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20节

  两百多骑兵深夜冲出军营,连火把都不打,径直朝着东南方向的通远门奔去。

  池州南城墙,池州营清军千总一把将脑后辫子割了,而后手抓断辫高喊:“儿郎们,打开城门,迎接王师天兵!”

  “杀!”

  四百多池州营清兵,就这么突然跳反,直接打了身边友军一个猝不及防。

  确切地说,这些池州兵也没把那些江苏兵给当成友军自己人。

  南城墙聚集了三千多清军,有四百多都是池州兵,另有两千多是

  王柄和陈安邦带来的江苏兵,还属于他们的督标(镇标)亲兵,战力比一般绿营兵要强。

  可惜,现在是他们的主将已经抛下他们跑路,没有了主将的弹压指挥,两千多江苏兵愣是被四百多池州兵,给生生杀到崩溃。

  压根没人想着死战,主将都找不到了,他们还卖命打谁?

  池州城外,白楠已经跟刘家约好,当天晚上就在城内制造混乱,然后里应外合夺城,杀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清军确实乱起来了,就是有些太乱了,乱的也太快了。

  白楠拿着望远镜颇为诧异:“你们刘家到底干了什么,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刘继业也很懵,在他想来城中的刘氏族人,顶天了就是跟自己一样,先到处放火制造混乱,再间接影响到外围城防,让清军防线出现临时的缺口。

  汉军就趁这个时候,对缺口处发动突袭攻城,定然能够一举夺城!

  然后……

  池州乱的也太快了,连他都能隐约看清城墙上到底是有混乱,到处都是火把攒动,不时就有火盆、火把从城墙翻下去,好像还带了不少掉下去的人。

  “算了,既然池州已经大乱,那就趁乱攻城吧!”

  白楠微微点头,抬手就下达了攻城命令。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军号声吹响下,汉军推出一架又一架的巨型攻城壕桥。

  攻城壕桥,比之云车还要来的更大,但高度不是太高,优点就是足够结实稳固,而且能够作为浮桥过护城河。

  汉军士卒只需要踩着壕桥的台阶,就能轻松登上去攻城。

  就算遇到红衣大炮轰击,汉军士卒也能顺势躲到壕桥下方,利用厚实的木板作为掩体来防御炮轰。

  壕桥过护城河,下面的汉军士卒立马踩着木质台阶,起线膛枪就往城墙上冲。

  到了差不多高度,汉军线膛枪兵直接瞄准射击。

  “砰砰砰!”

  没有什么三段击,全是自由射击。

  迎上来的清兵,当场倒下一片。

  周围清兵见势,立马转身逃跑。

  又有清兵从别段城墙迎上来,边跑边大喊:“大汉万岁!汉王万岁!”

  这几个清兵学的是真快,本来打算开枪的汉兵,听到喊话及时收住了枪口。

  这帮跳反的清兵,带着登城的汉兵,就一路跑过去开城门。

  没用多长时间,池州南城墙秀山门大开。

  白楠用望远镜看到城门处亮起来的火把,跟着拔刀下令:“全军冲击!”

  “杀啊!”

  数千汉军发动猛攻冲锋,池州城中的清军要么纷纷倒戈投降,要么就是完全吓破了胆。

第318章 徽商反了

  白楠信守承诺,凡是投降倒戈的清兵,全都免去了死罪,就连军官都算他们折罪立功。

  因为投降的人实在太多,汉军从发动攻城,到完全拿下池州府外城,加起来都不到个时辰。

  而且,主要都是耗在了攻城路上,真正战场搏杀压根就没怎么打,汉军伤亡几乎为零。

  仅有一个在攻城的时候,跑的太急没看清路,失足掉到护城河里。

  虽然被友军捞上来,但还是不小心感冒生病,少说也得在伤兵营修养个两天,同样还得被自己袍泽兄弟笑话两天(不止)。

  池州知府张曾垿是汉军攻城打到半,才突然得知城墙那边的战况。

  然后,这厮跑的飞快,带上早已备好的银票细软,又把官服脱下来,就这么趁乱乔装逃走。

  王柄和陈安邦虽然跑的比他快,但这二人是见到池州已经守不住,才想到要跑路。

  张曾垿这位池州府,明显是早就准备好,一旦池州城防出现一点不对,这家伙就会立刻带上银票细软逃跑。

  守城的伪清文官、武将全都跑路,城中的士绅豪族也纷纷跳出来,到处放火要做汉军内应。

  就连城墙上的清军守军,不是打开城门四散溃逃,就是干脆割了辫子临阵倒戈。

  池州府有如此“人才济济”,自然是不可能坚守。

  汉军抵达池州府城,前后不过天半。

  到了翌日中午,城中火势已经全部扑灭,三千清军宇军俘虏了一千八百人,伤亡不到一百人。

  又有一千多清军,趁着城中混乱四处逃散。

  汉军派出了骑兵营,带上火铳、弩枪,正在四处追击。

  池州府城被汉军轻松取下,白楠立刻招来投降的贵池县令,让对方代笔写下劝降信,而后又用伪清安徽巡抚大印、安庆知府印、池州知府印分别盖了一章。

  之后,带上这些劝降信,分别派兵去接收铜陵、青阳、石埭三县。

  尤其铜陵县,白楠直接派了两千军队,指挥使林勇亲自领兵过去拿下。

  因为铜陵县盛产铜矿,还有伪清曾经设置的铸铜钱监,拿下了这里,大汉就能在安徽本地直接铸铜钱,而不用从湖广调铜钱过来。

  大汉目前的基础货币,正在向着铜元、银元二级过渡,用于铸币的蒸汽机已经被蒸汽机局那边造了出来,现已正式投入到了量产使用。

  聂宇专门设立铸币局,负责大汉的铜元、银元硬币铸造,还有发行流通。

  至于金元,铸币局倒是做出过样品,但没有投入到市场流通,只是作为样版存留,汉王也要去了五个。

  铜、银材质类货币,才是目前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黄金货币不是不能流通,而是储量实在太少了,真流通起来远远达不到大汉的需求。

  事实上,就连白银作为主流货币的流通,还是始自晚明时期,此前的白银中国也有,但都是作为奢侈品,而不是流通的货币。

  中国开始使用白银,主要是因为美洲白银通过贸易走私,在晚明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最夸张的时候,美洲开采出来的白银,三分之一都要流入中国市场。

  牛顿牛爵爷怎么死的?

  郁闷死的,到死之前,作为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的牛爵爷,都在困惑王国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当然,现在英国人知道了,他们的钱都流入中国了。

  为了解决这个危机,英国东印度公司专门在数年前派出马戛尔尼访华,期望打开中国的市场,再利用鸦片这些特殊商品,扭转中英两国的贸易逆差,把白银从中国市场重新掏出来。

  不出意外,英国人失败了,东印度公司此后不久遭到解散。

  ……

  徽州。

  “池州已经没了,安庆也没了,安徽巡抚朱珪被俘。诸位,我等,徽商是时候该做抉择了。”

  汪兴尧带着陈林陈掌柜给他的消息,来到徽商集会说道。

  众徽商听到消息,虽然已经有过预料,但还是颇为震撼,大汉这是不动则已,一动立刻就是安庆、池州二府之地,还俘虏了安徽巡抚朱珪本人。

  徽商首席汪兴业咳嗽两声,说道。“诸位,安庆、池州已被我大汉取下,接下来就该是我们吸州府了。凡是来参加会议的,汪某人都认定他是已经决定要干了,不想干的这时也不用想着退出。因为我不允许,谁要这时候想退出,那就休怪汪某心狠手辣!”

  此话一出,众徽商都是感觉到了江兴业身上若有若无的杀气。

  谁要这时候说不干,那怕是真的会杀人。

  不过,这倒也不太可能,他们能今天来到这里,显然也是做好了准备。

  能在徽商有一席之地,自然都是敢赌敢干的,大汉席卷天下之势已成一半,南朝半壁板上钉钉。

  这时候拿一个徽州府,换来大汉新朝对他们徽商的庇护,买卖划算的很。

  至于能不能打的下来徽州府?

  就这么说吧!他们徽商的全部财富,去掉不动产,剩下现钱都拿出来的话,足以在短时间内武装募集二十万大军。

  富可敌国,说的就是这帮徽商了,就算已经开始衰落,瘦死的骆驼也还是比马大。

  徽州府的清军,一共只有徽州左右两营,朝廷编额为一营五百人,实际上肯定不满编,顶多能拉来四百人,算下来就是八百多清兵,战力还得打个折扣。

  徽州府有钱,徽商有钱,不代表徽州营的清军也有钱。

  上面的把总、千总又要打点关系,又要孝敬知府,总要吃些空饷,吃完了顶多还能剩口汤给下面的两营清兵去分。

  这么吃拿卡要,肯定会出事,但出事了也没关系。徽州府地势复杂,再加上又是江南腹地,富得流油,只要没人造反,那就没啥大问题。

  徽州知府王治,此刻正在请安徽按察使恩明喝酒吃饭,同时也是借机孝敬银子打点关系。

  徽州知府可是肥缺,不仅徽商年年都有孝敬银子,而且地方官吏上下其手,又有杂七杂八的贪污分润。

  可以说,这货一年到头啥都不干,甚至不用亲自贪污,都能净赚几十万两白银。

  喝到兴处,王治正要拿出银票箱子,忽然师爷冒冒失失冲进包厢,二人都吓了一跳,连忙捂住银票。

  王治见到来人是师爷,顿时呵斥道:“我不是说过,没我的命令,不能进来吗?”

  师爷满脸惊恐:“大人,不……不好了!反了,都反了!”

  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王治皱眉问道:“什么反了?把话说清楚。”

  师爷大喘气道:“徽商……是徽商,那帮子下贱商人,他们带着家奴护院们都反了!“

第319章 徽州拿下

  得知徽商造反的消息,王治和恩明先是不信,而后立马就要离席回去,去调徽州营的兵马平叛。

  然而,他们刚准备出酒楼雅间,就听到外面传来喧哗。

  有随从透过窗户往酒楼外面看去,瞬间就吓得瘫软在地。

  王治快步跑到窗前,就见到酒楼外围,已经被基本清空,街上一片狼藉。

  一身丝衣的汪兴尧,身后带着无数手持棍棒朴刀的打行牛马,将酒楼团团包围。

  “快!快!伪清知府和按察使都在这家酒楼!”

  歙县县令许颉穿着官服,亲自领着三班衙役跑了过来。

  王治见到这一幕,哪还不明白这是歙县县令也从贼了,顿时气的破口大骂:“许,你这厮身为朝廷命官,却跟商贾一起造反,你对得起大清,对得起皇上吗?”

  王治这边刚骂出口,楼下的许颉不仅没有他预想的愧疚,反而兴奋指着二楼喊道:“那是伪清知府,旁边是伪清的按察使!”

  “活捉知府者,赏银百两!”

首节 上一节 220/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