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255节

  为了争利,在弘治九年九月,长宁伯周彧与寿宁侯张鹤龄,两家外戚为了一车煤薪,在天子脚下,京辇之下,闹市之中,大打出手,被都察院总宪屠滽等上言弹劾,询问孝宗皇帝不管一管吗!

  言:长宁伯周彧、寿宁侯张鹤龄两家以琐事忿争,聚众竞斗,喧传都邑,上彻宸居,盖因平日争夺巿利已蓄忿心,一有所触遂成讎敌,失戚里之观瞻,损朝廷之威重,皇上闻之,宁不有动于中乎?

  明孝宗真的没有动。

  一个是太皇太后周氏的二弟,一个是自己老婆的弟弟,明孝宗只能让有司据实以闻,有司倒是打了报告,但是明孝宗一直拖着没办,不了了之。

  朱翊钧握着手中的奏疏,眉头紧皱,等待着事情的进展。

  最先回禀的是赵梦祐。

  “陛下,找到纵火之人,此人为长宁伯周彧的曾孙,名叫周世臣,嘉靖年间外戚除爵,长宁伯家中降袭为锦衣卫指挥,到了周世臣这一辈儿,连指挥都不能承袭,平素里游手好闲,有人许了他大价钱,周世臣本就怀忿,火场取其吊坠玉饰一件,而后追索。”赵梦祐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工作。

  确定纵火犯周世臣,也不是仅仅凭借一枚遗留起火处的玉饰,也有邻居作证,其人当夜鬼鬼祟祟离开,也有其在油铺买了很多油,更有其在赌庄欠下的巨款。

  “将其逮了,细细盘问。”朱翊钧神情一振奋,缇骑办事果然得力,仅仅用了两天的功夫,就把人给找了出来,朱翊钧看完了卷宗,犯罪动机明确,犯罪证据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人证书证物证,铁证如山。

  赵梦祐眉头紧蹙的说道:“臣带缇骑赶到时,周世臣已经死了,说是有盗贼闯入,杀周世臣后遁走,臣赶到时,正好碰到了周世臣的侍女荷花和临街屠户卢锦,屠户卢锦被抓时藏在床底,说是畏惧官兵,故此躲藏。”

  “臣晚到半日,还请陛下责罚。”

  周世臣的死,更加印证了他就是纵火案的凶手,缇骑的紧密追查,给知道消息的幕后黑手有很大的压力,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人灭口。

  “你这查案的速度已经是神速了,只不过对方心狠手辣而已。”朱翊钧才不会觉得赵梦祐办事不力,这纵火案能用两天时间把案犯找出来,这已经可以称之为神探了,而且是那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神探。

  朱翊钧对赵梦祐的办事能力非常认可,只能说藏在暗处的牛鬼蛇神,的确狠辣。

  “谢陛下宽宥。”赵梦祐的压力也很大,煤市口大火,死伤众多,影响极为恶劣,为了追索凶手,六百缇骑已经尽出,四处寻找线索,利用各种方式,终于锁定了凶手,可案犯还是被杀了。

  “缇帅如何看待此事?”朱翊钧询问道。

  “必然有人指使周世臣,臣在其家中发现大量银锭,多数都是倭银,周世臣的死,一刀毙命,绝对是歹人所为。”赵梦祐十分肯定的说道,周世臣是个失去了爵位承袭的普通人家,而且嗜赌成性,很难接触到倭银这种东西,谁给的倭银,查出来就找到了真凶。

  能够确信是倭银,是因为北镇抚司衙门有一手查探银路的法子,这倭银多硫磺,有股味儿,而且发黄发黑,这就很容易缩小稽查范围了。

  “继续追查,只要有动作就会有线索,继续追查便是。”朱翊钧笑着说道。

  在赵梦祐持续发力的时候,案件又发生了变化,负责督办周世臣被杀一案的刑部右侍郎翁大立,奏闻,说周世臣的丫鬟荷花和屠户卢锦通好已久,可能是合谋,杀死了周世臣,为的就是周世臣的家产。

  朱翊钧则不停的拍着手中的奏疏。

  赵梦祐在面呈的时候,就已经说了周世臣死的很利索,有人敲门、周世臣开门、一刀入心肺,立即毙命,种种特点都显示,绝对是恶贯满盈的大恶之徒所为,屠户卢锦没有那个胆量,更没有那个技术。

  杀猪和杀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心理负担也完全不同。

  翁大立的说辞,在道理上也说得通,通好合谋杀人也比较常见,而且侍女和屠户的确通好。

  赵梦祐则完全不认可刑部的破案方向,选择追缉凶手,很快一个名叫朱国成的案犯就走入了赵梦祐的视线里,在确定了此人已经逃窜之后,立刻派出了缇骑追击而去。

  朱国成,是一个化名,诨号朱老大,本就是案犯,山东响马出身,手中有几条人命官司,朝廷追缉数年,朱国成这次入京一共带了三个手下,赵梦祐先擒获其中一人,而后顺藤摸瓜,就将朱国成抓捕归案。

  在赵梦祐快速办案的时候,王崇古也根据儿子的建议,在不断的囤积煤炸,偶尔放一点煤,试探下市场的行情,万历四年十二月十七日,王崇古在售卖了十二万斤煤炸后,立刻察觉到了价格已经涨到了顶点。

  “父亲这就要收网了吗?不再等等了吗?”王谦看父亲满脸的轻松询问进展。

  王崇古哼着小曲,听闻儿子闻讯,便笑着说道:“是啊,再不收网,陛下就要把咱们给收网了。”

  “百姓的煤炸已经消耗殆尽,不能再等了,而且今日放出的煤炸,有一万多斤,卖给了散客,证明有些人已经吃撑了,完全吃不下了,明日,就是他们放煤的日子,也是朝廷放煤的日子。”

  “安心把窑井交给陛下,陛下办事公道,还能短了他的分红不成?都是亲戚,非要闹得这么难堪。”

  王谦摇头说道:“其实这个人啊,大抵是以为这是元辅的新政,故此对抗,没想到是陛下的意思,还以为可以像之前两百年一样,以皇亲国戚脱罪,陛下狠起来,怕是连外祖父武清伯李伟都要杀。”

  王谦不觉得自己对付张四维有错,张四维已经威胁到老王家的项上人头了。

  王谦这股狠劲儿,完全是学陛下的。

  当初武清伯李伟和张四维做买卖,被张四维拿了把柄,进宫为张四维说情,被陛下射了一箭,箭擦着耳朵边飞过去的。

  李太后没有训诫,张居正更没有上罪己札记,皇帝也当没事人一样,还恩赏了李伟。

  “按着你这个说辞,元辅新政,那不是更可怕吗?”王崇古想了想,还是想不清楚,这只牛鬼蛇神,哪来的这么大的胆量,敢在烈日当空的情况下,出来招摇过市,非要跟皇帝、元辅碰一碰?

  即便是因为信息差,不知道陛下的面目,张居正难道不可怕吗?

  “元辅可怕,还是陛下可怕?这是一个问题。”王谦思量了半天,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问题。

  王崇古似乎是回忆起了某种恐惧,脸色有些发白的说道:“不不不,是加起来,最可怕啊。”

  眼下是皇帝支持、矛盾说、公私说加持下的张居正,即便是没有这些加持,张居正已经足够可怕了,当初组合拳打在王崇古身上时,王崇古真的以为自己明天就要死了。

  皇帝和元辅没有间隙的时候,就乖乖做事,这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还有官职有荣誉,关键赚的还比以前多,比以前踏实。

  “我去趟迁安伯府,明天还得拜托戚帅,陛下让戚帅京营一个步营,配合六百缇骑,帮忙放煤,防止有人捣乱。”王崇古也不再多想,他哼着小曲去找戚继光了。

  戚帅带一个步营入京,这件事在廷臣们看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上一次皇帝从五日阅视军马到每日操阅军马,就由李如松率领一个步营入京为陛下前驱。

  可是把朝臣们给吓懵了。

  戚继光要配合张居正造反,这肯定杀的血流成河,戚继光不配合张居正造反,更难办。

  结果是张居正扶小皇帝上马,喜气洋洋的完成了典礼。

  次日的清晨阳光明媚,京师煤市口大火的恶劣影响已经慢慢展现,煤炭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两百文一斤,外城百姓家中已经开始断炊,晨钟敲响的时候,煤市口终于有了煤,但是价格却是二百一十文一斤。

  但是城门打开口,一架架没有火炮的偏厢战车开始入城,车上全都是煤,每辆车上挂着一个牌子,八文一斤,这些偏厢战车就是王崇古请的外援,他怕自己放煤,集散的经纪买办,不买他的平价煤,让京营军士代为贩售。

  八文一斤,量大管饱。

  朱翊钧站在文华楼上,用千里镜四处查看,看偏厢战车入城,还让王夭灼一起看热闹。

  “上报天子,下救黔首。”朱翊钧坐在文华楼的太师椅上,朝阳洒在了他的脸庞上,阳光灿烂。

  京师开始放煤,五城兵马司的校尉根本不敢拦截京军入城,走街串巷,这就让煤直接入了百姓家中。

  “陛下,缇帅请求觐见。”张宏和小黄门耳语两句,俯首说道。

  “宣。”

  “陛下,逆贼朱国成已经交待,是驸马都尉许从诚所为,臣请陛下诏书拿人。”赵梦祐直截了当的说道。

  朱翊钧听闻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昨夜就听说朱国成被捕,今天就有了结果,北镇抚司衙门的五毒之刑,绝对不是常人能够顶得住的,甚至不需要动用五毒之刑,只要拿到解刳院里参观一下,九成九的人,都会直接交待的一干二净。

  万历四年十二月十八日,经过十多日的侦缉,案件的幕后指使,已经查明。

  朱翊钧从张宏手中拿出了诏令,上面只需要填名,他将许从诚的名字填上说道:“嗯,很好!朕很高兴!速去拿人,可不能让他自杀了。”

  朱翊钧又拿出一本早就准备好的诏书,这是让刑部出驾贴的诏书,缇骑办黄纸案,是对缇帅赵梦祐的一种伤害。

  “朕很守规矩的!不办白纸案,也不办黄纸案,就只办铁案,朕亲自动手杀陈友仁,也是有刑部驾贴的!”朱翊钧将诏书递给了张宏,让张宏去刑部取驾贴去。

  手续十分完整。

  而此时的许府所有人都不敢大声说话,甚至连脚步都放的很轻,因为家主许从诚正在砸东西,许从诚今天也要放煤,他没有偏厢战车,但是他有经纪买办。

  可是今早开始,煤市口官营八文一斤的煤完全饱和充斥市场了。

  囤煤的所有商贾,都要倒霉,他们高价囤积的煤,一文不值,而且城中还有三千步营在城中,根本容不得任何阴谋的手段。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王崇古哪来的那么多煤炸!大雪封路十数日,他每日放煤,哪来的那么多煤!”许从诚面色通红,面色狰狞的怒吼着,他到现在都不相信,城内居然已经被廉价煤给填满了。

  这次损失超过了五十万银,把他这些年的家当,赔的一干二净。

  “绝不抛售,等!等着,我就不信,王崇古真的有那么多煤,可以填满整个京师所需!”许从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认定王崇古不会有足够的煤炸,只是用这种方式,来制造一种京师不缺煤炸的假象。

  只要沉得住气,哪怕是不能大赚特赚,少赔一点钱,也是可以的。

  “老爷,偏厢车的煤根本不限量,谁都能买…”管家小心提醒着许从诚,低声说道:“王崇古准备了三亿斤煤,够用了。”

  “多少?!西山煤局刚刚筹建不到一月,哪来的那么多煤!”许从诚猛地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大司寇从领了西山煤局后,就从山西运了不少的煤入京,山西多煤。”管家终于把自己听到的消息说完整了。

  筹办西山煤局的过程中,王崇古从山西调运了不少煤入京,再加上西山煤局的采挖,这便攒了这么多。

  “啊?哦。”许从诚眉头一皱,想起来王崇古是山西人,是晋党核心人物之一,甚至年迈的葛守礼致仕后,王崇古就是晋党的党魁,王崇古有这个人脉,调运这么多的煤炸入京。

  许从诚眼睛越瞪越大,突然脚下一软,瘫在了地上。

  一切的积蓄,都毁于一旦了。

  门房匆匆跑了进来,惊恐万分的说道:“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缇帅赵梦祐和刑部右侍郎翁大立,带着二百缇骑围了许府,已经到前厅了!”

  翁大立是来送驾贴的,不是来阻挠办案的。

  外戚谋求暴利的事儿,要是展开讲,能讲几天几夜,书里就挑选了几件离谱的事儿,明朝的外戚都不怎么靠谱。求月票,嗷呜!!!

第218章 自作孽,不可活

  翁大立其实是来看热闹的,他和缇骑们的侦破方向发生了偏差。

  按照过往的命案来看,熟人作案的概率超过八成,也就是说一个命案,如果真心想要破案,可以在死者周围八成的人中间去寻找,而且在很多穷民苦力之间,熟人作案的概率会超过九成。

  翁大立作为刑部右侍郎,周世臣命案中,在查到了侍女荷花和屠户卢锦有染后,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屠户卢锦就是凶手这一结论。

  周世臣的祖上很是显赫,是宪宗皇帝生母皇太后周氏的弟弟周寿,到了万历年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家里拥有庆云侯、长宁伯两个世袭爵位,而宪宗生母周氏在弘治年间做了十七年的太皇太后。

  孝宗朝的外戚争斗,也主要集中在太皇太后和皇后张氏两家。

  周世臣祖上也阔过,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周世臣的日子已经过的很是艰难了,如果周世臣不赌,他凭着世袭锦衣卫指挥的俸禄,不能说生活多么惬意,但至少能活。

  周世臣的发妻死后,周世臣无力再娶,就和侍女荷花在一起,生活也算不上奢靡,荷花心中有怨恨,联合奸夫杀人,而奸夫还是个屠户,一切都那么的合理。

  因为涉及到了煤市口大案,缇骑介入,四处缉拿,最后把幕后真凶给挖了出来。

  按照大明惯例,其实可以让驸马都尉许从诚自杀,以成全亲亲之谊,但是缇骑们还是将许府重重包围,将许从诚缉拿归案。

  “你们这群狗腿子凭什么抓我!我是陛下的姑父!我还抱过陛下,你们这群鹰犬,滚出我的家!”许从诚听到了动静,立刻来到了前厅,愤怒的咆哮着。

  赵梦祐看着面前的人,陛下为了大明振奋,付出了多少心血,很多事在赵梦祐看来,天生贵人的陛下,根本没必要去做,可是作为天眷,许从诚不配合陛下振奋也就罢了,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为非作歹,胡作为非。

  陛下开西山煤窑之事,费了多大的功夫,和朝臣们斗了一轮又一轮,陛下是在没事找事吗?不是为了让京畿百姓喘一口气吗?

  许从诚不体陛下振奋之意。

  他挥了挥手说道:“带走。”

  “赵梦祐!你等着!你不得好死!”许从诚被摁下的时候,愤怒到了极点,他可是皇亲国戚!

  大明处置皇亲国戚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嘉靖年间处置张家兄弟二人,手段比这个还要酷烈的多。

  当皇亲国戚不能成为皇帝的帮衬时,就要下决心剜除这块腐肉。

  王谦帮着父亲放煤,对这件案子一直很留心,看到许府门前纠集了一群锦衣卫的缇骑,看到许府被破门,看到许从诚被羁押,便露出了一抹笑意,继续去查看放煤事儿了。

  其实王崇古在放煤的时候,就发现了丧心病狂的许从诚在聚敛煤炸,哄抬煤价的举动,但也只能怀疑,不能动手,事涉陛下的姑父,即便是陛下一再表现出自己不会姑息,但王崇古是万万不敢赌的。

  徐文壁提醒过陛下,这件事只能陛下亲自处置。

  皇明祖训定皇亲国戚只能皇帝责问,这是基于上下两个层面去考量,下面查办之人,多少不敢更深入的查问,万一涉及到了皇帝本人呢?

  朱翊钧下旨,抓了许从诚,将家中一应佣奴、马夫、管家等收押,开始徐行提问。

  这个案子,一定会办到过年后了。

  刚把许从诚家里给抄了,朱翊钧就收到了另外一个姑父请求觐见的奏疏。

  朱翊钧一共有两个姑父。

  嘉靖皇帝八子只有一人有后代,那便是隆庆皇帝,嘉靖皇帝的公主五个里面,只有两个有后人,一个是宁安大长公主,一个是嘉善公主,而许从诚尚的是嘉善公主。

  宁安大长公主朱禄媜,带着驸马都尉李和,进宫朝见,先是去慈宁宫觐见李太后,李太后以煤市口大火案为外廷要案,妇人不便出面为由,没有接见皇帝的姑姑和姑父。

首节 上一节 255/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