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伊仙族 第181节

  终于,当那滴真元彻底凝聚成固态,一股远超先天的恐怖威压,自他体内轰然爆发!

  神武境,成了!

  感受着体内那股圆融如意,生生不息的力量,李平福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悦,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迷茫。

  “这就是神武境吗?”

  他走出静室,遇到正在院中品茶的李平灿。

  “恭喜大哥,踏入武道之巅。”李平灿笑着为他斟上一杯茶。

  “武道之巅……”李平福接过茶杯,苦涩一笑,“可我感觉,前面……好像没路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攀上了一座绝峰,放眼望去,云海苍茫,却再也找不到更高的地方。

  空虚,而又无力。

  “谁说没路了?”

  李平灿放下茶杯,“大哥,你可曾听过,上古之时,有炼体大能,肉身成圣,拳碎虚空?凡俗武道,止于神武。但你我兄弟,为何要走凡俗之路?”

  没有灵气,无法成为炼体修士,因为上古炼体修士,虽锤炼肉身,但也以灵气为源动力。

  但以武入道,则是相当于开创一条新的体系与境界。

  李平灿自认武道悟性平平,如今成就,全都依托于德鲁伊对天地万物的感悟观察,相当于“作弊”,因此没办法开创新的体系,但大哥李平福,侄子李元虎,未必不行!

  听到李平灿的话,李平福重燃信心。

  这世间的道理大抵如此,想的越多,做的越少,人生越迷茫。

  谁也不知道前路如何。

  倒不如信任自家兄弟,一条道走到黑,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

  …………

  数月之后,松岭州府,乡试武举。

  来自州府各县的武道才俊们汇聚于此,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一举夺魁,扬名立万。

  李元虎立于人群之中,神情沉静,目光扫过高台之上那几位主考官,又看了看身旁两位最引人注目的对手,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那两人,皆是出身于州府之内有名的“仙武”背景的种子选手。

  左手边的,是“烈山武馆”的嫡传弟子,王烈。

  他身材高大,一身赤红色的劲装,手中提着一柄造型夸张的大刀。

  右手边的,则是“听雨剑阁”的传人,柳絮。

  一袭青衫,身背一柄古朴长剑,面容俊秀,气质飘逸,只是那双狭长的眼眸中,偶尔闪过的一丝阴柔。

  这两人,不仅是此次武举夺魁的大热门,背景深厚,更是李元虎最大的竞争对手。

  “铛!”

  铜锣声响,比试开始。

  “第一场,负重跋涉!”

  随着考官一声令下,所有考生都背上了重达三百斤的铁砂袋,开始了长达百里的跋涉。

  那两人一马当先,步履轻健,遥遥领先。

  而李元虎,则不紧不慢地跟在第二梯队,呼吸平稳,节奏不乱,仿佛背上的不是三百斤的铁砂,而是一袋棉花。

  他牢记着三叔的叮嘱:藏锋。

  李家如今,不需要再出一个锐意进取的“榜首”,需要的,是一个能稳稳当当,扎根于军旅之中的“基石”。

  第一名,太扎眼,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要刚刚好,既能展现实力,得到重视,又不至于锋芒太露,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接下来的几场比试,李元虎都完美地贯彻了这一策略。

  弓马射术,他只射九环。

  兵器使用,他表现中庸。

  很快到了最后的对决。

  “李元虎是吧?”

  王烈扛着他的火焰大刀,咧嘴一笑,“你很有意思,比那些软脚虾强多了。来吧,让我看看,是你厉害,还是我这烈阳刀更霸道!”

  他没有丝毫废话,大刀一挥,朝着李元虎当头劈下。

  李元虎脚下步法变换,猿戏的灵巧与鹤戏的轻盈施展开来,身形在擂台上拉出一道道残影,竟在那看似避无可避的刀芒之中,游刃有余地穿梭起来。

  “嗯?”王烈一愣,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只会用蛮力的家伙,身法竟也如此诡异。

  他刀法愈发狂暴,将整个擂台都笼罩其中。

  李元虎却始终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看似摇摇欲坠,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险之又险地避开致命的攻击。

  一炷香后。

  王烈渐渐感到力不从心,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刀法虽猛,却也极为耗费气血,就要搏命之际,李元虎身形一晃,露出一个破绽,被王烈抓住机会,一刀逼下擂台。

  “承让了。”

  王烈大松一口气,他胜得并不轻松,再无先前的气焰,额头也见了汗,手臂上还留下了一道道淤青。

  这还是对方留手了的结果。

  若李元虎不惜代价,以伤换伤,自己未必能赢。

  李元虎抱拳笑笑。

  这个结果是他有意为之。

  李家,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意气风发,而是长久的安稳传承。

  “这李家的小子,根基倒是扎实,就是这性子,太稳了,少了几分年轻人的锐气。”

  高台之上,主考官抚须点评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欣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含的惋玩。

  李元虎听到这话,心中不以为然。

  时过境迁,二叔当初金榜题名,靠的是锐意进取,一往无前。因为那时的李家,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打响名头。

  可现在不同,要做的不是争强好胜,不需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锐气?

  那玩意儿,是留给真正的敌人的。

  他对着主考官,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荣幸。

  这武举第三的名头,也拿得心安理得。

  …………

  武举县试的喧嚣还未散尽,李元虎还没来得及走下擂台,便被一群闻风而来的“媒人”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哎哟!我的李家大公子哟!”

  王媒婆一上来,那嗓门尖得能穿透云霄。

  “您瞧瞧您这身板,这气势,这威风!老身我做了一辈子媒,就没见过像您这般英武的少年郎!”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李元虎往自家方向引,“来来来,快见见我们家小姐。我们周大人说了,对您是欣赏得不得了,愿将掌上明珠许配与你,只要您点个头,这嫁妆,保准从城东排到城西!”

  李元虎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搞得是脑子里一团浆糊。

  他从小到大,除了练武就是吃饭,何曾应付过这等场面?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这……这不合适吧……”李元虎挠了挠头,憋了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话。

  “哎哟!有什么不合适的!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王媒婆眼见有门,更是热情似火,“我们家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子温婉贤淑,最是配得上您这样的英雄好汉!”

  周围的百姓们也是跟着起哄。

  “李家公子好福气啊!这可是周大人的千金!”

  “就是就是!有这岳父想,下辈子不愁了。”

  一时间,恭维声、羡慕声、起哄声,如同潮水般将李元虎淹没。

  他一个后天高手,面对危险都未曾皱一下眉头,此刻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想拒绝吧,可看着周家那庞大的阵仗,拒绝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这要是处理不好,不仅是驳了周大人的面子,更会让人觉得他李家有点成就就目中无人,不知好歹。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一个清朗温和的声音响了起来。

  “侄儿顽劣,见笑了。”

  李平安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场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步履从容,自有一股让人信服的气度。

  “二叔!”

  李元虎见到救星,顿时如释重负。

  王媒婆和周家管事见到李平安,脸上神色也收敛了几分,连忙躬身行礼。

  李平安先是对着周家的方向拱了拱手,笑道:“周大人厚爱,我李家上下感激不尽。只是……”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与歉意,“只是元虎这孩子的亲事,家中长辈早有定夺,实在是不敢误了周小姐的良缘啊。”

  “什么?早有定夺?”王媒婆一愣。

  “正是。”

  李平安脸不红心不跳地继续说道:“元虎他自小便与武馆的一位孙师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我大哥大嫂见他们情投意合,早已私下为他们换了庚帖,只待元虎及冠,便为他们完婚。此事虽未对外声张,但在族中已是人尽皆知。周大人一番美意,我李家心领了,只是这姻缘之事,终究是讲究个先来后到,还望周大人海涵。”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既抬举了周家,又点明了自家的情况,更是用“长辈之命”这种最无法反驳的理由,将此事挡了回去。

  周家的管事和王媒婆虽然心中不甘,却也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总不能强逼着人家退婚吧?

  那传出去,岂不成了强抢民男的恶霸了?

  他们只能强挤出笑容,说了几句“可惜了”“是我们唐突了”的场面话,便灰溜溜地带着人马离去了。

  …………

  回城的马车上。

  “二叔,您真是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他们给打发了!”

  “你啊……”李平安无奈地摇了摇头,“以后这种事,还会更多。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二叔,我有点不明白。”

  李元虎挠了挠头,“您当初不是也与慕家联姻吗?为何到了我这里,却……”

  他想问,为何家族的长辈们,似乎并不在意他能否与一个权贵家族联姻。

首节 上一节 181/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