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430节

  这是一次紧急的廷议在结束了布延的觐见之后,礼部要草拟册封土蛮汗的圣旨,圣旨其实早已拟定,土蛮汗的王号是怀义王,和俺答汗的顺义王一样,都是虏王王号,这代表着大明和土蛮汗之间暂时停战,而兵部和户部联合起来筹备粮草和转运至宣府大同,同时传召宣大,谨慎提防,防止大火烧到大明境内。

  大明这架庞大的机器开始运转,而朱翊钧留下了张居正和万士和。

  “万太宰,这个海外番国志,附录到大明会典合适,还是附录到藩国仪注合适?”朱翊钧询问起了他比较关切之事,海外番国志的分类,本来是定好了放在大明会典之上,可是现在看,比较适合放在藩国仪注之中。

  按照之前商定,大明朝廷会承认大明汉人在海外自己建藩的合法性,那么这些海外番国就是大明的藩篱,这是恢复了一定程度的分封制,那么海外番国志,再放到大明会典中,就不太合适了。

  万士和思考了片刻说道:“臣以为,放到藩国仪注中比较妥当。”

  “先生以为呢?”朱翊钧看向了张居正。

  “臣以为并无不妥。”张居正认可了大明皇帝的做法,大明会典是大明四方之地,也就是两京一十三省的法典,而藩国仪注,是适用于大明六合之地,也就是藩篱之内的法典。

  “先生以为,朕把土蛮汗的条件告知虏王俺答之事,是不是略微有些欠妥,现在还只有廷臣领命,收回成命,不算是朝令夕改。”朱翊钧询问张居正的意见,这也是七年来的日常了,一条政令,在没有执行下去时收回,算不上朝令夕改。

  朱翊钧的做法不是有些欠妥,是十分欠妥,大明皇帝这种行为说好听点叫骑墙,叫利益最大化,说难听点叫背信弃义,至于是否上升到国失大信的范畴,十分值得商榷了。

  “臣以为没有什么欠妥的地方,臣以为可以吓一吓俺答汗,就说大明有意军事援助土蛮汗,以此让俺答汗用更大的代价来换取大明不过多干涉。”张居正不仅不阻拦皇帝把利益最大化,甚至提出了更加变本加厉的法子。

  张居正是一个文臣,他拥有文臣的基本被被动技能,倍之。

  “极限施压,政治敲诈?”朱翊钧眼前一亮,连连点头说道:“还是先生厉害!朕怎么就没想到呢,用不存在的军事援助再敲一笔出来。”

  “好好好,就这么做,让王次辅去写这封信,有枣没枣打三竿,打得到最好,打不到吓一吓也是极好的。”

  “就这么办!”

  万士和看了张居正一眼,陛下变成今天这个模样,还说不是你张居正教的?

  但是万士和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来,因为他知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何在这次草原纷争中,利益最大化,才是廷臣们应该思考的事儿。

  王崇古写好了书信,将书信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关外,书信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送到了鞑靼右翼的城池丰州滩板升城,而陈学会的书信也送到了库库河屯城,这个城池在隆庆六年,被赐名为归化城,也被称之为三娘子城。

  三娘子和俺答汗并不住在一起,俺答汗住在板升,三娘子住在归化,这两座城池离的很近很近,大约只有二十里的距离。

  收到书信后,三娘子从归化城来到了板升城,她要跟俺答汗商议此事。

  “简直是欺人太甚!”俺答汗猛地将手中的书信拍在了桌上,愤怒的说道:“大明皇帝,背信弃义,明明已经与我们达成了契约,却要支持图们,这是何等的道理!”

  一个喇嘛打扮的僧人,则是连连摆手说道:“大汗不要如此急躁,被业障迷惑,看清楚大明的目的,才能妥善应对。”

  三娘子很不喜欢这个喇嘛,这个喇嘛号称是知一切者,名叫索南嘉措,号称有上一世的记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而索南嘉措成功唬住了俺答汗,并且让俺答汗信佛,主要是他兜售的那一套,真的很是蛊惑人心。

  索南嘉措这个喇嘛,兜售的是轮回说,说俺答汗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转世,是轮转圣王,俺答汗对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心驰神往,一听这个轮回者说自己是成吉思汗转世,立刻喜不自禁,将索南嘉措迎接到了板升,并且礼遇有加,甚至还给了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的尊号。

  三娘子则不认为有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人,即便是强如张居正这样的人杰,能看到三年之后,就已经是世间少有的了,五年之后的事儿,都没有人能够完全看清,这个喇嘛好大的口气,张口闭口就是五百年。

  但是俺答汗特别相信自己是成吉思汗转世,对索南嘉措的话深信不疑。

  “大明的目的是什么?”俺答汗在索南嘉措的劝导下,冷静了一些,才思考了起来,他眉头紧蹙的问道:“大明是在索要战马吗?我给他战马让他来打我吗?根本就是在做梦!”

  “不。”索南嘉措手中的佛珠一停,他的面色凝重的说道:“大明要的是左翼和右翼继续打下去,一直打下去,草原上的海东青会在天上徘徊,等待着野狼和花豹为了猎物死斗,而后落下,将猎物抢走。”

  “大师所说的猎物是?”俺答汗惊疑不定的问道。

  索南嘉措非常肯定的说道:“河套。”

  “大师果然是大师。”俺答汗终于理解了大明这一连串动作背后的目的,那就是自天顺年间丢掉的河套,这就是大明的根本目的。

  三娘子看着索南嘉措,颇为平静的说道:“大师,有没有一种可能,大明其实不是海东青,而是一个贪得无厌的饕餮,他要的也不仅仅是猎物,甚至连野狼和花豹也不想放过呢?”

  “一个饕餮,怎么可能只想要猎物,它的胃口很大。”

  索南嘉措本来有些宝相庄严的面孔,肉眼可见的抽动了几下,他放下了手中的佛珠,三娘子说的更符合现状,事实也证明,索南嘉措根本看不透未来五百年,甚至连未来五年都看不清楚。

  大明的胃口,真的很大很大。

  索南嘉措的尊号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没错就是以前天天出现在新闻里的达赖喇嘛,川藏的达赖喇嘛,就是从索南嘉措开始的。求月票,嗷呜!!!!!!!

第361章 你不用,还不让别人用?

  “大明皇帝真的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年迈的俺答汗愤怒的拍着桌子,他开始以为大明只是想要河套,可是现在,他发现,大明是想把他和土蛮汗一锅端!

  “按理来说,此时,咱们左右两翼应该合流,共同抗击大明,如果大汗需要,我可以去一趟土蛮汗的大帐。”索南嘉措十分真诚的说道。

  他是个宗教人物,俺答汗选择佛家,也不是生硬的选择,而是草原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信仰,作为转世佛陀,他只要不羞辱土蛮汗,这趟差事,他不会有太多的危险。

  索南嘉措拿了好处,真的办事,这是俺答汗愿意给好处的根本原因。

  “大师说笑了,战争,从来就只能决定开始,无法决定结束,既然开战,就必然有个胜负。”俺答汗的政治天赋不高,甚至有些易怒,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越来越容易发脾气,但是他的军事天赋绝对不是三娘子和索南嘉措能够媲美的。

  索南嘉措以为自己可以说服土蛮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俺答汗非常清楚,土蛮汗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投降于他,甚至和他和解都是一个伪命题。

  很简单,人心向背,土蛮汗作为宗主大汗,靠的就是黄金家族大宗这块招牌活着,和一个叛徒和解,对于土蛮汗个人声望的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最关键的是,战争已经开始了,彼此之间已经亮出了刀,那么就必然有一个胜负。

  “战争,必须要要有一个胜负吗?”索南嘉措不理解,在他看来,战争也不一定有一个胜负。

  俺答汗颇为确切的说道:“战争就是如此,必须会有一个输赢,比如我与大明二十五年的战争,就是我输了。”

  年轻的时候,俺答汗也做过成为成吉思汗、元世祖那样的大梦,通过频繁袭扰劫掠京畿,大幅度削弱大明朝京畿的实力,而后取而代之。

  嘉靖二十九年以后,俺答汗和大明整整打了二十五年,他不是成吉思汗、元世祖,大明也不是金国,除了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入寇京畿之外,俺答汗再没有一次得逞,戚继光北上之后,俺答汗也彻底断绝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隆庆议和,到底是大明输了,还是俺答汗输了?

  大明觉得自己输了,只能靠着俺答封贡,封一个黄金家族的虏王,来维持自己天朝上国的脸面,但俺答汗觉得自己输了,他打了二十五年,打掉了右翼一代人,最终也只能俯首称臣。

  这是胜负标准的不同,大明觉得自己作为天朝上国,没能像太祖和成祖皇帝那样十三次远征漠北,打的北虏望风而逃就是输,俺答汗则认为这二十五年的战争,毫无意义,最终把自己打成了草原叛徒,大明和他们右翼的边关贸易,大明可不是赔钱买卖,所以俺答汗不认为自己赢了。

  赢了管大明皇帝叫陛下,自己称臣?

  这些年,俺答汗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他和大明真刀真枪的打了二十五年,就是为了争取到一个更好的投降条件?!

  俺答汗不服气啊,难道大明有一个戚继光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所以前年,俺答汗在应昌,跟戚继光碰了碰。

  碰了之后,俺答汗只能说,大明有戚继光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这个家伙的军事天赋,是特么的练兵!

  “其实还是不要左右两翼合流的比较好。”三娘子眉头紧皱的说道。

  俺答汗思考了片刻,满是褶皱的脸上,全都是落寞,他略微有些心灰意冷的说道:“的确如此。”

  “为何?”索南嘉措瞪大了眼睛,他完全不理解,俺答汗和三娘子是怎么在这件事上达成一致的,左右两翼合流,共抗大明,这不才是最好的策略吗?唯有合流增强实力,才能让对抗势大的大明。

  “唉。”俺答汗没有多说,他看向了三娘子,让三娘子解释此事。

  三娘子看着索南嘉措,想了想,才十分郑重的说道:“很简单啊,草原的土地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唯有河套可以种点地,所以大明才念念不忘。”

  “我们鞑靼,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对于大明而言,不过是癣疥之疾,一种很小的疾病,再加上左右两翼内斗的厉害,所以大明才没有在戎事上,更多的投入,若是左右两翼合流,变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大明只会倾尽全力。”

  “原来是这样。”索南嘉措一愣,明白了为何俺答汗如此的叹息。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入寇京畿后,大明开始严密关注边关防务,俺答汗也试过很多次,再无法突破边防,劫掠京畿了,说到底,还是大明坐拥中原,实力过于雄厚。

  “能颠覆大明的,只有大明自己。”三娘子意味深长的说道。

  俺答汗点了点头,他对三娘子说的话,非常认可,打了二十五年,俺答汗也打明白了,一旦和大明陷入了消耗战,大明就可以依靠血条,生生的耗死你。

  “其实,外患对于大明而言,不是大事,只有内忧,才能把大明厚重的根基,彻底掏空。可是现在,张居正当国,陛下亲政,咱们活着的时候,别想看到了。”三娘子对大明的了解,远远超过了俺答汗、索南嘉措。

  三娘子其实也幻想过俺答汗打进大明京师,杀了大明皇帝,把北京改名为汗八里(北京元时旧称),而后她也顺利成为天下的皇后,后来她发现根本实现不了,尤其是读了矛盾说后,她更加清楚了这一事实。

  主要是大明内生性的矛盾,还没有到吾与汝偕亡的地步,而大明的内部矛盾,又在张居正这个强势首辅和大明皇帝这个蛮横到不讲理的君王手里,逐渐纾困,所以三娘子读完了矛盾说后,更加坚定的认为和解是唯一的出路,反正大明那头儿,在礼法上承认,草原人也是华夏苗裔。

  具体实现的方法,是当不了皇后,当皇帝的女人,也可以。

  “大明皇帝欺人太甚啊。”俺答汗看着手中的书信,心都在滴血,对于土蛮汗而言,再大的代价也要付出,因为不付出人很有可能就没了,用俯首称臣、羊毛、种马、战马、牲畜,换到大明对土蛮汗不再征伐的承诺,换到大明的军事情报,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土蛮汗只能去地底下当宗主大汗了。

  但俺答汗完全没有到生死存亡的边缘,也要被如此敲诈勒索,而且大明势大,又不能不答应,大明这些年加强了对墩台远侯夜不收的投入,他抓的那些墩台远侯放归大明时,大明皇帝用大明最高的礼仪,接回了墩台远侯。

  墩台远侯夜不收的待遇、家人安置、身前事、身后名都得到了大明皇帝的圣眷,这些夜不收们跟疯了一样,搜集情报甚至都快摸到他俺答汗的炕头了!

  他俺答汗早已不能行房的消息,怕是早就放在了那皇帝的桌上!

  不接受大明的敲诈勒索,就代表着这次和左翼的冲突,是一场单向透明的作战,他俺答汗就是再猛,就算是他真的是成吉思汗在世,他也打不过等同于开了天眼的左翼,难不成真的指望索南嘉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唉,大汗,大明皇帝十岁开始习武,如此七年如一日,在万历元年开始阅视军马,在万历三年开始操阅军马,如此每日都去大营,别的不说,大汗已经多少年没去大营里转过了?”三娘子的语气里带着些抱怨,这些年,大明金国随着征战减缓,连俺答汗本人都懈怠了,多少有点文恬武嬉、马放南山、武备不兴的味道。

  当年畏惧左翼才跑到大鲜卑山以东生活的右翼,都不能一战取胜了,要是一场突袭,就能把土蛮汗杀的丢盔卸甲,哪还有这么多事!

  俺答汗勃然大怒,拍着桌子面色涨红的说道:“我老了!老了!”

  “我现在连马都骑不动了,若是出现在军兵面前,他们就知道当年战无不胜的孛儿只斤·俺答,现在只是一个连弓都拉不开的废物!”

  “废物!”

  草原的统治,高度依赖个人威望,这和依赖制度运行的大明朝廷完全不同,俺答汗已经上不了马、拉不开弓了,他作为大汗,这个样子,出现在军兵面前,反而打击士气,他现在躲在三娘子的身后,还可以隐藏他已经老了这个事实。

  飞花堕涸春难挽,瞎马临池夜可惊。

  说得好听,生老病死,人生常态,可草原这种不稳定的政权中,一旦他的样子,被大多数人看到,人心思动,那些个野心家们已经要了俺答汗长子僧格的命,要了他的命,也不过是稀松平常,所以,平日里,他都是能躲在三娘子的身后,就老老实实的躲着。

  三娘子再次摇了摇头说道:“那么,我去筹备给大明之货物吧,准备好了,我再入京一趟。”

  “会很吃力吗?”俺答汗靠在椅背上,面沉如水的问道。

  他不喜欢三娘子去大明,无论是去宣府还是去京师,当年都说三娘子和那个吴兑有事儿,后来吴兑因为谎报军情,牵连到了张四维大案之中,被皇帝斩首示众,后来都说三娘子和王崇古有事儿。

  这是他的夫人,他脚底下踩得已经是草原了,难道还要头顶上再长一片草原?

  可三娘子已经完全不受他的控制了,三娘子现在住在归化城,而不是他的板升城,即便是仅仅离了二十里。

  三娘子站起身来,看了眼俺答汗,平静的说道:“为什么右翼不打仗了?人心思定,都不想打仗,可是这人心思定这四个字,在草原上少有的奢侈,能活下去,才会人心思定。”

  “还有,把你那怀疑的眼神收一收,我那颜出,没那么廉价!”

  那颜出是三娘子的本名,即便是很少有人这么叫她。

  当初她前往土蛮汗的大帐议事,就有人说三娘子是万人骑,三娘子既没有恼羞成怒,也没有愤恨不已,更没有反驳,她反驳也无用,这种事就是黄泥掉裤裆,说都说不清,三娘子说自己冰清玉洁,这事儿反而成为大家的谈资。

  大明的读书人污蔑一个人,最喜欢奔着下三路而去,因为这种事无法反驳,比如何心隐四处对人说,黑心宰相卧龙床,因为张居正无论如何都不能发作,一旦发作,反而坐实了这个指控。

  三娘子的境遇是极为相似的,这么多年了,她多少也习惯了别人指指点点,别人说些什么,她管不着,她只要做好自己的事,问心无愧就是。

  可俺答汗的眼神,还是刺痛了三娘子,怎么说俺答汗都是她名义上的夫君,这么些年,奔波和辛苦,她一个瓦剌人,还不是为了他们鞑靼右翼,为了这大明金国的安定,为了让俺答汗安安生生享福。

  三娘子这是第一次对自己的绯闻进行了回应,俺答汗那个眼神实在是惹人生厌。

  作为大明金国当国者、大明敕封的正一品忠顺夫人、诰命赐服在身、大宴赐席可以坐着吃饭的忠顺夫人三娘子,真的没有那么廉价。

  “我倒是想爬床,人家不让我上炕,能怎么办?”三娘子忽然媚笑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了俺答汗一眼,而后转头潇洒离去。

  索南嘉措不知所措的愣在原地,虽说草原人比中原人开放,对这种事不是很在意,但是索南嘉措怎么都觉得三娘子最后那一眼,仿佛在说,你不用,还不让别人用?

  索南嘉措突然觉得这里不宜久留,趁着俺答汗被气懵的时候,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半弯着身子,偷偷的离开了大帐,他走的很小心,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啊!”

  刚刚走出大帐的索南嘉措就听到了身后大帐传出一声暴怒的喊声,显然,俺答汗的怒气已经达到了顶点,索南嘉措心有余悸的打了个哆嗦,脚步极快的离开,生怕被殃及池鱼,一边走,一边念叨着:“罪过,罪过,不看不听不说不懂,罪过罪过。”

  俺答汗的愤怒持续了很久,一直到三娘子把皇帝要的东西,筹措完成差人告诉俺答汗,俺答汗依旧余怒未消,把三娘子派来的人暴揍了一顿,三娘子才带着数百怯薛勇士,向着边关而去。

  三娘子策马奔腾,她的骑术很好,身后的怯薛勇士们,紧随其后,扬起了大片的沙尘,三娘子的身影在草原上快速的掠过,她却略微有些走神。

  红颜易老,再过一年,她就三十岁了,这年头,三十岁再生孩子,就非常危险了,她虽然对自己的容颜很有信心,但岁月催人老,到现在,她还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名义上,她和俺答汗有两个儿子,可这两个孩子并没有自己的领地,俺答汗的儿子,甚至连义子妥妥都有自己的领地,唯独三娘子的儿子没有领地。

  这两个儿子,的确不是俺答汗的,同样,也不是三娘子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时俺答汗已经六十二岁了,第二个儿子出生时,俺答汗都已经七十了,骑马是很容易影响生育的。

  不过是俺答汗为了统治瓦剌部,找了两个小孩,放到了三娘子名下而已,这一点诸万户也都是非常清楚。

  俺答汗死后,大明册封了三娘子的‘儿子’不他失礼为骠骑将军升授龙虎将军,意图将顺义王位传给不他失礼,遭到了各大万户的反对,万历十八年,大明朝廷欲废扯力克的顺义王,将王爵传给不他失礼,再次未遂。

首节 上一节 430/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