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248节

其他二十七城和附近村镇里的人,都慕名赶来。

与此同时。

龙~国军队收复平让的消息,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渗透到了半岛南部。

那里的百姓得知消息后,纷纷收拾行李,趁着东洋军队不注意,连夜逃往北朝。

“将军,外面来的很多人,都要报名参军,把大营都给堵死了。”

耿晔快步走入屋内,无奈苦笑道。

苏远想了想,说道。

“先让人把要参军的人,登记一下,归为民兵组织。

咱们不是缴获了许多鬼子的武器装备吗,把那些武器都发给他们先用着。”

耿晔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将军,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我之间,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大胆说。”

耿晔迟疑了一下,走上前低声道。

“将军,半岛上的情况,与外草原和远东不一样。

外草原自古就是咱龙~国的地盘。

远东地广人稀,被沙俄统治也才两百多年。

但半岛人口众多,一直都有统一王朝,而且都是一~个民~族。

咱们现在帮了他们,他们感激不尽,但等以后半岛统一,这些人说不定就会想着复国独立。”

苏远扭头深深看了他一眼。

耿晔说的,不无道理。

现在他们手里没枪,自然不会去想复国的事情。

可等以后有了武器装备,腰杆子硬了,说不定会出现一批谋求独立的人。

不得不防。

“这样,你把那些抗日义军,都编入咱们的军队中。

其他百姓组建的民兵组织,作为预备役,先派人操练着。

等咱们彻底掌控了这些部队,再给他们发武器。

我们无法控制人的思想,但可以教化思想。

你让郭松龄联系张大帅,从东北和国内遴选一批国学大师,来这~里普及中~华教育。

只要教化一开,百姓们自然会选择融入我华~夏。”

耿晔听到这番话,心里的担忧立刻消散了许多。

满打满算,朝仙王朝灭国也才十一年。

百姓中的复国主义者,不在少数。

特别是那些抗日义士,基本都是这一派人。

苏远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可不是来帮他们复国的。

“好,我马上去办。”

耿晔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指挥部。

……

闭上眼睛。

一块新的“拼图”,出现在苏远脑海中。

自古以来,朝仙王朝就有八个行政大区。

分别是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和庆尚道。

目前他们已经占据了平安、咸镜、黄海三个地区。

面积占到整个半岛的一半。

苏远心念一动,打开系统物品栏。

最近一段时间,积攒了不少奖励,他都没来得及使用。

收复海参崴,系统奖励了07型驱逐舰生产线。

造船技术团队两百人,海军军官一百人。

07型驱逐舰,又叫6607驱逐舰。

是建国后龙~国海军装备的第一批战舰。

这种战舰并非国~内自主生产,而是花费了大价钱,从苏毛手里买来的。

建国初年,国内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别说建造军舰,连火炮都很难制造。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老美虎视眈眈。

国~家勒紧裤腰带,饿着肚子,挤出一~大笔钱,买了四艘苏毛淘汰的07型驱逐舰。

虽说是淘汰的,但苏毛的军舰水平,在当世已经是世界前二。

这四艘07型驱逐舰,一直服役到九十年代,才光荣退役。

期间,曾数次在黄海、东海逼退米国海军。

也算功勋卓著。

除此之外。

收复咸镜道,奖励01型护卫舰生产线。

造船技术团队一百人。

收复平安道,奖励03型潜艇生产线。

潜艇技术团队一百人。

收复黄海道,奖励万吨远洋货运运输舰生产线。

造船技术团队一百人。

一共四条生产线,外加五百名技术人员,和一百名海军军官。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奖励,苏远才有底气,对张作林说半年之内,打造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海军。

其实何止一流。

07型驱逐舰最早诞生于1942年。

01型护卫舰最早诞生于1957年。

03型583潜艇最早诞生于1955年。

而万吨远洋货轮,则是出现于1958年。

领先世界二三十年的水平,只要建造出~来,就是吊打全世界海军的超一流水准。

一天后。

北边的李广、张作相等人,在歼灭了各地的东洋残余部队后,终于率领大军,赶到了平让。

别看耿晔和郭松龄,在大同江下游遭遇埋伏,损失了一些人。

但平摊到整支部队,这个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没有不死人的战争。

何况是面对号称亚洲第一强的东洋军。

能在只付出两三千人的代价,就收回半个朝仙,歼敌超过六万,这已经是奇迹了。

指挥部内,一众将领站在一块巨大的沙盘前。

“据我们最近得到的情报来看,鬼子南部的军队,已经全部汇聚到了汉城。

这~里是他们重点布防的几条战线。

总计兵力超过二十万。”

苏远手拿几杆小旗,分别插在汉城周围的三个地方。

“海州,开城,春川,这三个城市连城一线,汉城坐镇后方,可以随时支援任何地方。”

张作相皱着眉头,一脸凝重道。

“这条防线不好突破啊。

海州、开城都是港口城市,春川位于汉江中游,小鬼子的海军可以将战舰开到任何地方。

咱们一旦进攻,就得面对陆海两军同时袭击。”

郭松龄凝神看了看,问道。

“那咱们可不可以绕过这三座城市,直取汉城?”

李广摇了摇头。

“绕城奔袭乃是兵家大忌。

除非我们能在一天之内占领汉城,否则等其他三城的兵马赶过来,合围攻击,我们就危险了。”

众位军官讨论不断,各抒己见。

但都没有一~个好办法,去突破鬼子布置的四城防线。

该说不说,这四座城市分布的位置十分微妙。

互相拱卫,距离不近不远,又都靠海靠江。

海军支援十分方便。

他们想要攻打这些城市,光考虑陆军肯定不行。

两个小时后。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都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张作相突然说道。

“实在不行,我让大帅把海军调过来,跟小鬼子的海军碰一碰。”

如今东北海军,仍然在海参崴港口停着。

从那里过来,看着不远,实际上却要绕行半岛一圈。

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怕是赶不过来。

苏远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首节 上一节 248/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