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调拨部分汉人百户归入他们统领。
慢慢的实现对这三个千户的绝对控制。
至于东都军,除了不久前俘虏的两千六百多人之外,在之前的王廷军决战中,金州军也同样解救了将近两千名左右的东都军战俘。
这些人也会被打散,安置进入金州三镇之中。
如此一来,金州军麾下的军户数量便达到了五十个,若是加上大漠都督府麾下的几个千户,足可达到至少五十四个。
而且之前的伊犁之战中,并非所有东都士兵都被斩杀或者俘虏。
大部分都只是逃散了而已,今后的这段时间,定然会有很多士兵返回东都。
金州军至少还能增加一到两个千户。
总之,吞并了东都和北海的兵马之后,李骁目前在东都能够动用的总兵力,达到了将近五万人。
但是吞并了这些人之后,除了粮食之外的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汉人的比重又变小了。”
李骁赶走了所有人,独自站在城墙上,目光望向茫茫无尽的东都草原,轻声呢喃说道。
金州军虽然是一个多民族势力组成的政权,但却一直是以汉民族为主导。
李骁必须时刻保证汉人的数量,能够对其他民族实现绝对的压制。
否则很容易会造成金州内部的分裂。
“等到北疆稳定之后,必须要去西夏再走一趟。”
“金州的汉人需要补血啊。”李骁呢喃的声音说道。
西夏的存在,对于金州来说就是一个大号的血库。
金州汉人的补充除了对其他民族的同化之外,最主要还是依赖对西夏的抢掠。
……
第二日清晨,晨曦刺破草原的薄雾,东都城外骤然响起苍凉的牛角号声。
豁然间,大地开始了震颤。
在金色的日月战旗猎猎翻卷中,两万金州铁骑如潮水漫过焦土,铁蹄踏碎残霜,从大营中奔腾而出,向着西南方向的七河草原疾行而去。
扬起的尘雾中,身穿三色棉甲的精锐老兵与杂色甲胄的新编士卒泾渭分明。
一万两千名三镇老兵身披黄、红、白三色棉甲,宛如三股奔涌的洪流。
相比之下,八千新编三镇士卒的装束,则是显得格外杂乱。
这八千人中,包括三千刚刚纳入镇兵序列的库里军,和五千东都及北海的士兵。
经过了一天时间的紧张整编,这些人算是勉强融入了金州军中。
虽然比不上金州老兵之间的配合默契,但是却也能知晓自己所处的编制。
知道什户长是谁,战友是谁。
剩下的,就要靠着在路上慢慢磨合。
而除了这两万三镇骑兵之外,此次出征的还有一万库里军和三千大漠军。
共计三万三千大军,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
除此之外,就是四十门便于携带的虎尊炮,百十斤重量,用马车便能拉着走。
至于那二十门神威大炮,则是被李骁留在了东都。
一起留下的还有李大山所指挥的兵马。
“六叔,东都城就交给你了。”
“守好它,绝不能让康里人越过东都,威胁到金州。”
清晨的凉风掠过阵列,战旗猎猎作响。
金州军的先锋部队已经走出了很远,李骁则是还站在大营门外,向李大山交代着事情。
“放心,大都督,有这一万多大军在手,末将定然不会让康里狗崽子好过。”李大山沉声说道,脸庞之上满是坚定之色。
攻破东都之后,李骁命令锦衣卫对萧蒲剌曳鲁和阿里答进行了连夜审讯。
萧蒲剌曳鲁很奸诈,说出来的话半真半假。
但是阿里答却仿佛认命了一般,只想早点死,所以在审讯过程中非常配合,问什么说什么。
而他透露出的最重要一件事情,便是萧蒲剌曳鲁已经联系了康里人。
因为萧蒲剌曳鲁在最初行动的时候,不确定自己能否控制住北疆的军队,从而驱逐王廷军。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便勾结上了耶律兀思突,让其联系其他的康里部落,组建联军,东进劫掠北疆。
用康里人去对付王廷军,从而火中取栗。
等到与康里人联手打败了王廷军之后,大不了用一些财物和奴隶将康里人打发回去。
毕竟王廷是想要吞并北疆,而康里人的目的只是劫掠而已,萧蒲剌曳鲁完全可以诱之以利,成为自己手中的刀子。
如今,萧蒲剌曳鲁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康里人的大军却已经集结来北疆了。
根据阿里答所说,此次并非只有耶律兀思突的部落,而是联络了很多部落,组建了一支三万人左右的大军。
准备趁北疆内乱之机,劫掠北疆的牛羊、人口。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李骁当机立断,决定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
先率领金州军主力,解决掉王廷军,随后再灭了康里人。
此次出征,李骁带走了三万三千主力大军,只给李大山留下了六千金州老兵、六千名库里军,以及四千名东都军。
共计一万六千人和二十门神威大炮。
“东都交给六叔你,我放心。”看着李大山坚定的脸庞,李骁轻轻的点头说道。
“若是那些东喀喇汗国的战俘趁机生乱,不必犹豫,直接斩杀便可。“
李大山虽然手握一万六千大军,但是还要看管一万多名战俘,更要迎击三万康里联军。
压力可谓是非常巨大。
李骁给他的命令则是,若是实在事不可为,可以放弃东都,保存兵力为重,等待李骁回来。
“放心,大都督。”李大山重重的点头。
随即,李骁又抬起头来,看向了旁边的舒律乌瑾,轻轻点头说道:“王妃,保重。”
舒律乌瑾今天穿上了一件比较艳丽喜庆的衣服,是专门来为李骁壮行的。
脸庞之上略施粉黛,眼眸婉转,看向李骁,轻声说道:“一定要平安回来。”
“阿蛮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还在等着你呢。”
李骁微微点头一笑:“区区耶律直鲁古那个蠢货,还留不下我李骁。”
“等我回来!”
说罢,大手一挥,率领着麾下的三千武卫军离开了大营,随着骑兵大军前进的方向,冲向了七河草原。
……
伊犁战争开始之后,耶律直鲁古的王廷大军便如黑色潮水般越过伊犁河,进入了七河北部草原。
在缺少援兵的情况下,七河都督九猛安合仓促集结的守军,在这场力量悬殊的绞杀中逐渐溃败。
他率领残部且战且退,在每一处河岸边构筑防线,试图以水为盾阻挡王廷军的锋芒。
然而除了宽阔的伊犁河,其余河道不过是草原上的涓涓细流,甚至在后世都已经断流消失了。
无法提供真正的天堑防护。
所以,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王廷的大军便已经杀到了思浑河南岸。
这条后世被称作阿克苏河的水道,此刻成了分割七河残军生死的界线。
北岸,九猛安合站在一处山丘之上,望着南岸密密麻麻的王廷军营帐,神情中却满是疲倦和麻木。
一个月的征战,消耗了这位沙场宿将大量的精气神。
身上的铠甲满是干涸的血污和破洞,浑身臭烘烘的,都已经忘记多久没有洗过澡了。
唯一没有改变的,或许便是那双如同鹰隼般犀利的眼眸,正在仔细的打量着对岸王廷军的动向。
轻声的呢喃说道:“不能再退了。”
九猛安合攥紧腰间染血的弯刀,目光又望向身后众多疲惫不堪的将士们。
过了思浑河就是列普瑟河,那是东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若是王廷军越过了这两条河流,那么东都将再也无险可守,王廷大军足以直逼东都城下。
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正是九猛安合的亲兵。
“有没有东都的消息传来,援军什么时候抵达?”
九猛安合手握弯刀,沙哑的声音急切问道。
就在前不久,他曾经派人联系过东都。
可是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他大吃一惊。
萧思摩病重,东都由大王子萧达鲁主事。
同时,萧达鲁也传信给他,要求他尽可能的阻挡住王廷军主力的进攻。
等到金州军、北海军和大漠军抵达东都之后,便可趁势反击。
先解决掉耶律制心率领的东喀喇汗国军队,然后大军便可支援七河。
而在此之后,他便与东都彻底失去了联系。
每一次派去的信使,都会遭到耶律制心麾下的王廷骑兵阻拦,消息无法传递到东都去。
现如今,九猛安合真的要顶不住了。
若是再没有援军抵达的话,王廷大军便能越过思浑河,长驱直入,与耶律制心的军队会师了。
但好在这一次,亲兵没有让九猛安合失望,还没等战马挺稳,便直接跳跃下来,对着九猛安合抚胸说道:“都督,好消息,好消息啊。”
“联系上东都了?”九猛安合目露精光的问道。
亲兵轻轻摇头:“暂时还没有。”
“我们这一次没有遭到王廷骑兵的阻拦,而是遇见了一伙王廷逃兵。”
“逃兵?”听到这两个字,九猛安合眼眸猛然间睁大。
急切的声音问道:“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情?”
骑兵面带兴奋的说道:“我们抓住了一名逃兵,逼问之下才得知。”
“金州都督李骁帅军抵达了东都,与王廷军决战,已经大败王廷军。”
“就连皇子耶律制心都被李都督活捉了。”