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战术,那是双方兵力差距不大,才需要讲究的东西。
当兵力差距已经达到了一个悬殊的水平,那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小道,堂堂正正横推过去才是兵家大势。
……
九江。
“府台大人,汉贼渡江了!”
“什么?”
九江知府傅弘昌闻听消息不敢怠慢,匆忙跑上城墙查探情况。
因为汉军在封郭洲耽搁了好几天,忙着给封郭洲的佃农们分田,所以九江府城已经在沿江渔民的报告下,知道了汉军来袭的消息。
这位九江知府勉强算是个有能力的,得知汉军杀来,还已经拿下了封郭洲,居然没有太过慌乱,反而马上下令打开府库,募兵守城。
傅弘昌站在城楼上,看着渡江的汉军战船,强行压抑住心中惊恐,大喊下令道:“传令下去,让炮手们开炮,不能让汉贼安稳渡江!”
命令下达,负责操炮的炮手顿时手忙脚乱,火药桶都差点打翻。
没办法,虽然得知汉军杀来消息的当天,这位傅知府就下令要募兵守城。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募兵守城不是简单下个命令就可以了,还要准备好士兵用的兵器粮食,各种守城物资,还有招募足够的青壮民夫。
这么多的杂事全部加起来,两三天时间压根干不成。
傅弘昌亲自督办,两天两夜都没怎么休息,紧赶慢赶才凑出了两千多守城青壮,又把衙役全部派上城墙,让他们带着青壮民夫不要动乱。
为了让这些人都卖命打仗,傅弘昌还拿出钱财提前犒赏军队,还是亲自监督犒赏,生怕有贪财小吏中饱私囊了。
“轰!”
九江城头,几个衙役和青壮组成的临时炮手,手忙脚乱半天,终于是把江防大炮给弄响了。
一发炮弹自炮口喷射飞出,划过一段抛物线后,目标非常明确,径直砸中了一艘汉军侧翼的护卫战船。
“砰!”
炮弹砸在甲板上,木质甲板崩裂。
甲板碎片溅射,刚好击中两个反应不过来的值守汉兵。
“啊!我的胳膊!”
“我的腿,我的腿好像被穿开了!”
那艘船上的汉军水师都被惊呆了。
雷大彪这水师大都督听到传信兵汇报,同样满脸惊诧:“娘的,这帮清狗打炮什么时候这么准了?给老子开炮,还击,狠狠地打!”
军令下达很快,汉军战船炮口全部对准九江城头。
清军那一发炮弹打得是很准,但距离太远,命中战船甲板后,动能早就没了,撞进甲板就被卡住。
伤亡总共就两个汉军水兵,还不是重伤,没有伤到骨头。
汉军水师战船的炮手,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训练度比九江的“清军”炮手多得多,所以很快便操持着舰炮开炮。
“轰轰轰!”
一时间,长江江面上炮火喧天。
一轮炮弹全部打出去,不出意外,没一发命中,全部打空进江里了。
“轰轰轰!”
九江城头江防大炮,跟着开炮还击。
这次终于没有炮弹一发入魂,同样全部打进了江里,而且距离方向全都歪的离谱。
雷大彪手举望远镜,这下看明白了:“我还以为清狗打炮的水平何时这么厉害了,原来是走了狗屎运了,让护卫船继续开炮,掩护陆师的兄弟渡江。”
“轰轰轰!”
汉军战船第二轮开炮齐射了。
“轰轰轰!”
九江城头江防大炮跟着开炮还击。
双方你来我往,隔江放炮,炮弹不出意外,全部打空。
九江城头,那些炮手全是新手,能把大炮打响都算不错,还指望什么准头。
汉军水师这边也是差不多,炮手全是新兵,还是坐船打炮,船体剧烈摇晃移动,准头几乎不用奢求。
不过,把控不了准头,还胜不过火力密度?
汉军的护卫战船数量太多,舰炮更多,全部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九江城头的江防大炮。
而且这么多的江防大炮,全都已经很久没用过了。
年久失修的大炮,突然战时要用,还能有一半响的都已经算是质量优秀。
“轰~隆!”
一声巨响突兀出现,傅弘昌都被惊了一下。
却是一名操炮的衙役因为太过紧张害怕,不小心失手点着了火药桶里的火药,而后火药桶就原地爆炸了,当场连人带炮台都炸歪了。
其余炮手见状,都吓尿了,当下顾不得再开炮,放下炮台就跑。
第235章 九江
九江城头的清军炮手一哄而散,傅弘昌虽然生气,但也没有临阵杀人。
他的军队全是新兵,临阵杀逃兵可能不会鼓舞士气,反而还会让军心士气崩的更快。
既然炮手跑了,没有大炮,那就干脆不再管汉军水师渡江。
傅弘昌招来传令兵,说道:“传本府军令,让士卒们立刻准备守城物资,烧煮火油、金汁,不用再管汉贼的船了,全部集合去迎恩门和文明门,准备守城!”
“是。”
传令兵马上下去传令。
得益于之前傅弘昌舍得花钱,不仅把府库钱粮拿出来,甚至还自掏腰包额外犒赏三军。所以这些城头的青壮衙役,全都愿意听从这位知府的军令。
而且,汉军还没攻城,只有炮手们被打跑,剩下的青壮衙役,都对汉军战力知道不清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逃跑。
两千余人的青壮,又有衙役负责指挥,他们搬运滚石、火油和粪桶,各自分了八百人去驻守南岸的迎恩门和文明门。
傅弘昌作为九江知府,亲领400人充当生力军。一旦汉军同时攻打两处城门,他这400人的生力军可以随时调度支援。
不多时,第一艘汉军战船在九江府城南岸停靠登陆。
“嘟嘟嘟嘟哒哒哒哒~~~~”
“快快快,下船了,上岸!”
军官小跑着下令,士卒们纷纷有序下船上岸,身边还跟了随行的文教官。
相比于大汉学府教育改革的缓慢,汉军的军队系统里增设文教官的改革进度,反而推进的很快。
聂宇这汉王甚至经常亲自带上相关书籍,去讲武堂给那些文教官预备役们上课。
杨芳这次跨省出兵,军队里带的这些文教官,就有不少都是汉王的门生。
文教官制度最终会不会腐化不好说,但这些文教官他们肯定不会腐化。
却说汉军在九江府城南岸登陆,动作既快又谨慎。
虽然那两个投降的伪清巡检官,已经给他们泄露了九江空虚的重要情报,但带兵打仗谨慎一下总没有坏处。
他们毕竟是攻城一方,还是作为大汉冲出湖广,杀向江南的第一战。不仅不能失败,还要赢得漂亮。
汉军前锋登陆部队,迅速抢占了沿岸滩涂,接着在此掩护后续友军登陆。
九江城头。
幕僚看着汉军战船在南岸登陆,连忙说道:“府台大人,汉贼果然在南岸登陆了。当趁贼立足不稳,出城突袭,将贼寇赶下长江去!”
傅弘昌摇头说道:“不可,我军都是新兵,战力不精,守城已是勉强,最忌出城与贼寇浪战。眼下应当趁着贼寇登陆,来不及攻城,尽力筹措准备守城物资,还有文奉你立刻以本府的名义,去找城中大户们借粮出人。现在九江府生死危亡,本府希望他们都能为国尽力,莫要让本府难做!”
最后一句话,特地加了重音,作为傅弘昌的幕僚师爷,跟了自己的幕主几年,深知幕主是什么脾性。
这是已经豁出去了,真要是有大户畏畏缩缩、首鼠两端的话,那这位知府也不介意来个杀人立威。
反正九江守不住,他也是死路一条,只要守住了,那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
活着办法总比困难多,活人总比死人有用。
九江城内,傅弘昌不打算去管汉军在南岸登陆,抓紧时间准备守城物资,就连煮金汁的锅子都已经架好起火。又让幕僚师爷去挨家挨户威逼大户豪族们出钱出人,协助官府守城。
城外,汉军同样有序不紊的来到南岸登陆,长江江面上的炮火已经基本停止。因为汉军炮手发现压根很难打的准,而且清军也不开炮了,那就不要浪费炮弹。
前后登陆就用了半天,安营扎寨又用了半天。
渡江第一天,汉军没有发动攻城,而是在城外修筑营盘。
汉军又在南岸方圆收拢不少难民百处,这些难民全都成了汉军民夫,不给工钱,但是管他们口粮吃饭。
九江府作为沿江大城,按理来说是不会有这么多难民,而这些难民的来源基本都是原九江城里的百姓户民。
因为傅弘昌先一步知道了汉军来袭,所以许多九江府南岸的地主劣绅,全都吓得急匆匆带上家眷钱粮入城避难。
这些地主进城了,肯定得找地方住,总不能睡大街,那就只能强占民宅,把百姓轰出城去。
这些被迫变成了难民的九江百姓,给汉军做民夫干起活来特别卖力,他们迫切希望汉军马上打进九江,好夺回属于自己的房子财产。
翌日。
汉军休整一夜,正式攻城。
汉军的水师舰队也没闲着,朝着九江城头就是开炮狂轰。
“轰轰轰!”
一轮炮击下来,炮弹一发没中,心理压力完全拉满。
明明九江的守城清军都在南城墙段,汉军大炮打的再歪也打不到他们,但轰鸣的炮火还是让这些青壮新兵,吓得趴软在了女墙后面,不敢冒头出来。
杨芳拿着望远镜说道:“传我军令,准备攻城吧!”
“将军有令,各部准备攻城。”
传令兵用对讲机传达命令。
军令一级级下达,汉军各部各营跟着快速动员了起来。
炮兵营作为汉军的核心战力,汉军的炮手们推着大炮就往炮台移过去。
炮台都是昨晚连夜组织民夫轮班挖好,这些民夫确实很卖力,都连夜加班干活,还没有丝毫怨言。
十五门红衣加农炮,全部推进土炮台,跟随的民夫马上填土掩埋固定。
等到大炮全部固定完毕,负责操炮的炮兵操作员开始调整炮位方向,又比出大拇指测算射程距离,而后打出一个手势。
其他几名负责装填的炮兵,看到操作员手势,立马开始清理炮膛杂物,又将火药炮弹填装进炮管。
前后过程非常熟练,差不多两三分钟就填装完毕。
“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