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卵胎化 第443节

  这《海市大法》的奇功,便是一位散仙的传承。

  据李慕如所说,李家祖上也有炼成道脏,升炼法术之人,但是再往下的道路,除了在法术的基础上,彻悟法意之术,便再难精炼下去。

  季明已有看过李慕如先祖修行幻法真意的手札,其中要旨在于‘以幻炼真’。

  只是要旨归要旨,实际上道脏升炼的过程,还是依照五行变化,添增道脏内的本元,以量变求质变,浅显的意思就是幻海浮沉心的升炼,需要淬炼蜃气补养其中本元。

  这就好比季明那道神通·六戊神罡,就是不断的采取灵空上界的罡气精华,来持续的补养道脏内的灵罡本元。

  一味的专注于道脏的补养增量,也只是下乘功夫,这其中还得配合秘炼之法,提升火候和效率,更是要有那厚积薄发后的灵光一闪。

  季明在升炼神罡仙脏之时,便是先后领悟六指法骨之力,更有创《罡风吐纳法》,最后顿悟【土木相争】之玄妙,这才一举炼成了神通。

  在季明这道幻法之上,倒是有一条适用于「只专注于补养增量」的捷径坦途,并且这条捷径只有季明可使,那就是祖蜃气。

  祖蜃气内的玄机灵妙不知胜过蜃气多少,这天上天下只有三十六道的祖蜃气,可以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拔高道脏的品质,升炼为仙脏。

  按理来说,季明除了幻海浮沉心的那一道祖蜃气,还有两道。

  即便这其中一道在蚩神子那里,暂时难以取回,但是另一道足以让他的幻法得到增进,可是他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动用第二道祖蜃气。

  蜃幻灵境中,连他在内,一共有一十三位楼主,执掌祖蜃气二十三道。

  其中被誉为最顶层的三位楼主——妖仙,罗汉,天仙分别掌有三道祖蜃气,另有三位楼主掌握两道祖蜃气,另外七位掌握一道祖蜃气。

  从季明初掌祖蜃气之时,就已知道蜃幻灵境在三位仙神楼主的主持下,对于楼主之间杀戮夺气的这一做法,绝对是明令禁止。

  如今千幻法师刚死,他便将第二道祖蜃气消化的话,如此蜃幻灵境之中,自己那座楼梭必然有变,他无法确保这种变化不被那三位感知到。

  为了稳妥起见,只能搁置第二道祖蜃气。

  而更棘手的在于第三道,乃至于未来可能到手的第四道,即便最顶层的那三位仙神也只掌握三道,季明一跃与之齐平,乃至于超出,势必引起警觉。

  所以这第二道祖蜃气可以延后些时间消化,但是第三道要想消化之后,没有后患之忧,就必须解决那三位仙神的猜忌。

  除了幻法,在幻法之外的法术·金恶袋,这道旁门法术已成为季明手中旁置的法术,在真正强敌的面前已很少施展,就是害怕被对方借此术反制于他。

  毕竟此术一施,吞敌入腹,要是敌人在腹中不被制住,耍枪弄棍的闹上一场,能将他的肚皮给捣穿。

  这一法术是走了捷径,跳过了《嚼铁大法》的炼法过程,直接升炼道脏所成,再到了法术之后,他对于其中法意全无灵感,越炼越艰。

  由此看来,万事万物都有代价,只是当时没有感觉而已。

  遥想当年,自己通过黄粱梦枕配合湿卵胎化之眼的法子,一举夺了黄嚼大王的阴身,再通用归元针来炼成这道法术,还洋洋得意了许久。

  如今一想,实在天真可笑。

  可惜本来属意的那门《元阳童子功》,还准备让蚩神子炼好了,再将道脏本元传渡给自己。

  现在看看,要想这门密功法术不步金恶术的后尘,第二元神之身炼法之时,他必须全程参与,感受其中的玄机变化,这样才能完美驾驭。

  不过话说回来,这门密功,蚩神子已是炼不成了。

  当他和昴日星官的赌斗开始,蚩神子这一世也将结束,而这下一世的目标,他也有了一个预选,那就是宝光州中真灵派的宗家子弟。

  无论是季家、姜家,还是赵家、郑家,宗家子弟这个身份,无形之中将给他很多便利,或许这个身份可以帮他保住「财宝天王」的三道因缘。

  正在思索着,季明忽然被峰下盘旋的一道遁光吸引。

  这遁光在峰下磁光外左右冲突,活像被兜在网里的鱼儿,骤然受惊的要往外挣脱。

  “仙山之中,哪来的小修?”

  季明心中暗道一声,伸手一拿,隔空将那遁光按下山谷,脱离磁光的吸摄范围,这也算是日行一善了。

  不多时候,那遁光再度徐徐缓升。

  这次似乎聪明了一些,远远的绕飞上来,不敢离得太近,不料升的过高,不知峰头被磁光所曲成的奇彩光晕处,吸力更为强大,一下被扯了过去。

  直到遁光快撞上峰头,季明才出手,将遁光抓了下来。

  遁光中现出一把飞剑,从剑身中脱出个小道童,似乎刚刚才修成这身剑合一的剑法,未曾掌握精熟的样子,小脸通红的朝季明作揖道谢。

  见道童这种年龄,剑法竟已到第二重「通明剑心,合身入剑」的境界,季明也不由好奇起来。

  能在仙山飞遁,又有不俗剑法,可见其师承定有来头。

  没等季明说话,对方已是自报家门,说道:“小童随家师来桃花前辈处做客,因庵中长辈论道品茗,我自个闲极无聊,这才出来游玩。

  见此峰孤绝妙奇,空悬谷上,光色迷神,不自觉施展剑遁于此,差点陷落峰中,多亏前辈搭手援救,若有冲撞之处,还请前辈见谅。”

  “无妨,此峰非我独有,你也不算冲撞。”季明没在意此事,反而觉得这小童礼数周到,神质澄澈,其师来头应当不小,于是问道:“不知令师何许高人?”

  “家师东极然风岛主。”

  道童很是骄傲的说道。

  “原来是白前辈。”季明微微颔首,笑着说道:“白前辈早前在仙子处做客,我也是有缘一见,仙风道骨,道行高绝,实乃我辈楷模。”

  “你是.金童前辈。”

  道童似认出季明的模样,不确定的道。

  季明神色一动,心中带着一点好奇,问道:“哦,难道你师傅说过我。”

  “不是师傅。”

  道童摇头说道。

  季明心中的好奇更浓一些,又道:“难道是仙子!”

  道童挠了挠头,一脸天真无邪的模样,道:“一日闲谈之中,桃花前辈说起过您,言语颇多欣赏,称你守正持中,有君子之风,我师傅当时还同桃花前辈说起玩笑话,称这庵中从无外男入内,可独独金童破了例,桃花前辈莫不是春意萌动,清虚难持”

  听到这里,季明面色一变,没有喜色,反而凝重了些。

  道童当季明有这情状,只是紧张桃花仙子对此话的反应,于是故意停住话头不说,要季明主动来问。

  “好童子,为何不说下去?”

  “师傅有过嘱咐,她们闺友之话不可外传,不过前辈刚才出手搭救,实是有恩于我,故而才道出此话,也不知这些话对前辈是喜是忧。”

  季明双手交拢插袖,闭目掐算起来,同时说道:“但说无妨!”

第697章 六甲,说服语

  “桃花前辈说她这一类太乙散数,夫妻同修,神仙眷侣,只是常事。如遇夙缘,情投意合,结为道侣,合籍双修,共驻长生,也无不可之情理。

  前辈这话中之意,似乎对您格外垂青。”

  “呵!”

  季明停下袖内的掐算,意味深长的轻笑一声。

  他的这一声笑让道童心中略微忐忑,但是面上仍是不表,犹是挂着一副天真烂漫之容。

  “金童前辈,我已说了此话,你若无意,自当没有听过。

  可你若有意,应当主动争取,要是眼下稍有一点迟疑不定,畏难情怯,他日桃花前辈觉晓此节,便是再有垂青,也是无可挽回了。”

  季明点了点头,一副深感赞同的模样,沉思稍许,对空怅然的说道:“真情如日月,不逐则晦;至性若川流,不驰则涸。”

  道童装作一副懵懂样子,说道:“我听师傅说过——情者,性之动,心之华,遇之而不求,是逆生养之机;慕之而畏怯,乃违造化之仁。”

  季明心中暗笑,他虽看不透此童本如真身,但自己的推算做不得假。

  此人同桃花仙子的关系匪浅,却与白然风的关系不深,其余之事难推详细,不过单从仅有的算果来看,也知其人身份目的大有问题。

  “白前辈出身真灵派,从《六甲灵飞策精之书》中自创《燃木大法》,炼就毕火真灵,全了地仙道果,你是她老人家的弟子,不知这身上究竟学得了几分真传?”

  道童笑容一敛,实在季明这转折过于突兀,不过他很快有所回应。

  “门中真法《六甲灵飞策精之书》博大精深,旨在肉身成圣一道,炼就搬山蹈海之力,万邪不侵之躯,非大毅力、大根骨、大机缘者不可轻试。

  小童才疏学浅,不堪熬炼筋骨皮膜之苦,如今仍是未炼就真身。”

  “那你来说说这门真法的精妙之处。”

  季明语气冷硬的说道。

  他倒不是有意拿这话戏弄这个“道童”,而是因他那第二元神转世投胎已经意属真灵派宗家弟子,所以想要提前了解一下真灵派中的诸多事物。

  这真灵派中的《六甲灵飞策精之书》,自然是重中之重了。

  道童有些气闷,怀疑对方是不是已经看穿自己的真身,但又觉的不大可能,她这「变身法」已炼到了精微之处,就是对方炼了慧目法眼,也不一定可以洞察她身上变化。

  她耐着性子道:“总纲要诀有言——夫六甲者,天之阳神,值日巡天,刚健不息。人之生也,禀天地之精,藏先天一点乾阳于血脉之中。

  此真法,非炼虚无之元神,乃行实有之圣道。以人身小天地,效法六甲巡天之势,策动精血,深掘祖脉,熬炼筋骨皮膜,凝铸不坏真身。

  ”

  季明听的大是点头,感触颇多。

  这“道童”讲说这门真法,还真有些深入浅出,直指根本的意思,让他竟是印证自身,产生触类旁通之感,也不知他这些道理是不是从东极然风岛主那里听来的。

  待“道童”讲完,季明又开始发问。

  “这真法第一步「以血为基,激脉为泉」中,视人身血脉为承载先天道基之河床,通过观想和丹头,来夺神异瑞兽之能为已用,化入人身血脉,炼假成真。

  只是人身经由胞血造化,先天孱弱无比,一旦炼化妖中之强种,化为己用,如何保证自身不被其中妖性反污。”

  “没完没了。”

  道童心中暗道一声,因自信于他那变身之法,所以撑足了耐心,说道:“这第二步「六甲为象,导引精元」中,有沟通六甲纯阳神意之法,足可镇化肉身妖性。

  另外这六甲纯阳神意炼到高深处,就是密功逆炼,走火入魔,亦可化解。”

  “确实精妙。”

  季明诚心赞道。

  那元阳童子功也是专于肉身一道的密炼功法,或许同这一门真法还有异曲同工之妙,届时若是齐炼,怕是一法一功之间可以相互辅成。

  “在这第三步「锤炼筋骨,化生真身」中,可凝炼出具有玄妙法力的真身。

  天下修士都说真灵派中所炼就的这具真身,就是肉身成圣一道的“金丹”,但是我有遇过真灵派中的真人,腹内确有黍米大小的金丹一粒,这又是为何?”

  “自是因为我门中另一门不传之法《六丁策精秘术》。

  这门秘术长于阴神变化,在炼成真身之后,辅以此法修行,可以点化出强横真身内的纯阳精气,洗炼魂魄,除去阴滓,使另类成丹。”

  “妙啊!”

  季明抚掌惊讶的道:“如此一来,不正合了形神俱妙之无上妙谛。”

  谈到这里,道童语中略带轻蔑,说道:“妙是真妙,可惜门中尽是几户守家之犬,再精妙的功法到了他们手中,也只是维护家族的工具而已。”

  “门阀封闭,确实会阻碍谈玄论道之风,有违道法自然。”

  “这故步自封还只是轻的,这内部倾轧才真是残酷,便是我师傅这样的地仙人物,都已经是半隐于门外,退居到了那东极之岛上。

  不过在真灵派中,论起形神俱妙之上法,还得是以六甲冠名的那几大真身——季家的子鼠,姜家的寅虎,赵家的辰龙,郑家的申猴,另外还有午马,戌狗这两大真身。”

  听着“道童”的话,季明倒快忘了对方身上的疑点。

  在磁峰之上,一大一小的二人谈了许久,在道童的耐心快要磨光的时候,季明终于切回了那早已偏得老远的话题,说道:“仙子性情淡泊高远,我实是有意亲近,不过庵前花瘴密遮,我纵使有意,也是倾诉无门。”

  “这还不简单。”

  道童见季明终于上钩,心中狠舒一口气,说道:“你一看就不常去草庵,那庵外有条秘径,因地下有活水经过,水气透出地表,无数年月之下,润开地上积气生瘴的花泥。

  从外面来看,那里满布花瘴,实则瘴内如通了甬道一般。”

首节 上一节 443/4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