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后患解决掉。
家里藏着几只耗子,总是挖墙脚,偷米缸,不弄死他们,迟早会生出祸端。
七天后。
苏远一路长途跋涉,辗转三千多里,来到了迪化。
杨增新带领着所有文官武将,在城门口隆重迎接。
苏远一下车,看到的便是黄沙漫漫,尘土飞扬。
风沙打在脸上,刮的生疼。
“苏部长,千里迢迢赶来,辛苦了。”
一位满脸风霜,面部沟壑丛生,肌肤黝黑的老者,快步上前。
看到他,苏远愣了一下。
“您是杨总督?”
老者点了点头。
若不是他穿着一身军装,苏远还以为是哪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
他仔细打量一下。
除了杨增新外,其他官员,也多是这般沧桑。
或许是这-里风沙太大,环境太艰苦。
但也说明了,他们这些当官的,并没有天天待在府邸中。
那脸上的一道道沟壑,恰恰是他们做事的实证。
“杨总督辛苦了,走,进城看看。”
苏远这次来,并非全是为了剿灭毛子军,也是为了看看疆省的百姓,过得怎么样。
“好,随我进城看看。”
杨增新并没有安排汽车,而是带领苏远,徒步走入城中。
一路走过去,街道虽然破破烂烂,多是土路,但还算宽敞整洁。
百姓们忙忙碌碌,看不到什么流民饥民。
除了风沙大一点,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要比西宁、蓝州强多了。
当然,这都是表面。
苏远不好轻易下定论。
他派遣的一百位军政人才,已经提前来到了迪化。
从他们身上,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民生情况。
“苏部长,您说有办法,帮我们剿灭躲进大山里的毛匪,不知有何办法?”
杨增新突然开口问道。
苏远一脸胸有成竹,摆了摆手。
“等我先了解几天情况,回头我一定将那些老鼠,全都揪出-来。”
杨增新有点不信,但看他一副自信的样子。
也不好继续追问。
接下来的几天。
苏远走遍了迪化,以及周边城镇,也问询了他安排的人。
杨增新确实是一位好官。
他主政期间,整肃吏治,加强边境管理,维护领土完整。
民生方面,多有建树。
开办工厂,兴修水利,创办学校,还修了两条公路,开垦了数十万亩良田。
如此人物,值得敬佩.
第176章,苏远布局大国复兴路,亚洲十字路口伊犁
距离五国联军盛京大败,已经过去了五个月。
这五个月,英法美日意,都在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发动第二轮入侵战争。
这一战,被他们称为雪耻之战。
意为洗刷第一~次联军战败的耻辱。
要知道,时至今日,大英东亚战区司令,威廉姆斯仍然被关在盛京的牢房里。
上万名联军俘虏,被送到了东北各个矿厂,在不见天日的矿洞里,埋头苦干。
各国大使,一直没有放弃通过外交手段,赎回这些人.
但张作林始终没有松口。
他们不答应苏远提出的割地赔款条约,就别想,把那些人赎回去。
几个月下来。
各国也都放弃了幻想,分别从本土,调集了大批军队,赶赴亚洲。
大英帝国派遣海军三万,陆军八万,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
又经苏伊士运河,红海,抵达印度洋。
最终在阿三半岛登陆。
大英兵马分两路,一路从喜马拉雅山,进入藏省。
另一路则随着海军,前往朝仙半岛,准备先把这-里打下来,作为陆军基地。
同一时间。
法国、意呆利、米国也从本土,调了大量的军队过来。
陆海军合计加起来,超过三十万兵力。
这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西方各国联合行动,发动的最大的一场战争。
当然,光有兵力也不行。
五国的工业体系,开足马力,每天生产出大量的枪支弹药,后勤辎重。
许多坦-克、飞机,生产组装后,装上货船,漂洋过海,一批批运送到东南亚的军事基地。
为了这一战的胜利。
五国计划调集五千辆坦-克,一千架飞机过来。
可谓是赌上了国运的一战。
毕竟,调集这么多兵力,生产这么多装备物资,跨越一~个半球,所需要耗费的钱粮,无法想象。
他们必须要胜。
而且要摧枯拉朽的大胜。
否则,国内的压力,立刻就能将五国镇府压垮。
在五国积极备战的时刻。
国内也没有闲着。
张作林知道,下一场战争,不仅是五国赌上国运的一战。
也是决定龙-国国运的一战。
二十七年前,甲午战争输了,大清一蹶不振。
这次要是还输了,那龙-国就算完了。
张作林收归各省后,立刻着手军政改革。
将所有地方军,全部收编重新调整。
划分为六个军区。
分别为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南军区,华中军区,西南军区,以及西北军区。
每个军区,选出一位军区总司令。
因地制宜,制定军政改革新政策。
包括制定严格的军纪军法,重新划分权利比重。
军政军政,军权与政权不能失衡。
每支军队,都需要设立一名政委,对军权掌控者,实行有效监督。
同时,还要进行责任细化,参谋部重构工作。
军人就负责打仗,参谋则负责文职。
起到一~个互相监督制衡的作用。
不能让一家独大。
之前,为什么各地这么多割据军阀。
说到底,就是权力失衡,武官总览大权,文官都是摆设。
独裁统治,可不就容易产生割据军阀。
这一套军改政策实施下去。
中~央极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军阀,不愿意把权力交出-来。
对于这些人,张作林毫不手软。
先撤职,再审判,后定罪。
一套流程下来,那些不听话的军阀,就变成了叛国罪人。
人人得而诛之。
桂系军阀陆荣廷便得到了这份待遇。
失去中~央承认,没了统兵的法理性,哪怕他手底下的军官,都忠心耿耿。
但辖区的百姓和底层士兵,肯定都不愿意为他卖命。
随后,孙忠山在廣州起兵,高举讨伐叛国罪人的大旗,向桂系进攻。
另一边,滇系军阀唐继尧,也发兵讨陆。
最后,陆荣廷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被讨伐大军生擒,押送燕京审判过后,处于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