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儿来的猴子,喊什么老神仙呢?我不是老神仙。”
只见那鸟儿竟然口吐人言,清脆悦耳,端的是不凡。
“鸟仙子,在下这厢有礼了,敢问鸟仙子,从何处学得这仙音?”
猴王见是鸟儿口吐人言,丝毫不敢怠慢,连连作揖行礼,客气询问。
那鸟儿笑嘻嘻的叫道:“猴儿猴儿,你且沿着山路往前走,有一大德洞天,且去拜见,往来众生,皆能听道,我便是在那里听了几个月,顿去蒙昧,炼了喉中横骨,说得人言。”
“多谢鸟仙子指点,多谢鸟仙子指点。”
猴王连忙道谢,这鸟儿见猴儿如此知礼,便道:“你也是个懂礼的,我便带你一起去吧,且不要叫我仙子,叫我荔儿就好。”
“劳烦荔儿姐姐,此恩俺必铭记,必铭记。”
猴王再三作礼之后,急忙跟着鸟儿上蹿下跳,沿着小路一直走,果然见一山门。
那山门不凡,有柏竹相伴,果是个好去处,但见那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正当猴儿臻至山门前,刚犹豫该如何喊人,便见那山门洞开,从中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相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猴王被吓了一跳,连忙跳上山门旁的树上,偷看来人,不敢出声。
童子环顾四周,自是看见了猴儿,不过却装作不曾见人一般,道:“祖师说有人寻道,我且出来一望,并无甚么人在此搔扰,怪哉怪哉。”
闻言,猴王大喜,扑的跳下树来,连忙行礼道:“仙童,仙童,我便是祖师口中来寻道的弟子,有礼了,有礼了。”
仙童眼含笑意,道:“原来是你,我家祖师方才刚登坛要说道,便说有人来寻道,要我们等一等。只是没想到来的是一个猴儿。”
话虽这么说,但早在几十年前,童儿就从自家师尊、师伯和祖师的交流中,知晓了有一个猴儿要来寻道。
猴王笑道:“仙童法眼明鉴,正是俺哩。”
“既是如此,你随我来吧。”
旋即,那猴儿连忙跟上仙童,路上还不忘整理衣冠,学一个人礼。
片刻之后,猴儿便跟着仙童走进大法堂中。
“奉祖师法旨,将寻道的猴儿引来了。”
那猴儿见状,连忙五体投地,行大礼:“神仙祖师在上!弟子志心求道,为拜师来!还请神仙祖师收下我吧,收下我吧。”
周承颔首,笑曰:“不急不急,汝且将乡贯姓名道个清楚,再拜不迟。”
猴儿闻言,再次行礼道:“祖师在上,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是也!”
周承闻言,笑着道:“那胜神州位于东,牛贺洲位于西,隔着两大汪洋,一方大陆,汝无有法力,且如何过来的?”
猴儿诚心道:“祖师明鉴,弟子撑着筏子,随风而行,漂洋过海,先至南瞻部洲,寻仙不见,又往西行,抵达牛贺洲,而后兜兜转转,有个几十年哩。”
“数年前,曾听闻一长者言说千里之外有一大山一夜而现,乃仙迹也,弟子便一路蹒跚而来,终得入山。”
“望祖师,可怜弟子向道之心,收下弟子吧,收下弟子吧。”
说话间,猴儿连连叩首不止。
其心之诚,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间昭彰无疑,便是在场的其他弟子们,也都能洞察。
“猴儿尚能闻道,这些年来往来山中听讲的众人,罔为万灵之长,不识祖师道音。”一英俊道人忍不住感慨。
“是极是极。”
“此般向道之心,着实不凡。”
“肃静,祖师驾前喧嚣者,笞百鞭!”
见庭间起喧嚣,为首的大师兄神色肃穆,一副法家做派,高声喊肃静。
顿时,山门内寂静了下来,所有弟子尽皆噤声。
大师兄乃是师父坐下第一位弟子,前世端的是一法家圣人,最是严肃不过。
“原来如此,我法眼观照汝等过去,知汝所说皆真。”
周承言罢,沉吟两声又道:“汝天生地养,无有姓名,我且为你取一个名号,叫做孙悟空,如何?”
周承的前世,都是看着孙悟空的故事长大,自然不会给孙悟空随随便便改名。
“多谢祖师赐名,多谢祖师赐名,我有名字拉。”
猴儿喜不自胜,上蹿下跳,开心非凡。
“如此,悟空且入座吧。”
说话间,周承伸手一指,便见那班列之末,骤然多一个蒲团。
见状,悟空自然知晓那是自己的座位,连忙入座。
“今日,汝等多一个小师弟,乃天生地养,生来不凡。不过却心有魔障,今日我便讲一个静心法,望汝等静听。”
周承说话间,那悟空听闻自己被点名,顿时提起神来,不敢有丝毫怠慢,听周承讲一个静心法。
……
且说悟空入山之后,寒来暑往,日月轮转,转眼间便是年余时间。
这一年内,悟空日日听闻祖师和两位师叔讲经论道,除此之外还兼习字焚香,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诸般事不断。
如此摩挲力量,好猴儿未有丝毫不满。
这一日,林中亭,太微华和虞韵对弈,周承端坐一旁,指点二人。
“悟空我看也是心思坚毅,道心通透之辈,不像是会狂妄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之辈。”
虞韵落子之后,重瞳灿灿,隔着山峦看着那挑水猴儿,有感而发。
旁边的太微华笑着道:“岂不闻,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再者说,夫君曾言,猴儿乃人道抗争之精神所化的天胞,若有大法力之后,岂能甘心俯首他人?”
虞韵摇了摇头:“抗争是抗争,狂妄是狂妄。推动秩序变革,和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可不是一回事,岂不闻几十年前那张良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太微华若有所思,道:“要不咱们传授其兵法精妙,可否成大事?”
虞韵眼睛一眯,看着太微华:“我看你心性也飘了,不知天地为何物的不是猴儿,是你。”
“我怎么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有夫君在,便是搅合个天翻地覆,亦是无碍。”太微华说话间,子落棋盘,大局已定。
“嗯?你是不是偷子了?”虞韵察觉到不对。
“化凡为人,你远不如我心通慧,修性一关,迟早要走。”
太微华言罢,虞韵倒是开始沉思,道:“也好,若是能顺势求一个混元道果,自是更好不过。”
“韵儿修心之事不急,华儿也别搞事,且过这千百年之后,再说也不迟。”
周承话音落下,虞韵和太微华一怔。
虞韵轻声道:“可是夫君要在这千百年内,以求超脱?”
周承颔首:“祂降生了,具化魔罗,存于众生心间,要和我一决生死了。”
此前的周承,直言不讳说主神,如今且用祂做替代,如此才能不被感知。
虞韵和太微华对视一眼,一个个脸色不是很好看。
第328章 魔罗之难,猴儿得道
“那魔罗,可能灭杀?”
虞韵开口,声音中带着杀意。
周承笑着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众生心念虚无缥缈,明灭不定,如何杀如何灭?”
太微华则是面无表情的忽然插嘴:“既然在众生心间,那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尽起刀兵呢?”
“汝入魔障矣,温养之功,需一个心平气和,似你这般可养不出四药完备。”
周承屈指在太微华额头一敲,无形灵韵荡漾开来,驱散太微华心中魔障。
屠尽众生?
简直难绷,要三界都为一人陪葬是吧?哪来的逆天中二变态恋爱脑发言。
虞韵忍不住嗤笑道:“你还修心养性呢,这就是你修的心?心境通明都做不到了,你不冷静的想一想,就算你杀尽天下,可能伤到哪魔罗一根毫毛?”
“不必如此,我已然烛照未来,那魔罗降生当在近千年之后,横行三界三十三年,到时候这猴儿或许还能助我一功。”
闻言,虞韵有些意外,重瞳中倒影出那猴儿的身影:“悟空能帮上你?这不可能吧。”
太微华则是感觉异常熟悉,无尽记忆涌上心间,而后灵光一闪:“西游记后传,无天?”
“对喽,众生心中魔障能有多强?”
周承赞许的看着太微华,笑着道:“那魔罗当初被诸世超脱围剿,几乎彻底被灭杀,唯一的一线生机还捏在我手里,如今想要在我眼皮底下快速复苏,自然是要借无极道果的心中魔障才行。”
太微华心中又冒出个逆天的点子:“那魔障,和佛老既是一体的,不如先下手为强,请佛老再现那割肉饲鹰般大慈悲,行大寂灭法,为战胜魔罗出一份力?”
周承嘴角微微抽搐:“那魔罗日后降生,就会以其他无极道果心中魔障了,一动不如一静,你就别胡思乱想了。”
太微华不满的哼唧两声,道:“既然猴儿能帮上你,那就得好好教导。”
虞韵赞许的点了点头:“我参破重瞳奥妙,堪透阴阳两仪,自撰一神通,能让猴儿演化后天重瞳,免得再患上那害眼病。”
所谓的火眼金睛,实际上就是眼睛在八卦炉里被熏坏了,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火眼金睛。
这也是猴儿日后的一个弱点,在面对火攻的时候,虽然不惧,但却扛不住那烟熏。
见两女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如何教导猴儿,周承也没说什么,虽然一点用也没有。
……
岁月轮转,倏然间自那悟空拜山,已经过去六七年时间。
这一日,周承盘膝端坐瑶台上,讲经说法,便有诸般异象涌现,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噫,我懂了,哈哈哈哈,我懂了,妙哉妙哉,哈哈哈……”
倏然间,就见那蒲团中,静心聆听的猴儿似乎明悟了什么,一时间喜不自胜,道韵流转,在蒲团上上蹿下跳,抓耳挠腮,哈哈大笑。
“好师弟,好猴儿,道韵垂身,虚实交织,入道矣。”
“果有法力氤氲,贺喜师弟,当延寿千百载哩。”
“……”
堂内群贤尽皆不凡,一个个都是人间青史客,世外道德仙。在猴儿悟得道妙精微的刹那,自是都有所觉,先后贺喜。
“祖师驾前,岂能喧嚣?汝等,皆笞五鞭。悟空师弟罪魁祸首,但情有可原,待得放堂,也来领五鞭。”
中年大师兄面色严肃,言法家之言,恍若口含天宪一般,话音落下,自有大道和之,在一个个喧嚣者的脑门上,浮现‘欠五鞭’的字样。
众等闻言,连忙行礼告罪。
周承笑着颔首,而后看向猴儿道:“你这小泼猴儿,可是有所悟?”
“不敢言有所悟,幸得祖师护佑,降下德音教诲,弟子入道矣。”
猴儿连连叩首,言语间甚是谦恭。
听道七年,便是入道,这等天资,世所罕见,不愧是那天地孕育的灵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