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神朝一番举措可谓诚意满满,出人又出钱。
点了几道招牌小菜,林玄之一边品尝一边神念感知着周围。
此行除了凝煞炼罡,还有就是搜寻先天五色石这件天材地宝。
至于清浊之气、升腾之机,两物则很玄乎,于天地间可以算是“无处不在”。
“按真人所讲,只要我一路沿途北上,着重定州、丰州、晋州就可能遇到?”
门中有元神真人坐镇的门派,真传弟子外出历练时基本都能有规划好的路线。
以元神的推算天机之能,很多事情就变得清晰、可控。
林玄之赶路勤奋,路上也不忘修行,不过如今也算到了定州,他打算停几日,探查打听一番再说。
先天五色石乃先天五行之气在与造化之精交感下凝结而成,大多自然孕育,或精通五行、造化之道的纯阳炼就。
下位替代则是以五行属性的上乘天材地宝精炼五色泥出来,在再搜集地之生机、人之生机、天之生机合炼。
一般来说,先天五色石多凝结于大地之下,或群山灵机汇聚之所。
若先天五色石气机流露在外,则会自发的增进地气,汇聚灵气,显化道韵吸引有情生灵靠近。
林玄之眼光高既然选择了大赤天象图,自然不会嫌奔波之苦。
有真人这种路线都给规划好的,他都已经偷着乐了。
没元神真人指点,搜寻这种有市无价的天材地宝只能遍寻典籍,走访各处,努力搜寻蛛丝马迹。
大周虽横扫六合,坐镇神州八千载,但毕竟不能把握每一寸土地,搜刮尽一切天材地宝。
哪怕那些山神、土地,不过后天敕封,也难以做到观群山大地如掌纹般清晰。
而沈星河也说,相比于自己费力去搜寻天材地宝,神朝可能更愿意从别人那里获取打包好的……
丰年县距离州城、府城都不算太远,算得上交通便利,往来人流较大的地方。
林玄之停留定州,便准备从附近的民间故事、古修洞府和地脉灵穴入手。
虽说名声在外的“名胜古迹”可能早都被人掘地三尺了,但他自信有些许痕迹,都能挖出点有用的东西。
搜寻一番,定州没有收获的话再去庆阳道野狼谷,一边凝煞一边在丰州打探。
耳边听着酒楼上下喧闹之声,林玄之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过滤其中无用的消息。
也是他挑选了一县之地最高档的酒楼,客人言谈内容不至于过于粗鄙烂俗。
甚至于四层酒楼中,一些低阶修士也不是没有,倒是让林玄之对如今的情况更了解了几分。
大周治下,一路所见都是“国泰民安”之景,林玄之颇为无奈发现,自己就算有心斩妖除魔,人前显圣,一身本事都没有用武之地。
神朝各县之中,都配有六扇门、道录司,如今还增设了道武堂,都是官方修士坐镇的地方。
主管一县的六扇门为银章捕头一位,多为洗髓或换血武者,配有铜章捕头四人,多在内壮之上,捕快及临时工若干。
道录司主管法师一人,多为入窍修士,上县甚至是罡煞坐镇,此外还有掌握其他技艺的采气修士数人,至于养精,则多为后勤。
除此之外还有城隍灵境,阴兵、鬼差诸多,虽不直接插手阳世之事,但有些时候也会协助六扇门和道录司。
原本大周各地武者、修道之士一直是不够分配的,但五年前的水陆法会上,神朝招录了许多人手,大大充实了道录司和六扇门。
至于道武堂,也配有武师、道师各一人,并各有两名助教。
如此配备,已经很有威慑力了。
寻常邪道散修,想要入城也得仔细遮掩一番,缩起尾巴来。
“陛下如此励精图治,但真人们却并不看好?”
林玄之净口之后,擦了擦嘴,眼中光华闪烁,倒映着繁华县城繁华气机。
ps:求月票~
下午出去了一趟,晚了点~
第68章 吃瓜看戏遇“亲戚”
初阶的望气术如今提升许多。
原本不过粗浅看出他人精气神儿,健康状态,一些模糊气机而已。
如今则得到变异提升,已是能够初观人之祸福,一地之祥厄。
配合着倒是可以提升那门“福祸相生”的术法。
此术法需主动或被动经历天灾、人祸,从而积攒自身福运,为日后行事增添成功的可能。
或者损耗自身福运让别人陷入灾祸,粗浅的便是让人倒霉,诸事不顺,严重的可能发展成“人劫”,卷入极大的混乱之中。
运势之道玄奥莫测,林玄之当初观礼,借法则洗礼,锤炼灵魂所领悟的便是这样一门天赋神通。
这门术法单纯苦修提升极为缓慢,在林玄之看来,其里里外外更是都在透露着搞事情的意味。
他历来是最怕麻烦的人,真要为提升门术法哪有事往哪钻,没事也要搞事情真就难为他了。
有玉轮在,他在提升术法上比常人已经能省去近一半的时间了,“福祸相生”提升的再缓慢,也只是相对而言。
看似一半时间不多,但到了元神层次,一门神通可能都需要一两百年去修炼,省下来一半的时间,可以去参悟天地法则、提升本命法器、或者修炼其他神通。
修行之人,哪怕寿元悠长,甚至长生久视之人,最宝贵的也是时间!
清风明月阁中不少典籍故事中记载,一些元神真人因神通未修炼上来,三灾临身时本领不济,只差了分毫便渡不过去。
后悔也晚了!
有人接引护持还好,下辈子重来倒也能顺利些。
那些孤家寡人渡劫失败转世去了,什么时候觉醒胎中之迷都不一定。
如昆仑派灵台上人那种情况,哪怕散功重修,有人点化,可能不过两三岁灵魂发育完全便会觉醒胎中之迷,五六岁就可以开始锻体筑基了。
前世积累在,一些对“新手”需要注意的修行关隘完全可以忽视,丹成上品之前,这种转世真人完全一路平坦。
收回发散的思绪,林玄之看着楼下繁华的街道,似乎能感受到大周百姓的归属感和承瑞帝的雄心。
“卖梨、卖梨嘞,上好的秋梨,清脆多汁。”
楼下。
一拉着满车大白梨的庄稼汉操着浑厚的声音吆喝着。
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汉子的声音却并未被掩盖下去。
“大周百姓身体素质真好啊!”
汉子摆好摊子,雪白的梨子倒是诱人,看起来就水灵得很。
可偏偏有个邋遢的道人站在摊位前,不买不说还向汉子讨要起来:“老板,贫道走了一天又饿又渴,可否赏个梨吃?”
汉子闻言果断拒绝道:“不行不行,你快让开别挡着我做生意。”
道士仍旧不走,反而指着车上的梨笑道:“你这梨得有好几百个,赏我一个又何妨?”
林玄之在楼上看着,只觉事情发展诡异地熟悉。
眼睛意味深长的审视着二人,只看他们搞什么名堂。
最后,果然不出所料。
一个路人看不下去,买了个梨给老道,那老道则“大方”的请众人吃梨。
以梨核为种,木气催生,一番移花接木,满树大白梨被采摘一空。
“你的术法不错,是我的了……”
眼中光华隐去,看着卖力表演的二人,林玄之倒是期待起了后续。
只见就在那汉子欲哭无泪,与众人争辩时,一衣着整洁,仪表堂堂的书生站出,毫不畏惧地面斥道人说:“道长徒有一身本领,却只在这戏弄百姓不成?”
邋遢道人嘴里啃着梨,满不在乎笑道:“贫道不过向他讨要一颗梨,这汉子忒小气了,贫道此举不过是教他日后懂得乐善好施而已。”
书生似乎被道人言论惊道了,气的指着道人怒斥:“人家辛苦劳作种的梨,还要养活一家老小,不给你有什么问题?”
“舍与你自是良善,不与你也是人家要养活全家,供给子女读书习武!”
“你有手有脚,去城外搬货物人家看你年纪大也能给你两个馒头!”
“我看道长你徒活数十年,不思清心寡欲,怎的竟如此厚颜无耻!”
邋遢老道嘿嘿一笑看着书生道:“你这后生好大的胆子,就不怕贫道法术?”
书生冷笑一声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待如何?我大周法度在,你敢行凶不成!”
邋遢老道微愣,嘴角微不可查的闪过笑意。
那哭丧着脸的汉子也暗自点了点头。
而后又见书生摸出钱袋,取出一块碎银子递给汉子道:“大叔拿着吧,梨已经被吃了,这银子算我买梨的钱。”
汉子毫不客气的接下银子道:“小兄弟这多不好意思。”
“这样,我家还有一篓,是准备家里吃的。小兄弟住哪里,下午我给你送过去。”
书生又对着邋遢老道又痛心疾首说教了几句,才和卖梨的汉子朝着外面走去。
望着书生头顶隐隐升腾一缕气机,林玄之暗自点头。
“道友看了半晌,觉得怎么样?”
耳边响起那邋遢老道的声音,林玄之与之对视,抬手示意便将之邀请到了雅间。
身影一闪,对方便出现在了林玄之对面,看了一眼干干净净的盘子,老道不由得笑道:“道友也是个小气的,剩菜都不给贫道啊!”
林玄之早已看出这道士和汉子是一伙的,目的只是试探那书生性情罢了。
二人法力内敛,气息清正倒是瞒不过林玄之的眼睛。
再多盯一会可能还可以看出点别的。
林玄之闻言,自是不吐不快道:“道友二人这戏码当真老套,话本如今这么写都是卖不出去的。”
“嘿嘿,戏码老不老不说,好用就行。”老道士从袖口摸出个大白梨扔给林玄之,自己也拿出一个又啃起来道。
林玄之接过后倒是大方吃了起来。
邋遢老道边吃边道:“贫道羽化门木峰子。”
林玄之微愣,竟还是羽化门之人,随即坦荡道:“玄都观林玄之。”
身份法箓气息各自流露几分,二人倒是省去了不少客套试探。
木峰子一愣,坐直了身子打量林玄之一番后大感意外道:“沈星河师叔的弟子?”
“正是。”林玄之笑着点头。
木峰子抓了转脑袋,嘿嘿笑道:“倒是没想到挑选弟子还能碰到亲戚。”
“不过,林师弟,你觉得小子怎么样?我和王师弟观察他好几天了,品行头脑倒是不错,偶尔虽冲动些,但也并非不考虑后果。”
林玄之闻言点头一笑:“方才道兄你这“妖道”若是动手,那书生的的书童就要跑到道录司请人了。”
木峰子老脸当即一红:“师弟吃梨,吃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