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和哲哈巴,先后带领大军返回西宁。
这段时间,他们几乎将清海的所有重要军镇,全都打了下来。
随着马麒毙命,马步芳被俘。
剩余的马家军残部,已然变成了一盘散沙。
毫无战斗力可言。
其中有一半选择了投降归顺,有一半,率领大军,逃往了青藏高原深处,躲了起来。
清海大局已定。
苏远给张作林发了一份电报,让他将西宁,从甘省分离出-来,划拨到了清海省内。
张作林欣然答应,立刻让人着手操办这件事。
早在清朝时期,西宁就已经是清海的省会了。
只不过,行政上一直没有重新划分省边界。
这才搞出了一~个省外省会。
随着西宁归属清海,各地军镇也都被占领。
系统的奖励,随之而来。
【叮!恭喜宿主占领清海省72万平方公里的疆域,现已派发奖励,请查收】
苏远闭上双眼。
一张新的拼图,浮现在眼前。
无数大江大河,山脉湖泊,尽收眼底。
黄河、长江发源于此,宛如两条长龙,蜿蜒在数千里的山脉当中,奔流向东。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纵横交错。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要说景色最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清海的标签,青海湖。
全龙-国最大的湖泊。
既是五湖最大,又是四海中的西海。
宛如世界屋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苏远的目光,扫过大江大河,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流窜在各地的马家军残部。
如果没有天眼地图,想要剿灭这些人,不亚于大海捞针。
但现在,他们就像是电灯下的耗子。
无处可藏。
苏远找来一张地图,将这些残余部队的躲藏地点,标注在上面。
回头可以让那帮新军,去四处剿匪。
既可以除掉这些隐患,也能起到练兵的效果。
随后,他将注意力,投注到系统物品栏。
这次奖励更加丰富。
竟是一套制盐和制作化肥的机器设备,以及两百位化工技术专家,两百位军政管理人员。
苏远心中大喜。
立刻将这些人才,召唤出-来,然后安排部下,在茶卡盐湖修建新的制盐厂和化肥厂。
其实,清海的制盐产业,已经持续了两千年。
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但当地居民,采用的制盐法,都较为古老。
产量低,成本高,杂质还非常多。
基本也就供应当地居民食用,很难销售到其他地方。
如果能改进制盐法,实行机械化。
清海的产盐量,必能大幅提升。
而且,清海的湖盐,乃是全国品质最好的盐种,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只要开发好,一定能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化肥厂就不用说了。
苏远想要大力发展农业,化肥必不可缺。
如今西方国-家的化肥产业,早已建设的十分成熟。
而国内才刚刚起步。
身为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化肥,想要养活四万万百姓,何其之难。
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转眼又是半个月。
群号
8117
37666
新军已经组建完毕,编制为一~个骑兵师。
总计一万两千人。
都是从马家军里面挑选出-来的精锐。
不说比得上西北骑兵,至少要比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强上许多。
苏远将骑兵师分为三个旅,分别交给赫尔巴、哲哈巴、莫拉坦。
让他们去清海各地剿匪练兵。
为接下来,发兵藏省做准备。
“将军,刚收到消息,疆省总督杨增新通电燕京,承认归属中~央镇府。”
这天中午,赵国忠匆匆来到指挥部汇报。
听闻此消息,苏远脸色露出一丝笑意。
如此,倒是省去了一些麻烦。
“杨增新可有提什么条件?”
“没有条件,不过,他说伊犁目前有一股境外势力,希望将军能够派遣驻扎外西北的大军,协助剿灭。”
苏远目光一闪,抬手示意他坐下。
“详细说说。”
赵国忠坐在一旁,将疆省的情况,仔细说了起来。
原来,自毛子十月革命以后,有一支沙毛残部,流窜到了疆省,占据了伊犁。
企图在伊犁建造一~个反苏基地。
这些年,杨增新多次派兵,从迪化进攻伊犁,偶有几次胜利,却无法将那支沙毛残部剿灭。
他们流窜在大山之间,如同马匪一样,与杨增新打起了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长期拉锯战,导致疆省百姓苦不堪言。
时至今日,杨增新已经无法解决这批沙毛余孽。
只能向苏远求援。
“这事倒是不难,但我有一~个条件。
你向杨增新回电,就说我可以帮他,但必须要让我的军队和官员,进驻疆省。”
赵国忠点头称是。
立刻便给杨增新发了一份电报。
第二天,他便回电答应了下来,十分痛快。
其实,杨增新在民国这么多的地方军阀中,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进士出身,饱读诗书。
一身治国才干,就足以秒杀很多军阀。
他从清末在疆省为官,后又拥护共和,成为总督。
执政初期,沙毛、东洋、英-国人,都想介入疆省。
但却被杨增新一一驱逐。
对西北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只不过,疆省距离内地太远,处于边缘化,很少有人关注。
当初,苏远与苏毛签订友好同盟条约,收回了外西北。
杨增新也曾发电,恭贺苏远。
得到他的回电同意后,苏远立刻召集了一百位军政人才,让他们带领三千兵马。
赶赴疆省省会迪化。
同时,苏远还让人发电给,驻扎在阿拉木图的军队。
让楚云龙携带兵马,从伊犁河谷,进入疆省。
阿拉木图距离伊犁,不到八百里。
全速赶路,两天就能抵达。
杨增新得知此消息后,大喜过望。
也立刻派了一支大军,从迪化出发,合617围伊犁。
占据伊犁的毛子军,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弃城而逃,躲进了茫茫大山里。
伊犁虽然收回,但心腹大患,没有消灭。
除非楚云龙一直驻军在此,不然他一走,那些毛子军又会卷土重来。
让人防不胜防。
得知此事后,苏远决定,还是亲自跑一趟疆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