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260节

最快的办法,就是逼东洋妥协,放弃制裁。”

苏远一番话,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讲的清清楚楚。

东洋人的报复性制裁,看似对龙~国是毁灭性的打击。

实则想要破解,非常简单。

苏远相信,此刻东洋国内也不好过。

失去了龙~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小鬼子的本土地盘就那么大,他们拿什么扩张,拿什么发展。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就看谁够狠,谁能顶住压力。

说服了张作林。

他立刻便召集了盛京各大报社记者,开了一场新闻会。

苏远亲自出席,对外宣布反制措施。

同时,张作林也通电全国,将此事公告天下。

此消息一出。

国内国外一~片哗然。

国际社会直接炸开了锅。

250五国的领导人怒火滔天,纷纷谴责苏远是反人类的恐怖分子。

苏远对于这些指责谩骂,置若罔闻。

第二天一早。

一百名东洋俘虏,被押赴刑场。

记者们、百姓们,以及一些国际主义人士,纷纷赶赴现场。

正午时分,在百姓们的骂声,记者们的闪光灯下,一百名俘虏全部枪决。

虽然杀的人不多,还不如一场战争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一。

但这是广而告之,当着全世界的面,杀给五国联盟看的。

此举无异于啪啪打了他们的脸。

各国的愤怒,如风暴一般袭来。

北洋镇府大总统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外交总长陆徵祥,更是吓的直接称病休假,躲了起来。

反正他们也管不了苏远。

国内舆论,一~片沸腾。

呈现出~来两极分化现象。

一派大力称赞苏远的做法,就应该强硬到底,跟洋人不死不休。

另一派,则是大骂苏远,杀性太重,破坏龙~国与五国的关系,是恐怖主义者。

如今舆论压力,龙~国已经快拉爆了。

民生更是艰难。

随着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的工厂支撑不下去。

走向倒闭。

盛京、燕京、尚海等地,下岗工人不计其数。

“苏司令,现在怎么办?东洋那边根本没有放松制裁的意思,英法美意四国,也都在谴责我们。”

张作林心里慌的一批。

如果说和五国联盟开战,是拿命去赌。

那么这次,他就是拿名声去赌。

一旦失败,他张作林就是东北,乃是龙~国的罪人。

遗臭万年。

苏远不慌不忙,笑道。

“张大帅,着什么急,这才第五天,区区五百个士兵,远远不够让五国内部矛盾撕裂。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张作林也知道,这时候就是比拼双方定力的时候。

谁沉得住气,谁才能笑到最后。

“可民生问题怎么解决,现在已经有很多工厂倒闭了,太多工人失业,会造成社会动荡大乱。”

苏远一脸胸有成竹,轻声开口。

“我已经让人从半岛调集了一批物资过来,先稳住各大城市。

另外,张大帅你找人联系一下那些工厂的股东,就说我出钱注资,帮他们维持工厂运转。”

张作林神色蓦然一变。

“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苏远笑而不语。

朝仙王朝延续五百多年,最终被东洋灭国。

虽然大部分财产都被东洋人抢走了。

但那些老贵族的家中,还藏着数不清的财富。

狡兔尚有三窟,更何况是这些几百年的大家族。

苏远在杀了那些朝仙贵族后,从其宅邸中搜出的家产,简直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外草原的王公,与之相比。

都只能说寒酸.

第151章,投资发展民族企业,联名弹劾东洋首相

当天下午,张作林就将东北数百家民~族企业的老板找了过来。

这些人,都是当地豪绅富商.

张作林当初起家时,没少依靠他们。

如今老张发达了,也没亏待这些人,给他们批地建厂,减税减负,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

东北的经济,之所以能占到全国前列。

正是靠着这些民~族企业家。

自从东洋人颁布制裁令后,通商口岸全部被封,海路贸易基本断绝。

而在此之前,东洋人凭借着工业先发优势,垄断了国内许多民生用品。

小到火柴、棉纱、肥皂,大到面粉、电气、药品。

这些东西,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些农村偏远地区的百姓,能够自给自足,影响不大。

但城市里的民众,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购买。

对于这些人,无异于毁灭性打击。

再加上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收入锐减。

商品稀缺,物价飞涨。

以前一块大洋可以购买二三十斤面粉。

现在一斤面粉,已经飙升到十块大洋。

如此高昂的物价,谁还吃得起。

“大帅,咱们可算是见到您了,再这么下去,我们都撑不下住了。”

“您赶紧想个办法吧,我那工厂最多还能坚持五天。”

“唉,您说这叫什么事,那些工人们天天到我家门口闹事,逼着我开工,我就算开工了,也发不出工资。”

“大帅,算我们求求您了,赶紧找东洋人谈一谈吧。”

数百位民~族企业家们,汇聚一堂,倾诉着满肚子的苦水。

张作林听到他们的话语,抬手虚按了两下。

“大家先安静,听我说几句。”

厅堂内,吵闹声渐渐平息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张作林身上。

“今天我把你们叫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

一听这话,数百人皆都双眼一亮,露出喜色。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如今国难当头,谁敢借此发国难财,到时候别怪我张作林不讲往日情分。”

“不~敢,大帅,我们都这么多年情分了,大家都知根知底,绝不会干这种缺德事。”

一名头戴瓜皮帽的中年男子,率先开口说道。

此人正是奉天总商会的现任会长,张志良。

几位有头有脸的商界大人物,也都跟着表态。

表示绝不会发国难财。

张作林面色严肃,沉声道。

“在场的,跟我张作林少说都认识了十年以上。

咱们的交情,不必多说。

以前,你们干的一些事,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管过你们。

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危难当前,谁都别跟我讲私人关系,否则日后东北沦陷,大家全都玩完。”

现场一~片寂静,表情都格外严肃。

“行了,不好听的话,我就先说到这儿。

接下来,咱们要说的事,事关东北乃至国~家经济安全。”

众人再度打起精神,目光炯炯看向张作林。

但此刻张作林却是没有再开口,侧身看向后堂大门。

首节 上一节 260/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