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之上! 第13节

  顶多是失败个三次,大脑就会开始疼痛,精神力消耗过度,需要休息等待精神力恢复,无法再进行法术模型的构建了。

  这就是精神力不够强大的弊端,若是让个一环法师来构建0环法术的法术模型,不说效率要是高德的十数倍,就算是失败,人家一天失败个数十次都不是问题。

  “构建法术模型果然不简单,难怪前身掌握修复术与法师之手这两个戏法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高德喃喃自语。

  连掌握个0环法术都这么辛苦,可想而知要想成为一名强大的法师,是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

  不过他并没有抱怨。

  都说法师是法爷。

  法爷法爷,不先当孙子怎么当爷?

  失败是成功之母。

  高德闭眼复盘刚才的失败构建,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在专注于控制第三枚星子移动的时候,第二枚星子的位置出现了一点偏移.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连接第二枚星子与第三枚星子的第二道星轨已经延伸出去的情况下,第二枚星子的位置但凡出现一点点的偏移,整个法术模型自然也就崩溃了。

  这就是构建法术模型的又一个难点:

  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否则一切都要从头来过,而不能哪里错了就修正哪里

  “这容错率也太低了。”高德喃喃自语,下意识想道:“能不能优化一下法术模型的构建流程”

  若是他此刻的想法被其它法师知道,定然会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

  不说这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构建法术模型之法怎可能还有优化空间,就算有,又岂是一个法师学徒所能想到的?

  高德可不会有这些杂七杂八的顾忌。

  在数学的世界里,如果一个方法走不通或者难走,换个思路是很常见的事情。

  能不能先定下所有星子的位置,再连接星轨?

  高德脑海中突然蹦出这么一个想法。

  在这个想法出现之后,他就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越想越觉得可行,甚至觉得这才是法术模型构建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样,即使在构建法术模型的过程中有哪枚星子偏移了原先的位置,也不会导致整个法术模型的崩溃,一切从头再来,只需要及时调整该星子位置即可。

  这相比传统的法术模型构建之法,效率提高的何止是一点点?

  那简直是算盘和计算机的区别。

  高德的行动力向来很强,有想法那就去执行。

  第一个要去解决的是,如何确定每枚星子的位置。

  所有法术配方中记录的法术模型构建流程都是一边连接星轨,一边通过相对位移定下每枚星子的位置,并未讲述如何在不连接星轨的情况下,确定星子的位置。

  可对高德来说,这根本不算问题,现有的信息就足够使用了——不就是简单的解析几何嘛。

  直接建立一个笛卡尔坐标系,然后拆解出每枚星子的向量坐标,不就能确定每枚星子的位置了?

  首先,需要一个原点。

  原点是所有向量的起源。

  只有确定了原点,才有办法确定长度距离,继而确定每个节点的向量坐标。

  法术星海中除了星子与法术模型就没有其他物体存在,然而星子又是在不断移动的,显然不是固定参照物无法作为原点。

  法术模型虽然不会移动,可那是一个由多个星子组成的模型,又如何做参照物?

  若是以法术模型其中的一个星子作为原点,又会出现两个法术模型节点重叠或者星轨交叉干扰的情况。

  不过这也好办,将第一枚星子所在的位置视为原点就行了。

  以原点为中心,建立一个最经典的xyz坐标系

  再用一个有序的三元数组确定法术模型每个节点的位置。

  三元数组由三个数组成,这三个数负责指导如何从原点(向量起点)出发到达它的尖端(向量终点)。

  第一个数代表沿着x轴走多远,正数代表向右移动,负数代表向左移动。

  第二个数代表在此之后沿着平行y轴的方向走多远。

  第三个数代表沿着z轴方向走多远。

  同样,通过法术配方中所记录的星子走向,便可反推出每枚星子的坐标。

  高德起身,从一旁的置物架取出一支炭笔,直接在法术配方的空白处上开始记录。

  第一枚星子为原点,坐标记为(0,0,0)

  “前进一,右进一又三分一,上进四分一”

  左右为x轴,前后为y轴,上下为z轴。

  第二枚星子的坐标记为(4/3,1,1/4)。

  “前进二分一,右进三分二,下进二分一”

  第三枚星子是以第二枚星子为起点进行移动,不能直接对比原点进行记录,可也不是啥大问题——不就是简单的向量加法运算嘛。

  通过运算,即可得出第三枚星子的坐标为(2,3/2,-1/4)。

  就这么依次推算下去。

  很快,高德就将酸液飞溅的法术模型拆解成一个xyz坐标轴以及包括原点在的九个向量坐标。

  而后,高德眼神灼灼地看着纸上的九个三元数组,开始尝试将之记忆下来。

  显然,九个三元数组可比法术配方那繁杂的叙述简单多了,更别说高德天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就极高。

  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他就将这九个坐标牢记于心。

  “试试看。”

  既然前期工作已经做好,高德说干就干,当即开始尝试。

第17章 【酸液飞溅】

  高德再一次进入冥想状态,思想沉浸于法术星海之中。

  第一枚星子成功固定住,作为原点。

  捕捉第二枚星子,开始移动,坐标(4/3,1,1/4)。

  捕捉第三枚星子,开始移动,坐标(2,3/2,-1/4).

  第二枚星子发生偏移,坐标变化为(4/3,9/8,1/4),修正第二枚星子位置.

  修正完毕。

  第四枚星子,坐标

  第三枚星子发生偏移,开始修正.修正完毕。

  糟糕,光顾着看第三枚星子,第一枚星子发生了偏移

  第一枚星子位置发生偏移.尝试修正位置放弃修正,失败。

  高德有些气馁地退出了冥想状态,边按揉眉心回神,边思索。

  本来这一次法术模型的构建正在按照高德的预想顺利进行,但是在第一枚星子发生偏移的时候,却是让高德中止了这次尝试。

  因为一个他之前没考虑到的问题出现了。

  第一枚星子作为原点,其它星子的坐标都是依照它来建立的。

  固然其它星子位置发生偏移时,可以参照原点进行修正,可若是第一枚星子的位置发生偏移呢?

  第一枚星子本身没有任何参照物,无法像其他星子一样进行位置修正——倒是可以依照没有发生偏移的其它星子坐标倒推出(0,0,0)所在,可又有新的问题:

  没有了原点参照,如何保证其它星子的位置没有发生偏移?

  不就又等于得从头来过了吗?

  高德并没有为此就放弃自己的想法。

  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不论怎么样,在法术模型构建上,他的思路都是比原先的思路高效的:

  至少只有在第一枚星子发生偏移的情况下是需要从头再来,其它情况都可以通过及时修正偏移星子的位置,继续法术模型的构建。

  但这个例外,偏偏是高德感到十分膈应。

  如果只是戏法也还好,毕竟戏法的法术模型至多也就十枚星子,从头再来也就从头再来了。

  但若是到了一环法术,乃至二环法术,数十上百星子组成的法术模型,完成一大半后因为第一枚星子的偏移需要从头来过,那真的是会让人感到暴躁的。

  “要是能找到一个固定的点就好了”高德嘀咕道。

  可法术星海中,除了法术星子与法术模型外就再无他物了,而法术星子又肯定是在不断无规则移动的,哪里找得到固定点。

  固定点,固定点……

  “等等!”电光火石间,高德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点,“法术星海中除了星子与法术模型外就别无他物.那是其它人,我的法术星海中可是还有一个东西的啊!”

  他的眼睛骤然明亮!

  “风灵月影”!

  对,就是风灵月影。

  高德并不知道风灵月影的来历,可它就这么静静且定定地悬浮在他法术星海最中心的位置,散发着洁白皎洁的光晖。

  一动不动。

  这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原点吗?

  高德拿起炭笔重新拆解酸液飞溅法术模型九个节点的坐标。

  风灵月影作为新的原点,第一枚星子不再视作原点,坐标自然不再是(0,0,0),高德将之定为(1,1,1),当做法术模型等距的标尺。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第二枚星子的坐标为(7/3,2,5/4),第三枚星子坐标为

  很快,新的九个坐标就被高德列在了法术配方之上。

  他花了几分钟时间再一次将这九个三元数组记下,强忍着脑袋传来的略微胀痛感,第三次进入冥想状态,构建酸液飞溅的法术模型。

  直视散发皎洁光辉的风灵月影,在其周围捕捉第一枚游荡的星子。

  以风灵月影为参照物,第一枚星子成功移动至(1,1,1)位置.

  第二枚星子(7/3,2,5/4).

  第三枚星子.

  第四枚星子.

  第二枚星子坐标发生偏移,开始修正,修正完毕,继续捕捉第五枚星子

  第五枚星子成功移动至其坐标点第一枚星子发生偏移,开始修正.

  高德全身心沉浸于法术模型的构建之中,就如在解一道有意思的数学题,一时间竟是进入忘我状态,甚至是感受不到因为精神力损耗脑袋所产生的胀痛感。

首节 上一节 13/4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