
“再加上你这个,老夫去拼命也不怕了,嘿嘿”
林玄之不禁一笑:“想来您老也无需孙儿提醒什么,便祝您此去旗开得胜,踏平巨食,早日归来。”
“三日后的天子践行孙儿便不去凑那热闹了。”
老太爷笑着点头:“你是个有福气的,便借你吉言了。”
“为保稳妥,此去我和神勇大将军都被赐下了神兵法宝,可见陛下重视。”
而后老太爷忍不住轻叹一声:“你此前所说分流家族一事确实可行,族中商议着决定组建商队跑海,也可趁机寻找合适地方。”
“指玄山虽好,却也可能给你带去麻烦,而且还不如海外逍遥。”
林玄之微微点头:“您想的周到。”
老太爷轻笑道:“什么周到不周到的。”
“你那玉清神元丹炼出来后也不用给我,延寿的事我自己就有办法,你祖母修为低,更适合服用。”
“你大伯他们那也不要用你孝敬,他们若想要,便拿体己和你买就是了。”
“你那本命法器虽不知还要多久,但完成之后也别在神都久留了。”
林玄之安静听着,不住地点头。
三日后。
忠勇伯林天虎、神勇大将军上官正德率领着大军便从神都出发南下,气势浩荡的奔向巨食国。
林玄之在苍岚山顶望着军队兵煞成云远去后,也收回了目光。
“征讨巨食怕只是个开始……”
入夜。
一座通幽渡魂的法坛已立,都天神火令中,叶正玄的残魂升起,面带感激之色的朝林玄之道:“有劳道友了。”
林玄之看着叶正玄轻叹道:“道友虽经过几年修养,但只怕也要经过数次轮回才能重新踏入修行。”
如当初四派真人那么简单粗暴的转世之法可是元神高人的专享,其他人哪有那本事。
除非借助生死轮回之道的秘术、秘宝。
叶正玄对此倒看得开,淡然笑道:“不管怎么样,总是有个机会。只是要劳烦道友日后渡我入道了。”
林玄之颔首道:“贫道答应的事自然不会反悔。”
叶正玄原也是想过些年再转世,但如今这神州眼看着要打起来,越晚转世怕是变故越大。
既然有了决定,便也无需拖沓。
林玄之熟练的开坛做法,请西方鬼帝接引叶正玄入幽冥。
毕竟熟人好办事,这位也没少吃他的香火,与玄都观也有善缘。
一阵阴风吹过,虚空中骤然浮现一道飞转的幽深漩涡。
叶正玄自然而然的被吸引,很快没入其中,没了痕迹。
“鬼帝陛下交代,小友什么时候得空可来阴土鬼城坐坐。”
骤然间一道醇厚低沉的声音响起,一切却也恢复了平静。
林玄之不由得一愣:“鬼帝座下的人?是鬼使还是判官?只是,这还带拉客的吗?”
有护持手段,神魂出窍下幽冥倒是简单,不过林玄之短时间内可没这个打算。
送走了叶正玄,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至于日后接引的问题,有都天神火令在,人也好找。
而还在赤霄四象炉中的仙灵倒是好办,因其本质高,但又基本没了意识,温养妥当后那一点灵光可直接送入胎中。
ps:求月票~
第174章 法器小成
南下大军走后,神都氛围变得明显不同。
征讨巨食国的动静很早就放了出去,也是为了看看那边能有什么举动。
若是能叫巫蛮族派遣些过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大周更可趁此对西北巫蛮采取些举措。
如若不能,以大周积蓄的力量,真想把巨食国啃下来的话,还是可以做到的。
此番派遣两位大宗师,四位神意宗师和诸多抱丹将领前去,已是股不小的力量,更何况还有两件法宝随军而动。
更何况,大周还有常年在外巡查的人仙和元神,一旦有什么意外,也能及时应对。
以老太爷的经验和实力,此番征讨之事,林玄之和伯爵府上下虽然不免挂念,却并没太多担忧。
而随着大周军事动作,林玄之虽然未曾去往神都城内,也能感受到明显变化。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除去巫蛮族和妖族两个难啃得骨头,与巨食国一般的细小隐患也不是没有。
因而这一动,不仅边关处打起了精神,与神州接壤、邻近的一些附属小国、异人国度更是先后拜谒,或真或假的表示臣服之心。
神朝占据神州神州最辽阔的疆域,最富庶的土地,是得天地、大能们承认的人族正统。
神都的各种热闹不断,林玄之避居山庄,高挂“免打扰”,就是承瑞帝也不好随心邀请了。
其他人见此,即便有心结识,却也更不敢轻易踏近苍岚山福地。
毕竟东平王府前世子李瑾的下场就在眼前。
谁都知道这位拜入玄都观的伯爵嫡孙手段是“可怕”的。
脾气如何虽不知道,但能想出这么磋磨人的手法来,想来不是个好相处的。
李瑾的后续情况林玄之并没有留心跟进,但架不住这事足以成为神都几十年内茶余饭后的谈资。
侄孙林钰时而回家探望长辈时也会顺便听一些。
只听说李瑾最后还是没逃过被换的下场,但武安王出面为他求了一个世袭将军的爵,同时赐下件异宝帮其缓解七魄的状况。
李瑾自己便只得老老实实观想入定,尝试靠自己解决问题。
但想也知道,他若修道天赋好,也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而世子只之位一空,东平王府那才叫“妖风四起”,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对于前世子李瑾,他那些小娘、兄弟们什么心思就不知道。
消息不少,也很具体,东平王两口子近来也是忙着斗法,没精力去处理筛子似府邸。
有王府的烂摊子做借口,又有武安王出现斡旋,大军临行前,东平王成功抓了个顶缸的替自己南下。
这也引得不少人一阵嘲笑。
林玄之最是耐得住寂寞的,更何况,福地修行可谓惬意。
一些神都风闻轶事不过是他修行之余的调剂。
炼气观想,修道祭宝才是他的日常。
偶尔指点下林钰入窍的修行,或请祖母和大伯母过来小住几日也算放松了。
毕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五十天在静室里的人哪有太多时间招待客人。
邀请两位长辈过来也不过是为她们易筋洗髓,延年益寿罢了。
毕竟,再潦草的福地,那也是福地。
林玄之十二岁到了此世,便是祖母、伯母操持他的饮食起居,方方面面,她们修为不够,便只能食补、药补。
对别人来说可能困难,但有个出身炼丹大派的孙子(侄子),一些丹药还是可以管够的。
林玄之当初还得了不少的地乳精华,除了自己留下部分用于炼丹外,他优化家中几个调养的方子,加入了地乳精华这味宝药,也足以配出不少。
修行日短,还不过三四十年功夫,林玄之尚无山中无甲子之感,却也偶感岁月易逝。
不知不觉。
大赤天象图已经悄然完成了六重天的祭炼,第七重天,第一层的禁制也已了部分痕迹,勉强与修为持平,处于初入玉液的水准。
苍岚山上空。
图卷所化的天幕之中诸般愈发玄奇奥妙的景象接连浮现。
有沧溟碧落,峦岳山形;有月阳天河,风起雷动;有瑶光天境,浩渺云霞;亦有四时轮转,生死幻灭;还有苍莽混沌,鸿蒙大罗。
景象之中道理与玄机若有若无,引人入胜,心性不坚者,望之便会沉沦迷惘。
心性坚定者可从中窥探几分隐秘,却也会沉迷道境,为天象所役。
不多时,便见诸般景象一隐,天幕化作一重山水画卷,与苍岚山一般无二,恍若倒影罩下。
又须臾,沉重浩瀚天幕重现似可力压千钧,镇压万物。
轰隆隆!
大赤天象图在林玄之的念头间不断转变。
紫气飞腾,霞光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